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评价史上最恨贪官的明太祖朱元璋?

装机帝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结束元末乱世,称雄政坛,开创了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对这位身份从和尚到最高统治者的传奇皇帝,我们应该给与他客观的评价。

<strong>
一、审时度势,重视人才作用。在元末乱世中,朱元璋非常重视文人谋士的韬晦方略。比如李善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很有谋略,他建议朱元璋学习汉高祖的长处,来夺取天下,朱元璋将其视为知己,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又如传奇军师刘伯温,朱元璋能够打败张士诚,北伐中原,成就帝业,基本就是按照刘伯温的战略构想实施的。朱元璋重视人才,留住人才,这些人才也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群雄逐鹿,尽显军事能力。1362年,朱元璋与陈友谅这对生死冤家在鄱阳湖展开大战,陈友谅中箭而死,朱元璋取得胜利,实力大增。1367年,平江之战中,朱元璋采用“锁城法”,打败他的死敌张士诚,至此,除四川和云南外,朱元璋统一了整个中国南部,与统治北方的元朝对峙。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继续北伐,并于当年8月攻陷大都,元朝就此灭亡。接着朱元璋又用了20年的时间扫平各地的小政权,到1387年,除了漠北、新疆外,朱元璋基本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三、重典治律,巩固统一政权。1397年,朱元璋颁布《大明律》,对谋反的处罚特别严厉,不分主犯、从犯都一律凌迟,从祖父到孙子、兄弟及同居之人,只要年满16岁,一律处斩。对贪污的处罚也非常严酷,仅“空印案”和“郭桓案”这两起贪污案,受牵连的就有数万人。就算是朱元璋自己的亲属违法,也绝不留情,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仗着自己尊贵的身份,向陕西贩运私茶,结果被一个小官吏告发了,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处死他。经过这样的严刑峻法,明初的吏治十分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百姓也逐渐安定下来。

四、休养生息,体恤百姓。朱元璋用法律巩固统治后,就开始实行休养生息制度,来发展生产。1372年,朱元璋就下令禁止普通地主蓄养奴婢,已经蓄养的奴婢放为良民,因饥荒而卖身为奴的人,政府为其赎身,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朱元璋还控制寺院的发展,迫使不少僧尼还俗,成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接着朱元璋对垦荒进行奖励,实行屯田,还大兴水利,鼓励种植棉桑等作物,尽量减轻赋税徭役,这些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朱元璋非常体恤百姓,带头提倡节俭,他的起居饮食就如普通的中产人家,后宫嫔妃也不能奢华打扮,还命令太监们在皇宫墙边种菜,取代亭台楼阁。

五、体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1376年,朱元璋为把地方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下令废除了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都听命于中央政府。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为由将其诛杀,至此撤销中书省,不再设立丞相,从而将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

六、猜忌心重,冷血诛杀功臣。朱元璋的权力欲非常强,猜忌心非常重,他设立了13道监察御史,开创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锦衣卫特务机构,锦衣卫遍布全国,对文武官员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甚至有些官员告老还乡了,朱元璋还派特务去监视。比如大学士宋濂在家宴客的菜肴名单,国子监祭酒在家生气的样子,朱元璋都了如指掌。对于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们,朱元璋就更不放心了,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各地去做亲王,监视各地的军事将领。后来就干脆大开杀戒了,公元1380年胡惟庸谋反案,已经退休在家的老臣李善长一家70口也牵连其中;1393年,开国功臣蓝玉因谋反被诛,受牵连而死的近15000人;开国功臣徐达,朱元璋自然也没放过,徐达后背生疽,不能吃蒸鹅这些东西,朱元璋偏偏赐蒸鹅给他吃,皇上恩赐的哪敢不吃,几天后就病逝了。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六亲不认、冷血无情,大杀功臣的行为实在令大臣们寒心,人人惶恐。


历史小师妹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得上,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草根皇帝,另外一个汉高祖刘邦,人家毕竟还有个泗水亭长的身份。而朱元璋从小差点饿死,曾经放过牛,做过乞丐,甚至还当过和尚,出身可谓是卑微之极,我想这世上绝大部分人起点都比他高。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上皇帝后,内心是真想为老百姓有口饭吃,做点事的,并且采取了好多有利于贫苦老百姓的措施的。当然,他也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朱元璋奖励农民垦荒,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并且大力提倡种植棉桑等农作物,来提高生产。政治上,他抑制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来促进生产。这些举措施对当时的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最令人称道的应该就是杀贪官,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历史上数杀贪官的皇帝,朱元璋就是第一。朱元璋曾下过诏令:“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这里有个统计,说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杀掉贪官污吏达15万人,甚至剥皮来震慑贪官,手段残酷之极。

朱元璋也是比较勤政的皇帝了,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仅仅八天之内,朱元璋就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工作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所谓的,“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一点也不假。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朱元璋把人性的自私及残酷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大肆屠杀功臣,并且庭扙大臣。朱元璋还重启了残酷的活人陪葬制度,死后用了46名妃妾、宫女殉葬,太残忍。

作为一个帝王来说,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是合格的。

尽管,朱元璋后期为了维护自身朱明王朝的统治地位,大肆杀戮过功臣,包括制定了一些不得当的政策,也给他的一生带来不少的污点。但总体上,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么做也是可以情有可原的。


超凡博弈


说起历史上杀贪官最狠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认第二,绝对没人认第一。为什么朱元璋那么恨贪官,这与朱元璋早年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在朱元璋出生之前,他已经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一家人主要收入来自帮地主家干活。

当时的元朝正处于一个王朝的末期,朝廷腐败,无能,官吏贪污成风,官员们为了收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干活要“常例钱”,打官司要“官司钱”,逢年过节再给你收个“过节钱”,简直就是雁过拔毛,兽走留皮式贪污。

公元1344年,一场灾难降临到元王朝身上,也降临到朱元璋的身上,也正是这场灾难让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

那一年,淮河沿岸遭遇多年不见的瘟疫和旱灾,尸横遍野,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易子而食。

当时的元王朝虽然已经快要完蛋,但作为当时的朝廷,国家出现大灾难,该救援还是要救援的。当时的皇帝下旨开仓赈灾,将粮食和银两发放给百姓。

钱粮从中央发放到地方是,中央的大员辛苦那么多天,总要拿点辛苦费吧;到地方上,地方官员也要点辛苦费的,之后一级一级,县,乡,最后发到百姓手里就只剩下清风一捧。

官员是养活了,可百姓们苦了。百姓们本来盼着粮食来救命的,可最后等到的确实一堆空壳。在这场灾难中,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侄子都饿死了。看着一个个脑满肥肠的官员,再看着自己饿死的父母。仇恨的种子在朱元璋心里埋下,并在之后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朱元璋登基之后,在全国掀起了打击贪官运动

对贪污六十两以上官员格杀勿论

对于贪污官员,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格杀勿论

对贪官,重启“剥皮揎草、挑筋、断手、断指等”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当政期间发起六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近15万人。

朱元璋当政期间对贪官的打击赢得了百姓的赞扬,但贪官往往是早晨杀了一批,晚上又出来一批。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知道,打击贪官不仅需要一定的暴力威慑,也需要制度的改革。


不知道起什么好


朱元璋——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

当皇帝难,当开国皇帝更难,白手起家当上开国皇帝更是难上加难,而明太祖朱元璋却完成了这一壮举,能从一介布衣完成华丽转身,当上万人之首,定有过人之处。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往上几辈也都是农民,毫无背景和势力可言,在那个赋税严重,疯狂压榨百姓的元朝末年,简单的生存都变得非常奢侈,古代流传着“民以食为天”,而朱元璋却没有因为眼前的困苦而放弃了自己的远大志向,他不愿意做一个井底之蛙,而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仅是活下去那么简单。

面对家庭的破碎,朱元璋不得不寻求生存之路,年仅17岁的朱元璋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靠乞讨为生,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做过乞丐的人,最后却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对比历史上那些靠继承亦或是谋权篡位登上皇位的人,朱元璋的晋升之路太励志了。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朱元璋虽做过乞丐,但是却没有培养出他好吃懒做的癖好,反而不断磨练着他的意志,体会过人间疾苦的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以后,非常注重民生,从不贪图享乐,始终将百姓放在第一位。

经历了身无分文到坐拥江山的过程,朱元璋依然能做到勤俭节约,他的一生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杀贪官、废压迫、纳贤臣,他的种种举措为明朝建立的坚实的基础,甚至一直影响到清朝,古代因为私人利益而荒废朝政的皇帝数不胜数,而这位白手起家的皇帝却仍不贪图享受,十分让人敬佩,称他为人中豪杰也不为过,试问如果是你做到他的位置,可以保证自己像他一样廉政吗?


旧史心说


唐宋通史有看法,这个问题我来答:

朱元璋,作为一个白手起家建立大明王朝的皇帝,他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成熟,一直在底层摸爬滚打。可以说在民间的经历,奠定了朱元璋对官场的认知,也形成了他对官员的态度基础。

大元王朝时期,官场腐朽没落是全方面全方位的,并不是某一地的特殊形式,而这对长期颠沛流离,去各地要饭、化缘的朱元璋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归纳三点

01,成长经历是人生态度的催化剂,朱元璋的经历决定性格

02,贪官古已有之,元朝败亡与贪官的关系千丝万缕

03,民间百姓当皇帝,对官员的态度自然会有所不同,何况是贪官污吏

先说朱元璋的性格底色,在经历了放牛娃、小乞丐、和尚、底层士卒等不同身份的转换之后,朱元璋的性格会是什么样,答案有三个,要么胸怀大志成熟起来,要么混吃等死精神分裂,要么在成熟的过程中奠定某种仇恨的基础。

朱元璋就是第三种,他经历了这些最底层最不公正待遇之后,逐渐培养起来了远大志向,也逐步锻炼出来了自己的能力。但是,他的经历,带给他的那些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无法消弥的,所以这些阴影就造就了朱元璋的阴暗面,这就是仇恨的种子。

朱元璋仇恨什么?他仇恨的是扒皮抽筋的地主,他仇恨的是腐朽没落让他家破人亡的大元王朝,他更仇恨那些欺上瞒下压迫百姓葬送大好江山的贪官污吏。百姓对官吏的态度都是出奇一致的,而凌驾在官吏之上后 这种态度就会变形。

朱元璋有仇恨的底色,又有身份地位转变后带来的权力,同时还有着重振国运,造就大明王朝百年国运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朱元璋有百姓的仇恨,还有皇帝的责任,结合起来,他的阴暗面就落在了那些官员身上,所以明朝官员一方面俸禄奇低,另一方面被朱元璋大力打击,对贪官污吏的惩处达到了惨无人道的苛刻程度。


唐宋通史


人民之服,官员之殇

由于出身经历的原因,朱元璋成了最大反腐领导者,这对于官员来说是一件朝不保夕的事情,但同时这是人民最幸福的一件事,想想看,自家最高领导人天天盯着贪官污吏,谁犯了错,难免挨一刀,那些地主还怎么兼并土地,那些地痞流氓如何能为非作歹?同样的朱元璋的勤政更是人民福气,大事,小事亲自过目,没有人可以影响到他的断案,那么,民众的权益将得到最大保护,这不是人民之福,官员之殇是什么?

蒙古畏惧的民族斗士

成吉思汗时代一去不复返,蒙古没有了过往的勇猛,让朱元璋建立了强大的明帝国,而明帝国的建立可以说,每一步都是踩着曾经草原上雄鹰过去的,蒙古人对朱元璋的畏惧和狠那是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了,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是被他打垮的,繁华的大都城是被他抢走的,最后仅剩的北元国号也是让他打没的。这让蒙古人,如何不恨朱元璋?

可是同样的朱元璋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自北宋建立后,汉民族就再也没能像样的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中取得过较大胜利,是朱元璋带领着汉民族一步步赶跑了蒙古人,把汉民族解救了出来,那时候蒙古区别对待民族,汉族为最低等人,随意蹂躏,肆意杀戮,是朱元璋结束的蒙古时代,建立的诸夏王朝。

开百年王朝,拯救无数黎民

战争的危害不言而喻,在战争中,人们是得不到安宁的,曹操写的那句:“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就是最好的说明,而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结束了百姓朝不保夕日子不说,更又开了一个百年王朝,这让无数人得到了安宁,享受到了国家荣誉感,这一项功高在笔者眼中大于一切。


道尽风流事


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都会有贪官出现,而每一个皇帝都会想尽办法来打击贪官,清理吏治。而历史上打击贪官最严厉的皇帝,则非朱元璋莫属。

朱元璋对于贪腐惩戒之严,亘古罕见。这与朱元璋的农民出身,以及早年的凄惨经历是分不开的。对于有钱人和当官的,朱元璋潜意识就有一种厌恶感,尤其是对贪官!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痛恨贪官呢?来看看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他是平民的儿子,在朱元璋幼年时期生活贫困,而且在他未成年时因为一场瘟疫,导致朱元璋的父母和几个哥哥都死了,而朱元璋家又十分贫困,甚至都没有自己的一片土地来安葬父母,最后还是好心的邻居,帮助他给一片山坡地,用来埋葬父母。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是元朝官员的贪污腐败。正是这种穷苦的出生,使朱元璋十分的憎恨贪官。

而朱元璋在父母死后先当过乞丐,后来又当和尚,从军打仗,最后当上了皇帝。正是他的穷苦出身,使他对贪官的打击,无所不用其极。

他更是亲自编写《御制大诰》,这本书前后实行修订和补充,一共三本。主要记载了打击贪官污吏的一些方法,手段以及经验。

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朱元璋时代的一些大案件。在公元1375年,洪武八年,由于许多官吏在文书上只盖印而不写数据,引发了一些官吏贪污,被朱元璋知道后,引发了规模巨大的空印案,朱元璋将尚书,布政使以及地方掌印人员全部杀头,据记载,被杀头的人不下万人。

第二个大规模的案件,这事发生在公元1385年洪武18年,由于工部侍郎郭桓贪污,引发的郭桓案,朱元璋将郭桓凌迟处死,而在此案中,凡有牵连的六部左右侍郎,及各省布政司,州,府,县等官员全部被杀。被杀数更是达到了几万人。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如郭桓案、空印案、大诰等,据不完整统计,总计杀掉贪官污吏达15万人之多。

朱元璋对普通贪污更是十分的痛恨,他规定凡贪污银子在60两以上者,除以枭首示众,甚至剥皮实草。而他为了打击贪官,更是将许多前朝废除了刑法,又重新颁布,比如在脸上刺字,挖膝盖骨,剁手指,枭首,凌迟,诛族等酷刑。可以说为了惩治贪官污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暴雪长空


首先明太祖出身贫苦农家,与历代开国帝王不同,他真正了解并亲身体验过贪官污吏对底层百姓的伤害,他深知官员贪污腐败对于国家伤害极大。因此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严厉打击官员贪污腐败,对于贪官的治理是历代王朝中最为严苛的,在朱元璋还是农民的时候,他全家人就是因为受到了当地贪官污吏的迫害而没有饭吃,所以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对贪官污吏是非常痛恨的。

其次明太祖出身寒微,他真正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员,他在内心中爱戴自己的子民。在处理贪腐问题上,他是站在庶民百姓这一面的,他从小就见过许多官员的丑恶嘴脸,不相信官员的操守。所以他通过一切手段,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希望自己的子民能过上好日子。

最后朱元璋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能在自己子孙手中世代传袭,官员的贪污腐败其实就是在挖这个王朝的根基,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上明白当百姓被贪官污吏逼得无路可走时,这些可怜的百姓会拥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和勇气,他必须通过严酷的手段制止官员的贪腐并以警后世。他希望通过大力肃贪,保持官员队伍的清廉,从而让自己建立的王朝更加稳固和传承更加久远。

后世提起明太祖的肃贪行为,很多人持批判态度,认为他的手段太酷烈和残忍。这是因为大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若大家站在那些被贪官污吏迫害的百姓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件事,大家就会明白朱元璋的苦心和伟大之处。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贪官污吏都是人人喊打,都应该被严厉处置,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巴比葫芦


《明史》记载,还在明王朝建立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召集到自己身边,给大家出了道题目:曾经强大的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即将诞生的新王朝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新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

首席幕僚(高参)刘基(字伯温)第一个进言道:“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纲纪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

朱元璋觉得甚有道理,也深感即将建立的大明王朝最当务之急之事,应该是制定律法,以法治国。

史上手段最狠的“反贪皇帝”

根据朱元璋指示,李善长、刘基、杨宪、陶安等人奉命紧锣密鼓地进行法律的制定工作,几经修改、完善,到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正式颁布了《大明律》。经过多次修订的《大明律》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部法典。它简于《唐律》,严于《宋律》。

《大明律》堪称“严刑峻法”,规定“谋反”、“谋大逆”者,不论主犯、从犯,一律凌迟(千刀万剐),祖父、子、孙、兄弟以及同居之人,凡年满十六岁者一律处斩。

《明律》对官员贪污,处罚也异常严酷。举凡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实,罪行轻微的一律发配到极北蛮荒苦寒之地充军。官员若贪污赃银达六十两以上,将被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朱元璋还下令在各府、州、县衙门左侧设“皮场庙”,其实就是剥皮之刑场,贪官明正典刑后,被押到这里,砍下首级,挂到竹竿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缝好后悬在衙门公堂前两侧,用以警告、吓阻继任官员。

驸马都尉欧阳伦贩卖私茶,触犯明律,赐死!

《明史》记载,朱元璋对于自己制定的法律,毫不含糊的带头执行,而且执法相当严厉,在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姓帝王中亦属绝无仅有。

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他不顾朝廷禁令,大胆从南方向陕西贩运私茶,牟取暴利。后来陕西兰县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冒死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大怒,立即下令赐死驸马都尉欧阳伦,同时还下达了一道通敕令,表彰那位小吏忠于职守、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宁愿女儿成为寡妇,也要处死走私贩私的女婿,这就是朱元璋。

皇帝惟一亲侄儿 、开国功臣朱文正违法乱纪,杀!

《明史》记载,朱元璋惟一的一个亲侄儿、大明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被他毫不留情的废掉了官爵。本来朱元璋是要将他处死的,经不住马皇后的再三求情,这才将朱文正革除官爵,贬为庶民,永不录用。朱元璋的同村发小、开国元勋汤和的亲姑父,自恃靠山硬,竟隐瞒常州的大片田庄,不纳粮税,经人举报,朱元璋也将他依法处决。

反贪手段严酷,堪称地动山摇,鸟震鱼惊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间,对于官员贪污持零容忍的态度。他亲自主持、镇压了好几起贪污大案,其中株连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郭桓案。

《明史》记载,郭桓犯案时是户部侍郎。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余敏上疏告发北京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员李彧、赵全德等人勾结户部侍郎郭桓等贪赃舞弊、私吞、盗卖公(官)粮。朱元璋抓住线索,命令刑部官员顺藤摸瓜、依法严加追查。这个贪污大案后来又牵扯出礼部尚书赵瑁、兵部侍郎王杰、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侍郎麦志德等高级官员和人数众多的布政使司官员。最后查实,该案共盗窃、私吞官粮二千四百余万石,折银数目惊人。

案件查清楚后,朱元璋下令将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等处以极刑,并弃尸街头;郭桓、王杰、麦志德等六部侍郎及各地方布政使司以下的各级官吏共有万余人被处以死刑;被卷入该案的官吏数万人被逮捕下狱,严加治罪。被郭桓案株连的下级官员、富绅甚至官仓管理者、库丁,被抄家处死者不计其数。

朱元璋出身贫寒,起于蓬蒿,历尽千辛万苦,方才扫灭群雄,登极称帝,因此他深深体谅底层农民生活的艰辛,对贪官污吏恨入骨髓。

史上最酷烈的反贪手段,效果如何?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从改变官制、改善吏治、严格法令、严惩贪官、压制舆论、屠戮功臣和特务统治等方面集中权力 ,巩固朱明皇权,可以说收到了相当成效。尤其在反贪方面,他手段酷烈,毫不留情。史载,从明朝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福建的地方官因贪赃被杀者极多,很少有人能做到任满。

朱元璋曾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都杀了” 。

《明史 》记载:洪武一朝,“几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这一时期是史上封建政权对官员贪污惩罚最严厉的时期,也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最激烈时期,遭朱元璋杀戮的贪官污吏多如过江之鲫。虽然贪官污吏朝杀暮犯,但朱元璋也下定决心,发现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这段规模巨大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直到朱元璋死去方告一段落。但明朝的贪污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在朱元璋死后愈演愈烈,积重难返。他大杀贪官污吏,可明朝的贪腐依然无法禁绝,甚至他一死就死灰复燃了;他立铁榜严禁宦官干政,而明朝又是历史上宦祸最为炽烈的朝代 ......这是社会制度决定的,尽管朱元璋是史上最具权威、最恨贪官的皇帝,为震慑贪腐杀人如麻,却丝毫改变不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的短板。

历史反复证明,一切雄主、暴君美梦都不会长久,因为他们的个人主观欲望愈强烈,距离客观现实也就愈发遥远。简而言之:制度远比人更可靠。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民国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演义》中说:中国自三代以来,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原因有二:

其一,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

其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而朱元璋与刘邦相比,更草根,但也多了一份民族的情节在,华夏正统被篡百余年,北逐胡虏,救济斯民,使朱元璋成为历代开国皇帝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朱元璋其人如何呢?可谓是毁誉参半,诋毁的人说他出身卑贱,乃是凤阳无赖乞丐僧,何德何能窃据神器,屌丝出身的朱元璋登基后更加加敏感谨慎,不允许任何威胁皇权的因素存在,哪怕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保障政权的合法性。



支持朱元璋的人说他出身社会底层,知民间疾苦,关心百姓生活,尤其痛恨贪官污吏,是个铁腕皇帝,惩治贪官不留情面,恨不得杀尽天下贪官,胡惟庸案,驸马走私案,朱元璋对贪官除恶务尽,从这个角度看,他是站在百姓层面的好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以杀止贪,建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希望天下吏治清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无法探知数百年前真实的朱元璋,留给我们的只有一部部史书,一件件出土文物,其人是凶狠残暴还是心有青天,又或者多种性格杂糅于一身,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朱元璋,不过有一件事不会变,他夺回来了被胡虏窃据百年的锦绣河山,他希望山河依旧,海晏河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