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青岛和济南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更大些?

用户109287149878


青岛和济南是山东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座城市,其中2018年青岛GDP为12001.52亿元,而济南则为8862.21亿元,与青岛的差距不小。


那么青岛和济南谁的发展潜力更大?小编比较看好济南。首先我们来看一份报告,由任泽平团队评选的的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榜单显示,济南的指数为67.7,位居全国第17;而青岛则为66.9,位居第19。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但它在全国省会的存在感并不高,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济南GDP尚未突破万亿,省会首位度全国垫底,确实是比较尴尬的。但近年来山东也意识到济南首位度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省会首位度,济南与莱芜的合并就是“强省会”的一步,未来应该还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发展省会,因此未来几年,预计济南的经济增长将领跑全省。

当然,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它的经济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济南短时间内GDP很难赶超青岛。青岛如今也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城市升级战,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视科技创新,未来发展前景也是比较好的。


锦绣中源


2008年,胶东康来到山东,此人没有多少实际地方执政经历,是一个纯粹的政客官僚,此后接近10年的时间,不仅济南而且山东都几乎没有发展,山东与广东江苏的差距急剧拉大,济南与其他城市差距也逐渐拉大,而青岛凭计划单列的优势其发展没有受到影响。直到2015年一个叫王文涛的人来到济南当政,此人是城市建设的高手,可以说是一个人唤醒了济南一座城,迅速完成了济南的二环高架建设,高质量规划了C B D,争取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提出济南从大河时代进入黄河时代,频频引入大项目,拉开了济南发展的序幕。此后接任的王忠林压茬发展,更得力于新当政的山东书记,虽然刘书记没有地方当政经历,但不亏从审计部门出来,一眼就看出山东很大的问题就是群龙无首,没有带头大哥意味着国家的资源、政策与山东绝缘,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提出建设大强美富通的济南,其实就是省会战略,济南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快车道。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几年,济南的发展将会有一番好光景。


小顽童109946411


济南即使未来全力发展经济 ,有几大硬伤济南永远也解决不了 :

第一自然气候条件 雾霾和气候特点 ,即使济南把工业降为0 ,依然会有河北的雾霾输入, 谁让你离河北那么近呢, 浅碟盆地地貌导致 雾霾进来容易扩散出去极难 ,还容易积灰积土。

第二地理环境 城市空间扩展济南建设成本大, 南有丘陵 ,北有黄河 ,且黄河下游变成了悬河 ,就因为这个悬河, 济南一直不敢开发黄河两岸 。即使现在要北跨 ,建设区域也和黄河保持一定距离, 永远不能像长江珠江黄浦江海河一样变成城市0距离景观。 整个济南被小山丘黄河铁路和蜘蛛网般的铁路联络线割裂开来 ,市区延续性很差, 被迫往东扩展, 变成了老油条 。

第三过去规划的问题 现在已经很难解决。 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济南西站扩建 ,又没动静了 ,为什么不提了? 因为没法扩建, 铁道旁的地卖的太快, 新的高层住宅楼都盖起来了, 你能拆吗 ?你怎么扩 ?还有地铁不经过济南站的规划问题, 还有很多主干道拓宽受限 无法拆迁 ,还有断头路上竟然是单位大院和商业高层无法打通。刘长山路为什么能修接近20年,因为拆迁困难加下穿铁路线,就这就能把济南的发展困的死死的。看别的城市都异常开阔大气,可济南市区就想被重重枷锁捆绑着,异常的压抑拥挤。

第四市区海量城中村 没钱拆迁, 如果早拆还能拆的起 ,可房价涨上来了 ,而且还在涨 ,政府拿不出去钱来拆迁 ,以济南水涨船高的房价 ,即使几年后政府财政收入翻倍 ,依然拆不起。济南已经错过了城市拆迁更新的黄金期,这就决定济南老城区县城风貌永远改变不了了。

第五泉水对地铁修建的限制 现在济南地铁二期面临难产,为什么这么难?因为线路不好规划,规划一改再改,即使二期批复,建设难度也相当的大。 特别是经十路和大明湖南两条线路,要下穿泉水通道,且地下水太丰富,几年能修完是完全没谱的事,工程终止都有可能,因为到现在对泉脉到底影响多大谁也不知道,这届政府也只负责做规划就完成任务了,后面的建设难题都就留给后人了。济南成为泉水,败也泉水,如果无法平衡城市建设和泉水的关系,城市将必然倒退。

第六高考难得问题 山东高考难无解,可济南更难,过去省会还有降分照顾,现在没有了,可你应试能力比不上人家其他地县的学生。


skyandfire


拿济南与青岛做比较的提问,决不止一次了。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一再弄出该问答题,不免有意无意地携带出—些内斗、挑拨、制造抹黑、熏臭对方之嫌!应该休矣。也有观点认为:各述己见,只要本着”公正”态度评价,当属于正常。笔者先前也回答过此类问题,不仿再大致重表观点与思辩。

一、济南是省会城市,政治中心,文化底蕴深厚。青岛是计划单列、副省级城市,山东经济龙头……名銜不少。讲历史沿革、成因:秦化称济南为历下邑(千佛山),汉初称济南郡,隋改成齐州、唐前期称齐泺,宋徽宗时称齐州府,宋政和六年升齐州为济州府,元化称济南,明清称济南府。《济南府志》卷轶浩繁,尽显人杰地灵;山东六郡,济南为首。千佛低眉,沃野相望,齐鲁之”内地腹地”。可见,自古即是全省政治文化中心。济南的地里位置,相当于山东的“内陆内地”。从战略安全角度出发,无论古时或现代,设置”政治中心”驻地,岂会放在边陲边防、沿海地带?故青岛难以成为省会。不过,早在三十年代,青岛即被民国政府定为特别市(相当于今直辖市)。当时有上海、南京、青岛三城市在列。故此,在某种程度上而论,能说济南没沾”内地”地域之光?(战时,相对安全保险一些!);1958年,山东大学、青岛工学院分别迁往济南、武汉即为例证。(五六十年代,当时国策: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大分散、小集中、多搞小城镇的方针)。

二、当今图书中,常把青岛称作“原为小渔村”,城市建置至眼下,仅为122年。其实,历史资料早已给出:作为通商口岸,青岛(胶澳)远自隋代就开始同东南亚地区有商事往来,宋代以后海上贸易逐渐兴起繁荣。……山东的GDP排全国第三,青岛的GDP排在全省首位……济、青的差距,明显摆在那里。

三、题主问”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更大些?"客观地说,两座城市各有发展潜力。哦,新泰、莱芜相继划入济南;即墨并为青岛辖区。城市规模都在加大。一个是政治文化中心,一个是经济龙头,名牌产品”创新”都市。论风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古色古香;相对应地是栈桥、回澜阁、八大关、东海崂山……欧韵景致。犹如南京与上海相比?(地域上,上海原属江苏地界)。可揣测一下潜力?谁更大乎?长三角优势,不言而喻。青岛的临海”独特优势”,也早被专家学者看好。那么,寻找差距,奋起直追,”后进赶超先进!”,才是”地方”明智的民意和决策吧。

四、有人说,济南已有四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反问:十里洋场上海,几多历史?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几何历史?美国历史二百来年,头号发达。德、法、意比我们的历史悠久?应思索。八十年代中期大兴设备引进,是借鉴、模仿、而后筛选、取其精华,提升了国产化产能。如今,基础建设、高铁、航天等等某些科技成果……已把西方国家甩在后面了!……时有争论争议?皆属正常。笔者窃以为,兄弟城市,不可老时抱着”文化底蕴深厚”做基调儿,而默守陈规;也同样不可以”经济龙头老大”而倨功自傲。有比拼,认清差距和不足,奋勇直追撵向前,有赶超精神,方为可贵。

五、网民市民,应以客观、中肯之心态,辩证地对待两市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或避免内斗、吹牛、挖苦、狂言、愤喷、抑青扬济或反向抹黑对方。热爱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感情层面的确如此。但正视差距,迎头赶超,和谐共荣,方为明智之举。


可月


按照青岛的目前发展及未来趋势,可以负责任的说,不需要10年的时间,青岛的GDP会超出济南的一倍是没有问题的!济南除了自身是省会,具有政治和文化优势可以自慰外,在经济发展方面跟青岛比起来没有任何信心和优势!恐怕我大胆预计,尽管济南合并了莱芜,增加了一点信心,在GDP上也暂时微超烟台,但不出3年,济南还会被烟台超过 ,还会被打脸!难道那时济南还是靠增加地域面积来打肿脸充胖子吗?!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等代表着中国未来,青岛也一样,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也是这样过来的,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也阻挡不了!山东省应当在政策,资源方面大力支持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的发展,鼓励先进,昂起龙头,而不是鞭打快牛,抑青扬济!如青岛能够跻身于全国前十,乃山东一大幸事!反之,是山东一大悲哀!所谓平衡资源,扶起不该扶起的阿斗,只能让全省经济变得糟糕,甚至会跌出全国前三!


盘古点金


济南已经发展了4000年了,发展成这个样子…希望地球爆炸之前济南能把山东带起来,先定个小目标,1000年时间带动自己的商河济阳富起来


铁柱V5


济南就干点省会应该干的事情就行了,经济还得靠沿海来提升。不要一味的限制别人提升自己,自己已经扶不起来了,就不要拖着别人了,让别人展翅飞飞,弄不好山东就能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


奔驰的乳牛


济南,山东省开始省会战略后,青岛明显不发展了,而且全国都在发展省会,这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


正能满满


济南,济南是省会,青岛有今天都是济南带动起来的,感谢,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臣臣80


不要内斗,不要挑拨,希望济南青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山东,混出点样子给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们看看,别让人家小看了山东。不能让山东成为一个贬义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