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何一味求和,打下去的代价会比割地赔款大吗?

iwndl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为例吧!

中国人对镇江之战的特殊感情,还缘于恩格斯的一篇文章。1857年,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高度赞扬了镇江守军,他说:“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镇江)同样的抵抗,他们就绝对到不了南京。”在近代史上,海龄和镇江之战从此成为中国人抗击侵略中表现英勇气概的一个符号。但硬币的另一面呢?

镇江守将为副都统海龄,所部为驻防旗兵。海龄败死后,极尽殊荣。《清史稿》记载,“谥昭节,入祀昭忠祠,并建祠镇江,妻及次孙附祀。”对死者建专祠祭祀,这是传统社会一个王朝给予的最高礼遇了。但后面又接着说:“当城破时,海龄禁居民不得出,常镇道周顼弃城走,事后讦海龄妄杀良民,为众所戕,言官亦论奏,下疆吏究勘得白,诏以阖门死难,大节无亏,仍照都统例赐恤,治顼罪如律。”这段话的意思是:英军兵临城下时,海龄禁止镇江居民外逃,其同僚周顼弃城走,事后攻讦海龄并非尽忠成仁,而是因妄杀良民被激愤的百姓杀死的。最后经过封疆大吏调查,海龄全家确是殉难,其本人大节无亏,诬告的周顼被治罪。

《清史稿》寥寥数字的背后,却是惊天的宦海波澜。

道光皇帝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发布了一条上谕,称赞海龄“为国捐躯,忠义可嘉”。但仅仅一月,又发布了第二条上谕,其中说:“兹有人奏‘海龄查拿汉奸,误杀良民不计其数,以致人心不服,将该副都统围住,海龄因纵兵开炮轰击。夷闻内变,乘势直入府城。海龄之死,闻系被民戕害’等语。”显然,针对第一条嘉奖的上谕,有言官提出了不同意见。海龄到底是殉国的忠臣还是激成民变的罪人?皇帝也糊涂了。虽然对清廷来说,战争一败涂地的时候亟需海龄和镇江之战这样的典型来激励人心,但他还是毫不含糊地亮明了彻查态度,“查拿汉奸,本系守城要务,若因此多杀无辜,激成内变,则其死殊不足惜;惟乱民乘乱泄忿,戕官纵贼,实属罪大恶极,纵不能悉数诛夷,必应将为首数人,立伸国法。著将原摺抄给苏抚阅看,毕竟镇江如何失守,海龄如何被戕,确切查明,据实具奏。不得因海龄已死,代为弥缝,亦不可因乱民较多,意图消弥。”…………

真相是英军来袭之前,都统海龄以城内汉人可能会勾结英军为由,下令“锄奸”!有了这个“正义理由”,烧杀抢掠是少不了的。杀了多少,无正式统计,似乎也不值得满清当局统计。

后来,粗略统计,当时因此而死的镇江市民,大概在万余人。

镇江人所作“竹枝词”记:“都统差人捉汉奸,各家闭门胆俱寒。误投罗网冤难解,小校场中血未干。”

另有《出围城记》记:“人疑副都统欲尽汉人而后止”。镇江人所作的《草间日记》则记载:“都统令旗兵满城捉汉奸,旗兵遇他县人在城者,及居人只行,或夜出者,见即追而杀之。至是捕城内居民百七十余人,于小校场行刑,并及妇人孺子,呼冤之声不绝,郡守惟流泪而已”。

率兵驰援的浙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面对这个丧心病狂的刽子手,彻底的心灰意冷,只能尽自己所能保护了一部分汉族平民,移防到城外。

《剑桥晚清史》中说,“最糟糕的是镇江的一位将军,他确信,在英国人从前面进攻时,该城的汉奸一定会从后面袭击满洲人。于是他命令一看见形迹可疑的人就抓起来,此后他的居民一看到满洲士兵走近时就惊恐地逃走。显然有些士兵一见有逃跑者就把他们杀死,用他们的尸体去领赏。这样的恐怖笼罩各地。如在上海,英国人的炮声就被一些居民误认为是中国当局在下令屠城。”

其实无论是胜是败,镇江居民都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身为汉人,根本不知道为谁而战,胜了被满兵屠杀;败了被英军屠杀……

这个悲剧不仅仅在镇江,而是在全中国。回头看清廷官员在鸦片战争中的措施,就会发现,在抗夷的同时,又严防汉奸,始终是他们的“两手抓”。因为,“汉奸捣鬼”,正是当日清廷上下一种合情又合理的想像!

这一切的根源都说明了清王朝的实质--异族侵略殖民政权。

因为属于异族政权,这使得它在应对“外夷”的危胁时,还有一种不可宣扬的隐密心理,即绝对不能因“外夷”而放松对汉人的防范。一个对人民充满疑忌的政权,也许主观上不想对外妥协,但势必会分散力量,而最终显得软弱无能。

到了最后也必然会“宁给外人、不予家奴!”


华夏一老卒


晚清政府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那一次赔款不是因为打败了才割地求和的。如果,打得过对方,还用赔款求和吗?此外,满清内忧外患,打败了洋人,自己的实力也会削弱,内部的起义也难以对付。总之,清政府要保留军队,来镇压反革命。干脆保存实力,打不过就赔款割地。反正,列强没有将清政府推翻的意思,只贪钱财,所以是打打和和。

当然,满清最关键的一点是,政治腐败。文官贪财,武官不仅贪财也怕死。政治上的腐败,加剧了军队的腐朽。那时的八旗兵早已经不是清初的八旗子弟了,都是一群贪生怕死的老爷兵,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可以说,晚清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只要失去了民心,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谁也救不了。

任何一个朝代在初期感觉是战无不胜的,但是到了癌症晚期,简直不堪一击。都是统治者享受安了,不理朝政。尤其是清朝末期,皇帝大权旁落,形同虚。尔虞我诈的官场,玩的都是权力游戏,这样的王朝还有救吗,救他有那个必要吗?

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被西方吊打,首先:道光最先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并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次: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坏圆明园。咸丰皇帝逃亡热河,签订《天津条约》中国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白银。后附加《北京条约》对英国和法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再次: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后增加3000万两“赎辽费”。最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中国就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以上几次赔款割地来看,清政府与列强抗争,一次都没有胜利过。只得割地求和,清政府因为割地赔款,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光清政府对日本的赔款,加上日本从东北掠夺的资源,足够撑起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费开支了。所以,清政府赔款间接的支援了日本侵略我国,满清误我中华300年,真的一点都没有错。


谋士说


对于清政府本身而言,求和的好处是要明显大于继续打下去的好处的,当然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一味地苟合自然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为什么说对清政府本身会是利大于弊呢?毕竟不断地割地赔款不也是钝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一年不如一年的吗?之所以求和派如此的猖獗,主要还是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


诚然对于割地赔款一事的确是有损国体威严以及大伤元气的,但是面对列强的侵犯,早就已经腐朽的清朝政权是做不到奋起一击的,这点早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了,也被有志之士所实践过证明不可行之事,毕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大力组建的北洋水师,以及组建新式军队,换来的却是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一次又一次的践踏以及证明,它内部的腐朽,这也是清政府不得不求和,打不过,又改变不了,只能用财富土地换取怜悯和平。

另外,如果一味地与列强作战,消耗原本就不强盛的国力,那就更加无法镇压国内的起义势力,毕竟在清政府严重,最大的敌人远不是远道而来的各国强盗,而是他眼中所谓的“国内家奴”,这也印证了中国人自己的那种心理,攘外必先安内,而且对于清政府而言,求和取悦列强,一来可以换取和平,二来还可以借助洋人势力平定国内动荡,一举多得。

当然了,如果真的拼死一搏的话,凭借当时中国的实力,未必就一定不如列强,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经过洋务派的多年发展,即便在尖端武器上有差距,这个差距也不是很大,后来的人们一直认为清政府装备落后,只不过是这些先进武器都被一些蛀虫给吃了罢了,不过毕竟腐朽难化神奇,不破不立,自古有之。


历史微探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是战是和,清政府已经做出了选择:割地赔款当然要比打下去要好!

毕竟明朝就是因为死不认怂最后输得连裤子也不剩的!作为前车之鉴,清朝不可能不吸取教训!

然而,很多事情不只是吸取教训这么简单,清朝之所以如此消极避战,一味求和,和自身面临的情况有很大关系,具体就是:

1、清朝确实技不如人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清朝纵然再热血,技不如人,被动挨打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总结性阶段,明清两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在这一时期,各项指标达到顶峰,比如皇权专制,进而盛极而衰。

15世纪开始,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超过明朝走在时代前列。到清朝时期,由于制度上仍为做出突破性的革新,相反清朝还做了很多导致社会出现倒退的政策,导致我国技术的发展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好在因为出现落后的时间不算太长,因此即使西方技术领先清朝,也未能产生高屋建瓴的优势。比如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燧发枪,清军的弓箭与之相比并不逊色。

但要命的是清朝制度的腐败,这直接导致了最后一线生机的破灭。在英军的打击下,清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举旗投降。到英国开到东南沿海时,清军使用的是枪龄达100多年的古董,火炮更是康熙年间的文物,在无能的将领的指挥下,清军的失败无可挽回!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陆续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在1870年后,西方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清朝虽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是面对西方突飞猛进的进步,腐朽的制度决定了清朝难以有所建树。


果然,甲午战争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的情况下,贸然打下去就是找死。不仅找不回脸面,更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2、打下去意味着亡得更快

1644年,清军入关,此时的主力是八旗。

然而,入关后,八旗退居二线,夺取天下的主力成为投降清军的绿营。由于脱离战场,生活条件改善,八旗迅速腐化。到康熙年间,八旗已经出现了上不得马,拉不得弓的窘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一面强调不忘初心,要练习弓马骑射。另一方面,建立了八旗控制绿营的兵制,这是清朝中期军队的主要组成形式!然而到了晚期,连绿营也废了,面对列强入侵绿营表现实在是一塌糊涂。在这样的条件下,清朝不得不依靠汉人官僚组建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和外来入侵,这让清朝十分尴尬。

如果清朝不允许汉人武装的发展,那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会颠覆清朝。如果清朝允许汉人武装的发展,因为满人始终是少数派。换句话说,就是汉人死得起50人,满人都不一定死得起1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汉人武装壮大,接下来就是汉人取代满人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在八旗早已废柴的情况下,这些汉人可以说几乎没有节制。那么,没有亡于农民起义和列强的清朝很可能被汉人武装颠覆!

所以,打下去意味着将清朝送入倒计时!打得越狠,亡得越快!

而杜绝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列强求和,借助列强的势力压制汉人武装,使其难以有所作为。通过跟列强认怂,和列强结成同盟,对于压制汉人武装,维持统治有着巨大的意义!

3、打下去失去得更多

对于清朝而言,明朝的每一项不足都值得清朝汲取教训。

比如李自成并没有推翻明朝的打算,崇祯却放出了自己的大招——以命相搏。这就好比斗地主时对方才出了个对三,你就放出个俩鬼加王炸。这不是炸得对手怀疑人生,你是逼着对手跟你玩命啊!

鸦片战争时,英国人是想颠覆清朝吗?并不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国人也没有能力办到这一点,那么如果坚持打下去,将遭遇战打成持久战,势必会逼着英国人继续增兵,最后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当然,结局只能更惨!

这时候的清朝已经进入行将就木的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清朝执意打下去,大致会产生以下几个后果:

  • 丧权更多

所谓败得越惨,失去得越多。如果清朝在中英大规模战争中失败,那么势必导致清朝失去得更多,此时的清朝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香港岛以及2100万西班牙银元这么简单!

  • 失土更多

战争是国力的博弈,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清朝的国力势必消耗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同一战后的英国失去对全球殖民地的控制一样。清朝同样会失去对各地特别是边疆的控制,届时虎视眈眈的沙俄势必肆意蚕食领土。

  • 国土分裂


而因为对内地控制的削弱,汉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足以将清朝的国土撕扯得四分五裂。

所以,对于清朝而言,求和好处极大,求战则坏处极大!

清朝的一味求和,是在统治力衰落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本质是勾结列强弥补对本国统治力的不足。镇压太平天国就是中外合作的直接证明,这种做法令人不齿,不过在客观上保证了清朝在损失边疆土地后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国土核心控制区,为今日的版图打下良好基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清一个基本事实:战争,求和,割地这三者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弄清楚,目的无非一个,就是要保障内部稳定,王冠不会戴在别人的头上。

以这个目的为前提,我们就不难弄清楚上层对于帝国侵略者的战和政策了。

中国古代对于外族是有一套很明白的方针政策的,即盛世打,乱世和。所谓的和,我们称之为羁糜。

晚清年间,后人称之为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是身处历史当中的人,恐怕很难看清楚这个问题。

1840年之后,清政府对外的几场战争可以说是大败亏输,但是清政府统治者也从对外的战争中发现,这些红毛鬼和蒙古人不一样,和汉人也不一样。他们对于大清的领土可能没有太大的要求,最起码不想颠覆清政府。因此即便战争失败了,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议和,不必有卧榻之忧。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甲午战争,当时日本人为了这场战争制定了很多预案,其精髓就在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中国方面,李鸿章一人敌一国不说,甚至都没弄清楚日本人到底想要什么。

于是,在李鸿章溃败之后,清政府就又要准备议和了。当时朝中并不是只有议和一个声音,很多人主张是要迁都再战的。

日本人也担心清政府会举全国兵力与之一战的。只可惜,清政府并没有如此的魄力。


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却在于内部矛盾问题。经历了一百多年之后,清政府本已王朝末世,社会矛盾本就突出,再加上是异族统治,满清贵族不敢做这样一场对赌。

一直打下去,战争有可能胜利,但概率极小。大概率事件是可能会因为外部矛盾把内部矛盾激化了,中国汉人会把满清给推翻掉了。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还在,只不过庆幸曾文正公并没有动这个心思。

因此,外战输了也就输了。给点钱给点地,不影响统治。

满清一直把统治重心放在内而没有放在外,这或许也是慈禧太后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深意所在吧。


月晓YB


割地赔款和求和这个事情,也是我们一百年后评论清朝所作所为时候加以盖棺定论的东西,在当局眼里并非如此。

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咸丰都跑去承德避难,按照中国人传统理解,这打下北京就是江山易主的意思,结果人家要了点钱就走了?所以当时很多大臣都觉得不可思议,比起江山来说,两千万两银子那真不算个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政府才刚刚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一点点学习世界知识,而且交了不少学费。比如刚开始不懂世界政治,一个南美洲小国跑来签合约吓得大清官员都要诚惶诚恐,要什么给什么,后来知道世界格局以后知道自己被骗了,不是所有长大鼻子蓝眼睛的都是大爷。

所以说举过之战打不了就是这里面有太多细碎的历史制约关系,制度上的落后,管理上的落后,心态上的落后都是问题。举个例子,清军征兵考的是武术,搬石头,射箭。到了兵营里用的是洋枪,学的是排队枪毙打法,没有任何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一群人在现代战争面前完全无用,这种落后的制度与现代化进程之间已经格格不入。原本松散的管理结构根本没有组织效率,更没有战争的凝聚力,各地方势力都在保存自己实力不愿意积极参战,这种状况可以参考抗日时期各路军阀的表现,所以清朝要想打举国战争只能打打准格尔,洪秀全之流,打日本或者欧洲几乎是不可能的。


Hein7


清朝没有秦朝的霸气,军队战斗力差的主要原因是战斗意志差,至于说器不如人那还是细枝末节,没有战心就没有战斗力!清军装备精良,数量庞大,却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绵羊,军队都一触即溃,却指望百姓以血肉之躯抵抗列强,不亦难乎?不打只是赔钱割土的事,打则是死人加割土赔款的事,两害相权取其轻,故清政府以议和为主,军争为辅!


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民众支持,三者具备才能击败列强军队,打下去才能保证只是死人却不赔款割土。清朝贪腐横行,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大小官员从上至下都贪污腐败,清官能吏少之又少,因此文官集团是没有指望的。清朝八旗兵制度在中后期就成了社会巨大负担,八旗兵只有权益而无义务,根本不堪一战,跟明朝的军户卫所兵一样没有战斗力。

平定太平天国、平定天理教起义、平定白莲教起义、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八旗兵都是退居四线之后,由湘军、淮军、乡勇团练平定。清朝正规军不堪一战,湘军、淮军战后都解散了,训练的新军由袁世凯掌控,北洋海军被日寇全歼。清朝晚期的军队实在不能抵御外辱,只能镇压民众!



清朝的民众麻木不仁,穷困潦倒,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对国家的认同感十分低,民族意识尚未觉醒。正所为衣食足则知荣辱,仓檩实则知礼仪,清朝百姓穷困潦倒哪能想到列强入侵不是换一个皇帝那么简单!很多百姓还主动协助列强攻击清军,跟列强做生意谈买卖!


清朝这艘大船已经千疮百孔了,打下去的结果就是快速翻船,谁也无法阻止沉船!因此清朝的大方向是不怕赔钱割土,就怕打仗死人,最怕的是皇族玩完了!清帝逊位诏书说: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其实只是因为民国政府答应优待皇室,所以清朝才主动让政于民国政府的!面对晚清的残酷现实,除了破而后立外,诸公还能怎么办呢?


大秦铁鹰剑士


首先清政府要能够打下去。这个是最大的前提。

看了其他答主说了很多大战略方向的东西,包括清朝的财政实力、关税收缴、乃至军事实力等等。我从1840年开始的这第一次鸦片战争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于1840年,这个战争经过对于中英双方来说都可谓一波三折。

起先是英国人封锁了广州口岸与珠江口,满清政府对此无动于衷。

之后英国人开始沿着海岸线北上,占领了舟山。满清政府依然主战。

再之后英军北上天津,占领大沽口。此时已经进入八月,秋冬将之,道光皇帝决定虚以为蛇,先是答应若英军撤至广州,和议才能开始。实际上,则严令沿海地区整顿军备,准备作战。

然而清王朝的经过上百年的闭关锁国,海军实力几乎不存在。英军在东南沿海那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过尽管英军在海战上占据优势,其陆战的实力并不强大。清王朝在这个陆战对峙阶段,并没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打算。最好的证明就是道光帝把私自签订条约的琦善抄家革职。

不过战争天平的转变正在朝英军倾斜。此后的1842年6月,英军攻陷吴淞口,之后溯长江而上,7月下旬占领镇江,8月初进逼南京。

这时候的清王朝立刻就怂了,于当年的八月29日签订了南京条约。

为什么?

因为英军占领的地点与时间都对清王朝极其不利了。

首先是地点,镇江是大运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江南漕粮要北运必须过镇江。镇江左近有扬州赋税之地。需要知道有清一代“繁华无过江浙”,然而北京却远在北方,满清政府想要享受到江南的供奉,就必须依赖大运河。

其次是时间,英军占领镇江,威逼南京之时,正是夏粮将尽,秋粮未收的时候。此时漕运断绝,清政府无法保障长江以北的粮食转运。其大祸就在眼前。

所以说,满清不可能打下去,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必然的。因为大运河的断绝类似于英军掐住了满清政府的七寸。满清政府哪怕是让努尔哈赤、皇太极重生,也不可能催着没饭吃的士兵去打仗。


王斌兔斯基


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清政府后期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割地赔款的政策是对满清政府利益损害最小的决定。



清政府真正的威胁来自内部

清朝入关后仅有20万八旗兵勇,面对中原偌大的江山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去征服,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依靠着招降收编了大量汉族军队为其攻打天下。当天下大定以后,这些汉族的将领便成为满清贵族眼中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的人。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起兵。这件事让清政府深刻认识到,如果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消灭汉族将领的武装力量。最终经过了康熙的削藩之后,把所有汉族将领的兵权解除,这件事之后,削弱汉族将领的兵权也成为了清朝的基本国策。



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直接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没有了任何战斗力。迫于无奈清政府再次启用了汉族将领,不过这些汉族将领在消灭太平天国后拥兵自重,成为了尾大不掉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汉族将领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虽然清政府苦苦周旋,但是却无法缓和与这些汉族地主利益集团的矛盾。最终八国联军侵华时,这些汉族利益集团公然违抗满清命令,发动了东南互保一事,这也让清政府和汉族利益集团矛盾公开化。



清政府也深刻的明白了,不能再继续依靠这些汉族地主武装,如果继续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代替自己是迟早的事情。

汉族的地主武装力量不能继续使用,那么发动人民抵抗外辱可以吗?答案显而易见,根本不行。因为清政府和4亿人口的汉民族矛盾更加巨大,一旦武装人民,这些百姓的枪口估计会毫不犹豫的对准清政府,到那时只会让清政府加速灭亡而已。



西方列强构不成真正的威胁

相比于国内力量的暗流涌动,这些看似轰轰烈烈的帝国主义入侵实际对清政府的统治威胁很小。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动用了全部的力量去抵抗英国侵略者,结果败得一塌糊涂。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英国并没有强行占领清朝的土地,而是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同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虽然帝都北京都沦陷了,英法联军还是只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这两次事件让清政府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等同于流寇,只会劫掠财富和边疆土地。对自己的统治构不成根本的威胁。而且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来华掠夺资源,他们之间各怀鬼胎,根本不允许任何人独吞中国。




综合考虑下来,清政府如果打下去,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而继续依靠汉族的力量非常危险,说不定会因为内部矛盾而加速清政府的垮台。

但是清政府割地赔款与帝国主义列强媾和,充当了他们在华的代言人,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虽然损失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但是却保住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依靠他们的力量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也难怪慈禧说出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心欢”了。


我是越关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遇到了世界大变革时期,但是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不足,才使得晚清成为中国的屈辱史,遭受无数列强的欺负。清朝末年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基本上都是战败了才割地求和的,也不会无缘无故的送国土给列强,如果打的过清朝怎么会不打呢?

清朝知道外国的侵略者无法推翻清朝的统治,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任何一个列强能单独吞下中国这块肥肉,所以在中国找个代理人是最划算的,清政府就充当了这一角色。所以每次清朝一战败就求和,虽然出卖了些权利和国土,但是保住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毕竟外国人只是贪财,除了日本想灭亡中国外其余各国只是想在中国得到更多的权益罢了。

清朝末年国家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既然外患还能通过割地求和来缓解,那么清朝就得集中精力来处理内忧了。无论是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后来的义和团运动都属于内忧。如果清朝拼尽全力与列强作战,坚决不割地求和的话,那么就算打赢了自身的实力也会遭受巨大的损伤,面对内忧就会力不从心了。既然明知道打不过列强,就还不如保存实力来应付内忧,毕竟在清朝统治者眼里自己的统治地位比什么都重要,国家权益、民族、百姓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

况且在清朝末年清朝赖之以国本的八旗军完全没有战斗力,清朝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又贪腐严重,统治者慈禧太后也是奢侈至极,这样一个国家怎么能打败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呢?割地求和似乎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如果清朝继续打下去,那么就算列强不推翻他,人民也会推翻他。事实上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渐渐觉醒了,开始对清政府表现出不满,如果清朝再举国之力与列强作战,一定会被民间起义推翻。清朝最怕什么,当然是皇帝被推翻,为了自己一姓的利益出卖国家的利益算什么。所以清政府是不可能一直与列强打下去的。

最后清帝退位也是得到了不错的优待条件,皇帝的尊号没有废除,除了没有政权了其他的待遇与之前差不多,所以隆裕太后才甘愿签订清帝退位诏书。不过当时那个情况,隆裕太后就是不签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结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