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同樣的軍師,為什麼諸葛亮能氣死周瑜?

流水有聲9999


赤壁之戰以曹操失敗結束,周瑜與曹仁爭奪南郡。諸葛亮在後方襲取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曹仁派部將牛金襲擊吳軍,被周瑜圍在核心,曹仁大發神威,率幾十騎衝入吳軍,如無人之境,救出牛金,周瑜領軍追趕,已進城的曹仁對陣前的周瑜射出一支毒箭,周瑜翻身落馬,將計就計,詐言周都督中箭身亡。當晚曹仁率軍劫營,吳營毫無聲息,曹仁率軍直入,被吳軍圍在核心,曹仁左突右殺,人馬折損大半,饒幸突圍。來到南郡(江陵)城下,城上亂箭射下,曹仁劫吳營時諸葛亮派趙雲己奪下江陵,曹仁只得往樊城而去。周瑜奮力和曹仁爭奪南郡,自己身受重傷,被諸葛亮輕鬆奪了南郡,好氣呀。。。南郡西通西川,北臨襄樊,江陵古城是古荊州治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在魯肅的旋於下孫權將荊州借於劉備,由劉備抗禦北面的曹操,劉備為了從南郡進入西川,無條件地接受借荊州這一事實(實際是借南郡一地)。諸葛亮佔據南郡,周瑜心有不甘,讓孫權以其妹向劉備招親為名,將劉備誘入江東軟禁,以索取荊州,周瑜太知道荊州的戰略地位了。誰知道吳國太、孫小妹相中劉備了,弄假成真,還幫助劉備回到了荊州,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能不氣嗎?。。。周瑜心情陏悶,又傷情嚴重,一心為東吳,只想奪回荊州,派人索要不得,又生一計,兩家都是親戚了,你們說取了西川還荊州,你們不取西川,我幫你們取了,我們軍隊到江陵你們供應些糧草就可以了。這是周瑜的假道伐虢之計,但被諸葛亮看透了,周瑜率三萬之軍到江陵城下,城門毫無動靜,周瑜以為諸葛亮中計,率軍殺入,趁勢攻取江陵。不料城門大開,趙雲率軍殺出,周瑜所率疲憊之師如何抵擋得住趙雲,加戰邊撤,趙雲佯裝追趕。周瑜撤軍回財桑後,傷勢沉重,心情沉痛,只有出氣沒有進氣,當晚就翻了白眼。





劉坤忠120


氣死周瑜算啥?罵死王朗才叫牛逼!《三國演義》給諸葛亮加了不少戲份,歷史上,周瑜其實就是病死的,和諸葛亮關係不大。

如果咱們不考慮歷史,只論《三國演義》的話,諸葛亮能氣死周瑜,一方面是周瑜有傷,一方面是周瑜性子急,容易激動。

演義中的三氣周瑜

一氣:赤壁之戰後,周瑜和曹仁相持,曹仁善守,周瑜好不容易擊敗曹仁,結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諸葛亮用計襲取了城池,這樣東吳損兵折將,劉備集團卻成了最終受益者,周瑜很不甘心,怒火中燒。

二氣:周瑜使用美人計,以孫小妹為誘餌,想把劉備囚禁在東吳。但是劉備靠著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脫離了險地,周瑜帶兵來追殺,結果被諸葛亮提前埋伏了兵馬,吳軍不能抵擋。然後劉備的軍隊還編了個順口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讓周瑜趕到恥辱,又是一口鮮血噴出。

三氣:周瑜使用“假途滅虢”之計,假裝征討劉璋,準備趁劉備出城勞軍時拿下劉備,但是又被諸葛亮識破,周瑜再受打擊,箭瘡崩裂,終於不行了。

周瑜有傷在身

周瑜的箭傷,是在和曹仁交戰時,中了曹仁之計,被曹仁射傷的。曹仁這貨在箭上塗了毒,所以周瑜的箭傷遲遲無法癒合,這個傷口是奪取周瑜性命的關鍵。

周瑜容易激動

周瑜認為諸葛亮終成江東大禍,所以一心想要除掉諸葛亮。周瑜要殺諸葛亮,並非單純是私心,嫉妒諸葛亮比他強,從大局角度上看,周瑜是想要達成二分天下的戰略目標,必須除掉劉備、諸葛亮。但是周瑜情緒容易激動,一激動,傷口就容易裂開,所以諸葛亮屢次氣他。


歷史都付笑談中


看三國史當看《三國志》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以民間傳說為基礎結合《三國志》創作而成,所以這是一部通俗小說,並不是真實的歷史文化記錄。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並不是小說中所寫的那樣神機妙算,他的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空城計、定漢中、取蜀地、三氣周瑜等基本上都是作者創作出來的,並不是歷史事實。在《三國志》裡對諸葛亮有一段評價:“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由此可見,他的才能在於治國,軍事並不是他的擅長之處。

周瑜是東吳的名將,傑出的政治家,與孫策同歲親如兄弟,幫助孫策取得江東開創基業,在孫策被刺身亡後,極力輔佐孫權抵抗曹軍,立下赫赫戰功。赤壁之戰,周瑜讓黃蓋詐降,讓曹操將艦船用鐵索連在一起,最後火燒曹營,以少勝多取得輝煌的勝利,足以體現他的足智多謀和將帥之才。

東漢末年,皇室式微,皇帝昏庸無能,黃巾起義天下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國家分裂、政權對立。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梟雄英雄忠勇奸佞各種人物輩出,中原大戰之後,三國鼎立,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羅貫中將處於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的三國,創作成了一部各路英雄豪傑一起爭奪天下的文學鉅作,非常精彩。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所以能氣死周瑜,讓周瑜說出了“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因為三件事:

一、諸葛亮利用周瑜跟曹仁大戰並受了箭傷之際,詐取荊州南郡,周瑜氣憤難平;

二、周瑜想用美人計算計劉備,反被劉備取走了孫尚香(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追擊的途中又中了埋伏大敗;

三、周瑜本想借幫助劉備奪取西川的名義趁機襲擊荊州,被諸葛亮識破,在大敗返回東吳途中,聽到諸葛亮彈奏自己的得意之曲——長河吟,周瑜被氣得箭傷復發。

周瑜在回到東吳後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非羊日記


周瑜並不是死在諸葛亮的手裡,而是死在自己的氣量上。

幹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有可能是自己。

如果韓信在胯下受辱後拔劍殺了那個小混混或不忍重負自刎而亡,那麼西漢也就少個著名的軍事家,最後鹿死誰手也就未嘗可知了。

你有再大的能力,氣度小、心胸窄、心眼小。就像公瑾一樣,一死萬事空,啥都白搭白。

送給朋友們一句話:心寬天地寬,長壽在期間。


收藏小齊哥


《三國演義》是視蜀為正統的古典小說,內容除了闡述劉備靠仁德匡扶漢室外,將諸葛亮關羽都進行了神化了。書中最為傳神的內容之一就是孫劉聯盟共抗曹魏的過程,小說很精彩,但情節多為虛構,並非歷史。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及借東風等等。作者為抬高諸葛亮,不惜貶低江東各類名士,讓諸葛亮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諸葛亮是劉備集團的軍師,而周瑜則是東吳大都督,軍事上的最高指揮官。當時周瑜如日中天,名滿江東。當年袁術稱帝時想拉入帳下的人物就有周瑜,反而是周瑜看不上袁術。曹操滅劉表佔領荊州後志在橫掃江東,一統天下,其最想勸降的也是周瑜。那時諸葛亮才出茅廬,並無名氣,與周瑜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他有何能力氣死周瑜。

周瑜貌美而儒雅,通音律,懂兵法,少年成名,人稱周郎。他是文武全才之人,決非氣量窄小之輩。當時曹操在敗劉表後,東吳人心惶惶,一時勸孫權投降者佔據多數。周瑜力排眾議,勸孫權抵抗曹操,並分析出了曹操必定失敗的結論,使孫權堅定了抗曹的決心。他指揮軍隊火攻,赤壁一戰大敗曹操。像他這等有大氣度的人物不可能因小事生氣,至於被諸葛亮氣死那更是笑話了。


湘水微波


諸葛亮識人之深,在三國演義中,無人能及。劉備三顧茅廬,為恢復漢室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不顧關羽張飛的反對,三次親自探訪諸葛亮,心意之誠,意志之恆,蒼天可鑑。也有一說,是諸葛亮故意為之,前二次避而不見,第三次才姍姍來遲。試出劉備誠心誠意,諸葛亮報之以李,為恢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瞭解周瑜的性格,所以在與東吳的合作中,胸有成竹,遊刃有餘。通過三次事件,不僅讓合作取得成功,還氣得周瑜吐血而亡。

另一方面,周瑜建功心切,年輕氣盛,缺少容人之雅量。雖足智多謀,能征善戰,最後還是敗在諸葛亮手下。

一氣周瑜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好,如果他奪取南郡失敗,劉備才能再去攻取。周瑜在第一次奪取南郡時失利受傷。諸葛亮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諸葛亮的應為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氣得周瑜金瘡迸裂。

二氣周瑜

劉備的夫人死後,周瑜設計,假借國培為名,欲擒劉備。孫權依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把劉備騙到東吳,欲將其殺害。不料吳國太看中了劉備,不僅阻止孫權殺他,還真把女兒許配給劉備。

諸葛亮施計讓劉備安然返回。使得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金瘡再次迸裂。

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諸葛亮設計讓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展壯大自己。週五怕養虎為患,三番五次要求其劉備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藉口攻取西川后,必還荊州。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之計。欲攻西川必經荊襄。此計又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周瑜氣急,舊傷復發,吐血而亡,臨死前對天高呼“既生瑜,何生亮。”


孔竹kongda


諸葛亮不是故意要氣周瑜的, 周瑜的死也不全是因為諸葛亮, 而是周瑜本來就有箭傷, 後來箭傷發作, 英年早逝, 年僅36歲。其實關於周瑜的去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周瑜少年得志, 一心為吳國事操勞, 文武雙 用, 腎臟氣滯血淤, 肝臟解毒功能受損, 血氣受陰, 還伴有吐血, 最後心血動力不足。種種原因, 才導致了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後又加上常年征戰臟腑有舊傷, 又不注意調養, 腎 \r

氣虛, 肝火盛, 心氣結, 陰陽失調, 全身機理失衡, 最後不治身亡。\r

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 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 江左風流美丈夫”。在當時他跟小喬的姻緣, 被稱 為天作佳偶, 從孫權給周瑜的評價我們就能得知, 周瑜長相俊朗, 而且很有才能, 況且周瑜的女人小 喬在當時雖談不上傾國傾城, 但也美貌無比, 兩人很是般配。宋徽宗時, 追尊其為平虜伯, 位列唐武 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雖然在當時諸葛亮與周瑜一山不容二虎, 但正所 謂, 英雄惜英雄, 周瑜的死, 對於諸葛亮來說, 可\r

能並不僅僅是失去一個爭鋒相對的對手那麼簡單, 他們兩個更是知己。正如周瑜死前曾說過:“天下唯有孔明知我琴中寓意”, 這正說明了兩個英雄的心意相通。雖然野史中記載他們總是針鋒相對, 但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 他們從為有過正面交鋒。\r

只不過,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 他們是對立的, 如果他們當時關係友好, 周瑜也不至於是這個結果。


歲月789


 在《三國志·周瑜傳》中,提到諸葛亮的地方只有一處:“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大意就是:劉備再一次被曹操打敗後,在當陽遇到了孫權派過來的謀士魯肅,兩人一合計,決定聯合抗曹;劉備就派諸葛亮去見孫權,孫權後來就派周瑜、程普等將領和劉備一起去打曹操了。

    那麼,諸葛亮去見孫權的時候,周瑜在哪裡呢?《三國志·周瑜傳》中沒有交代。不過,《三國志·魯肅傳》中有一句:“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遂任瑜以行事,以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嗯,現在明顯了:諸葛亮去見孫權時,周瑜還遠在鄱陽;等諸葛亮和孫權談完後,孫權才在魯肅的建議下,召回了周瑜。他倆壓根就沒見面嘛!

     至於《三國演義》中,“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出場的劉備部將趙雲、張飛、雲長等人,都是奉了軍師諸葛亮的調令,愚弄了孫權方面的周瑜等人和曹操方面的曹仁等人,襲取了南郡、荊州、襄陽等地,周瑜“大叫一聲,金瘡迸裂。”還被羅貫中老先生評“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



鳳姐聊電影


現在也是一樣,心胸狹窄,小肚雞腸,自以為是,一直高高在上,從來未遇到過挫折,天老大,我老二,在遇到成重打擊下,能不死嗎


兵哥驛站


第一這個事情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第二那有沒有人被氣死呢?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有人有被氣病的。本質上來說,沒有哪一個人真正的能氣到你,但是一個人如果斤斤計較,非常嫉妒的話。所以當別人觸犯到他的利益比他強的時候,比他更吸引眾人目光的時候,而自己又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是生悶氣,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可能會氣得生病。

第三如果周瑜是一個斤斤計較,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的人。那諸葛亮那氣死他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