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场飞机事件"?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知识出版社读书会


假如给你一架轻型运动飞机,你能躲过雷达监视大摇大摆飞到邻国首都上空吗?我想你会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只有电影中的007能做到”。

然而在80年代,却有一个19岁的西德少年做到了这一切,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时候,那时的苏联军事实力毫不逊色美帝国国主义。

比如美国能上天,苏联照样能上天,据说苏联的航空雷达系统,能捕捉到从美国飞到苏联的一个苍蝇的踪迹。经过计算机的运算,能分辨出它是美国的公蝇还是母蝇,来自哪个地区。

当时苏联国防司令自豪地宣称:“我们的雷达系统无懈可击,远超美国n年”。



然而苏联国防司令的话犹在耳,1987年5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谐音:吾要发)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件,狠狠打了苏联上层一耳光。

5月28日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日子呢?

原来这一天是苏联国防军纪念日,苏联国防军主要责任就是消灭一切入侵敌人,包括不明来历者……

1918年5月28日,列宁签署了“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关于组建边防警卫部队”的法令。于是规定每年的5月28日为边防军纪念日。

这一天,莫斯科红场正在举行边防军阅兵仪式,令人讽刺意味的是,19岁的西德少年马蒂斯·鲁斯特,竟然以不明来历的身份,穿过层层封锁,驾驶着他的单擎运动飞机降落到了莫斯科红场。

一个羞涩的大男孩,用他的实际行动,打破了苏联天网“密不透风”的神话,这让苏联司令尴尬不已。随后鲁斯特被苏联军方逮捕。




经过审讯,鲁斯特之所以能够突破苏联层层雷达监视降临红场,竟然是一系列的因缘巧合所造成的结果,讲真奥斯卡获奖的最佳编剧也编不出这样的情节。

【苏联红场飞机事件的过程】

19 87年5月28日早8点,19岁的德国少年鲁斯特驾驶着单擎运动飞机,从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国际机场起飞,飞行了半个小时后,鲁斯特突然改变了航向,向苏联上空飞去。

原来他好奇心大动,他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苏联的防空系统,他这一行为就好比现在的黑客一样,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正是“好奇害死猫的具体表现!”

此时鲁斯特关闭了所有的无线电设施,芬兰地面雷达系统随之和他失去了联系。



芬兰离苏联很近,直线距离大约900公里,鲁斯特这次的最终降落地是莫斯科红场。

当他飞临苏联边境时,苏联边防军防空系统雷达捕捉到了他的踪迹,苏军的导弹部队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上报情报后,只等上级一声令下,到时鲁斯特马上就会粉身碎骨。

然而鲁斯特毫不害怕,他料定苏军导弹部队不会对他发动突然袭击。鲁斯特的判断很正确,苏联导弹部队司令并没有下达对他发动攻击命令,而是派两架米格——2截击机紧急升空拦截。

苏军导弹司令为什么没有下达发射导弹的命令呢?

原来在83年前,苏联导弹部队在尚未了解情况下,冒然发射了一枚导弹,造成了韩国一架民航波音747客机人毁机亡的事件,死亡人数竟达269名。




惨剧发生后,苏联国防司令下达密令:“在无法判明飞机有军事目的的情况下,禁止向一切民航飞机和体育用途飞机开火。”我不知道鲁斯特是否掌握这一秘密,反正这是他的幸运之一。

当两架米格——23截击机找到鲁斯特时,福斯特来了一个花活。他拉动上升手柄做出升空的架势,米格截击机飞行员也做出相应动作。谁知这是鲁斯特虚晃一枪,突然他来了一个俯冲,没等米格截击机反应过来,鲁斯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导弹部队的地面指挥者认为他就是一个“流氓飞机”驾驶者,随之警报解除。

导弹地面雷达部队的误判,这是鲁斯特幸运之二。




古斯特驾驶着飞机继续往苏联境内纵深飞去,当他到达苏联一个古城上空时(普斯科夫市),地面雷达系统发现了他的目标,无巧不巧,这个古城某航空部队当天正在举行航空训练。地面雷达系统认为他是航空部队的一员。于是鲁斯特大摇大摆的继续他的飞行之旅。这是鲁斯特幸运之三。

当鲁斯特驾驶着飞机飞到了苏联另一个城市(托尔若克市)上空时,他再次出现到了地面雷达系统屏幕上,这一次又是巧合帮了他大忙。

原来这一天发生了两架战斗机相撞的事件,城市上空到处是寻找失事飞机的直升机,鲁斯特飞行的速度和高度与苏方的直升机完全吻合,地面雷达人员理所当然认为他是众多救援直升机的一员,没有引起任何怀疑。这是鲁斯特幸运之四。

终于飞临莫斯科首都克林姆林宫上空了,鲁斯特的心再次提了起来,他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其安全可以用固若金汤密不透风来形容。



鲁斯特迎来了最后的考验,然而奇迹再一次出现,当天苏军高层下达了一道密令:“暂时关闭防空网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停机检修”。

乖乖,就是这道密令让它安全降落到红场,下达这次密令的苏联高层人物是谁呢?很遗憾,到现在无人知晓。

这次暂时关闭网络的命令是临时决定,好像是为鲁斯特量身定做一样。也好比是彩票中的随机选择让鲁斯特中了大奖。我觉得鲁斯特能掐会算,堪比诸葛亮和刘伯温,他的福气总是用不完,堪比西德版的“位面之子”。

事情还没有结束,精彩的压轴大戏出现了。

鲁斯特本来想把飞机降临到克林姆林宫房顶上,但没有合适的降落平台,他只好降低高度低速向红场方向飞去。此时边防受检部队,纷纷向他挥手致意。

原来这一天电视台要进行航拍制作节目,地面部队认为他是电视台的航拍人员,所以纷纷挥手和他打招呼。




鲁斯特进行了三次尝试降落,最后成功降落在莫斯科河桥的南端,最终他的不明飞行入侵者的身份暴露,随即被红场特工人员带走。

这就是“红场飞机事件”的全部过程。

【事件发生后处理结果】

经过审判,鲁斯特因非法入境罪及扰乱航空秩序罪被判入狱4年。

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借此事件进行了一场高层大清洗,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被免职,苏军防空总司令戈都诺夫被强行退休,整个司令部几乎被全部撤换,大批高层领导莫名其妙丢了官职,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鲁斯特帮了戈尔巴乔夫的大忙,我怀疑鲁斯特和戈尔巴乔夫是不是有一腿?


秉烛读春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但苏联军人一点也不觉得搞笑。

1987年,年仅19岁的联邦德国业余飞行员鲁斯特,驾驶一架租用的轻型单引擎运动飞机,经过长途飞行降落在苏联红场。

他成功躲过了苏军拥有14000个地对空导弹发射架、10000台防空雷达和2100架随时待命起飞的喷气式截击机的本土防空体系,穿越了1000多公里的苏联领空,来到了红场上方。

这个鲁斯特仅有40个小时飞行记录,是个毛头小伙子。

鲁斯特当时只是想恶作剧,他从芬兰赫尔辛基起飞,准备在德国汉堡降落。

起飞期间,鲁斯特突发奇想,转向飞往苏联,不再理会芬兰航管的呼叫。

为了避免被芬兰或者苏联雷达追踪和拦截,鲁斯特选择超低空飞行。

芬兰认为他在海中坠机,还派出飞机和快艇搜索尸体。

鲁斯特驾驶技术平不高明,但飞机的速度很慢,时速只有225公里,所以以80米高度飞行还是没有问题的。

苏联后来表示,其实爱沙尼亚的苏军雷达已经发现了鲁斯特的飞机。因航速太慢,判断不是军用飞机,就没有开火。

随后,爱沙尼亚的雷达失去了目标,不知道飞机飞到哪里。

但鲁斯特的飞机很烂,没有自动驾驶功能。

鲁斯特超低空飞行了6个小时以后,感到精疲力尽。

为了避免坠毁或者撞山,他将飞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当时的雷达难以发现超低空目标,但500米还是很容易发现的。

没多久,苏联的雷达发现了他,派出2架苏15战机拦截。

苏15是截击机,速度高达1.7马赫。面对这种慢速飞机,苏15根本无法追踪,只能绕大圈转着飞。

鲁斯特误以为苏15要开火,急忙继续俯冲超低空飞行。

苏15不能飞到几十米距离,只得飞走。

鲁斯特很快飞到距离莫斯科700公里的地区。

这里是整个苏联防空最强的地方,任何可疑敌机进入都会被击落。

搞笑的是,此时苏军1个空军战斗机团在搞演习,空中有很多飞机。

雷达部队没有注意到这个微弱的信号。

到了距离莫斯科200公里地方,雷达终于发现了他,但信号很快消失了。

苏军误以为是北约偷袭,大惊失色,迅速停飞了莫斯科机场所有航班,所有防空部队戒备。

这边鲁斯特大摇大摆的继续飞行了3个多小时候,飞到了莫斯科上空,开始寻找地方降落。

他很快发现了红场门口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决定在这里降落。

搞笑的是,鲁斯特准备降落时,地面上的游客肉眼都看得到飞机了。

而苏军误以为这是莫斯科电视台在航拍的飞机,没有给予击落。

群众们发现有飞机要降落,都跑到红场中间围观。

鲁斯特第一次降落失败,因为地面人太多了。

第二次,他才成功降落。

游客们很激动,纷纷同他合影。

没多久,几名克格勃特工将鲁斯特带走。

此次无论怎么说,苏军让一架敌国飞机在苏联核心的红场降落,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如果鲁斯特的飞机上装有核弹,在红场上引爆,那连克里姆林宫也保不住。

为此,戈尔巴乔夫解除了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的职务。防空军总司令戈都诺夫也被要求退休。

鲁斯特稍后被判刑4年,但服刑14个月以后就被释放,驱逐出境。

在监狱中,他也受到优待,象征性的关押而已。

鲁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飞往莫斯科可以在两个阵营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如果我能飞越‘铁幕’而不遭受任何拦截,这就表明戈尔巴乔夫非常有诚意想和西方建立一种全新关系。如果像我这样一个西方业余飞行员都可安全飞往莫斯科,美国总统里根还有什么理由指责那里是‘邪恶帝国’的核心?”

鲁斯特回到德国后,并没有成为飞行员,而是在柏林一家小杂货店内做店员,平平淡淡的生活。


萨沙


  红场飞机事件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1987年5月28日,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的塞斯纳172- RSKYHAWK飞机闯过苏联防空系统的层层警戒,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上。鲁斯特降落后,即以非法入境和扰乱航空秩序罪被判监禁4年。鲁斯特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前苏联的很多高官因此丢掉了乌纱帽。

  鲁斯特之所以能够成功降落红场,既与他的飞行技术有关,也得益于一系列巧合。鲁斯特飞行时虽然关闭了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一切无线通讯设备,14:29分飞到爱沙尼亚的时候,还是被塔林防空系统捕捉到了。之后两架米格-23升空对塞斯纳进行监视,但是塞斯纳俯冲了一下,就从米格-23的视线和雷达里消失掉了。5分钟后它又出现在雷达里,由于再次出现后的塞斯纳与之前的飞行高度和轨迹迥然不同,工作人员认为它不是刚才那架流氓飞机。塞斯纳做了一个我是自己人的答复后,两架米格飞机返航。鲁斯特的塞斯纳出现在雷达中时,总是恰好有其他飞机在附近执行任务,飞临莫斯科时,又恰好因为某个“大人物”的命令,莫斯科市的雷达监控关闭了20分钟。就在这20分钟的间隙里,鲁斯特驾驶的塞斯纳降落在红场里。

  红场飞机事件的发生,说明前苏联的防空系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无懈可击,也为西方国家研究苏联雷达系统监控的规律和漏洞提供了思路,也将雷达监控盲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知


离奇的红场飞机事件。



1.红场飞机事件。

红场飞机事件的主人公叫马蒂亚斯.鲁斯特,德国人。1987年5月28日19点30分,莫斯科红场,游人如织,大家都流连在红场漂亮的景色中,他们有的大人小孩一起合影留念,有的拿着照相机陶醉在拍摄克里姆林宫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中,突然,从天空传来了一阵轰鸣声,人们抬头一看,一架飞机从远处低空飞过来,当它慢慢地降落在瓦西里布拉特大教堂旁时,人们才看清这是一架蓝白相见的轻型飞机,红场是苏联最重要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一架飞机降落?正当人们还在惊奇中时,一位青年从飞机驾驶舱站了起来,他一下飞机,便向围观的群众散发他的签名纸,人们都以为这是在拍电影,于是也积极的配合他,甚至在红场站岗的卫兵也和他招手示意。当人们听到他说从赫尔辛基飞过来时,有人才觉得出事了,站岗的卫兵迅速将他带离,这就是当年著名的红场飞机事件。



2.飞机事件为何会发生?

德国小伙马蒂亚斯·鲁斯特,从小就对在蓝天痴迷,他曾经向伙伴扬言总有一天他要驾驶飞机穿越巴黎的凯旋门或降落在红场,来使世界上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后来,由于飞机穿越凯旋门已被别人率先完成了,所以鲁斯特发誓要成为飞机降落红场的第一人。目标有了,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切准备妥当后,5月28日,鲁斯特从赫尔辛基的飞机场驾机飞上蓝天,第一站的目标是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在飞机起飞10分钟后,鲁斯特认识到梦寐以求的机遇终于来了,他掉转机头,朝苏联方向飞去。开始,鲁斯特保持超低空飞行,以躲避地面雷达的监视。后来,为了看清楚地形,他曾把飞机拉高到2000米左右,正当他仔细观察的时候,一架战斗力呼啸而过,吓得他一身冷汗,庆幸的是,那架米格飞机并没有给鲁斯特带来多大麻烦。在这以后的5个小时,鲁斯特一直保持30米左右的高度飞行,看着地面的交通指示前进,沿着通往莫斯科的铁路飞行,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降落在莫斯科的红场上。鲁斯特在苏联境内飞行了800多公里,至少飞越了2个海军基地、4个空军基地和2个导弹基地,最后又突破了以防守严密著称的莫斯科防卫线,在离当时苏联最高首脑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仅百米的地上着陆,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当然,这个小伙子的好奇行动,最终仅仅被判入狱4年,但是一大批军方的人员受到他的牵连丢官。有人说这就是一个巧合,但是事实证明,军方管理漏洞才是导致他成功降落红场的最根本原因。



智者说历史


红厂飞机事件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打脸苏联的事件。其实也不大。但是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实在是太突兀了。而当时的苏联呢?几乎是隔三差五的就秀肌肉,而且为国方式也不是那么的讨人喜欢。


但是苏联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当时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最强大的国家。甚至在一些方面,即使是面对着美国,他们都可以处在领先或者抗衡的地位,比如说军事实力。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当时世界上除了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他苏联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行动。因为,他丝毫不怕你。而且,就像是今天的美国一样。他们很强大,虽然有着制约。但是他们对于附近的几个国家是有着很大的掌控力的,自然也包括欧洲的国家。


而欧洲的那一些国家呢?他们其实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因为他们恰好处于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的中间。两边散发的气势,几乎将他们直接分裂,这不于是展现出来的就是,北约和华约。这一次苏联的失利,也就给了对方阵营一个很好的嘲笑的机会。

所以,红场事件发生了以后,必然会引起了对手的欢呼声。而苏联则要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为此时的苏联,他们竟然没有丝毫做出反应。



苏联秀的是肌肉。但是这一次,人家却毫无阻碍的冲破了他的防护措施。而且还是以一种蚂蚁博大象还取得了胜利的故事。这个如何不令人感叹。至于红场飞机事件,说白了,就是在苏联的重重防护下,一架普通的民用飞机,突破了苏联的所有防空系统,最后还降临到了苏联的红场的事件。


一寸三分


“红场飞机事件”是苏联时期防空系统自我“打脸”事件,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防空堡垒,被西德一个19岁的业余飞行员鲁斯特轻易“攻破”,这就好比巴西球队被中国一个地方的业余球队,踢了个8比0,让苏联一直吹嘘的铁桶式的防卫颜面扫地,为此,国防部长被免职,防空司令被勒令退休,一大批军方高层被撤换。



鲁斯特从小爱好飞行,在飞行俱乐部训练,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飞行员,父亲为他租了一架单引擎的轻型小飞机,1987年5月28日,他驾驶这架小飞机,从芬兰赫尔辛基的马里机场起飞,准备飞到汉堡,22分钟后,他改变航向,朝苏联国境飞去,他关闭了除罗盘以外的所有电子导航设备,连续超低空飞行了6个小时,躲过了苏联的防空雷达,地对空导弹发射架和随时待命起飞的喷气式截击机,穿越1000多公里的苏联领空,成功飞到了莫斯科红场上空。


这天正好是苏联的边防节日,有一架直升机正在红场上空航拍,鲁斯特驾驶的小飞机没有引起任何部门的警惕,以为也是航拍的飞机,当巡逻哨兵向红场保卫处值勤的少校报告时,少校只是讥笑地回对他“你的任务是别让母牛闯进了红场,至于飞机的事,不是你该操心的”,由于缺少降落的平台,红场上游人又较多,鲁斯特几次降落的努力都没成功,当飞机从游客的头上飞过时,人们还以为是在作表演,纷纷报以友好的微笑,最终降落在莫斯科河桥的南端,20分钟后,鲁斯特被红场守卫人员带到了克格勃总部。



鲁斯特这次能成功穿越苏联领空,顺利降落莫斯科红场,尽管有许多机缘巧合,但也反应了苏联的防空并非吹嘘的那样密不透风,克格勃经过调查证实,这不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入侵事件,只是一个驾驶经验只有40多小时的年轻人的“恶作剧”,当时已是冷战末期,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的泥潭,经济又不景气,迫于西方的压力,同时也审视自己的管理不严,最终判处了鲁斯特四年监禁,鲁斯特只坐了一年牢,随后被驱除出苏联境内,永远不得再踏入苏联国土。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红场飞机事件指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飞机在莫斯科红场降落的事件。

当天正好是苏联军人的节日,大部分军人都在休假。鲁斯特从赫尔辛基附近的马尔米机场起飞,计划飞往斯德哥尔摩,但在其起飞22分钟后,突然调整飞行方向飞向了苏联。期间有很多时机会使其飞行陷入失败,但都被鲁斯特有幸躲过。比如,鲁斯特曾飞行普斯科夫地区,该地正好举行地方航空团的训练飞行,天上乱哄哄都是飞机,也都没有注意多出一架,并且还被赋予了航空代码,理论上成为了苏联飞机。

到达莫斯科上空后,莫斯科恰逢防空系统系统切断期,红场当时也对小飞机的飞行不敏感,认为其在进行航拍。直到鲁斯特降落后,苏联军队与警察才急急忙忙赶到,逮捕了鲁斯特。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鲁斯特擅闯边界,非法入境,确实犯了罪,其也受到了惩罚,但鲁斯特的罪行同这件事的意义比起来就小太多了。

首先,鲁斯特以一人之力,挑战了超级大国的防空系统。苏联令人恐怖的空中防御变成了笑话,以致于莫斯科红场被当时的段子手重新命名为“舍列梅捷耶沃第二机场”。虽然充满巧合,但不得不说当时的苏联防空系统的军人没有尽忠职守,把空中主权当成了儿戏。

其次,当时的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趁机向政敌国防军发难。免除了包括国防部长在内多名军事高官。后续的阴谋论借此产生,认为红场飞机事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珐大庶吉士


红场飞机事件打破了苏联神话一般的防空系统,苏联号称铁桶一般的防空壁垒。

在80年代被一名西德19岁的年轻人轻易破解,这位年轻的飞行爱好者开着自己改装过的小型飞机突破了苏联层层严密的防御线,最终降落在了苏联最神圣最庄严的红场上。

当时他降落的地方人来人往,游客们正在拍照,苏联权力的中心克里姆林宫距离这位年轻人停下的位置只有200多米的距离,这件事情一发生,马上引起了舆论与权力的震荡,苏联国防部几名高官因此被撤了职,苏联的内部权力重新洗牌。

豪言壮语

这位德国的年轻人15岁的时候就因为爱好考取了飞行驾照,一直到他19岁的时候,总飞行时长不超过40个小时,有一天,他在飞行俱乐部里听着同伴们的高谈阔论,他们在倾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嗤之以鼻的看着他们,放下了豪言壮语,他要开着他的飞机进入苏联!

于是他买了几本苏联的地图,以及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苏联的军事常识,把小飞机上多余的零件拆出,减轻重量,以便能顺利的进入苏联。

就这样他开着自己的小飞机进入了苏联,刚开始进入苏联的时候他已经被苏联的雷达系统扫描到了,有两辆战斗机升空飞行在他的旁边,给他打信号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历史回顾

如果是以前有飞机闯入苏联境内没有收到通知的话,苏联的战机是可以直接击落这些飞机的,但是在四年前有一艘韩国民航飞机飞入了苏联境内,苏联的军方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发信号对方也看不懂,最终直接派张机将那辆民航飞机击落,导致了飞机上上百名的乘客因此罹难。


这件事情一发生各国瞬间大躁,纷纷责难苏联,甚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各个国家禁止了任何飞机飞向苏联,无奈之下苏联的领导人只能低头认错,下旨令称,如果没有最高领导层的指令,不允许任何人攻击飞行在苏联境内没有攻击意图的飞机。

德国的青年正是知道了这个指令,才会肆无忌惮地闯入了苏联的防空系统。

后来德国青年凭借着过人的飞行技巧进入了低空飞行,从对方的雷达系统中消失,在飞入苏联之后他本来想就这么掉头回去了,但不知为何,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他打算进入世界自由飞行员的禁地,莫斯科,说做就做,他调转机头,直接飞往莫斯科。

惊人的巧合

说来也是凑巧,当时苏联有两辆战机因为相撞导致了坠机,两名飞行员因此在莫斯科附近的森林里下落不明,那个时候苏联军方为了寻找这两名飞行员派出了很多直升机飞行在莫斯科附近的上空搜罗寻找。


年轻人不知道是怎么得到的这个消息,他把飞机飞行在和直升机一致的高度上,导致了苏联军方通过雷达的扫描,以为他是在参与营救工作,因此他得到了机会进入了苏联防御最森严的莫斯科。

最为离奇的事情就是在青年进入莫斯科的时候,苏联的高层突然发布了一条关闭防空系统一个小时的指令,使得青年又躲过了一劫。

更为凑巧的是当时红场正在举行庆典,天空中有很多飞机在进行着表演,当时红场附近防空炮的负责人以为这辆飞机是表演飞机中的一员,最终任由年轻人把飞机降落在了红场上。

当时的红场因为庆典的原因,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游客前来游览,人来人往的,年轻人站在他的小型飞机上,把写着自己名字的单页发送给了各国的游客,仿佛在显示着自己的胜利。

接下来苏联军方的负责人发现不对了,因为这辆小飞机上的标志是西德的,按规定除了苏联军方自己的飞机,其他任何国家的飞机都是不能靠近红场和克里姆林宫附近的,这引起了苏联军方负责人的重视,最终年轻人被克勃格带走了。

处罚与后果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巴尔戈乔夫正在欧洲参与会议,得知消息后直接把苏联国防部的高层以及各领导人员全部撤换,苏联军方内部重新洗牌,而德国的年轻人也在克勃格的严密审问之后得出了结论,他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飞行爱好者,没有涉及到任何的阴谋。


所以他被以擅自闯入航空禁地的名义被判处了四年的囚刑,但是在欧洲各国的压迫之下,苏联方面最终只关押了年轻人一年的时间,就把他遣送回了西德,三年后苏联解体。

这件事情充斥着太多的偶然与巧合,甚至还饱含了浓浓的阴谋意味,当所有的巧合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就终将不再是简单的巧合,其背后必然隐藏着外人所不知的隐情,所以这究竟是简单的巧合,还是浓浓的阴谋,不了解真相的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晓答案了。

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红场飞机事件,一名业余的飞行爱好者凭借着他过人的胆识以及绝妙的运气创下了别人所无法达到的人生高度,他打破了苏联神话一般的防空系统,当他降落在红场上向人们招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王者了,他也注定被载入世界的飞行史中,被人们所铭记。


孤客生


说起这个红场飞机事件,让我不禁想起来,几年前故宫和香港著名私人博物馆一起合作,进行的一次展览活动,结果有部分珍宝丢失,故宫这几十年来,光是有名有姓的盗窃案都有近十起,大家都认为那是铜墙铁壁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却是真正的发生了,莫斯科红场飞机案也是如此。



事情发生在1987年,也就是苏联解体前几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正是这一系列的巧合,让这个德国青年躲开了苏联的层层封锁,最终落在了苏联的莫斯科红场。

第一,空难掩护。

1987年5月28日,是苏联的全军边防日,(好微妙的时间)一名19岁的德国青年马蒂斯. 鲁斯特,驾驶着他的轻型单引擎飞机,从芬兰赫尔基辛的一家飞机场起飞,在飞行了22分钟之后,他突然关闭了飞机上所有的通信系统,并转向了苏联方向,爱沙尼亚曾经捕捉到他的飞机,像苏联报告和苏联三个导弹军严正以待,只等命令一下就开火,但是命令却迟迟没有下来。

原因是之前有一架韩国民航,路过苏联航空时,苏联在目标未明确之前,开火将飞机击落,飞机上的200多名乘客遇难,苏联因此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因此苏联下令,在没有确定对方是军事目标前,不得开火,鲁斯特因此逃过一劫。



第二,判断失误。

苏联为了确认飞机目标,特地拍了两架米格-23前去查看,结果鲁斯特突然向下俯冲,再次消失在了雷达中,五分钟后地面又搜索到了一架飞机,但是工作人员误认为这和之前的那架飞机不是同一架,因为飞行路线和高度不相同,鲁斯特又躲过一劫。



第三,阴差阳错。

因为当时在苏联的普斯科夫上空,有某航空团的几十架飞机正在进行教练飞行,所以当他再次出现在雷达上时,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继续向莫斯科方向飞行,当到达托尔若克时,这里正好在前一天有一架米格-25和图-22M相撞,此时天空有很多直升机在搜寻,鲁斯特的飞机飞行速度和这些苏联飞机完全一样,出现在雷达上完全没有违和感。



最诡异的事情就是,在飞近莫斯科时,某个大人物(到底是何人至今未解密)下了一道命令:暂时关闭防空网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停机检修,就是这二十分钟的的空隙让鲁斯特进入了莫斯科,最终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上。



其实之前他打算把飞机降落在克林姆宫内,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于是打算降落在瓦西里教堂前,当时广场上的人们还向他挥手致意,而红场值班人员还认为他是在进行航拍的苏联飞机,20分钟后,鲁斯特被带到了克格勃,苏联大批空军军官因此而丢了官职,而全苏防空军总司令戈都诺夫被打发退休,整个司令部人员几乎全部被撤换。


风云一点通


"红场飞机事件"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正是冷战时期。一位西德业余驾驶员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一架小型飞机在种种巧合下降落在苏联的心脏莫斯科红场。这一件事情让苏联高层颜面净失,为此事被撤换的高官不下200余人。

而事后克格勃对于马蒂亚斯·鲁斯特的调查发现,完全是鲁斯特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的阴谋。而鲁斯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要证明,如果他可以在红场安全降落,那就表示东西方是可以进行交流的。鲁斯特本人因此被判刑4年,但一年后因为西方国家的压力以及一些交换原因,鲁斯特被提前释放了。

那么鲁斯特是如何突破苏联铁桶一般的防空体系,最终在莫斯科红场降落的那?

1987年5月28日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塞斯纳C-172,从芬兰赫尔辛基起飞,而飞行的目的地是德国。但鲁斯特并没有向德国飞去,因为鲁斯特早已经计划好了。准备在莫斯科红场降落,为此鲁斯特已经计划了很久。飞机起飞后不久鲁斯特故意降低高低偏离了航线,由于鲁斯特驾驶的飞机突然在雷达上消失,芬兰方面以为鲁斯特的飞机在海上坠机,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施救但一无所获。

这时的鲁斯特已经驾驶C-172,进入爱沙尼亚空域。虽然鲁斯特是进行低空飞行,但很快就被苏联防空雷达发现。防空导弹部队锁定了鲁斯特驾驶的C-172但没有进行攻击。原因是几年前苏联曾经降落过韩国的一架偏离航线的民航客机,导致200多人丧生,机上包括美国的一位众议员导致苏联当时在外交上很被动。事后苏联国防部下发命令禁止,防空军击落非军用飞机,动用导弹部队必须得到防空军总司令或者国防部长的许可。

当时鲁斯特驾驶C-172的巡航时速仅为200公里上下,因此防空部队判断是一架民用飞机。但也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苏联空军随后就派遣了两架苏-15前来查证。苏-15到达空域发现了,在500米高度飞行的C-172,由于双方存在200公里的时速差,导致飞行员无法看飞机上的国旗和编号,只能围绕C172转圈;数分钟后鲁斯特在发现苏-15靠近规律后,做了个俯冲降低高低消失在雷达中,苏-15的飞行员则向地面报告目标为一架“轻型运动飞机”随后便返航。

而不久后苏联防空部队在雷达中又发现了一架飞机,并把这架飞机当成鲁斯特驾驶的C172。实际上鲁斯特已经向东南飞去,到达了因普斯科夫上空,此时某航空团的几十架飞机正在进行教练飞行,所以当他再次出现在雷达上时,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继续向莫斯科方向飞行,当到达托尔若克时,这里正好在前一天有一架米格-25和图-22M相撞,此时天空有很多直升机在搜寻,鲁斯特的飞机飞行速度和这些苏联飞机完全一样,出现在雷达上完全没有违和感。

鲁斯特则继续低空飞行已经接近莫斯科地区,按理说莫斯科作为苏联的心脏地区。防空力量只会更严密,但是在鲁斯特驾驶C172进入莫斯科空域时,苏联的一位大人物要求关闭雷达监控。就在这间隙里,鲁斯特驾驶的塞斯纳降落在红场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