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清朝之第一謀士范文程是何人 范仲淹之孫 冒名頂替(原創)

上一篇和大家分享了努爾哈赤被出賣和被刺之謎,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大清第一謀臣范文程的來歷。且看濤哥分解。


范文程,人稱清朝諸葛亮,被尊為大清十大文臣之一,曾向努爾哈赤毛遂自薦,他究竟是何人?是范仲淹之孫?還是冒名頂替?且看濤哥分解。

走進大清朝之第一謀士范文程是何人 范仲淹之孫 冒名頂替(原創)

初出茅廬第一功

明朝萬曆四十六年,滿洲天命三年正月,太祖率領金兵浩浩蕩蕩殺奔撫順關,擬繾將攻城,忽有一書生求見,太祖便命侍衛將他宣進來。太祖見他粉白的麵皮,相貌清秀,便問道:“你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來俺這裡作甚?”那書生答道:“下臣姓範,名文程,子憲鬥,瀋陽人士,原是宋朝范文正公之後......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無憑無據。今因陛下崛起滿洲,故不避斧鉞,效毛遂自薦陛下,陛下如愛惜人才,下臣當盡畢生之力,上輔明主。”太祖聽了這番話,語語中入心坎,。便說道:“賢士遠來,朕之幸也;朕處正少一個漢文先生,勞你任了此職,並拜為軍師,參贊軍機。”文程叩首謝恩。太祖稱他為範先生。

——民國·許嘯天《清宮秘史》



《清宮秘史》那是一部小說體的野史,其中不符合事實的頗多,如上段文字中所述,努爾哈赤攻打撫順是正月,實際上是“七大恨告天”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四日。不過小說種有一點卻是史實,那就是努爾哈赤攻打撫順之前,迎來了一位被諸多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十大謀士之一的范文程。

當時努爾哈赤已經下決心向明朝開戰,他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撫順。自李成梁鎮守遼東以來,撫順便是女真人同大明王朝進行糧食、性畜等貨物貿易的地方,無論對後金政權還是對大明王朝,都極具戰略意義。但撫順在李成梁的多年經營下極為堅固,易守難攻,是雄踞在後金面前的一道攔路虎。面對固若金湯的城池,努爾哈赤並沒有與之硬碰硬,而是先用5000兵馬佯攻馬根單(今遼寧撫順境內),將明軍的注意力分散;隨後主力部隊的15000人對撫順發動了突然攻擊。

但撫順城畢竟不是紙老虎,努爾哈赤也不想讓自己的首戰勝利以重大傷亡做代價。正在此時,范文程來了,稱自己有辦法勸降撫順守將李永芳,並揮筆寫下了一封信,差使者送達給李永芳。

明發兵疆外葉赫,我乃以師至。汝一遊擊爾,戰亦豈能勝?今欲汝降者;汝降,則我即日深入;汝不降,是誤我深入期也。汝多才智,識時務,我國方求才,稍足備任使,猶將舉而用之,與為婚媾;況知汝者不加以寵榮與我一等大臣同列乎?汝若欲戰,我矢豈能識汝?既不能勝,死復何益?且汝出城降,我兵不復入,汝士卒皆安。若我師入城,男婦老幼必有驚潰,亦大不利雨汝民事這會兒矣。勿為我恫嚇,不可信也。汝思區區一城且不能下,安用興師?失此弗圖,悔無及己,降與不降,汝熟計之。母不忍一時之忿,違我言而僨事也!

——民國·趙爾巽《清史稿·李永芳傳》

收到范文程的勸降書,李永芳猶豫了半天,一時拿不定主意。而努爾哈赤卻沒有坐等其成,他先派遣特遣隊混入城中,誘使城內的商人和軍民出城交易,趁城門打開之時,八旗主力突然攻進城內。李永芳別無選擇,宣佈投降。

走進大清朝之第一謀士范文程是何人 范仲淹之孫 冒名頂替(原創)

大明王朝的名臣之後

在許嘯天的小說《清宮秘史》中,范文程乃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後,這一點歷來不被史學家承認。一般認為,歷史中的范文程其曾祖父乃是明嘉靖年間的兵部尚書範鏓,後因得罪權貴嚴嵩離任,被貶為平民,直至嘉慶年間才復官;其後,范文程的祖、父都沒有達到其曾祖父的高度,到了范文程這一代,雖有滿腹經綸,卻無法攀上朝廷的高枝。直到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在努爾哈赤帶兵南下,攻克撫順,此後范文程成了清朝的重臣。

關於范文程是否是范仲淹之後的問題,有人在范仲淹族譜中發現了范文程的名字。明確地得出范文程的確是范仲淹第十九世孫。當然這份族譜是否真實,還有待於考證。

走進大清朝之第一謀士范文程是何人 范仲淹之孫 冒名頂替(原創)

親愛的朋友們:濤哥每天都在頭條發文,都是有關宇宙、奇文,地球、世,就這樣,界、科學、自然、歷史和軍事的未解之謎。親愛的朋友們,有關人類之謎的文章暫告一段落,從2020年1月18日開始,將發表一些有關大清朝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麻煩你點擊“關注”,“點贊”或發評論,濤哥先謝了。春節來臨,祝朋友們節日快樂,萬事順意,身體健康。祝武漢戰“疫”大獲全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