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呢?一文告诉你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呢?一文告诉你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痛风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那么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禁止局部热敷、按摩、针灸、理疗等,抬高患肢,关节制动,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严格限制海鲜、动物内脏、大骨汤、火锅、菌菇、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尽量选择牛奶、蛋类、新鲜果蔬(蘑菇、香菇、菠菜、菜花除外)、细粮等低嘌呤食物。

忌酒(尤其是啤酒)及甜饮料,多喝水(每天 2000~3000 ml)、多排尿,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急性发作期」治疗宜早不宜迟,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发病 12 小时以内给药。

(1)消肿止痛首选「非甾体类消炎药」,如依托考昔 120 mg,1 次/日;或塞来昔布 200 mg,2 次/日;或布洛芬 0.4,3 次/日等。

此类药物有损伤胃肠道粘膜的副作用,可配合服用一些抑酸剂(如奥美拉唑)或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也可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

(2)秋水仙碱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缺点是副作用(如腹泻、呕吐)较大。痛风发作时立即口服 2 片(1 mg),1 小时后再服用 1 片(0.5 mg);12 小时后,可酌情再服 1 片。之后每次 1 片,2~3 次/日,直至症状缓解。疗程不超过两周,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3)临床上,当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等常规止痛药效果欠佳或者存在用药禁忌时(如患者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 20~30 mg/天(0.5 mg/kg·d),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停药,总疗程 7~10 天。

(4)「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不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故抗生素治疗无效,切勿滥用

如果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前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药物,仍可继续服用;如果之前未服用降尿酸药物,则急性期暂不宜加用,而宜等到急性期症状缓解 2 周之后再加用降尿酸药物,以避免因血尿酸显著波动导致病情反复。

4. 碱化尿液

痛风急性期碱化尿液可以促进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及尿酸排泄,防止形成尿路结石,急性期可加服碳酸氢钠,每次 0.5~1 g(1~2 片),3 次/天,使尿 pH 维持在 6.2~6.8。

注意:「碱化尿液」并不是说 PH 值越高越好,尿液过度碱化(尿 pH>7.0),不仅可导致碱中毒,而且容易形成钙盐结石。因此,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尿液 PH 值,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小苏打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