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我该怎样调整猜忌心理?

现代人的属性,不能用憨厚朴实来进行褒扬。我们更多的会说,精明能干。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自己还达不到内心中精明能干的标准,可能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不值得别人的重视,也不敢奢望别人的真心帮助。

即使确实向别人发出了帮助的请求,内心中还是会充满不安、怀疑和猜忌,不敢心安理得地等待他人的外援。

我们该怎样来调整这种人际关系中的怀疑心理呢?

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我该怎样调整猜忌心理?

案例故事:

老师好。 我的问题主要是疑心比较重。在生活中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例如,我通过网络向我最好的朋友或者亲人寻求帮助,哪怕他们答应了,我依然会觉得他们是否敷衍我。总是会思维发散,想到最后,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找他们帮忙。他们肯定会嫌弃,嘲笑又或者他们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我这样总是打扰他们不好,会使他们厌烦。

我该这样处理这种疑心病?

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我该怎样调整猜忌心理?

舵主导航:分析及建议。

非常理解你的这种心理和充满怀疑和不安全的感受。因为生活中没有什么铁证事件,让自己能够完全地相信人,建立一种全然放心的关系。同时,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比较脆弱,如果完全毫无防备地相信一个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你发现自己不敢去信任别人,觉得对方会敷衍自己,不应该打扰别人,会使他们厌烦自己。你的觉察还是很好的。但是一味地猜忌和怀疑,又不利于和人们的正常交往,同时也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多的困扰。

希望接下来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帮助你走出怀疑的人生。

我们将从三个层次和你讨论一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可能的调整方法。

1. 适当调整沟通形式方面,弱化猜忌源头。你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做法。比如你是在网络里寻求朋友或亲人的帮助。可能你觉得网络里自己即使被拒绝了也不会那么尴尬,也可以说自己在开玩笑。但是问题是我们的目标是解决自己的问题,那就要找最好的方法。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就是说网络的求助不如电话语音,语音不如见面。声音和表情能传递更多的信息,更具感染力,效果更好。

2. 弱化自我担忧。你也提到是自己不相信别人,担心别人讨厌自己。这里先要决定:你决心改变吗?下决心改变,建议去核对,当你求助后觉得给别人添了麻烦,人家讨厌自己时,先选择自己最信任的人去表达,说出自己的担心:我担心给你添麻烦了,你是不是很勉强帮我?具体的话可以根据你们的关系和对方的性格做调整。关键就是要去核对,别人真的讨厌自己吗?不一定的。

3. 坚信自己是值得被喜欢的。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信念:我是不被喜欢的。这个信念来源于生命最初的陪伴阶段,被重要的人忽略所产生的。可以改变,虽然不容易。你已经意识到问题是自己想太多了,能够直面问题已经成功了一半!

专业建议。怀疑别人本质上是不相信自己,或者说是怀疑自己。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可贵和值得被尊重,这份自信会进入我们的人际交往之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就是彼此有利。我们有足够的价值能够帮助到别人,那么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显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别人也会乐于帮助自己。

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我该怎样调整猜忌心理?

结论:

我是彼岸舵主。科学理性地对待自己的价值,包括自我存在本身的价值以及对别人有用的价值。我们自我认知得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自信就越坚定。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是对人际关系安全性、互惠性认同的基础,也是确保人际关系安全和互利的基础。

一个人有足够的自尊、自信和自重,那么就不会在乎人际关系中是不是真的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人以群分,自信的人最终会和自信的人交朋友。信则不疑。

我对任何事情都很猜忌,不敢完全去信任,我该怎样调整猜忌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