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近日,《福布斯》发布了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蝉联21年香港首富的李嘉诚跌落神坛,资产相比去年缩水23亿美元,成为第二名,李兆基登上榜首。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究竟是不是慈善家?

2014年,李嘉诚出席位于武汉的长江国际商会说道:对湖北,对武汉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而今武汉有难,八方来援,李嘉诚这次却还是沉默状态。要知道,香港四大家族企业中,其他三家都已经捐了上千万,李嘉诚家族仍旧没有作声。

不仅是香港,整个中国都在行动,企业家、明星网红、老百姓都在积极行动,阿里捐款10亿、腾讯捐了3亿、百度捐3亿、曹德旺捐1亿、马云基金会捐1亿、韩红基金会捐1.4亿,甚至83岁拾荒老人要求匿名捐赠一万元,90后农民一次性捐赠1.8万个口罩,而李嘉诚无动于衷。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李嘉诚曾说十分向往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或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是李嘉诚的真正心声。或许是因为他说,他是商人。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身价百亿,不捐怎么了?不应该用道德绑架来评判一个人,李嘉诚也不是没有捐过,汶川地震捐过1.8亿,据统计李嘉诚在慈善领域捐过200亿港币,无人出其右。捐还是不捐,功还是过,留待后人评说吧!

商人还是企业家?

李嘉诚说自己是个商人,利润是他要追寻的东西,其他不是他能考虑的,作为商界巨擘,他的传奇早已耳熟能详,但他能不能称得上一个企业家?

李嘉诚之所以饱受质疑,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他在中国赚钱,却投资在了海外,高达4000亿,坊间盛传“他要跑路”的消息不绝于耳。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其次,李嘉诚的炒地皮行为带坏了整个行业,买了地屯着等升值再卖,比如2019年他40亿卖了一块大连的地皮,这是他2011年19亿买来的,囤了8年,赚了21亿,现在他的手里仍旧囤着几百亿的地皮。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第三,公摊面积普及者就是李嘉诚,100平米的房子20平米算做了公摊,你去找李嘉诚说理也没用啊。

第四,李家再香港的垄断地位,大到金融房地产,小到喝口水用个电都跟李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有了垄断,后边的事情也不用多说了。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在你的眼里他是传奇,但在我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我佩服他,但不敬重他。


李嘉诚的商业画布

对于一个商业帝国来说,商业模式画布显得小家子气了些,研究李嘉诚的商业案例资料估计得有几十层楼那么高了。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仍旧可以囊括在商业模式画布之中,在商业模式画布里分为九个模块: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此次跌下首富神坛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房地产正是李嘉诚的核心资产之一。为了再次登顶王座,在房地产行业几近饱和的情况下,李嘉诚也必须开拓发展新客户、打通渠道、核心转移……

他把重心放在英国,你肯定听说过”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这样的话,10年前他开始布局英国,加快变卖内地和香港的资产投入到购买英国的基础设施中,如今李家控制着英国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三分之的英国码头……可以说,李嘉诚吼一吼,英国抖三抖。


李嘉诚刚刚失去首富宝座,曾说对武汉有特殊情感,为何一毛不拔?


能否可持续盈利才是商业模式画布的根本所在,脱欧对李嘉诚影响到底是好是坏?有人说他笑了,有人说他哭了,李嘉诚投资的都是电力、水利等必需领域,科技短时间难以颠覆,而且英国对私有产权保护十分完善,我觉得李嘉诚应该是笑了,真正看能否可持续盈利,还要留给时间来验证。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说过:商业模式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商业画布模式每一个企业制胜的关键,是商业的本质。

当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就能去抢占更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市场,就像李嘉诚从实业到房地产到金融资本再到如今的布局英国,他之前的商业模式都大获成功,如今他投资英国的基础领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应该不会失败。

企业的商业模式画布就在《壹创新学社》之中,李嘉诚的企业肯定页用过这个商业模式工具,操控商业模式,创造新的战略选择。


商业模式画布,个人发展画布请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