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如何调整心态?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面对疫情如何调整心态?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受访人: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综合门诊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罗瑛婕(右) 采访人:新甘肃·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场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为生命接力,医护人员星夜驰援;与病毒赛跑,救助物资日夜兼程。疫情来袭,当遇到严重内外环境干扰性刺激,人体内外环境稳定性被打破时,则会出现担忧、焦虑、恐慌等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心理反应且加以疏导、排遣、消化,2月6日,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专访心理治疗师、咨询师。

记者:早上,朋友圈被一条“未戴口罩15秒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刷屏,不知不觉间产生焦虑,这种反应是否正常?

罗瑛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普通人看到这种信息后,产生担忧或焦虑心理是正常的。疫情当前,有些人因正常的生活规律受到影响或接收了太多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就有可能产生不恰当的认知,从而出现一些焦虑恐慌、愤怒、低落抑郁的情绪症状,有的甚至还会出现睡眠不良、行为退缩等行为方面的症状。

记者:如果出现负面情绪,如何应对?

罗瑛婕:接纳这种情绪的存在,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消化。比如说,有人一看“没戴口罩15秒染上病毒”这个标题就开始恐慌,这种人可能压根没看内容中两个致病的关键要素,一个是没戴口罩,另外一个是身边站着一位确诊病患,我相信,如果把这条新闻看完整了,对照自己采取的防护措施,自然就不慌了。

记者:身边有的人既没去过疫区,也没有密切接触史,但他(她)有时也深感焦虑,是什么原因?

罗瑛婕:目前,大部分群众已经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严重性,由于自己无法分辨谁是携带者,感觉难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可预测性的情境就会大大增加人的应激反应。在这种应激环境下,人们出现了普遍的焦虑心理,尤其表现为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而且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很多人口罩漏了一条小缝或是偶有咳嗽,就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这些人焦虑感更甚。还有部分人过分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反复查看相关内容,也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这些想法和行为,可能会将焦虑向前推动发展为恐慌,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如:过量使用消毒剂、过量吸烟饮酒、抢购囤积日用品等。

记者:假如自己居住的小区出现疑似病例,整个小区的人都会谈疫色变,一时间人心惶惶,面对这种状况,普通居民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罗瑛婕:因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被传染而感到很焦虑,是必要的自我防御产生的应激反应。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人们总是会划分“我们”和“他们”,区分内外不同群体,容易对“他们”产生偏见。偏见心理的本质是找“替罪羊”,寻求控制感。其实,对控制感的知觉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错觉,但是为了找到对生活的控制感,总想着把自己身边一切和疫情有关的人和物都驱赶走,让自己感到安全。如发现自己有这种心态,一定要及时调整,要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只要认真做好防护,就不必再有更多的担心。

记者: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难免愤懑不安,如何疏导?

罗瑛婕:浏览社交媒体时,我们也往往会看到一些充满了“戾气”的文字,有些是针对那些喜欢吃“野味”的人,有些是针对基层的管理者,有些甚至针对全体疫区人员,而且下面的评论里也不乏赞同者、响应者、散播者,他们会在一条条未辨真伪的信息下声嘶力竭。

根据心理学上“挫折—攻击模型”,面对疫情的风险和人人自危的压力情境,油然而生的愤怒情绪其实是增强控制感、进行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然而这种群体性情绪,反而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不管是身处旋涡之中的群体,还是紧张的观望者,一味地表达愤怒都于事无补,我们更需要保持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冷静、克制,以“不信谣、不传谣”的心态,理性关注疫情现况。

记者:对于居家自我隔离的人来说,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罗瑛婕:虽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我们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按时起床,在家里学习、办公,按时吃饭,按时休息,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因为,有规律的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

记者:对于确实需要心理疏导但又不想出门,不想去医院的人应该如何?

罗瑛婕: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因此,我们提倡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避免有害发泄。首先,表达对于疏解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写日记,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擅长或者喜爱绘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其次,可以采取和亲朋好友视频或电话的方式有效沟通获取心理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