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蝙蝠"

2020本應紅火的大年變得冷清,祖國人民倒也一起過起了難得的肥宅生活。一時間各種自娛自樂也向大眾襲來:客廳旅遊,手機打碟,朋友圈遊戲等。而發生這種種的背後其因皆為新冠病毒,也因"蝙蝠"。

但細細想來蝙蝠更委屈,他們自知身體攜帶病毒眾多而身居昏暗幽深的山穴不願與人類產生瓜葛。但人類偏偏不自知,歷盡萬險也要品嚐野味。此時小編竟不知應該為野生動物的處境感到擔憂,還是為人類的冒險精神點贊。

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

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

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

新冠病毒的發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新年伊始之際舉國哀痛,人心惶惶;必然在人類的慾望與日俱增,美好安逸的生活似乎已經配不上我們按捺不住的跳動心臟。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與藉口去譴責蝙蝠,譴責果子狸。反倒應該自省。

對的,就是自省。02年的非典發生之後,鍾南山院士就曾擔憂"非典會捲土重來。"原話是這樣說的"假如我們堅決採取措施,我估計非典不會回來;如果不加強管理,那肯定還會回來的……"

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

災疫仍氣勢洶洶,每天最新疫情地圖的更新扣人心絃。與此同時,可歌可泣、可贊可頌的調子於社會之中廣為傳唱。可悲可氣的人類反思論,口誅筆伐的食野味者也在社會之中被廣為評論。科學家,醫護人員,最基層便民人員等都在偉大而一聲不響的做事,其中的細節小事也甚至成為這個春節唯一感動的精神來源。尤其記得一位醫護人員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不要報道我,被我老婆知道後要和我離婚的。"扎心嗎?感動嗎?想來是的。但是原因似乎也出於此。我們習慣了馬後炮式的自我安慰卻沒有想過從源頭解決問題,我們一味的去譴責食野味者卻也從沒想過去剋制一下自己不得當的慾望。鼓勵打氣的話我們聽的太多了反而已經學會自我鼓勵自我安慰的自我感動哭泣了。

溯其根源,其實新冠病毒代表的是一個社會大問題,跟反思論沒有太大的交接處,如要硬按一個名號,也只是文化思想的一部分罷了。新冠病毒的背後,是人類橫行的慾望和過於自由的內心更是蔑視法律的惡劣行為。慾望是一個問題,人人都在探討,人人都在反思,人人都在提出辦法卻從不曾望向自己,每個人都是這樣,每個社會又都是這樣。所以爆發了非典,爆發了埃博拉,爆發了新冠等等。如果每個人都能合理的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慾望,那麼多年前的"太平天國"成功可能性就平平增加了許多。他們失敗了,經驗留給了我們,但沒想到百年之後仍是如此。雖兩者事件沒有必然的聯繫,但都歸於慾望的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 黨和政府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並不斷完善改進,其目的就是為了規範人類不合理的慾望。法律出現了,辦案人員出現了,隨之人類渴望"自由的心"也出現了。而這種自由在許多人身上體現的卻是反叛。我們習慣扮演著審判者,卻對自己的錯誤渾然不知,我們歌頌言論自由的權利,卻沒有承擔言論自由的責任。就是這樣,我們一步步走進自己挖下的陷阱,被困於疾病,困於病床,困於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另一個問題:市場管控的缺失。《羊城晚報》在2010年3月3日的報道中也寫道食品安全管理的問題。

新冠病毒:蝙蝠之下還有

滿大街不讓賣卻仍在偷偷交易的不在少數,人們控制不住的慾望在鑽著法律的空子,所以市場監管更應加強,法律管控更應加強,每個人對於法律的看法更要莊重且不差分毫的遵守。

我們要理性!我們要自省!我們要遵守法律!難關必定過去,新冠必定被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