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如何調整心態?聽心理諮詢師怎麼說

面對疫情如何調整心態?聽心理諮詢師怎麼說

受訪人: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綜合門診心理治療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羅瑛婕(右) 採訪人:新甘肅·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王蘭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一場疫情阻擊戰在全國打響。為生命接力,醫護人員星夜馳援;與病毒賽跑,救助物資日夜兼程。疫情來襲,當遇到嚴重內外環境干擾性刺激,人體內外環境穩定性被打破時,則會出現擔憂、焦慮、恐慌等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如何正確看待這種心理反應且加以疏導、排遣、消化,2月6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專訪心理治療師、諮詢師。

記者:早上,朋友圈被一條“未戴口罩15秒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刷屏,不知不覺間產生焦慮,這種反應是否正常?

羅瑛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普通人看到這種信息後,產生擔憂或焦慮心理是正常的。疫情當前,有些人因正常的生活規律受到影響或接收了太多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就有可能產生不恰當的認知,從而出現一些焦慮恐慌、憤怒、低落抑鬱的情緒症狀,有的甚至還會出現睡眠不良、行為退縮等行為方面的症狀。

記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如何應對?

羅瑛婕:接納這種情緒的存在,尋找情緒產生的原因並進行消化。比如說,有人一看“沒戴口罩15秒染上病毒”這個標題就開始恐慌,這種人可能壓根沒看內容中兩個致病的關鍵要素,一個是沒戴口罩,另外一個是身邊站著一位確診病患,我相信,如果把這條新聞看完整了,對照自己採取的防護措施,自然就不慌了。

記者:身邊有的人既沒去過疫區,也沒有密切接觸史,但他(她)有時也深感焦慮,是什麼原因?

羅瑛婕:目前,大部分群眾已經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嚴重性,由於自己無法分辨誰是攜帶者,感覺難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可預測性的情境就會大大增加人的應激反應。在這種應激環境下,人們出現了普遍的焦慮心理,尤其表現為特別關注身體的各種感覺,而且會將身體的各種不舒服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繫起來,懷疑自己是否生病。很多人口罩漏了一條小縫或是偶有咳嗽,就開始懷疑自己感染了,這些人焦慮感更甚。還有部分人過分關注疫情的進展消息,反覆查看相關內容,也加重了緊張、恐慌的情緒。這些想法和行為,可能會將焦慮向前推動發展為恐慌,導致產生一系列盲目從眾的行為,如:過量使用消毒劑、過量吸菸飲酒、搶購囤積日用品等。

記者:假如自己居住的小區出現疑似病例,整個小區的人都會談疫色變,一時間人心惶惶,面對這種狀況,普通居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羅瑛婕:因擔心自己或者家人會被傳染而感到很焦慮,是必要的自我防禦產生的應激反應。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看,人們總是會劃分“我們”和“他們”,區分內外不同群體,容易對“他們”產生偏見。偏見心理的本質是找“替罪羊”,尋求控制感。其實,對控制感的知覺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的一種錯覺,但是為了找到對生活的控制感,總想著把自己身邊一切和疫情有關的人和物都驅趕走,讓自己感到安全。如發現自己有這種心態,一定要及時調整,要化恐慌為認真、科學、適度的個人防護。只要認真做好防護,就不必再有更多的擔心。

記者:長時間處於負面情緒難免憤懣不安,如何疏導?

羅瑛婕:瀏覽社交媒體時,我們也往往會看到一些充滿了“戾氣”的文字,有些是針對那些喜歡吃“野味”的人,有些是針對基層的管理者,有些甚至針對全體疫區人員,而且下面的評論裡也不乏贊同者、響應者、散播者,他們會在一條條未辨真偽的信息下聲嘶力竭。

根據心理學上“挫折—攻擊模型”,面對疫情的風險和人人自危的壓力情境,油然而生的憤怒情緒其實是增強控制感、進行自我防衛的自然反應。然而這種群體性情緒,反而可能成為網絡暴力的溫床。不管是身處旋渦之中的群體,還是緊張的觀望者,一味地表達憤怒都於事無補,我們更需要保持自己情緒和行為反應的冷靜、剋制,以“不信謠、不傳謠”的心態,理性關注疫情現況。

記者:對於居家自我隔離的人來說,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羅瑛婕:雖然活動範圍受到限制,我們仍要積極地看待生活,儘可能維持原有的規律作息,按照原先的節奏生活,按時起床,在家裡學習、辦公,按時吃飯,按時休息,讓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軌跡。因為,有規律的掌控感是應對焦慮恐慌的良藥。

記者:對於確實需要心理疏導但又不想出門,不想去醫院的人應該如何?

羅瑛婕:壓抑不良情緒會損害健康,因此,我們提倡採用正確的途徑和方式宣洩情緒,避免有害發洩。首先,表達對於疏解情緒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寫日記,將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擅長或者喜愛繪畫的朋友也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其次,可以採取和親朋好友視頻或電話的方式有效溝通獲取心理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