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中國對全球影響,衝擊更大!遠超非典時期

非典疫情和肺炎疫情都從中國的大城市發生,非典疫情也是我國唯一值得借鑑的防疫戰。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將SARS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疫情,拿來比較。

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防控沒有任何鬆懈的意思,疫情也沒有出現拐點來臨的意思,從國家衛健數據顯示,確診病例24324,疑似病例23260,死亡病例490。我國疫情防控壓力很大,不管是確診病例,還是死亡病例,都呈現上升態勢。

肺炎疫情,中國對全球影響,衝擊更大!遠超非典時期


這一次疫情,許多人都將非典時期用來做對比,但是目前來看,大多數都已經達成共識。肺炎疫情比非典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更大,同時中國對全球溢出效應明顯!衝擊更大!

首先,這一次疫情持續的時間週期,可能不會小於非典疫情的持續時間。至今,還沒有找到病毒傳染源到底來自哪裡,病毒的宿主是什麼。根據最近的疫情來看,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存活能力還是很強的,可以脫離人體之外,比如,門把手上、大便等。儘管,我們一直強調病亡率不高,可是忽視了一點,其快速擴散的能力很強。

其次,也許疫情看起來,在我國病例佔據90%以上水平,看起來對國外的影響不大。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非典疫情發生在2002-2003年,始於12月,大規模爆發在2003年第二極度,對經濟數據的衝擊主要體現在第二季度負面影響為0.8個百分點,隨後對第三、四季度影響不大,全年0.2個百分點。當初對全球經濟影響並不大,幾乎沒有構成實質性的衝擊,因為當初我國還沒有上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少國家並沒有與我國形成大規模的經貿往來。

肺炎疫情,中國對全球影響,衝擊更大!遠超非典時期


相比過去,全球經濟衰退有4次是因為美國消費者引發,而現在中國消費者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大幅攀升,中國對全球增長貢獻了三分之一的水平,比美國、歐洲和日幣加起來還多。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全球原油大幅下挫,自1月初以來的累計跌幅超過20%,進入熊市。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正準備在原油價格進入熊市後緊急削減石油產量,原因是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了中國的需求。石油價格遭受了此次疫情的沉重打擊,因為貿易商擔心,中國主要城市和航線的關閉將直接打擊消費。中國的石油使用量僅次於美國。

花旗的分析師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前三個月的每日石油需求可能會減少100多萬桶,這將比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對市場的衝擊更大。該行已將其第二季度的油價預測下調18美元,至每桶50美元。

肺炎疫情,中國對全球影響,衝擊更大!遠超非典時期


最後,北京時間,2月4日晚,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病毒事件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會產生溢出效應。之所以如此,非典時期的中國與肺炎時期的中國,相差很大,非典時期,中國還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完善的製造業產業鏈;而今天,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最完善的產業鏈,而是全球範圍的重要產業鏈。

由於疫情發生,推遲復工,企業正常運營被打斷,使得我國產業鏈發生中斷。中國是全世界大型跨國企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例如,蘋果公司CEIO庫克表示,關於AirPodsPro的產能目前真的無法預測,現在的情況是供給嚴重不足,正在研究增加產能。

肺炎疫情,中國對全球影響,衝擊更大!遠超非典時期


據悉,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和企業實體中大約有10000名直屬員工,其供應鏈上還有數百萬名工人為蘋果生產iPad,iPhone和AppleWatch等產品,而蘋果產品大量組裝工作在中國完成。在春節期間不少員工回鄉過年,而由於疫情的影響,目前生產企業的員工歸期已經大大延遲,所以組裝線工人的短缺將直接影響蘋果的發貨數量。

總之,肺炎疫情對全球的溢出效應明顯,衝擊更大。畢竟中國消費者已經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