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儿子博士毕业,一是地市媒体做研究室主任(正科),一是去一本大学教书,选哪个?

罗地友声


博士毕业是到地市媒体做研究室主任还是去一本院校教书,这个不能单单从职业上考虑,而要从个人性格上考虑。俗话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此,选从政还是从教,先自己权衡一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



一般而言,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喜欢独处,喜欢安静,这类性格的人不太适合从政,而更适合搞科研,搞学术。心无城府,在自己喜欢的学术领域里深耕,心无旁骛,也许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反,性格外向,擅长交际,与人沟通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笔杆子相当厉害,而且有管理、领导才能,有当官欲望的,自然可以选择地市媒体作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不过,一般而言,书读到博士的人,毕业后从政的不多,而选择到大学任教的比较多。一来,大学有学术氛围,对于想搞研究的人来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二来,大学教师工作相对清闲,又有假期,比起行政单位,工作相对轻松些。

至于待遇,这个很难说,地市媒体单位属于国企,不过也算不上太好的国企。相比于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肯定差远了。大学老师工资虽然不会太高,但至少受市场经济的制约的因素不大,比较稳定。


以上是个人浅见,至于如何选择,决定权还在自己手里。反复斟酌,三思而后行。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这事没有什么多想或多说的,从政从教都有其烦恼,因为我经历过。想当年我考选副市(县)长的答辩(第二轮)与破格评教授的答辩竟然是在同一天的上午(但在不同地方)! 谁还有这样的奇遇?! 听从内心的召唤吧,大不了抛一枚硬币看看。



门耳吨


我个人认为你儿子到大学当老师比较专业对口,做行政工作时间长了很快会忘记专业,我有个朋友主任医师职称(正高),当医院院长十几年,行政事务占用时间长了,个人专业没有时间再做研究,做手术没有重大突破,停留在以前水平上。所以我说,读书读到博士专业水准一定好,放弃专业改行,当一个正科级干部,就看孩子个人志愿。家长意见仅供参考,我儿子是硕士导师要求硕博连读,他不想当老师想考国家公务员岗位,研究生毕业以后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梦想成真。


木然111770581


怎么那么多弱智的问题・_・?

博士毕业立即正科实职。这单位得多弱!

稍微好点的事业单位,博士毕业能进去就是一普通工作人员,还实职,白日梦吧!

我单位海龟世界前50大学博士,老老实实从基层干起,连副科都不可能给你。


妄言叟


博士毕业,去地市媒体做研究室主任(正科),一是去一本大学教书,选哪个?

我可以百分百的告诉你,去大学教书,一本去不了去二本,二本去不了去三本,三本去不了去高中,高中去不了去初中,初中去不了去小学,就是不能去哪个什么研究室主任。

地市级媒体

地市级媒体现在都是属于百分百的传媒集团了吧。省级的都改制完成了,地方的基本快改制万了,就是百分百的国企,而且文化集团属于最烂的国企了。而且是最没前途的国企了,为啥?

现在国企有前途的是那些超级垄断的,比如烟草,石油,电力等。而文化传媒为啥没前途,地级市没啥没啥竞争力,而且现在传统媒体基本都在萎缩,都开始走互联网媒体。

而且你是去当研究室主任,不知道有啥研究的,可以说毫无前途,而且去了就当领导,基本也镇不住场子。

另外什么科级领导,就是一个小组长而言,就是给个处级都不能去,因为国企里面这些级别都是虚的,国企也就单位正职算个官,其他都不算官。

最重要的是去你能干啥,能比别人强?难道是去发论文?显然不可能,研究也研究不了啥东西。

为何要去大学

博士一般比普通人强到哪里?博士最厉害的是写论文,搞科研,所以这才是博士的长处,而去研究所(中科院型,不是大学型)和高校才是发挥才能的最佳地方。


就是大学不搞科研,轻轻松松也是很舒服的,一年十来万小意思啊。

对于博士,最好是去大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去这类烂国企坑死人。

现在绝大多数国企都是裙带关系严重,基本上硕士博士去了就是干活的炮灰,升官没有希望,干活都是你的事。

选择

至于真正想去哪里,这个是个人的想法,有的人就是喜欢去混这个官场,吃吃喝喝送送很快升官,但是内向的人在这些岗位都干不好。


有的人看着是博士毕业,其实不喜欢搞学术,最喜欢跑市场混关系,这类人其实升官很快,去国企和政府部门发展很快。

废话这么多,我个人建议是去大学。其他就不提意见了。


高校专业那些事


同学儿子博士毕业,面临两个就业选择:

1,到地级市一家媒体做正科级的研究室主任,从此可以在体制内,获得更多仕途升迁的机会。

2,到一本大学教书,在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和传播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走的是职称晋升的路子。

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博士学位在职业当中的作用也有根本区别。从政需要的是博士身份,有个高起点;教书需要的是博士的专业水平,凭个人学养吃饭。

要判断哪个职业更吸引人,肯定要从薪资待遇、发展空间、职业光环、有关保障等方面来加以考虑。

1,薪资待遇。地级市正科级公务员工资、奖金、福利等,按我们市的水平看,20来w每年;我市一本大学的讲师年入不到20w,评上副教授以后,比正科的工资水平要高。这里指的全是明面上的工资性收入,其他的就不好说。比如在高校里做课题研究,外出讲学,收入可观;在媒体里面拉到广告,或者招到大商,奖金也不菲。

2,发展空间。理论上来看,在机关事业单位比在高校机会更多,路径更多,可能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单位去担任领导职务。高校教师中也有走上仕途的,但人数极少。要想出头,只能拼命搞教学科研,或许没那么多的精彩。

3,职业光环。起点上看,研究室主任比普通的大学教师要胜一筹,手里有点权嘛。但公务员晋升也不容易,别看起点不错,说不定一辈子就只能混到副处、正处,还不见得是实职岗位。高校教师坐上几年冷板凳,在领域内搞出点名头之后,著作等身,晋升职称,头衔就来了,写文章、当导师、讲学、参加活动,名利双收。

4,有关保障。不管怎样,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各项保障都能到位。高校教师已经去编制了,更多靠个人本领和学校实力。在公务员单位熬资历比在高校更容易。

但是,我们分析这么多,根本不管用。

因为,决定权在人家博士手里。

包括我、其他答主、题主甚至是博士的父母都是在瞎操心!

这事与博士的父母还有关系,跟题主及以外的人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啊。

所以,其他人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但人家既可以参考,也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试问:他都博士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今后的道路怎么走么?那这么多年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呢?

选择职业,既看客观条件,更看主观意愿。再多的外在因素,都敌不过内心。只要三个字“我喜欢”,其他一切看上去有道理的衡量标准都会败得灰头土脸。

总结一下:

1,择业首先是择业者的内心选择,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2,喜欢和能做好不是一回事,先选能做好的事,把它做成让自己喜欢的事;

3,关心别人的事,也要从中找到对我有用的地方,以免自己的这种关心成了操碎别人的心肝。


剑客谈教育


两个问题需要先解释一下:

第一,博士毕业可以以人才引进方式的进入地方政府从政,一年试用期转正后定级正科,部分地区此前甚至高定副处,但无论是正科还是副处都是非领导职务,是虚职,重在锻炼和适应,一般不会不负责任地直接安排实职。这是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干部的基本原则。包括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这既是对干部的保护,也是对岗位的负责。因此你说的博士毕业直接去担任正科级的研究生主任基本原则不可能。当然,事业单位相对灵活,对一些专业技术干部使用条件相对宽松,也不排除会有这种情况。

第二,物以稀为贵。以前博士毕业进入地方工作的比较少,各地为了吸引人才,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大打级别牌,比如允许博士毕业直接定副处。这两年,随着博士生岗位招录人员分增多,各地相继调整政策,博士毕业进入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其中很明显的一条就是取消博士毕业定级副处,博士从政的各种优势逐步被拉平。没有了起点优势,博士是否有必要进入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值得商榷。

回到正题。

在地市媒体做研究室主任和去大学一本教书两者之间选择,个人更倾向于选择大学。一来在一本大学当老师工资相对会更高,二来也会更自由。最关键的是学有所用,不会浪费专业和人才。博士毕业进入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如果不是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其他绝大部分干得都是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几年下来专业知识和能力消失尽殆,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损失。

正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读了博士,如果不是个人对从政情有独钟,干专业的工作,干本职行业,是明智的选择。


80后小公


问你儿子就好,人家都博士了,还需要您操心吗?肯定有自己的规划。

大叔您好好养老就行,不要老为儿子操心


北大百福堂


职业选择是大事,这个选择恐怕只有本人来做,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不是父母的人生,更不是他父母的同学的人生。

先来比较下两个岗位的异同

前面有答主的回答可能有些偏差,地市媒体如电视台、报社应该是属于文化类事业单位,并非行政部门,可能只有少部分主要领导是公务员,其他都是事业编制人员。所以,地市媒体做研究室主任(正科),就是事业单位的正科,而且将来很有可能向企业方向转。这个岗位要说权力,恐怕也只限于本单位内,出门就不太好使了。另外,岗位的工作量应该也不小,尤其是写材料。总得来说,这是一个偏业务而不是行政的岗位,想进入公务员系列,难度不小,但如果单位效益好,岗位的收入应该是不错的,应该是高于同城公务员水平。

去一本大学当老师也分很多种情况,比如去985、211高校,大概率是进入常任轨制,非升即走,前几年表面上按照事业编制人员管理,但说淘汰就淘汰了,被淘汰后,前面的社保还是一个麻烦事。这种非升即走的岗位,除非是对自己有信心,在学校里有依托平台,否则,去就是冒险。

还有一种是省属一本,这类高校是目前国内博士最理想的应聘单位之一。这些学校一般没有非升即走,大多数博士进校就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上,具体要看所在城市,有的城市会低于公务员不少,有的地方则会略高于公务员水平。

再看看职业发展情况

说到职业发展,主要还是看自己。做研究室主任,可能因为文字水平、理论功底出色,去到地方政研室,或者调去宣传部这样的部门,走上领导岗位,这都需要一些能力、机遇以及人脉资源。如果没有这些,就只能在本单位内往上走,或者评定一个研究员职称。

大学教师也一样,能力强,顺利的话,进校三五年内评上副教授,十年内评上教授,这样就几乎不愁吃喝了,收入水平可能比媒体单位负责人还高。但这个过程也并不是很容易,受煎熬不说,也是需要一定人脉资源。

所以这两个岗位很难说哪个绝对好。

如何做选择

又回到开篇那句话,该分析的你可以给他分析,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但最后的选择权还是在孩子手头。

总得来说,两个岗位都属于业务性强的岗位,但相对来说,教师岗位宽松一些,研究室主任规律一些,职业发展上各有各的路,前者更重业务,后者更重关系,所以应该从本人的性格、特长、意愿上来做选择。自己的饭还是得自己亲自吃。


高校人才真经


建议高校老师 相对单纯 自由。如果没有当领导那意愿千万别强求,我遇到的2个博士领导,虽然走上领导岗位但现在都后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