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近幾年來,影視作品的翻拍成為一種“熱潮”,近年來,翻拍劇數量猛增,其中,以古裝劇和現代題材佔據多數,包括四大名著IP的《西遊記》和《新白娘子傳奇》等。

然而,卻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特點,今年的翻拍劇作,有的堪稱經典,有的卻只是曇花一現,逃脫不了“高收視,低口碑”的命運。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國產翻拍劇目前的現狀

01,同質化嚴重

國產翻拍劇很多都是根據國內外優秀IP改編而成的。

或者是對經典影視作品進行改編再創作,或者是對知名的漫畫或者是文學作品進行延伸和拓展,這也導致我們翻拍劇內容結構較為單一,同質化較為嚴重等現象。

在資本逐利的情況下,很多的投資人和製片人會在高額的經濟利益誘惑之下,盲目跟風,結果導致同類化題材扎堆,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而原創內容的缺失,讓更多的出品人和電影投資商都更為追逐自帶粉絲效果的經典IP,利用人氣明星來達到短時間的爆發。

而一旦和原著的差別較大,則會引發觀眾的“詬病”。

誠然,翻拍作品因為有IP支撐,尤其固定的粉絲,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到更多對於原著作品感興趣的觀眾,獲得較高的關注度。然而,在高話題度的背後,也充斥著虛假的繁榮景象,並不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們影視劇創作的核心競爭力。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02,重特效而輕內容

大多數的翻拍劇相比較原創的影視劇,門檻和成本更低,製作週期也更短,所以,很多的翻拍作品都存在著良莠不齊的,較為粗放的特點,在畫面,特效,故事情節,人物性格以及價值觀的傳遞方面都存在著“精細化不夠”的問題,重特效而輕內容。

即使有創作團隊邀請到了更為專業的影視製作團隊,也會因為對於原有故事的把控力不足而出現邏輯和敘事上的偏差,影響觀看體驗。

在現有的翻拍作品中,尤其是神話或者是古裝劇,特效作為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特效本身是為了影視作品中的“效果”所服務的。

而很多的創作團隊在做特效的時候,僅僅是為了和舊的版本上力求一個“質”的飛躍,以致於很多的古裝題材作品,空有特效而缺少優質內容的佐證。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03,人物形象忽略了歷史的厚重感

人物性格是影視作品中最核心的體現者,一部作品的成功,和人物的塑造息息相關。

在經典的影視作品中,很多觀眾也會因為人物形象而對一部劇作印象深刻,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豪爽義氣的武松等。

對於現代的很多影視翻拍劇來說,創作組都想要呈現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在故事劇情和人物造型上“死磕硬磨”,力求打造和原作煥然一新的視覺效果,然而卻忽略了歷史的厚重性。

比如,有一些翻拍作品在人物造型上大加變革,甚至根據自己對於歷史的理解和經歷來加工創作,結果導致翻拍出來的作品失去了原作人物的魅力,被觀眾所吐槽。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思考與突圍

翻拍劇作火爆,必然有其傳播上的優勢和長處,然而,一旦把握不好,容易出現更多的問題,那麼,翻拍劇作的突圍之路到底在哪裡呢?

01,正能量和正確價值觀的傳遞

現代社會,影視作品不僅是人們休息娛樂的一種方式,也有著對於觀眾思想價值觀的傳遞和思索。

英國的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在著作《正能量》中這樣說: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給人希望和向上的動力,促使人不斷的提升,讓生活圓滿的內在需求。”

好的影視作品,不僅能夠帶給觀眾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並且可以將這樣的正能量轉化為生活中不斷拼搏奮進的動力,讓人在娛樂中有所獲,有所得。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02,立足於現實,多元化內容生產

在我國,翻拍劇的主要受眾仍然是對於原作忠實的年輕觀眾,在類型化扎堆的今天,翻拍劇真正缺少的是和觀眾息息相關的現實主義題材。

脫離現實,則會讓創作者處於“自嗨”狀態,審美孤立的侷限中。

2019年,有一部翻拍自國外的影視作品《深夜食堂》,邀請來了影帝梁家輝領銜主演,畫面唯美,治癒溫馨,然而,卻仍更多的觀眾覺得“不接地氣,脫離中國百姓生活”!

這個現象形成的原因,並非是因為劇作的不用心,而是因為創作的阻礙性。

原作的限制,讓電影的整個風格貼近於日式和風,而不貼閤中國老百姓“啤酒飲料,大口擼串”的現實生活。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俄國的文藝評論傢什克洛夫斯基曾經大力提倡現實主義題材。

他認為:

“藝術生產是現實生活的陌生化,創作者需要從現實生活中來獲取素材,通過藝術加工來將平時熟悉的生活變得陌生化。”

現實主義題材是藝術的基礎和歸途,只有立足於當下,深耕現實主義題材,才能夠避免盲目創作。

賀歲檔,一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國產電影《誤殺》,以小成本的投資取得了12億的票房成績,高口碑的背後是對於改編之中對於原有素材的加工提煉,立足於當下和中國人的審美思維,挖掘出了當下人共情的情感因素。

在對印度版的改編中,並沒有一味的“自嗨”,而是注重“講故事”的技巧,創作出更生動優質的劇本,引發觀眾的思索。

這是我國翻拍劇的一次突破和革新,對於影視翻拍劇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鏡鑑價值。

傳承還是斷裂?影視劇翻拍“熱”背後的“冷”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