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人有类似富士康的两班倒工作制度吗?

大中华宝马车友会书记


事实上工人的工资和工人干多少活没有必然关系

老板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定工人的平均工资,如果是计件的工人做得越快工价越低。如果计时的工人能接受的时长越长工价也越低,如果时长到顶了那就不断地加大工作量。

所以大家以为的多劳多得其实只是个体,整个工人阶层其实工资跟产出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NewFlame


我是钢铁工人,钢厂干了十年了,没有上过12个小时以下的班,机器设备24小时不停,我们在厂里时间都超过12小时,对班不来接班,我们不能走,半个月一倒班,倒班一次上18个小时,在休息18个小时就倒过来了,一个月30天班,就过年放假半个月可以玩半个月。12年在福建宁德轧钢厂那才操蛋,上六个小时下班睡六个小时再上班,一天上两次班,老板就是为了中午,晚上员工吃饭不当误时间,为了机器不停。早上六点A班上,上到中午12点B来接班,A班下班,晚上六点A来接班,B班下班,夜里12点……那一年每天睡不好,回去吃饭洗澡睡不到三个小时就得起来接班了,当时的工资是四千多。哪一年我22岁,太他么火背了,就在那个厂把我右手食指砸断了,不过还好厂里给我出了一万多的医药费。又赔我了一万多块钱,那时候小,不懂事,现在想想亏大了。最少该赔我七万到十万才对,到现在食指短一节,干活不方便。现在一个月有六七千了。这可能就是读书少了,只能干体力活吧,可能就是我的命吧。


若不违心皆是正确


两班倒的工作制度,肯定存在。毕竟就算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要吃饭,也要赚钱。而在足够的金钱和利益的推动下,只要钱给的足够多,肯定有人愿意加班。


我们先不说美国的工厂,先说一下美国的娱乐圈和中国的娱乐圈。

最近一段时间,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追我吧》,在录制的时候,突发意外,演员高以翔因为心源性猝死。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引来了网友们的热议。

热议的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有关于浙江卫视安排的拍摄时间到底合不合理?因为当时拍摄时间是凌晨2点多,正是人该休息的时候。这个时候还进行剧烈运动,真的合理吗?

其次,在事件发生之后,浙江卫视的工作人员以为是节目效果,并没有尽快前去查看和救治,因此错过了挽救心源性猝死的黄金4分钟,最后酿成这种惨剧。


有人说明星拿着高片酬,就应该承受高风险。是的,对于这种说法我没有任何异议,但是这件事情的关键点,应该是在高以翔晕倒在地之后,节目组未能及时处理。

节目组录制节目,为什么非得在晚上录制,为什么一录就是十几个小时呢?要知道,中国电影明星片酬非常高。尤其是那些一线大明星,就连挤出一周时间来拍综艺都比较困难。

因此,倘若节目组有机会请到这样的明星,一定会使劲压榨。有的时候,三天时间要录制两期节目,中间的休息时间可想而知,很有可能没有休息,或者是只有五六个小时的休息。

而反观美国呢?张艺谋当年拍摄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时候,请了一个美国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儿。结果到了拍摄的时候,人家美国明星按照美国工作制度,准时上下班。


但是中国明星就不一样了,每天开工的时候,是先拍克里斯蒂安·贝儿的戏份,等到人家下班了,她的戏份也拍完了,然后开始拍中国明星的了。

而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到了晚上。所以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也是被迫连轴转。为什么美国影星可以做到准时上下班?这是因为美国的工作制度相对完善,法定加班费规定的比较高,大多数都是准点下班。

而对于每个工厂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在美国的工厂,大多数工厂一般不会选择两班制。因为两班制意味着将会加大额外支出,不过如果在利润足够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两班制的。

比如说2009年的时候,美国的汽车业遭到重创,一些工厂不得不开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一般情况下,晚班的工作时间是在晚上11点到第2天六七点左右。


和中国一样,什么时候接班的人来了,什么时候才能下班。这样的情况,多是出现在那些工艺比较复杂,必须24小时开动机器的工厂。

不过和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大部分的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注定要求大量人工,24小时连轴转,这样才能保证利润。

然而,美国的产业早就已经转型,那些需要大量人工以及时间堆积的工种很多都被机器取代。24小时连轴转的情况,已经不再适合美国的大部分产业,这是其一。

其二,美国24小时连轴转的工厂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就是因为美国的法律规定的夜班补贴费比较高。像上面提到的汽车产业,如果要想24小时连轴转,一家就要增加将近1000名工人。
而在美国较高的法定夜班补偿费的背景下,大部分工厂不会选择24小时开工。只有像汽车这样利润比较高,收益比较好的企业,才有底气去设置这种24小时连轴转的工种。


史之策


美国工人发起反对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十二小时工作,钢铁厂两班倒二十四小时。严重剥削工人。后来工人包围工厂,美国成人可以有枪支的。老板找来雇佣兵和工人开战,死了很多人,政府出面平息这次事件才有今天的劳动节。劳动节是美国人用工人的命换来的。伟大的自由的劳动工人。


死钱佬鬼


这种工作在美国叫12 hour shifts,很常见,上面的图就是杜邦公司一个月的工作和倒班表。据工会统计,不同行业两班或三班倒的比例不同,医疗为30%,清洁为27%,修理业为13%,工厂为27%。

这种倒班制度对于健康是不利的,但不少人愿意这么干,有些人是因为方便打两份工和边工作边读书,有些人是愿意有更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当然有些人是没有办法,比如医疗兴业是无法避免的。

我曾经拿到过这样的offer,是电信公司的,每周上三次12小时,每两个周末还上8小时,当时考虑有好处有坏处,好处是每周有几天是不上班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干自己的事,坏处是作息时间不正常,而且周末要上班,因为还有其他offer,就没有接受。

这种倒班的工作是要求每周40小时以内的,并不是那种上12小时歇12小时再上的,那样的话是违法的,但医院的实习医生、华尔街的金融业等行业则是不管这个。

在美国,工人的情况还好,加班很少的,加班多的是我们这种白领,这些年干过每周60-80小时的工作,也干过经常夜里加班的工作。

从健康的焦点,还是每天固定上白班为好。


京虎子


两班倒工作制是最反人类的管理制度。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严重违反8小时工作制。生产厂连轴转无可厚非,因为机器是连续生产不能停,可是人需要休息啊,所以基本的工作制度是分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更人性化的是四班倒,让倒班的人有更多休息时间。


但是我发现很多回答都有些高估美国工人的待遇,我觉得我们应该正确理智的看待美国的工作制。

根据美国美国劳动统计局数据显示:

在2700万从事管理性工作的职业者中,1.3%的人为夜班工作(晚上11点到早上7点),1.7%的人为小夜班(下午3点到晚上11点)。

在2500万从事技术、销售和行政支持工作的职业者中,2.1%的人为夜班工作,3.5%为小夜班。

但是在蓝领行业中,有1110万服务业职业者,其中6.5%夜班工作,10.8%小夜班。

1400万的操作工、劳工等工作中,7.4%从事夜班,7.7%从事小夜班。


现代工厂生产都是连续性生产,因为机器闲置会造成极大浪费,所以必然会有工人在夜间工作!但是如果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一天24小时起码应该需要3个班,这样是最基本的轮换。如果更人性化一点那就应该是4个班,这样每个班在轮夜班班之后可以休息更长时间。


如果是两班倒,一班12个小时,这就太不地道了。


穿美国望世界


当然有了,本人上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在俄克拉荷马城附近壳牌的一个壳牌的加油站工作,那边的作息时间就是这样的。

本人是交换生,家里也不是有钱人,学费有部分减免,可是书费和生活费,也是不小的开支。

为了多挣点钱,我选择了比较偏远的地区,因为这样就可以多挣一百美元,而且是上夜班,这样的话,会有夜班和危险补助。

所以,我那份工作,一共可以拿到2400美元的工资。

但是工作时间,却是从夜晚0点,一直到第二天的九点钟,然后开一个小时的车回学校上课。

只是在偏远的地区工作是有代价的,你绝对想象不到,晚上公路旁边还能听的到狼叫是啥感觉。


剑笔圣本尊


美国人也是人,美国人也需要赚钱养家,美国整个国家机器在夜晚同样需要正常运转,所以可能没有两班倒的工作呢?不说别的,就拿医院、酒店、机场来说,一定是24小时有人在岗。


关于在美国是否有像富士康这种两班倒工作的问题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到过,而且就是来源于富士康在美国高薪招聘员工。当时富士康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工厂,绝大多数厂里的员工都是工作量大且待遇低,所以很多人猜测富士康在美国是否也是这样对待员工。后来富士康向威斯康星州工厂的员工做出了承诺,所有工人的年薪会高于美国当时平均水平,美国当年的平均年薪不会低于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有36.5万元。工资高这意味着工作量会相应增加,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两班倒,但是估计离两班倒也不远了。


美国的员工待遇较高我们不否认,但是并不表示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暴雪公司是美国一家著名游戏公司,曾经也被曝光过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这群人的遭遇,比两班倒更惨。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工作室的员工表示,他们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不能够按时完成研发进度,将会被扣工资,但是任务量很大给的时间又很少,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加班,公司确实没有规定需要加班,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员工加班。

游戏行业的待遇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在美国有很多需要工作维持生活的人,所以他们也会接受公司和企业“合理的压榨”。不过那些必须要两班倒、三班倒工作的岗位反而待遇更好,因为美国的就业法会考虑到工作时间和对身体的损害程度给予相应的补贴,除了正常的加班费还会有夜班补贴,美国的医院都会给夜班值班人员额外津贴。

一说到美国也有两班倒,就会有人说美国的工资高福利好,这也不是对所有行业而言。再退一步说,美国大多数行业及其岗位也是从两班倒走过来的,因为这是经济发展必由之路。


国际视角浅说


应该有,这些制度都是西方国家搞出来的,人们内心还是抵制夜班了,太反人类作息时间。



马路vIog日志


两班倒是一种摧残人性的工作制度,一天工作12小时,刨除吃饭、睡觉、赶车,几乎没有任何休闲娱乐的时间,这与机器没啥区别。


人除了工作,还有陪伴父母、孩子,及人际交往的感情诉求。而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几乎扼杀了这一切,这显然有违人性。

但话说回头,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加班房租拿啥交,父母的养老钱哪里来,孩子的生活费、学费又从哪里来?

那点低廉的基本工资,恐怕只够自己的生活开支。所以两班倒虽然“可恨”,但面对现实,除了发发牢骚骂几句,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其实这种工作制度不仅我们有,美国也不例外,不过多存在一些特殊行业。

比如美国有些医院或部分科室就是两班倒工作制度,像急诊科、特别观察室、ICU等等。并且部分护士在忙的时候,还被要求另外加班。

像医院这种特殊场所,每天有多少病人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工作量也无法提前预估。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两班倒或加班在所难免。

再如美国的海军士兵也是两班倒,航母、舰艇生活空间有限。不采用两班倒的工作制度,恐怕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总得来说,美国两班倒多存在于一些特殊行业。像生产类的工厂企业,一般都是三班倒,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

虽然美国是发达国家,但机器闲置成本高,不连轴转一般企业主也同样承受不了。

美国工厂不推行两班倒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美国人追求自由,无特殊理由加班,不仅工人不会接受,也容易召来社会批评。

另一方面,美国有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父母的养老金足够自己生活,孩子基本都能享受免费,家庭开支不会太大。

并且美国房价相对收入来说并不高,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一般工薪阶层都能承受的起。没有生存压力,当然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享受生活,没必要加班。

其实两班倒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美国也是从这样的经历中走过来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班倒也会从我们生活中逐渐消失,期待这种日子早点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