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下的中国音乐市场,怎样做音乐才不会被骂?

小k先生


我是一名85年的宝妈,喜欢经典老歌和古典音乐!有时会随着心境变化而不由自主地哼唱一些经典片段,也曾在心情低落时听着《朋友别哭》而落泪!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它流露出的不止是一个个的音符,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现如今快餐文化盛行,可能红极一时,但犹如发烧,热度褪去增强的只有抵抗力。总之,音乐要想做好,一要避免落入俗套;二要有鲜明特色;三要饱含真挚的情感!相信只要坚持这几点,音乐文化必将源远流长!


芳芳1240874


中国音乐市场的四个现实:

1.数字专辑不是很赚钱:据QQ音乐的数据,从2014年12月QQ音乐牵手周杰伦,发行了中国第一张音乐数字专辑开始,到2018年3月31日,平台累计发行了355张数字专辑,超4000万人从这里购买了近6000万张专辑,创造营收近4亿人民币。

3年多才卖出4个亿,确实不是很赚钱,而且这4个亿里,周杰伦、李宇春、鹿晗BIGBANG就占了多数,比如李宇春的《流行》和《野蛮生长》系列数专总销售超过5600万,鹿晗的XXVII系列数专总销售额超过2600万,周杰伦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数专总销售额2260万元(仅计算QQ音乐单一平台)。

2.演出市场增长缓慢:据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17年,中国现场音乐收入是2.29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到2022年将增长到3.15亿美元(约2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是6.6%(虽然不能说很缓慢,但确实也不算快,数据在下面)。

3.正版实体音乐没有什么人买:根据国际唱片联合会IFPI的数据,中国录制音乐市场2017年的规模是2.923亿美元(约19亿人民币),其中实体占3%,也就是876.9万美元(约5700万人民币,仅相当于李宇春两个数字专辑项目的总和)。

但是,第四个事实是,种种数据显示,中国音乐收入正在快速增长。(资料来自虎嗅)





Rongrong姐的深夜书房


我想说,首先你要保证做出来的音乐确实是原创音乐.别等你的歌火起来了才发现是抄袭的,得不偿失还败坏风气!如那个敢在周董面前唱抄袭众多歌曲曲调的《离人愁》,国内抄完抄国外的《孤芳自赏》,这两首真的是典型的尴尬啊?你为了火就不尊重原创了么?还是把听众当傻子以为人家都没听过似的……

其次,做音乐不要去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胃口而去作词作调.没有点内涵的歌注定是昙花一谢,举个🌰子某音流行的神曲可能早上和晚上都不是同一首.这里夸下一位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他不追求过度曝光炒作,在最红的时候选择去深造音乐.他的音乐他的创作没有过多的技巧修饰、过高的高音衬托,但好多首都唱的深入人心.如《男孩》、《表态》等.

最后,还是劝广大音乐人一定要打好基本功!不管是不是科班出身,起码的乐理知识等要懂.华晨宇考那某某某乐理竟然一问三不知....

总之,某位伟人说过:有多少人爱你,就有多少人恨你!但是只要你用心做原创音乐,没人(键盘侠除外)会来骂你的.





听MV里的故事


做音乐不会被骂,这个问题问的叫人感觉做音乐好委屈。

首先,你做的音乐感动自己了吗?

其次,你做的音乐感动了别人了吗?

音乐,最容易引起共鸣,从古到今,有多少古典音乐乐曲传播下来,让人听的荡气回肠,从古至今,有多少民间民歌朗朗上口,在民间流传。为什么没人骂呢。音乐和感情相通,好的音乐,无论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都能帮助人们渲染和宣泄人的情绪,一首歌,让人听了不知道要去怎样表达情绪。心情好时,就算了。心情不好不骂你骂谁。历数古今成名曲目,哪一个不是能带动人的感情的。高山流水,四面埋伏,二泉映月,陕北民歌,各省的民歌小调。能传下来的都是经典。八十年代的校园歌曲,以及后来各大天王,天后,,歌王,歌后的成名曲,那一首唱来不是可以带动人的感情。谭维维演唱“乌兰巴托的夜”李健作词曲,谭晶,塔斯肯演唱的“贝加尔湖畔”,谭晶演唱台湾电影《搭错车》插曲“一样的月光”等等。一首欢快的乐曲,可以更好的激发表现人的欢快心情,一首忧伤的歌曲可以宣泄安抚忧伤的心灵。音乐是感情的向导。只有以此为标准,才能创作出经典名曲。当你做的音乐,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那么你才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汲取音乐素养,千万要从经典中汲取。当你的脑海里全是经典名曲,那么你作出来的音乐也不会俗到哪里去。当你脑海里没有丰富的音乐素养,关门硬作出来的音乐,那就把耳朵洗洗等着听骂吧。


青云轩


怎样做音乐才不会被骂?

如果仅仅为了不被挨骂而去做音乐,那就等于把不被挨骂当成做音乐的最高标准了。倘若这样,低俗的首先就不是音乐,而是做音乐的人了。

做食物,众口难调;做音乐,众耳难适。无论写词、作曲,还是演唱、制作,只要本着良心、想着受众、善待艺术、倾情付出、尊重规律、精益求精,无论作品结局如何,非我所预料,也非我所计较。

再好的音乐,也总有人听来是噪音,更何况我们必须承认:绝大部分原创音乐,注定都是平庸之作、昙花一现,能够家喻户晓、成为经典的,只是万里挑一、凤毛麟角罢了。

挨骂,被怼,遭弃,湮灭,这是艺术创作的常态,也是无可摆脱的宿命。音乐既是艺术品种之一,就概莫能外。每件作品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免不了要被人说三道四,作者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代伐钟


首先歌曲在做词上要有创新,不能歌词低俗 ,词语要连贯,歌手唱出来要有感情色彩,要听者感觉唱歌者唱出内心世界,像我比较喜欢带有古典风格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清晰脱俗,听后觉得心情舒畅愉快,听了想在听





用户名占用


很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实也是一种“工匠精神”,我们匮乏并一直呼吁宣扬这种精神,音乐也不例外。当今艺术界,不缺作品缺精品,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任何时候一定要多长能耐,少长脾气,少抱怨,多从自身找根源。做原创是一个苦差事,很多成功的音乐人不可否认的确天赋很高,大家看到的都是华丽的舞台,但是背后的努力往往被人忽略,其实艺术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没有天赋做不了,没有文化做不深,没有品德做不长。


笑傲江湖大喇叭


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这个问题很好,点中了一些人的要穴痛点,谈谈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第一大方面,就是作品质量一定要高,所谓高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必须是原创,抄袭必然会贻笑大方,第二要贴进时代反映时代,写的歌能唱到人心里去,如成都,每个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的人,一听到就想起毕业时的情景。第三要真正的旋律美,一些旋律不美的歌,既使炒作好了也不会长久。第四,意境要美,你听周董的歌如赏十五之月,如盛夏凉风拂面,如深秋丝丝细雨。你听黄霑之歌,如风雨江湖,快意人生。你听罗大佑歌,少年情怀,意真奇丽。你听李宗盛的歌,深情缠绵。总之,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美。

第二大方面,做音乐也需要很多外部条件,如贵人平台等等,那就要考验音乐人除音乐才能外的情商智商等,一个人有才能外,再把人做好了,必然会成功的,当然也不会挨骂了。


悟心长乐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回到过去吧,当然,我这小手一点,简单的很,但是做起来难,现在很多新新音乐,不管刚出来的时候多火,可是也达不到70 80年代音乐的传唱度,除了作曲上的奇行怪异,歌词上,也少了那种让人回味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为广场舞做音乐[呲牙]。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追星的低龄化,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的方式太多了,而孩童们,觉得那些帅帅的,酷酷的,扭起来就特别招人喜欢。

盲目的追星,盲目的造星,文化功底不够,都导致现在的很多音乐一出来就遭人病垢,要想不会被骂,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众口难调嘛,在就是总有人嫉妒嘛。所以啊,回归本质,回到从前那种音乐态度,做到大部分人喜欢就好。

以上属于个人意见,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落十二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你做神歌神曲,肯定会被骂,可能有市场,

你做流行歌曲,也可能被骂,也可能有市场,

没有人敢骂你的,就做以下这些歌曲~

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类,

军旅题材的歌曲类,

歌颂新时代的歌曲类,

歌颂英雄的歌曲类

赞扬英雄事迹的歌曲类,

……

你做些这些歌曲,相信没人敢骂你,

至于这些歌曲有没有市场,不好说了,

请你自己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