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楼长制,佛山禅城织密独栋楼防疫网

消毒电梯按键、挨家挨户宣传防护知识、留意楼内人员变化,与社区党委保持密切联系......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这些成为了吴振奇的工作日常。

吴振奇在禅城区祖庙街道铁军社区做了20多年的楼长,他所居住的居民楼有近30户居民,疫情发生以来,吴振奇全面肩负起社区抗疫最前线的工作。在铁军社区,像他这样的楼长有近百名,他们成为非封闭式独栋楼开展防疫工作的中坚力量。

铁军社区只是禅城区基层防疫工作的缩影。作为佛山中心城区,针对辖区非封闭式独栋楼数量众多,管控难度大等情况,禅城区以镇街为主战场,探索“小网格”管理,深入开始楼长制,发动楼栋住户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推进群防群治,为老城区开放式楼宇筑起了最后一公里防疫线。

群防群治,他们筑牢独栋楼防疫一线

禅城辖区拥有数量众多的非封闭式独栋楼,这些独栋楼缺乏物业管理,为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祖庙街道为例,除了农村和物业管理住宅小区,还有5000多栋非封闭式管理的独栋楼宇。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居委会反映,封闭式管理现代化社区可以依靠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但开放式的老旧社区是抗击疫情的薄弱点。

小网格+楼长制,佛山禅城织密独栋楼防疫网

1月31日,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在走访恒强春天里小区和花园二街小区后,结合花园社区的楼盘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建议对楼房相对集中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每天进出的居民、车辆实行登记、测体温等排查管理。针对其他没有封闭条件的楼房,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各栋楼的楼长、基干、志愿者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花园社区率先行动,2月1日早上,社区就对群乐小区进行了封闭管理,只保留一个入口和出口,通过发动党员志愿者进行值守。同时,第一时间发动各楼房的党员、楼长、基干,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工作,通过在每楼道张贴通知、发社信通等向辖区居民进行防疫宣传,公布24小时报告电话。此外,在试点楼房张贴通知,公布各楼房责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为居民及时反映线索提供方便。搭建了居民、楼房“群防群治”负责人、政府三方的沟通桥梁。

除了花园社区,为了加强独栋楼管理,祖庙街道把全街道若干个非封闭式管理楼栋组成临时封闭式管理小网格。酌情留出入口。

非封闭式管理楼栋实行采取楼长制或者轮值楼长负责制。通过发挥楼栋住户中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征求其本人意见的前提下,指定党员或热心居民担任楼长,设置公示牌,对楼长及工作小组成员和联系方式进行公示。

楼长的工作主要包括了解楼栋住户的基本情况;了解楼栋住户是否去过疫区、何时返回、现在是否居家隔离、是否已过隔离期;每天对进出楼栋的人员进行测量体温,做好记录;并反馈到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协助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送菜送饭送日常用品等生活服务。

除了楼长,针对“小网格”,禅城区直机关工作人员、街道挂钩工作队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还组成了“四人小组”,重点跟进网格内各楼长的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网格存在漏洞,解决楼长提出的存在问题,并向社区反馈。

实施分类管理堵塞防控死角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小网格”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员出入的流动性,有利于集中防控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堵塞防控死角,节约管理成本。以铁军社区为例,该社区170多栋居民楼分为了12个网格,由区直机关工作人员、街道派驻工作队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网格成员。

小网格+楼长制,佛山禅城织密独栋楼防疫网

目前,祖庙街道已经围蔽了3176栋非封闭管理楼宇,形成了179个管理“小网格”。为了做实做细网格化防疫,祖庙街道领导班子、机关干部挂钩包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了486人的挂钩村居工作队。

对于实在无法封闭管理的独栋楼宇,在实行“楼长制”的基础上,祖庙街道还实行了“ABCD分级管理”。其中,“A类”即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楼栋;“B类”即有居家隔离人员的楼栋;“C类”即有疫情地区未返回人员的楼栋,回来后就转为“B类”;“D类”即整座没有与疫情地有关联人的楼栋。

“A类”和“B类”是防控重点,“C类”暂时安全,“D类”是相对安全的。每一栋楼都留下防控联系人和电话信息,各挂点班子和工作队长也落实跟进。通过对独栋楼宇进行分类标签,底数和人员都非常清晰,据此合理安排工作人手和资源,化解人力物力资源的紧缺,真正做到精准防控,群防群治。

楼长+志愿者互相补位,社区党委作支撑

和祖庙街道相似,石湾镇街道辖区同样拥有数量众多的独栋楼宇。对此,石湾镇街道全力发动社会力量协同共治共防。截至目前,已通过党建系统、民政系统等发动群团、社会组织217个,组织发动4193人参与各项防控工作。

忠信社区是石湾典型的老社区,社区内有27栋,超过二分之一的居民楼都是没有物管的零散单体楼。忠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柳研介绍,该社区用水马等整合、封闭了其中22栋单体楼。在社区内布控了9个防控点,为居民守住健康防线。

而其余5栋没有物管的单体楼,则由工作人员事先上门逐户排查,是否有重点疫情地区相关人员。这些单体楼里,由于部分楼长年事已高,该社区居委会在每栋楼里邀请了一位年轻志愿者来承担楼长的职责。

志愿者负责收集信息,如有居民观察到居民楼中有异样情况,可第一时间联系这位志愿者,由志愿者收集好所有居民的信息,总体汇报给社区负责人。

如此一来,可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实现居民自治,进一步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距离忠信社区约1公里的距离,榴苑社区是石湾另一个老社区。社区党支部委员刘冠琴最近每天都在家附近的岗站站岗,为过路的群众测体温、派发宣传单张等。

榴苑社区共有63个片区长,刘冠琴是其中一员,同时也是一名楼长。疫情下,她与其他楼长一起,管理着社区大大小小的住宅楼宇。

榴苑社区党委书记莫悦明告诉记者,榴苑社区面积大,95%的居民楼都是没有物业的住宅,管理难度非常大,片区长、楼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日常居民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或者要反映有关维修、治安等问题,都可以找楼长和片区长等,片区长、楼长将收集好居民的问题,向社区居委反映。”莫悦明说,通过发动片区长、楼长和志愿者多方力量,社区深入开展信息收集、楼栋人员监控等工作,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孙景锋 阎锋 李晓莉

【作者】 孙景锋;阎锋;李晓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