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坭興陶、四川榮昌陶器(榮昌區現為重慶市管轄,故“四川榮昌陶”改稱“重慶榮昌陶”)、雲南建水紫陶以其悠久的歷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江蘇宜興紫砂 

歷史來源:始於明代中期,其草創期的作品,按今天的審美,其泥質、工藝製作水準都不能稱作精良上乘,從出土的時大彬和吳經墓出土的壺上就可以看出來。清康熙以後,紫砂壺才漸入佳境。作為紫砂壺裝飾特徵之一的銘文,明代器物中不多見,有之也多見於壺底。清代銘文裝飾就有所不同,陳鳴遠、陳曼生之後,文人的大量參與,壺體上才常見銘文題刻。

原料:宜興五色土

製備好的泥料:40-80 目,粗、含砂、可塑性好、乾燥收縮率小

燒成溫度:1100℃—1200℃

釉料:不施釉

裝飾特點:題刻、花器、仿生器

光澤度:出窯的顏色

乾燥收縮率:8%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廣西欽州坭興陶 

歷史來源:清朝咸豐年間,廣西欽州陶藝人胡老六,跟隨父母從福建遷移到欽州定居。長大後,胡老六從軍,在廣東、江蘇等地活動。一次,他在戰場上收繳了一支菸槍,見其製作精美,視為珍寶,從部隊回到欽州後,受煙槍啟發,便開始著手採用新的方法研製陶器。他摒棄了傳統制泥以泥和細沙混合製坯的方法,只取泥料;不要白泥、黃泥,只取紫紅泥;不要山丘表層土,挖深層乾淨的紫泥土,然後攪拌、沉澱。他把欽江西岸紫紅泥去沙提煉出純泥,再製成菸斗和泥偶,燒製後又進行打磨,做出了第一個出現窯變色彩並有玉質感的坭興陶產品,令人愛不釋手,掀起了坭興陶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使欽州坭興陶得以迅速興起。

原料:坭興欽江岸邊的陶土

製備好的泥料:180 目

燒成溫度:1100℃左右

釉料:不施釉

裝飾特點:幹坯題刻

光澤度:帶火皮、磨砂、亞光

乾燥收縮率:10%-15%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四川(重慶)榮昌陶 

歷史來源:盛產花釉。分細陶和彩陶兩種,前者胎薄質堅,後者多有紋飾。裝飾手法豐富。釉色有硃砂紅、西綠、黃丹、乳白、黑等。以黃丹釉為常見,硃砂和西綠釉為特色。榮昌陶器原產地為重慶市榮昌縣安富鎮的漢族傳統藝術品。清代以前叫磁窯裡,有史可證的陶器最早出現在漢代,明清時代得到廣泛發展,20 世紀 70 年代達到鼎盛時期。該地有優質紅、白陶土,質細色正,可塑性強,宜於製陶,主要製成民間日用粗器,如泡菜壇、罐、壺、碗、茶具、花盆、花瓶等。造型大方,釉質尚光。

原料:重慶市榮昌縣安富鎮的陶土

釉料:有素燒的、有上釉的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雲南建水紫陶 

歷史來源:清道光年間(1821-1850),碗窯開始燒製吸大煙用的陶菸斗,至光緒間(1875-1908)陶工潘金懷將往日的粗陶菸斗製作工藝改進為先以陶土泡水濾漿,取泥製作燒成不上釉,以石料磨光。從而開創了製作細陶的新工藝,其流程主要有“取泥製坯、書寫繪畫、刊刻填泥、燒造成磨光”等八道工序。工匠向逢春發奮自學書畫,將紫陶製作與書畫刻填合二為一,開創紫陶製作工藝新時代。

原料:建水近郊五彩山的五色陶土

製備好的泥料:200—300 目,細、不含砂、黏性好、乾燥收縮率大(能做到 400目)

燒成溫度:1100 ℃ —1200 ℃(最高溫達1250℃)

釉料:不施釉

裝飾特點:陰刻陽填、殘貼

光澤度:帶火皮、磨砂、亞光、亮光

乾燥收縮率:15%-20%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綜上所述,在傳統工藝中,建水紫淘的泥料最為細膩,是製作溫婉可人“文人陶”的前提。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更快更廣泛的傳播,製作工藝已不再是不可攻破的壁壘。如果製陶人願意嘗試,無論是紫砂,還是欽州陶,抑或是榮昌陶、石灣陶,都可以用建水紫陶的製作工藝實現其他陶種的製作,最終呈現的陶器作品,有可能與建水紫陶有著幾分相似。

但是,各地的陶種歷經千百餘年的發展沉澱,無數匠人為之傾注畢生心血,才得到現如今的各自陶種的一整套完整的工藝。這其中不乏各式創新,有以失敗告終的,有成功的,成功的自然就流傳了下來。畢竟如果不把泥料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張揚出來,也許,就算不上好的陶藝作品吧。

對比“中國四大名陶”

本文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