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高考作文: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快意自然,知行合一。”研學旅行逐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一道風景。但在某校組織高二暑期赴省外進行山水研學之旅時,遭到了“冷遇”。“馬上高三了,出去耽誤學習。”“從來沒有獨自外出過,誰能照顧我?”“去省外,又這麼多天,怕家長擔心。”“打開網絡觀天下,何必勞費身心?”

……

面對各種不同的理由,你會做出怎樣的回應?請結合材料內容,以“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寫一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體現你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 800 字。

【命題方向】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科學精神:理性思維、勇於探究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於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本題所設置的情境為,某校為高二學生組織暑期山水研學之旅,卻遭到了“冷遇”。學生的理由是,怕耽誤學習;擔心沒人照顧;怕家長擔心;網絡觀天下,不必勞費身心……這是考生寫作的出發點,考生要針對這些理由做出相應的回應。

2.典型任務的限制。材料要求考生以“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寫一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體現自己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表明書寫者是一個團體,讀者是高二年級全體學生,因此應該寫成公告的形式,不能寫成個人私信,語言風格要體現公文的特點,以分析、議論為主,不能過於抒情,不能整段列舉名人事例。

“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為應用文,“書”即為“書信”,格式上要符合一般書信的形式:稱謂、問候語、正文、署名、日期。特別是日期,根據材料中“暑假”這一信息,不能寫成考試當天,而應寫為 7 月份暑假前夕。“體現你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即寫作時除了要圍繞已發生的學生不願研學這一事件發表見解外,還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同意並樂於參加此次研學活動。

3.價值判斷的限制。寫作必須在認可學校組織山水研學之旅的前提下進行,不能將觀點定為取消研學活動。此外,寫作要圍繞材料,針對學生對於山水研學之旅的四種認識展開分析,並一一作出回應。

開放性

1.題目具有開放性。題目既可以是題幹中給定的“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又可以以寫作內容的主旨命題,如體現獨立自主、親自實踐、知行合一等,最好是用觀點做正標題,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作為副標題。

2.立意具有開放性。根據材料中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快意自然,知行合一”這一表述,既可以從個人素質的發展、人才培養的方向立意,也可以從學習知識的多種途徑方面立意,還可以從實踐的重要性方面立意,總之,要強調山水研學之旅的意義和必要性及安全等方面的周密安排。

3.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題目所給材料貼近考生實際,現場感強,甚至有的考生真實遇到過,由此引發的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考生有話可說。考生可以結合材料所給信息,並聯系現實與自身實際展開行文,引用相關素材進行論證,開放性較強。

【解題】

這是一篇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材料針對目前在中小學中較為流行的研學旅行與即將進入緊張備考的準高三學生身上,使得“行’與“學”形成尖銳的矛盾。準高三學生以各種理由反對山水研學之旅,寫作任務為“以‘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寫一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這一任務體現對考生能力和素養的考查,突出目前高考語文試題重視情境化設計的發展趨勢。

“體現你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題目通過創設一個相對真實的場景和比較明確的問題,要求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案,在說理中體現出情感的生髮和價值的判斷。寫作的針對性和對象感較強,避免了套作和宿構,發揮了試題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

高考作文: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山水研學,知行合一。

2.於研學中尋真知。

3.盡吾志也去研學。

4.邁出研學第一步。

5.絕知研學要躬行。

6.於研學磨鍊中彰顯風華。

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偏題立意:

1.準高三拒絕旅行。(觀點完全背離材料)

2.談實踐、自立、樂於吃苦、網絡的利與弊等。(套作、宿構)

3.遊 XX 有感。(文體理解錯誤)

高考作文: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範文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告高二全體同學書

親愛的高二全體同學:

大家好!對於學校組織暑期赴省外研學之旅,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擔心學習的,有擔心安全的,有擔心沒人照顧的。但我想說,我們即將成年,成年人需要獨立解決許多事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們踏上研學之旅,為成年獻禮。

我們高二學生會認為,此次研學活動有以下意義:第一,放鬆身心。高三期間的假期少之又少,但學習壓力很大,因此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放鬆身心,為更好地迎接高三充實而緊張的學習生活做準備。

第二,感悟生活。山水研學並不是遊山玩水,而是于山水之中親自感悟生活,這種感悟是課堂學習所不能達到的。

第三,增長見識。目前同學們普遍感覺學習壓力大、學業負擔重,但眼界過小,僅僅停留在一方教室。網絡或許能遍觀天下事,但絕沒有自己親身經歷印象深刻。

第四,獨立自主。步入高三也意味著即將成年,但不少同學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不足,過分依賴於父母,可謂“一心只讀聖賢書”,而這次研學無疑是一個好機會,可以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

第五,增進友誼。外出研學一起聊生活、聊興趣、聊學習,更能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強班級凝聚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校要教會我們的並不只有知識,更有那種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的信心與毅力。

第六,開闊眼界。有的同學會說,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為何不坐在家中打開網絡遍觀天下呢?網絡上想看什麼就有什麼,但你也只能是眼觀而不能身臨,你和自然美景之間永遠隔著屏幕。要知道眼界決定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大小,領略過世間萬物的多彩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領悟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人生感慨。

研學與讀書一樣,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路上。

山水研學之旅是校方站在多個角度為我們策劃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做出了以下回應:

第一,研學過程中,我們會有專門的老師,就歷史、文化等進行講解,並不會耽誤大家的學習。第二,隨行會有男女生活指導老師各一名,照顧大家的日常生活。第三,可以攜帶移動設備,同學們每天都能及時與家長聯繫,不會讓家長擔心。帶隊老師也會將每天的行程做記錄,及時與家長遠程溝通。對於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參加研學山水活動的同學,請及時向班主任請假。

總而言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過的書是知識,走過的路是經歷。研學之旅即將開啟,成年舞臺開始搭建,我們需要的是鼓起勇氣,接受挑戰,為 18 歲成人禮獻禮——通過研學之旅,成就精彩人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本次旅行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片淨土。

祝大家學業有成,旅行順利!

高二級學生會

2019 年 7 月 12 日

【點評】

全文能緊緊圍繞高二學生不願參與研學的事件展開分析,語言簡潔,思路清晰。恰當的詩詞引用,既符合高二學生的思維特點,又體現了公文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高考作文:研學旅行遭“冷遇”?知行合一求真知


【範文二】

絕知研學要躬行

——告高二全體同學書

親愛的高二年級全體同學:

大家好!

暑假來臨之際,學校誠邀各位同學一起赴省外開啟山水研學之旅,未曾想我們同學的態度十分冷淡。大家反對研學旅行,無外乎怕苦怕累怕耽誤學習,研學旅行固然辛苦,可勞累過後收穫的將是滿滿的欣喜。如果學習只是單方向地研究數理化生課本,只想應對高考,那麼高中生活還有價值和意義嗎?走出去,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花塢樽前微笑”,可以體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可以看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走出去,能學到數理化生課本中所沒有的知識,在生活中做一位有思想有靈魂的舞者。

研學不僅會開闊同學們的視野,還能激發同學們的探索精神。

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句話:“好奇與探索是我們不斷豐盈自己精神世界的源動力。”知識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學習知識不僅僅是學習課本,更重要的要學習一種探索精神,有了探索精神,人們就會對學習知識有了一種渴望,並迸發出一股自內而外的動力。出門研學,可以讓我們在陌生的環境中對未知事物展現出更大的興趣,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果你的自理能力很差,不妨利用這次機會好好鍛鍊一下。

你可以向自理能力很棒的同學請教,不能一直依賴父母。而且明年高中畢業後,我們都將離開家長,去過沒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因此鍛鍊自理能力也是這次活動的優點之一。這次活動由學校組織,那麼學校一定會將吃、住、行等提前安排好,也會安排老師跟隊,確保大家的安全,所以也請各位同學轉告家長,讓家長相信學校,更相信自己的孩子。要想飛得更遠更高,我們就得脫離父母的懷抱,而不是做嗷嗷待哺的小鳥。是否要做展翅飛翔的雄鷹,決定權在於你哦!

還有同學說打開網絡觀天下,沒必要大費周折去外省進行山水研學,我覺得這種觀點不可取。

如果網絡體驗可以代替親自體驗的話,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每天來學校?在網上看直播不就可以了嗎?我們只有走出家門、擁抱自然,才能體會到山水研學的真正意義,才能明白學校的真正意圖是想讓大家學到新的東西,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那麼大,我得去看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信息高度發達,一個小小的屏幕就裝下了整個世界,可是盯著這個小小的屏幕看卻遠遠不能讓人體會身處自然中的美妙之感。

邁開雙腳,走向遠方,參加研學活動,我們會看到異地風景,學習民俗文化,聽到不同聲音。這將是我們走向遠方的第一步,也將成為每個參與者難忘的回憶。勇敢一點,邁開雙腳,走向遠方!讓我們在山水研學中,真切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研學要躬行”的道理。

祝大家旅行愉快,平安歸來!

高二年級學生會

2019 年 7 月

【點評】開篇直接將材料中學生的問題歸納為“怕苦怕累怕耽誤學習”,寫作任務明確,重點突出。既然是學生會寫給學生的公告,精當的名言名句的使用,既增添了文章說理的厚度,又體現了學生會的文化素養。


研學旅行,商務合作—微博:@李可為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