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女同事已35歲了,至今未婚,別人著急,但她不著急,說結婚不將就,你怎麼看?

趙老師的三農情懷


我的觀點是:不要一概而論,逼著所有的剩女來迎合父母的意願。結婚這件事畢竟是當事人的事,而不是當事人父母的事,滿足了父母的意願,只是讓父母在別人眼裡不是個另類。但是,如果閨女的生活在結婚後過成了一地雞毛,她的生活就另類了,父母不著急嗎?

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為什麼35歲的女人不著急結婚呢?其實在女姓結婚前不妨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也就不難發現,隨著年齡越大,她對婚姻的認知和態度都更清醒,所以,她不願意孤注一擲把自己投入到一個自己不確定的婚姻中,乾脆就不再考慮結婚了。

因為,她越理智越能感覺出,婚姻其實是兩個人、甚至兩個家庭締結的一種複雜的關係,相比她現在的未婚生活,簡單、純粹,她更願意像鴕鳥一樣,不再開啟她認為麻煩的人生。

經濟獨立,導致女性對自己的婚姻提高了標準

著名的經濟學家薛兆豐是這樣定義婚姻:“結婚就等於辦企業,雙方都要拿出自己的資源。”男方付出的是婚前彩禮、房產的抵押。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婚姻問題做保墊底,也就是保障。女方付出的則是生孩子、撫養孩子、有的甚至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利益則是和伴侶的約定終身時必須要直視的問題,畢竟人生在世都是俗人,誰都避不開三俗,虛無飄渺的風花雪月誰都抓不住,我們只能抓住眼前的得失。

現在,女性因為有自己固定的收入,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構成婚姻需要男方應該提供的資本,女方都有了,自己就能給自己提供足夠的保障,所以,男方的資本對她來說根本是沒有吸引力的。

但是,婚姻中女方還需要生孩子、撫養孩子,甚至還要因為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如果婚姻中的這個搭檔再表現得差強人意,那女方為什麼要結婚呢?那還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所以,她在尋找伴侶的時候,眼光往往就比較高,她覺得將來嫁給他要受拖累的,她寧願不嫁。她說婚姻不將就其實說出了她的底氣和她對婚姻的顧慮。

年齡越大,對婚姻越具有恐懼感,就是恐婚

五十年前,精神病學家理查德·賴特和托馬斯·赫姆斯列出了一份清單,包含了我們所能擁有的最痛苦的人類經歷。

排名第一的是:配偶的去世;提名第二的是:離婚;而排名第三的是:婚內分居。即讓人情緒產生大的困擾的很多來自於婚姻。

從上面可以看出,人的潛意識的恐懼其實是在心裡根深蒂固的,沒有刻意挖掘時,只能知道是一種情緒上的困擾,卻找不到真正的根源在哪。

1、她見到了別人失去配偶時痛苦的遭遇,她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

林覺民的《與妻書》中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9。”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10,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就在說,夫妻兩個誰先死去時,他想讓妻子先他而去,以免讓妻子因為失去他而獨自忍受失夫之痛。可見,配偶的去世對伴侶還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夫妻關係融洽的夫妻。

2、關於離婚,其實我們更好理解,離婚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說,離婚是一件一損俱損的事情。身心疲憊,誰都不願意嘗試,但是決定權卻不在自己手裡。

加上現在隨著人們意識的提高,都不願意為揹負婚姻生活帶給自己的痛苦,都不想將就,離婚率反而就會提高。婚內伴侶一方背叛另一方時,更會加速婚姻的分崩離析。

3、即使夫妻沒有離婚,他們覺得離婚的成本太高時,可能就不想離婚了,那麼在一個屋子裡關著沒有愛情的婚姻又能怎麼樣呢?

夫妻兩個如果把婚姻生活過成了上下鋪的兄弟時,他們的婚姻與不結婚相比能好到哪裡呢?婚內分居的生活對夫妻來說也是很受傷的。

《人民的名義》中高玉良和吳惠芬,吃完晚飯,一個向東,一個向西,分房而睡,各道珍重,這樣的夫妻關係形同虛設,又與離婚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有,那就是更添堵。

當然,我們平常說的不結婚的原因還比比皆是。

女性對婚姻不將就的態度其實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進步的層面。


初心微視界


個人已婚,但完全雙手贊同不將就。

分享個真事。

背景:女35未婚,職業外貿公司銷售經理,英語6級。平均年收入20萬左右浮動。有車,房兩套(個人的,一套本地居住,一套買在了外地投資)。大學畢業的戀人是外省,由於她是獨生女家裡老人死活把孩子拉回了當地工作,對象也分手了,一直到去年也沒有結婚。父母接受不了,她媽天天哭著讓她結婚都到了尋死覓活的地步!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接受不了二婚帶孩子的男的。

去年11月相親了一個33的男的,國企辦公室工作,工資5000左右,家裡老人也都是企業退休。長得白淨胖乎的說話挺實誠的。家裡老人很滿意,她個人也覺著要結婚了,這個對象起碼看著也行挺踏實,自己賺的也能養家。今年4月份就結婚了,可是婚後矛盾一點點的開始出來,先是雙方父母催著生孩子,她自己是有要寶寶的打算的,可是家裡整天給弄一些和藥一樣的喝的,結婚2月沒懷就要去檢查看病整的她很反感(後來去了檢查了沒問題)一直生活在這種焦躁的環境中,持續到9月份吵了一場架,導火線是她買了一個2萬多的包送給了公司老闆娘。(平時關於消費問題其實兩人就有摩擦的)……現在她懷孕了,但是家庭矛盾不斷,(其中一件事是:公婆要她還房貸,說是房子本來就是給他們買的。但房子是婚前男方家貸款買的,寫的她婆婆的名,現在她和老公住的是這個姐姐的房子)……唉,反正我個人感覺兩人過不長。


寶寶gogoup


我覺得沒什麼啊,我也是35了,未婚,婚姻不能將就,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而是為了找到對的人結婚後過得幸福,所以寧缺毋濫



歐尼54188


我也曾經想過將就,但是爸爸去世時,因為他們家人迷信就沒有在一起了,守孝三年後也有過喜歡我和我覺得可以聊一聊的人,但是你挑別人,別人也會挑你啊,就這麼時間走了,心也靜了。可能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愛情,什麼叫為愛不顧一切的勇氣,但是我不偷不搶不濫,我也曾經覺得只談一次戀愛,就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實永遠都是那麼現實,越單純想的東西越是狠狠的打臉。現在就想能多賺錢以後能住個好的養老院,反正結婚的不結婚的最後都會後悔的,這輩子沒那個命我就多行善事多積福吧,下輩子爭取還我一場風花雪月白頭偕老。



joyles-習習


你這35的還不算啥,我們鎮不遠有個村,村裡有個姑娘,今年41歲了,去年年底剛把婚訂了尋思年底直接結婚呢,這不因為冠狀病毒又託後了,她是什麼情況,本科畢業的,她那個年代兩千年時候本科畢業算搶手的大人才了,畢業後一直到現在是我們鎮上小學的老師,當時畢業後,她家裡有來提親的,她媽說我家閨女是大學生,結婚必須得在我們縣城有房,而且還得有車才能提婚姻的事,後來那兩三年陸續有去她家提親的,都被她媽以房車給截住了,零幾年的時候很少有買房買車的,一來沒錢二來也沒買房的那種觀念,那姑娘一直到二十多,去她家提親的就沒了,擱農村不像城市,思想比較固執,女生一過二十八九三十左右,哪怕再有顏值,人家都會覺得女生可能身體有問題,後來那姑娘的婚事一直拖著,她媽也為此愁壞了,我記得16年她37,我26,那時我還沒對象她家裡人託親戚找媒人到我家來,尋思問問,我爸媽知道原來是那姑娘後,直接回絕了,這不去年年底找了個大齡的,是我們鎮上我們大隊的,男方37了,也沒房不過有車,所以我一直覺得,到了成家的年齡還是得考慮以成家為主,除非有錢,不過每個人的想法世界觀不一樣,謝謝😜


白麵餡包子


這種現象是典型的大齡剩女現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之常情。女人35歲已早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她還想不想生育?我認為不結婚.不生育的女人是永遠不會幸福的。

35歲的女人,如果正常情況下,孩子都應該十幾歲啦!而她本人還一點不著急,這未免不正常。

我也有個女同事,她今年40歲了,博士畢業,她的擇偶標準是:未婚,大學本科以上,男方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男方不能有母親.不能有兄弟,男方有樓房100平方以上,有轎車(30萬元以上),彩禮50萬。

各位男性朋友,你們仔細對照一下,有誰符合這個標準。我曾經多次跟她說,要她降低擇偶標準,但她一意孤行,我估計她這輩子是嫁不出啦!

試想,有這樣好的條件,他會娶你40歲的女人?40歲的女人有18歲的女人漂亮嗎?40歲的女人,就算保養的再好,眼角的魚尾紋也是掩蓋不了的。人家男人有那麼好的條件,早就去找18歲的青春靚女啦!

雖然現在男多女少是事實,但女人也不能盲目自信,要知道35的年齡已屬於中年人啦!

她35歲的年齡,父母家人不著急嗎?她這樣做未免太自私啦!……


情感王子A


我馬上也35歲了,沒有男朋友也沒有了家人,沒能在父親去世前找個對象了老人家一個心願還是挺遺憾的,但愛人真的不是想找就能得到的,愛情可遇不可求,有的人遇到了,我報以祝福,但沒遇到也不能嘲笑人家。而婚姻是跟責任掛鉤的,我是個自私的人,承擔不起,索性不要。

去年大半年時間我都在照顧癌症晚期的父親,可所謂的照顧也只不過是洗衣做飯陪床擦身把屎把尿,除此以外還能做什麼,所謂的照顧既慰藉不了他不安的心又無法治癒他的身體,你除了眼看著他從正常身材瘦到脫形、眼看著他飽受病痛折磨外毫無辦法,你抵抗不了他的生老病死,你只能被迫接受。他到走的時候還在擔心我,他怕我後半生沒人照顧,可是我不怕,我以前最怕失去他,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所以反倒不怕了。

今年過年趕上肺炎疫情,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春節期間一直在公司值班,有工作日子還能充實一點,第一次一個人過年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孤獨是可以習慣的。如果說現在讓我去相個親找個男朋友什麼的,真的敬謝不敏,我太慢熱,相親市場要求的是快節奏,我適應不了,我還特別自私,我全部的精力和愛都給了我的父母,送走他們後我覺得自己已經無力處理生活瑣事,我的現在僅有的精力只能用於愛自己,我愛不了別人了,我不能想象結婚後的生活,更不能想象有了孩子會怎樣,我就想一個人待著,下班了看看電影逛逛街,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想做飯了就出去吃或者叫外賣,不想打掃衛生了就叫保潔阿姨,想要買買買了就買買買,想要旅遊了抬腿就可以走,不想被束縛,不想負責任,還是之前的話,婚姻是跟責任掛鉤的,我承受不起,索性不要。這就是我為什麼35歲了還不結婚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你不瞭解她,就不要急著下結論,剩不剩下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Hyaku醬


35歲不結婚的女人,都是有故事的吧!我家樓上就住著一個35歲沒結婚的女人(女孩)?她父親和她都是工程師,女孩子很漂亮,以前談婚論嫁過,男方條件也不錯,女的因自己條件好,要求比較高吧,結束了。後來老看見和一些小男生來往,父母比較急,她媽曾對我說“房子我們都已經買好了,男的就是不肯結婚,我們也管不了了”問我有木有好單位的介紹一個,哈哈😄說啥呢,我也只能笑笑了。

對於這類心理另類的人怎麼過日子?錯過了最美好的年紀,錯過了最佳的人選。命吧!緣份不夠,緣份到了自然就遇見了!

不好意思大家,剛剛吸了一支菸,

20歲之後就沒吸菸了,今天也感受了一回

現在什麼Tm的煩心事都不是事了,

吸支菸真tm爽,煙是個好東西,煙是個銷魂的東西,

忽然讓我想到很多事,

首先是目前的中國疫情

……

讓菸圈包圍我的頭腦,

想想啥都不算事了

也一下子回到20歲,

不,我不想回到傻乎乎的20歲,

蠢,做了很多無意義的事,

浪費時間,真的是浪費時間

我要謝謝身邊的人,

是你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有時我是個無理取鬧的人,

我是啥腦子,豬腦嗎?

目前的中國疫情,

這個那個矛盾,

什麼什麼什麼,

愛咋地咋地,

此時與我毫無半點關係,

只要一心向陽,

啥都不算事,

我真恨自己為啥不勇敢?

為啥會退縮?

為啥…很多為啥?

我要很多,

我要的有很多,

需要實現它!

也很想到武漢去支持他們!中國🇨🇳



小米琪兒


我覺得她是對的,不能因為結婚而結婚,或為愛情,或為麵包~我有一個同事,今年38了,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剛從學校畢業,就一直單身,期間談過幾次戀愛也都沒有結果,我們都替她著急,就她自己不著急,一心工作,精緻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一直到去年十月份,她結婚了,老公比她大一歲,國企,長期定居昆明,在那有套房,她公公婆婆在我們這市裡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她自己在老家買了一套房,結婚的時候,她媽媽陪送了20萬現金,小兩口感情也不錯,就等著寶寶的到來了。。。


伽藍寺的守候


這樣不將就的大齡女青年很多。我朋友的女兒就是這麼說的。我給她介紹了幾個,不找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男孩長得不帥不行,家庭條件不好更不行。我覺得要求找個經濟條件好的人,可以理解。至於長得帥,這個能當飯吃嗎?所以,我奉勸大齡未婚女青年,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差不多就可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