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因為距離現在時間最近,對我國近代歷史影響也最大,所以也最具焦點,無非就是:盛世的陰影是否大於取得的成就。當然,用我們現在的角度去審視這段歷史的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正如清史專家戴逸先生所說的那樣:“所謂的“盛世”並非就是美哉善哉,萬事大吉。如果用我們現在嚴苛的視角去評斷的話,中國兩千多的封建社會,根本就沒有盛世可言,只能稱之為“大治”。”所以,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定盛世的功和過,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清軍於順治元年(1644年)入關之後,歷經十八年的維護穩定,為清朝的全面大治奠定了基礎。康熙帝登基之後,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開始,以平定“三藩之亂”為契機,趁勢收降鄭氏臺灣,治理黃、淮兩河。從此拉開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康乾盛世”的成因分析:
“康乾盛世”歷經康、雍、乾三位皇帝,到乾隆帝時達到了鼎盛,前後歷時130多年。
在此期間,清朝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緩和民族、階級等矛盾的政策和措施,有效的維護了統一、安定的局面。使得勞動人民能夠安心生產,各方面迅速擺脫了明末清初的戰禍影響,綜合國力得到了儘快的恢復,達到了中國封建時期的巔峰。
在封建社會的條件下,盛世的形成並非是偶然得來的,能夠成為盛世的局面,必然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的。

首先,要看統治者制定的政策和實施的方法,是否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
康雍乾三帝,在治世的過程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分開來說的話,康熙注重“武統”,雍正注重“文治”,而到了乾隆則是取二為一“文武兼備”。不過,不管各自的特色是什麼,“整頓吏治”始終被他們放在了首位。
不計地位、不計權勢,無論是封疆大吏,還是皇族親貴,只要有違國法,必然會受到嚴厲的懲治。比如說,乾隆以貪汙罪處決了內弟高恆,在當時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通過幾十年的不斷整頓,用“源清流潔,政通人和”來概括當時的吏治情況,還是恰如其分的。
其次,清統治者吸取了前明滅亡的教訓,以大力發展農業為立國之本。
康熙時期開始全面推行墾荒政策,到雍正和乾隆時期,墾荒政策已經推廣到了邊疆地區。駐守邊疆的軍隊,也實施了“軍屯”政策。與此同時,清朝政府還興修水利,頒佈相關的惠農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改善了大眾的生活條件,確保了勞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清政府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土地被大部開墾,耕地逐年增長,農民和其它勞動者的生活得到保障,社會也因此得以安定。
第三,堅持國家的“大一統”原則,並制定了相關正確的民族政策,使得邊疆安寧,長治久安。
在這一方面,早在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康熙帝就提出了“中外一視”的治世觀念,突破了兩千多年來的內外之分、華夷之別的傳統觀念,把“大一統”的政治理念發展到了極致。
鑑於這種治世理念,康雍乾三帝耗時70多年,以重大的代價統一了東北、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及西南等地,維護了國家的完整與統一。
第四,在思想和文化方面,清廷確立了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統的治思想。這不僅進一步推進了文化的發展,而且為盛世增添了新的內容。到了乾隆時期,已經出現了“文治之極盛”的鼎盛局面。

“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乾盛世是清朝在將近300年曆史中,最為興盛時期。無論是農業技術、人口數量、還是耕地面積,都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歷史時期。
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國耕地面積近6億畝,到了乾隆末年,全國耕地面積增加到了10.5億畝,糧食產量增至了2040億斤,中國的農作物產量世界第一。人口則從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後的約1.5億人,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增加到了約3.13億人,佔當時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清朝時期城市也有很大的發展。19世紀初,全世界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城市總共有10個,而清朝就佔了6個,即:北京、蘇州、杭州、江寧、揚州和廣州。城市以下的集鎮數量也大大增加。法國啟蒙學者伏爾泰,曾稱讚當時清朝是:“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
對外貿易急劇增長。清朝主要出口商品有茶葉、絲織品、土布、瓷器等,尤其是茶葉佔第一位。當時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都要從中國購買總值約400萬兩白銀的茶葉,而運到中國來銷售的毛織品、金屬、棉花等主要產品的總值,都不足以抵消運出的茶葉這一項。所以,為了平衡貿易收支,英國人不得不把大量的白銀運入中國。
康熙年間,清政府的關稅正額43000兩白銀,實際上關稅收入大大超過了“正額”。到乾隆時期,每年超出正額的部分,已經達到了85萬兩,增長了將近 20多倍。也正是基於這一原因,為了平衡對華貿易,英國把鴉片作為“商品”運進了中國,並發動了罪惡的鴉片戰爭。
18世紀初,在康熙帝的主持下,清廷從事兩項巨大的科學工程。一項是《律例淵源》,介紹了中國和西方音樂各種理論、樂器製造、天文曆法以及西方的數學與中國的算數;另一項是用近代科學方法繪製了第一幅詳細的中國地圖。
法國《百科全書》的主編狄德羅在《中國》這一條目中,盛讚“中國民族,其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智能、政治、哲學的趣味,均在所有民族之上”。德國的萊布尼茨認為,“歐洲較之中國優越之處,在思維和思辨的科學……但一轉到實踐哲學,即生活、倫理、政治實踐,歐洲人便難以和中國人相抗衡。”

康雍乾三帝開疆拓土,使得疆域再次擴大,甚至超過了漢唐。清代中國版圖,從西部喀爾巴什湖到東部海疆,南至南沙群島都達到了極限,為現在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盛世下的文化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在教育、文學、藝術、史學、哲學、地理、數學、天文、醫學、軍事等各個領域,人才輩出,異彩紛呈。盛世修文,大規模整理典籍,編纂圖書,其中以康熙朝所修的《古今圖書集成》與乾隆朝所修《四庫全書》為代表,被稱為“文治之極隆而儒生之殊榮”。著名的考據學派,獨樹一幟,即形成於盛世時期。康乾盛世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並將其推上了頂峰。
“康乾盛世”下的陰影:
當清朝處於“康乾盛世”之時,世界也在不斷的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多種錯誤的決策,使盛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西方把手工業逐步機械化、使用鍊鋼新技術、蒸汽機發明與應用、維護市場的興旺、確保商人的活躍度,航海技術的發展、殖民地的開拓、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革等等,推動西方完成了工業化,跨進了“近代社會”。但是在變化的世界面前,康雍乾三位皇帝,卻表現出了出奇沉默。
重農抑商,從各個方面打壓、控制、排擠、限制工商業的發展。清統治者認為“興商”之舉,即不合祖宗家法,也是對國家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的。
在儒家思想的統治下,整個清朝都瀰漫著輕視和藐視科技之風。比如說清朝初期的戴梓,他發明的“連珠銃”,而後又造出蟠腸槍和威遠將軍炮等,都是當時國內火器領域的佼佼者。如果進行批量生產和列裝軍隊,戰鬥力將會成得以增長。然而清統治者抱著“騎射乃滿洲根本”的傳統思想不放,對其重視度不夠,反而偏聽偏信,毀掉了一個具有絕對創造力的人。
閉關鎖國、拒絕交流是清廷對外關係的基本政策。康乾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大環境的變化,讓人們從分散逐漸走向了一個整體融合的過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經濟國際化是大勢所趨,然而清廷卻在這個時候逆時代潮流而行,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其它還有禁錮思想、拒絕接納新生事物等等,使得諸多錯誤的決策成了盛世下的陰影,清政府也因此成為了時代的落伍者。
“康乾盛世”綜述:
“康乾盛世”以恢宏的氣勢,顯示出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的輝煌。中國此時居東方文明之巔,也是18世紀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是與西方社會相比,沒有出現具有影響世界的新發明;西方已經進入近代社會,而中國尚處於在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頂峰,這一切都顯示這歷史將出現一個變局。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百科》、《世界歷史百科》、《清史史料考究》、《中國通史》
閱讀更多 學史泛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