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A大军”返蓉,成都做了这些,我们需要做什么?

随着市民陆续返岗、学生返校,

新一批返程客流的高峰即将到来。

公共交通会如何运行?我们该如何去上班?

相信大家都和小蜀有着同样的疑问


2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运错峰返程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等相关工作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发布会上表示,春运返程高峰公共交通工具将设隔离区。民航、铁路等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川A大军”返蓉,成都做了这些,我们需要做什么?

为了降低客流流入地疫情风险,将控制交通运输工具的上座率,为分散就坐、隔位就坐预留空间,同时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乘客暂时隔离区域,避免交叉传染。


铁路

预测客流返程情况,近15天每天平均预售量120万人,比较高是8、9、10、11日四天,大约在200万到300万。


疫情防控方面:

1、首先在售票源管控,控制旅客列车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分散售票。现在做到隔位售票和完全分散还无法实现,主要由列车员引导大家分散就坐;

2、改进列车服务方式,餐车不聚集开餐,改为送盒饭,旅客不在车厢走动;

3、预留疫情防控必要空间、包房和相对应的卧铺和座位席位,用于隔离。


民航

在客舱内设置留观区,临近座位分别就餐。


疫情防控方面:

1、在值机过程中安排旅客坐得相对分散、相对宽松,从而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在客舱内设置留观区,应对突发病患发生的情况。

3、长途的国际航班要用餐的,采取临近座位的旅客分别就餐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成都市内交通


成都公交:


成都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加强公交车辆、公交场站清洁消毒工作。重点对公交车扶手、座椅、垃圾桶等车厢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做到车辆不消毒不上线。

“川A大军”返蓉,成都做了这些,我们需要做什么?

疫情防控方面:

1、车辆到达首末站后及时更换垃圾袋,打开车窗通风换气。在行车中,公交车辆均开启新风装置,开启驾驶室左侧车窗,确保车内空气流通。

2、各公交场站座椅、卫生间等公共设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3、场站工作人员密切关注乘客的身体状况,乘客进站须量体温。

4、场站、调度室和开放式场站配备测温枪,驾驶员上线营运之前都要进行体温测量,体温合格之后才可上线营运。

5、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对车辆强化营运全过程管控,密切关注客流动态,合理投放运能,将根据客流情况实时调整发车频率,保障市民出行。


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建议乘客尽量提前出门,错开客流较为集中的高峰时段,进站放慢脚步,自觉排队接受体温检测。

“川A大军”返蓉,成都做了这些,我们需要做什么?

(鱼骨型”公交地图及“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多组合出行方式)


错开热门地铁线路,尽量选择人少的位置或选择客流较小的线路,其中前往地铁1号线南向乘客可选择乘坐更为宽敞的地铁5号线,搭配多种交通方式,出行更加顺畅。


在神仙树站换乘5号线,地铁沿线周边除了有多条公交线路接驳外,还有多个共享单车投放点,全力保障乘客在前往高新区、大源以及天府三街等地的需求。并且,因采用最短路径“里程计价”方式,不会因换乘站的改变而影响行程票价。


此外,返程复工期间,有不少乘客咨询:


1、地铁是否正常运行?


答:目前,成都地铁各线路均正常运行,只要在运营时间范围内,皆可乘坐地铁。


2、没戴口罩能否乘坐地铁?


答:近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号通告,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所有司乘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不佩戴口罩的乘客予以拒载。乘客出门千万要戴上口罩哦,不存侥幸心理,加强防控,注意安全。


3、酒精能否携带进站?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乘客选择使用医用酒精作为消毒物品。但根据相关规定,禁止乘客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进站乘车。因酒精属于易燃物品,故而不能携带进站乘车。疫情当前,乘车安全切不可忽视。如果需要随身消毒,可以购买不含易燃、易爆成分的消毒液,以备不时之需。


“川A大军”返蓉,成都做了这些,我们需要做什么?


以上是小蜀为大家整理的出行须知,那么返程高峰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做好以下八点:

一是选择交通工具时,尽量自驾,尽量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二是合理安排工作,创新办公方式,可考虑远程协同、视频会议。

三是走进办公室佩戴口罩,做好日常消毒、清洁,勤开窗、常通风。

四是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口罩,做好电梯消毒。

五是单位食堂就餐,走进食堂要佩戴口罩,避免扎堆就餐。

六是避免人多聚集。

七是培养洗手习惯。

八是积极配合检查


综合来源:人民网、央广网、成都日报锦观、四川在线、央视新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