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車跟韓系車,家庭用哪個性價比高?

品味8617


美系車、韓系車,這兩個車系如今都很邊緣化,所以隨著品牌度的下降、車子的價格逐漸走低,所以美系、韓系這兩個車系如今看來,性價比都很高;不過真要較真比性價,那麼還是美系車性價比更高,美系車十五萬出頭的預算,都購買2.0T配上九速At了,這樣的高性價比、依然不是韓系車所能比擬的!


最近這些年來,韓系車的價格變化不大,過去什麼樣的價格、現在還什麼樣,沒有大幅度的走低!而美系車、最近這些年來,價格下降得非常快,比如上一代君威gs、接近30萬元的頂配售價,而如今頂配gs只要22萬、甚至價格還要更低,入門的gs、只要十幾萬,而過去的入門版本在24萬左右;同樣2.0T的邁銳寶、如今門檻價也在16萬以內,可以說美系車的價格突然間就大幅度降低,當然也是被銷量所累,銷量太低、不得已靠低價去博銷量!而豪牌的凱迪拉克ATS,價格同樣很低,所以性價比方面還是美系車更高!

韓系車並不太重視咱們國內市場

其實很容易看出,韓系車這麼多年來、在咱們國內市場作出的改變並不多;很多高端車型並未引進咱們國內市場,即便是現在、還是在用過去的一些車型來苦撐,韓系車企的理念就是很明確,知道比拼品牌度、品牌底蘊,韓系車終究比不過另外幾大車系,所以乾脆就開始玩低價、換銷量!重點標誌在於,韓系車沒有粘性極高的粉絲,韓系車主不少、但僅僅只是車主,沒看到幾個韓系車主、粉韓系車的,所以這就是韓系車存在的一大劣勢!


韓系車企明白這點,所以也自然不會把一些頂級產品投放咱們國內市場,與其硬碰硬、不如那些性價比高的產品收割一部分市場,也給那些預算不充足的消費者、多提供個選擇,所以韓系車這些年來主要把經歷花在外觀、配置方面了,當然韓系車的品控做得也不錯;至於燃油經濟性?雖然美系車頂著油老虎的帽子,不過對於韓系的一些老車型而言、也未見有多省油,所以韓系車的燃油經濟性並不低、換句話沒有各位想象得那麼低,而美系車經過不斷輕量化之後、油耗也並不高!
至於性能、操控方面,鄙人覺得還是美系車整體上要好一些,動力方面美系車往往也更加的粗暴;品控方面韓系車能稍微好一些,而用料方面、紮實程度無疑是美系車更實在;上述就是關於韓系車、美系車的對比,實際上就這兩個車系而言、都比較便宜,若談性價比、可以說都很高,不多鄙人依然對美系車更有一些好感,所以鄙人覺得美系車性價比更高些、也更適合家庭使用,當然這裡面存在鄙人的一些主觀認知,具體怎麼選、還是在於您的想法與喜好,喜歡哪個車系、就買哪個車系即可!


非專業車評


我有君越和起亞k3,標誌rcz,韓系起亞,底盤感受最差,韓國車底盤是弱勢,無論那一級別都不咋地,開著感受差。8萬來公里,一般出門開的多點,好停車,方向管柱換了一套,又壞了異響沉,內飾異響,一天噠噠聲不斷,輪胎換了,電瓶換一個。平時八個油左右。君越16款旗艦。跑了6萬。油耗市區11高速7。動力底盤隔音都是好的。異響幾乎沒有。輪胎換了3個,電瓶一個。別的也沒啥了。總體讓我很放心。長途一般君越,市區開標誌,需要下鄉就是k3。一般我看來15萬以下買韓繫上了20就不要考慮了。不值當的








野外作曲家


這兩臺車我家裡幹好都有,我來說下真實意見和使用情況,而且兩臺車都是差不多8萬公里左右,韓系車在這5年裡換了後右尾燈進水,主駕駛玻璃升降器,天窗異響換了天窗總成,中控死機換了一箇中控原廠的,小毛病其他沒有,易損件換了電瓶2個,輪胎4條,雨刮器3幅,再來說韓系車駕駛感受,異響比較多,底盤松散,車加速無力感覺馬力有虛標,然後60轉彎支撐性不好,舒適性一般般,車內高速靜音也一般,空間比較大,整體來說2個字平庸,無任何明顯的短板和長處,現在說下美系車目前換了一個電瓶,4條輪胎,雨刮器2對,小毛病基本我沒有出現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好,再來說下駕駛體驗,加速給力,操控很好高速上面真的好看很平穩,底盤紮實沉穩,轉彎支撐性也不錯,靜音和舒適性都不錯,安全性高,缺點變速箱換擋不夠積極,油耗稍高韓系車,車重在那裡加速不是一個級別,我感覺美系車的優點就是動力強勁,安全性高,操控和舒適性都不錯,韓系車推薦油耗低點,保養和換損耗件便宜些,如果考慮15萬以內建議韓系車,20萬左右建議美系車,現在的車基本都不會有什麼大毛病,也就易損件更換,三大件技術都非常成熟,美系車用料和比韓系車好太多







火火愛旅行


這隻能看你的具體需求是什麼了,兩個派系的車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首先說說韓系車的優點:造型前衛,品控高於美系車,在各種細分領域車型均有銷售 ,在油耗方面做的還可以,中規中矩

那麼韓系車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用料輕薄,鈑金工藝不過關,從最早的索納塔八代,輪眉鏽蝕,底邊梁鏽蝕,就可以看別來,說明韓系車在防腐這一塊做的很不到位,還有高速行車不紮實,發飄也是韓系車的通病

那麼咱們再說說美系車的缺點:美系車在發動機變速箱方面一直被大家詬病,以我開過的凱迪拉克和別克君越來說,變速箱和發動機早早就拆卸過了,再就是油耗控制方面美系車各個車型高於韓系車。

再有一個美系車的確定是品控差,小毛病在新車三年後會頻繁出現,而且修理起來特別麻煩,美系車往往因為換個水泵就需要拆掉整個發動機。

美系車的優點也很明顯:首先說用料紮實,包括底盤懸掛到內飾軟包圍,包括鈑金用料厚度總是甩韓系一大截,高速行車穩定性好韓系太多,高速隔音也非常好

所以我對以通用為代表的美系車的評價就是:一個不會造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傻實惠車企。。。


唐生八戒說車


美系車和韓系車特點都比較鮮明,各有各的風格,韓系車與日系車很像,綜合實力不錯,缺乏駕駛感,美系車動力表現和駕駛感不錯,但是做工更加粗糙,下面兩款車型很有代表性

現代ix35



目前韓系車型價格水平低,優惠力度強,性價比很突出,現代ix35定位為緊湊型SUV,是非常經典的車型,入門車型指導價格11.99萬,目前優惠1.6萬左右,優惠完10.39萬左右,保險5000左右,購置稅,上牌和強制險等費用共1萬左右,全款落地11.89萬左右,整體性價比非常高,基本與同級別國產車型持平,作為經典車型,可靠性和穩定性不錯,故障率很低,油耗在9L左右,符合級別標準,是標準的居家實用車型

福特翼虎

福特翼虎也是很經典的車型,曾經與大眾途觀熱度相當,多年來口碑和銷量很不錯,入門車型指導價格


16.98萬,目前優惠2.6萬左右,優惠完14.38萬左右,保險8000左右,購置稅,上牌等費用共1.4萬左右,全款落地16.5萬左右,整體價格水平適中,福特翼虎綜合性能不錯,駕駛感和動力表現很突出,但是空間表現中規中矩,油耗在12L左右,後期小問題比較多

總結:韓系車和美系車特點都很鮮明,都有各自的代表性車型,如何選擇還要看個人的用車需求


色彩車圈


首先所謂家庭用韓系車其實基本上就是兩個品牌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現代和起亞同屬於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Hyundai Kia Automotive Group),同時於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他們進入的時間節點剛剛好,趕上了中國汽車市場大爆發的時代,從伊蘭特、起亞千里馬開始,一路狂奔。不斷更新的車型體系,超高的性價比,加上合資名號的加持,輕鬆度過百萬輛的門檻。

而同時的我們的自主品牌剛剛起步,技術積累和品控方面還不是非常到位,車型的豐富性也不充足,因此初期的市場韓系以性價比超高合資品牌的頭銜對當時的自主品牌形成碾壓式的衝擊,風頭一時無兩,與早早進入中國的大眾分庭抗禮,典型的伊蘭特作為擊敗老三樣的車型入選新三樣,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可惜,韓國人被臨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為追求利潤,各種弊病層出不窮:車型陳舊、換代節奏慢,換個外殼就敢說是換代了,僅僅針對中國市場的減配令人髮指,性價比這個指標再也不是韓系的驕傲的指標。尤其是這兩年,韓系的現代和起亞銷量下滑基本上是斷崖式的。當然韓系車自己作死是一回事,自主品牌大踏步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車型豐富程度,品控的逐漸成熟以及在研發方面痛下苦工,甚至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中也有不錯的成績。在同等的價位上,自主品牌已經可以和韓系一較長短甚至超出(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電動等等)。此消彼長之下,韓系品牌如果還想重現輝煌,那就好好的端正態度,在新產品投放和品控方面認真下下功夫了,所以個人的觀點,目前家庭用車不太推薦韓系品牌。



美系車家庭用車我們常見的基本上是上汽通用別克、雪佛蘭、長安福特等,當然還有更高級別家庭的凱迪拉克、林肯等暫時不予介紹,還是以中低端車型為主。美系品牌同樣由於切入中國市場恰逢其時,這些年照樣賺的盆滿缽滿。美系車出現了若干銷量神車:別克凱越,上汽通用五菱等等,在品牌美譽度加持下,單一車型累計銷量輕鬆過百萬。所以所謂美系主要合資方的上汽集團穩坐中國利潤頭把交椅,相當於後邊幾位的利潤和。(當然還有其他比如上海大眾斯柯達等等品牌的助攻)。雖然美系這幾年也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毛病比如減配、油耗高等,可是在普通家庭用車這個層面,從A級向上,車型豐富,促銷力度大,比如別克英朗動輒優惠三四萬,總共才多錢。所以目前來說還是建議普通家庭還是選擇美系車座位入門級代步工具。


汽車三十六計


美系車是汽車工業技術成熟的代表,工業基礎雄厚,技術儲備豐富,在底子方面比韓系車厚實多了。韓系車也是從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發展,工業基礎薄弱,沒有核心技術,曾經一度靠模仿日系的技術來提升自己,在日系車面前,韓系車永遠是小弟。

就家用而言,韓系車的性價比更高一些,因為韓系車的拿手好戲就是高顏值+高配置+相對低的價格。憑藉這三板斧,讓韓系車在國內也火了那麼幾年,不是有這麼句話麼,屌絲裝筆有三寶,索八K5邁銳寶。這一句話裡韓系車就佔了兩名,就是因為韓系車外觀顏值高,車身流暢好看,開上韓系車有種少年春風得意的感覺,如今索納塔都發展到第十代了。



韓系車的缺點,內飾塑料感強,底盤偶有鬆垮感。

美系車並不差,很多二線豪華品牌像凱迪拉克、林肯等,它們的價格比一線豪華品牌要便宜,優惠幅度大,而且配置高,同樣有不錯的性價比,美系車在發動機的動力方面還是比較優勢的,而且車身用料比較厚道,底盤紮實穩定,美系車的空間比較寬大,家用很合適。


美系車的缺點,油耗偏高,維修保養費用不低。

家用而言,論經濟性應該考慮韓系車,雖然近幾年銷量不行了,但是在三大件方面的技術還是比國產車要強的,而且這麼個彈丸之地的國家,能成為世界第五大汽車製造國,自然有它的優勢所在。

追求動力的朋友可以考慮美系車,只是需要多花一點油費。


CMC車主俱樂部


第一輛車2012年買的起亞K2,第二輛車2019年買的別克君威,起亞K2開了將近7年,基本沒什麼問題,也好開,只是車輕,跑起來發飄,特別是有大車經過時會晃一下,君威跑起來穩,但是毛病多,買了不到一年,中控按鍵經常失靈,有時熄火鎖車中控屏不斷電。


狂奔de蝸牛l


家用而言,那就是看您的預算和需求了。

如果預算15萬以上,美系車走起絕對比韓系車強。

十五萬以下,還是開韓系車更省油後期費用更便宜。前提是自吸+AT/MT的組合,

或者渦輪機+AT的組合。

舉個例子下面這貨2.0L+6AT 十五萬落地。

舉個例子說 韓系車其實和美系一樣難兄難弟,中低檔車雙離合不咋樣。菲斯塔那個標定還算好的呢,老起亞 老現代那個標定簡直讓你抓狂。但是就AT變速箱而言,韓系的6AT無論是耐用度還是節油能力,亦或是平順性或者說提速能力都比美系的6AT強。

美系車的發動機確實不錯,你別看福特造三缸機,人家能拿沃德十佳,而且平順性也確實在一堆三缸機裡面出類拔萃。

但是美系的油耗就很呵呵呵了,除了帶主動閉缸 智能進氣等一系列的少數幾個車型。普遍市區油耗高,當然這個高速穩定性和高速工況確實很棒。韓系車則不一樣,開上個幾年底盤就有鬆垮的感覺。高速的時候紮實度還是不如美系車。

美系車的隔音 內飾 舒適度我認為大部分值得好評。


榛名說車


不用到這裡誇誇其談一大堆,有疑問的自己去翻翻近5年國產美系和韓系百萬輛故障率投訴就有答案了,說其他的都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