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会是什么结果?

竹子岩石


个人见解,自顾自讲。我认为当真孙策等三个好汉围攻赵云,就先比较许褚\\于禁\\李典三个围攻赵云。当时刘备败走,许褚三个奋勇拦截,气势迫人。在这劣势关头,赵云敌住许褚三个,刘备从容脱身,之后虽没明写赵云对敌许褚三个输赢情况。但从刘备脱身后再次遇张郃\\高览二将包围,赵云再次出现,更一枪剌高览于马下。而且战场上再没见许褚\\于禁\\李典三个现身。大胆推测许褚三个已经被赵云杀退并且都着伤。再说正题,赵云对战孙策\\太史慈\\程普三个好汉,同等状态下,赵云必胜,谅孙策三个怎比得了长坂坡赵云激战曹操精锐虎豹骑凶险,这样分别比较,我认准常山赵子龙必胜


缘去缘来68


在三国时代,蜀汉的五虎上将赵云威名赫赫,武艺高强,当之无愧侪身于超级猛将的行列;而东吴孙策号为“小霸王”,横行江东所向披靡;太史慈被称之为东吴第一勇士,能征善战,武艺超群;程普为东吴老将,孙坚最为倚重的部下,立功无数。

那么,如果东吴三位猛将在战场上与赵云不期而遇,三人联手对赵云发起围攻,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呢?咱们来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赵云是《三国演义》中遭到敌方多名将领围攻次数最多的战将。穰山之战,独对许禇、李典、于禁的包夹中突围出来;长坂坡之战,单枪匹马被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人前后堵截,赵云是枪挑剑破“衣甲平过,血涌泉涌”,硬杀出去;随后又被锺缙、锺绅兄弟俩左右夹击,赵云奋起神威,把兄弟俩全都干掉了;赤壁乌林道,赵云一挑二,把张郃和徐晃打跑;即使年过七旬之时,凤鸣山一战,赵云威风不减当年,韩氏全家人围攻,赵云一狠心,搞了个灭门惨案;之后又有夏侯愗麾下八将群殴,赵云又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我们基本可以认定,赵云是不怕围攻的。论对付群殴的水平,赵云要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别的将领再厉害(如吕布、张飞),不过是“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走”,而赵云则常常是爆起伤人,斩将出围。所以说,赵云在遭到围攻的情势下,战斗力反而爆涨,比正常的阵前厮杀还要猛。

孙策是江东集团中战斗效率最高的将领,在他的战斗生涯中总共6战5胜,斩杀5人。除了太史慈,孙策所有的敌人都被他干掉了。但孙策恰恰最不善于乱斗,丹徒西山一场伏击,三个刺客就把他收拾了。

太史慈号为东吴第一勇士,但实际上除了干掉一堆喽啰兵,从来没有斩杀过一名敌将,平局倒是挺多,分别与孙策、太史慈、程普、张辽战成不分胜负。可以推测,太史慈这人防御能力相当不错,但缺少一击必杀的突击力。

程普是东吴老将,早在孙坚时代就是他最为倚重的部将。汜水关一战,挑杀西凉锋将胡轸,夏口之战中还“战不数合”挑翻了吕公。但他实际武力值只在孙策和太史慈之下。

那么,孙策、太史慈和程普有没有过共同围殴敌人的经历呢?还真有一次,那就在《三国演义》第15回的会稽之战中。孙策击败刘繇,兵进会稽,会稽太守王朗率部出城迎战。

大家知道,王朗这人不同凡响,他是文武双全,“武能横刀战子义,文可临阵骂诸葛”。他到得阵前,横刀大骂,直取孙策,太史慈要不出来拦着,他就要扑上来把孙策剁了。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部将周昕杀出来助战,东吴猛将黄盖出马接住,四人捉对厮杀,“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即然文中用了“鏖战”这个词,说明还是有一定回合数的。然后东吴发动偷袭,周瑜和程普从斜刺里包抄过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率兵败回城中。

咱们检点一下,东吴阵营中有太史慈、孙策、黄盖、程普、周瑜,而会稽军中只有王朗和周昕,但王朗、周昕仍然全身而退了。看来东吴众将的围殴水平很一般。

以此咱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两军阵前厮杀,东吴孙策、太史慈和程普围攻赵云,应该能够在五十回合之内击退赵云,但要想伤着赵云,那根本不可能,连王朗和周昕都能全身而退,何况防御力和突围水平都是三国第一人的赵云呢?如果是两军混战,那就得小心了,赵云是个可怕的机会主义者,把握转瞬即逝战机的能力非常之强,很难说什么时候就突然从某人背后冒了出来,一枪捅住腰眼。


馋嘴肥猫铲史官


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会是什么结果?我来告诉你,如果真的群殴他,他必死无疑!

赵云虽然有长坂坡救少主的功绩,在曹营里横冲直撞最后全身而退,但大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曹操下令:只许活捉不许放冷箭!试想一下如果一群人围殴赵云,但这群人得到命令是必须活捉赵云,刀枪都不敢用只怕砍红了眼杀了赵云。而赵云不同,他武艺高强手持长枪更有一匹神驹,近身者皆被他捅个透明窟窿,斩杀士兵如同切菜!在这种情况下哪个不要命的敢上前交战?不得不说长坂坡之战实为曹军放水!

再来看看太史慈有多厉害!太史慈吴国猛将,身高2.3米,身材魁梧有力。最善用箭被誉为神箭手,其技艺只稍逊黄忠!其战力值放在曹营能名列前五,可谓是东吴第一猛将。

再来看孙策的战力。孙策东吴创始人,史书记载“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与项籍相似!”史书虽有夸张嫌疑但也说明了孙策的武力也非同凡响,他曾与太史慈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程普东吴大将,其武力值数三流,与关平相比略差。

如果这三人群殴赵云,孙策程普近攻太史慈远攻,用箭射之赵云一命呜呼!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面对的是东吴三位猛将!赵云虽然厉害但他不及吕布典韦!






凌风录


在《三国演义》当中,太史慈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平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孙策和太史慈的武艺,就是张辽、张郃这个水平线的。

我们可以把孙策、太史慈,看成两个张郃,程普稍微弱一点,这三个加起来,大概相当于2.8个张郃。

赵云在穰山之战和张郃单挑,三十回合击败张郃。

汉水之战时,赵云和徐晃、张郃交锋,二人不敢应战,五子良将里面,徐晃的武艺最高,所以说,赵云单挑2个张郃是无压力的。

那赵云能对付3个张郃吗?这个就不太好说了,赵云在穰山之战的时候,为了掩护刘备,曾经和许褚、于禁、李典三个人力战,最后成功脱身了,这应该算是比较接近的战例了,也就是说,赵云最起码是能全身而退。

所以说,孙策、太史慈、程普三人群殴赵云的话,大概率是个平手,就算赵云少落下风,至少自保没问题。


历史都付笑谈中


狭路相逢勇者胜,孙策、太史慈、程普都是东吴集团的猛人,而赵云也是超一流神将,东吴三人组围殴赵云可否取胜呢?让我们分析一二,当然前提都是以演义为参考。

一、东吴三人组的实力

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威震江东无敌手,在和军阀刘繇的战斗中,孙策三合便将刘繇的部将于糜生擒,刘繇部将樊能,见孙策捉了于糜,挺枪来赶,结果孙策大喝一声,樊能被吓得落马而死,再看于糜也被孙策给挟死。这个战斗力是恐怖的,所以在江东这个地盘上孙策是打遍无敌手的,也就太史慈可以与孙策一战。

太史慈早年居住在北海,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太史慈一人一骑杀入北海城,又有应孔融之请突围而出去找刘备求援,一进一出期间太史慈所向无敌,枪刺箭射杀死贼兵数十人;在神岭亭之战,太史慈和孙策马上马下战了一百多合,杀了一个旗鼓相当;合肥之战太史慈和曹魏名将张辽大战八十合不分胜负。

程普是孙家老臣,早年和黄盖、韩当、祖茂四人为孙坚的左膀右臂,但是参考祖茂被华雄大喝一声只一合便斩杀,程普的武艺也就是二流强将水平。

东吴三人组,孙策、太史慈都是优秀的一流强将,程普差一点,二流强将。

二、赵云的实力

赵云的战绩相当绚丽,主要有三大巅峰之战。

其一汝南之战:汝南之战赵云三十合战平许褚,有一人对战许褚、李典、于禁三人联手而不落下风;后救援刘备一合斩杀了河北名将高览,三十合杀败一流名将张郃。

其二长坂坡七进七出: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 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其三汉水之战:汉水之战赵云勇救被张郃、徐晃围困的黄忠,一路之上秒杀数员曹将,杀到山上枪如梨花,让曹军闻风丧胆,看的胆战心惊的徐晃和张郃干脆不战而逃。

赵云还有不少优秀的战绩就不一一赘述了,总是是一个极优秀的超一流神将。

三、东吴三将VS赵云,结局如何?

东吴的孙策、太史慈、程普组合战斗力很强,但是赵云的表现也实在是超神。

许褚后来在曹操讨伐江东时,一人力战东吴的周泰和韩当,周泰武艺是不如孙策、太史慈,韩当的武艺基本和程普相当,再参考汝南之战赵云一人力敌许褚、李典、于禁三人但也只是不落下风并未击败三人。

所以综合看来赵云对战东吴三将还是比较吃力的,因为孙策、太史慈两人虽然不能入列超一流,但是在一流武将中是靠前的,赵云对战这两人上限是平手,但是再加个程普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赵云再勇还是无法战胜这三人联手的。

结论:东吴三人组孙策、太史慈、程普胜。

题外话:这里讨论的是演义,如果按历史而言孙策威震江东,一个人就能轻松干掉历史上的赵云。


我家的猫叫皮蛋


孙策、太史慈、程普围攻赵云最多也就是平手。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这四人的武艺水平。赵云自然不用多说,在《三国演义》中他身为五虎上将之一,武艺非常出色,斩将杀敌无数,属于最顶尖的高手之一。

而孙策、太史慈、程普的战绩也不错: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以挟死于糜,喝死樊能出名。程普数合杀死胡轸、吕公,击败过蔡瑁,表现不俗。而太史慈则先后和孙策、程普、张辽等名将战平,水平在演义中也足以跻身一流武将之列。他们三人在东吴阵营里也可以算顶级武将了。

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东吴作为配角,其武将的总体水平偏低,孙策、太史慈、程普距离真正的高手还是有很大差距。以太史慈为例,他在合肥之战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以上不分胜负,这个表现虽然出色,但是张辽在官渡和张郃也不过战平。而张郃穰山遇到和许褚、于禁、李典大战一番以后的赵云,还是三十多合失败。

从这个结果看,如果太史慈面对正常状态的赵云,最多也就是打上三十个回合就要败走,两人之间起码差了一个档次。孙策在神亭岭之战和太史慈大战百合不分胜负,此后程普遇到太史慈也是打了三十合战平,三人武艺相当,因此孙策和程普武艺也要比赵云差一个档次。

而在汉水之战中,徐晃和张郃联手对黄忠,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都不过堪堪困住黄忠。徐晃是能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合难分高下的猛将,武艺还在张郃之战,孙策、太史慈、程普三人联手不会比徐晃、张郃组合强多少。赵云则要比黄忠更胜一筹、而且更擅长应对围攻,因此面对孙策、太史慈、程普三人围攻不在话下。


不沉的经远


如果赵云一个人单挑孙策、太史慈和程普三人,必败无疑。

赵云在演义里确实很猛,而且强悍的一塌糊涂,但是他也强不过第一猛将吕布。在赵云刚出场时救了公孙瓒,和文丑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败,由此可见赵云的实力即使比文丑强,也不会强太多。

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也证明关羽略强于颜良文丑,所以赵云比关羽强,但是不会强太多。

关羽曾经对张飞说过,张辽的武艺不在他们之下,太史慈和张辽能战成平手,说明太史慈比关羽张飞只会弱一丝。

孙策号称小霸王,和太史慈战力相当,两人曾打的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至于程普,虽然没有那么出名,但是依然是一员猛将,绝对比刘备战力高。

他们三人群殴赵云,基本上又是一场三英战吕布,结果毫无异议,赵云必败。


海洋望星空


导语:

  • 孙策,号称小霸王。霸王是项羽,拿孙策跟项羽做比较,可见孙策有多么勇猛。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江东猛虎孙坚的遗志,在江东地区开辟了孙家的江山。
  • 太史慈,武力值与孙策相当,两人曾经私下斗殴不分胜负。原先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后归顺孙策,成为孙策帐下头号猛将。
  • 程普,是江东老臣,辅佐孙坚、孙策以及孙权三位主公。曾经救孙策于危难之中,赤壁大战时,程普和周瑜分别为左右都督共同击败曹操。号称江东第一虎臣。

这三位如果加在一起群殴赵云的话,我看赵云活下来的几率是比较小的。这让我想起了罗老爷子的三英战吕布,其实就是刘关张群殴吕布,两者属于同一个档次。

01孙策壮志未酬,一人可单挑赵云。

孙策带兵打仗是非常出色的,因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所以十分熟悉父亲在战场上的作战方式。

等他长大成人以后,也成为了孙坚的得力助手。不过孙坚被刘表的部将给射杀以后,孙策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实力强大袁术暂避祸端。

  1. 孙策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在袁术这里虽然很卖力干活,却始终得不到袁术的真正信任。所以孙策在谋划好一切以后,跟袁术借兵自立,背叛了袁术,自己到江东开创事业去了。
  2. 这期间孙策与周瑜一起携手创业,打下了江东集团。孙策的武力值非常高,单挑几乎没有对手,所以他常常独来独往,这也是他最让人不放心的地方。
  3. 因为常年征战,征服一个地区就会得罪这个地区的豪族。孙策也不例外,他得罪了太多人,其中便有许贡。许贡被杀以后,他的门人们为了给主公报仇,趁着孙策一个人的时候,刺杀了孙策。

孙策因此重伤,不久之后便去世了。这件事郭嘉早就有了预料,可见孙策独来独往的性格,是他致命的弱点。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孙策的武功十分高强。他不习惯出门就带着一大堆保镖过日子的生活。他喜欢独来独往说明他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

贡辞无表,策即令武士绞杀之。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雠。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三国志》

如果他跟赵云单挑的话,我认为是不相上下的。毕竟赵云也是刘备的首席保镖,战斗力绝对不是盖的。

02刘备九死一生,少不了赵云的鼎力相助。

刘备是一个非常悲惨的君主,他的创业历程实在是太漫长了。因为总是无法快速形成自己的集团,所以他手下的兄弟们算是吃尽了苦头。

关羽张飞自不必说,跟刘备恩若兄弟,必然是要追随刘备一生的。赵云作为刘备手下所谓的杂号将军,对刘备居然也是不离不弃。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

赵云虽然不是三国头部将领,可是他对刘备的重要性比任何头部将领都要重要。因为赵云是刘备的保镖,而且是首席保镖。

刘备戎马一生,本身就武功卓著,可是他依旧任用赵云作为自己的保镖,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1. 首先,刘备对赵云的武力值是非常满意的。正如曹操信任典韦和许褚的武力值,刘备也信任赵云的武功非常高。刘备将自己的性命交给赵云,他心里非常放心。
  2. 其次,刘备对赵云的忠诚度也是非常满意的。赵云过去时候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是刘备的老同学,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七年才与刘备再次相遇,从此不离不弃。
  3. 再者,赵云曾经多次拯救过刘备。在战争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能够不离不弃地保护着你,其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你武功再高,保不齐暗箭难防。赵云能够及时救场,可见他的重要性。

所以赵云是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所谓杂号将军,不是说赵云不重要。这些杂号都是刘备亲自拟定的,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魏延过去也做过所谓的杂号将军。可见刘备对赵云、魏延这些人的信任。

03太史慈的武力值不比赵云差,程普或许会差点。

单纯从武力值的角度来说,太史慈和孙策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太史慈本人的武力值也是非常高的。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三国志》

当时孙策假借保护家人的名义,已经到了东阿地区。本来太史慈是要主动请战击败孙策的,可是刘繇却不愿意重用太史慈。

结果太史慈成了一个侦查军情的小人物,没想到的是,孙策喜欢亲自出来侦查军情,李世民这一点跟他有点类似。

  • 这两个人在荒郊野外就这么遇上了。孙策这边的阵容可不简单,要么是黄盖,要么是韩当,都是当世猛将,一共13个人。
  • 太史慈这边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丝毫没有畏惧的情绪。孙策觉得太史慈英勇,所以也没有群殴太史慈,而是与他单挑,两人打了若干回合都不分胜负。
  • 最终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而孙策则夺取了太史慈的手戟。由此可见,两人的战斗力是不相上下的。

至于程普,他是江东第一虎将,孙坚帐下年纪最大的将领。他虽然立下了不少战功,可是单挑的战绩却鲜有所闻。

因此我们不好肯定程普的战斗力是否能够跟孙策、太史慈属于一个档次。应该是没有,程普应该更加擅长指挥战斗,否则历史上不会留不下他的单挑战绩。

总结:三英战吕布,其实在黑刘关张。这里也是一样。

刘关张三兄弟,在虎牢关跟前与吕布大战上百回合,都没能将吕布给宰了。而这三个人,每一个都是当时非常出色的战将,关羽甚至在水淹七军后成为了巅峰名将。

可是为什么他们就是杀不掉吕布呢?因为吕布在历史上是被曹操杀掉的。所以这一出戏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现在来看,这一出戏好像是在表现刘关张的英勇,其实是在贬低这三个人的实力。除了刘备外,关羽张飞哪个不是吕布的对手呢?所以压根就没有必要三个人一起上。

同样的道理,除了单挑能力不明的程普外,孙策、太史慈也是当世之名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战败赵云。没有必要三个人一起上,一起群殴的话,反倒贬低了他们的身价。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江湖小晓生


智与智逢宜必合,才与才角又难容。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那得看看他们的武力如何?

孙策,人送外号“小霸王”。曹操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孙策的骁勇是众所周知的。他的战绩就是一百合平太史慈。



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枪,直取孙策。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暗暗称奇。……

二人以嘴仗开始,且又纵马交锋,颇有大将风范。但越斗却又有另一番景象。

……于是且战且退。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二人最终发展到你撕我扯的地步,既有当街小混混的痞气,也有泼妇骂街的悍风。总之,缺少了勇将驰骋的气势。

不过也显示了二人武力的无限接近。而程普与太史慈的交战,似乎更有点狭路相逢之“勇”。

太史慈出马,要与孙策决个胜负,策遂欲出。程普曰:“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程普出到阵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敌手,只教孙策出马来!”程普大怒,挺枪直取太史慈。两马相交,战到三十合,刘繇急鸣金收军。



程普不惧太史慈,说明程普的武力不亚于太史慈。程普应该得益于他的智慧,尤其是武将对决的智慧。

《三国志》记载,程普是死在赴江夏太守的路上,“普杀叛者数百人,皆使投火,即日病疠,百余日卒。”程普杀百人,由此可见,其勇猛也非同一般。

程普是江东孙氏部下名将,历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没有一定的冲锋陷阵,杀伐疆场的经验,程普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是这三个人都没有和赵云交过手。但太史慈曾与张辽交过锋,七八十合平张辽。

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而张辽又曾与张郃四五十合战成平手。

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战。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而赵云曾三十合大败张郃。

云纵马挺枪,杀散后对,又来前军独战张郃,郃与云战三十余合,拔马败走。

以上战例充分说明,孙策、太史慈、程普都和张辽、张郃同属于二流战将。他们远非“常胜将军”赵云的对手。

可是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呢。在演义中,赵云有着丰富的群殴作战经历。且说刚才三十合大败张郃,战前赵云先与许褚力战,又寻刘备,冲锋陷阵,枪挑高览,体力已经严重消耗。在这场交战中,许褚可是曹营一等一的高手。



赵云年仅七旬曾力战四将,躲箭射韩瑛,弃枪擒韩瑶,更是精彩绝伦,展现了赵云混战的全面性。还有赵云帮助老将黄忠解围时,他面对曹营四将,临危不乱,颇有虎将之威风,足见其混战的魅力。

迎头一将挡路,乃文聘部将慕容烈也,拍马舞刀来迎赵云;被云手起一枪刺死。曹兵败走。云直杀入重围,又一枝兵截住;为首乃魏将焦炳。云喝问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杀尽矣!”云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杀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见张邻、徐晃两人围住黄忠,军士被困多时。云大喝一声,挺拔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在此战中,徐晃是曹营有名的“战神”,有万人敌之称。倘若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的话,在赵云丰富的混战经验面前,一种结果就是,三人惊惧而退。



还有一种可能是,杀退孙策和太史慈,而程普身首异处。那是因为赵云有一把无坚不摧的名剑“青釭”。这把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曾是曹操的宝剑,被赵云从夏侯恩手中抢的。赵云曾用这把剑力劈钟绅兄弟,在那次混战中大显神威。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孙策、太史慈、程普杀退赵云。为什么呢?只能说是赵云诈败而退。为什么呢?赵云可能要发挥他的箭射神功。不要忘了,赵云可是三国史第一神射手。

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这一箭是演义中难度最大的一箭,天黑、风大、目标小、距离远,徐盛和赵云的船不稳当。赵云的箭法高。那么此刻赵云会射谁呢?孙策死于许贡家臣的箭下,太史慈死于乱箭之下,你说射谁?呵呵。

闲将西话: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赵云,赵云有丰富的混战经验,他全身而退是很容易的。而对于孙策、太史慈、程普而言,会三种可能:一是被赵云威慑惧逃;一是被赵云的青釭剑力砍程普,因为相对于孙策太史慈,程普武力稍次点。一是被赵云的箭射退。


闲将西话


赵云虽然是三国里面的顶尖名将,但是如果碰上了孙策,太史慈和程普等人的群殴,他也很难抵挡下来。因为在三国里面,孙策还有太史慈的武功是相当高的,而程普这位老将也不弱。

一般说来,赵云的武功在三国里面应该是顶尖的。虽然因为机遇的问题,赵云没有和三国第一名将吕布打过,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赵云的武功不在吕布之下,如果碰到了吕布,也不会输给他。不过双拳难敌四手,赵云即使再厉害,如果碰到了实力和他旗鼓相当的几个将军的围攻,他也很难取得胜利,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而在三国里面,孙策和太史慈是东吴里面武力值最高的两员大将,孙策在东吴起兵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强大的实力,即使连曹操都对他感到相当的忌惮。太史慈同样是孙策麾下一名极其强悍的将领,他的武力值不在当时的众多名将之下,和赵云斗上的话,至少也是旗鼓相当的。

事实上可以拿三国早期三英斗吕布来看,吕布是当时第一猛将,但是碰上了和他旗鼓相当的关羽和张飞之后,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至于另外一个刘备,只是打酱油的人,对打败吕布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赵云碰上了那三员猛将的围攻,估计也和吕布一样,只能够落荒而逃而已。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