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你看了几本书,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

书伴茶


这两天我正在看《清朝野史大观》。此书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到有清一带的方方面面。我重点看看了些林则徐的故事,深为感动。下面向网友推荐部分章节。

(一)《作官须从牧令出身》。

林文忠(林则徐)在苏州作巡抚时,常对部下僚属说。(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曾文正(曾国藩)督西江时尝曰,作官当从州县作起,才能立的住脚。今士人通籍多以翰林为荣选。次亦望为六部曹郎。这样的人既便作到宰辅,(宰相)又能有什么荣耀呢?而身为州县者,又往往横征暴敛。缓安抚,瘠百姓,肥身家。案牍付之幕僚,耳目寄之胥吏。以这样的经历,能不贪腐误国秧民吗?

你看对各级干部的培养教育,是否应从基层抓起呢?

(二)《林文忠临殁大呼星斗南》。

文曰,粵贼(太平天国)初起。首陷平乐城。此时林文忠以由西域赐还。文宗(咸丰帝)特召起之田间。此时公方因疾病仰卧于床。闻命起而束装星夜问程。因长途拔涉老病益剧。由公子编修汝舟隨侍。劝公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时还能叫苦吗?因口占一联云。苟利国家生死已,敢因患难避驱之。乃带兵急行。忧国焦劳,驱驅尽瘁,遂死干广宁行舘。初贼震公威名,咸胆裂解散,猝闻溘逝,毒焰益张。公临殁大呼星斗南,莫解所谓。可见文忠公为国为民鞠躬尽足,死而后己,真国家之栋梁也。至于(星斗南)三字究为何意?我猜想(星斗)两字应指北方,南字当指南方广东,其意不外戚继光一首诗中所说。

南比驱驰报主情,江边花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总是橫戈马上行。

更确切的可看林则徐所写《次韵答陈子德培》。此诗为林公虎门销烟后,发配伊犁充军途中所作。诗曰。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犹听江东战鼓声。

此诗明白如话,不作解释。

(三丿《林则徐祈雨》。

话说林则徐督楚时(湖北一带吧)。时值大旱,米价腾贵,民有饥色。公倡议捐廉贩米平价便民。(即官员捐出养廉银,买米平价便民),劝僚属量力乐输,谁知那些官员皆有难色,事竟不果。你看这些贪官,拔一毛而利天下之事,无人愿干。见此公旋牌示某日虔诚祈雨。自撫司,下至牧令照例在头一天斋戒。及期,公徒步临坛,各官踵至。拈香毕,席芦于地,以次列坐。时骄阳当空,不张盖不设茶,众皆苦之。公曰。我辈平日养尊处优,不识民间疾苦,今日愿与诸君共尝之。坐约三炷香之久,公曰,茶水不能少饮。命仆抢甕至。公先饮,余以次分给。各官渴甚均一吸而尽。少倾公大吐,众亦吐。公曰此足以验我辈心腸矣。叫大家不要动,不要掩盖所吐之物。公起亲验,命侍者按物登记。结果一看,众吐皆腥荤厚味,独公所吐藜藿赤饭。公作色曰,你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吗?天生不仁之心。看来你们真是把民命看做儿戏了。在这里弄虚做假。闻此众人皆愧惧,恐公弹劾,愿尽力捐输办平粜。


辽阳郭同建


陪儿子在家,不能总拿着手机玩,儿子很喜欢看书,于是放下手机陪儿子一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好妈妈~不吼不叫》。这本书颠覆了我平时教育孩子方法的认知。原来不吼不叫的小妙招特别多,这样孩子也愿意和你交流也很听话。(原来我就是对他特严厉,一不小心就火冒三丈)


豆豆161799


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和《血疫》,都是特别直面社会现实的书。前一本看了两天,后一本看了一部分,然后去看了美剧,文字描述,配上剧,画面感冲击太强了。

既然来了,就和你分享一下。

01/

金智英是82年生,是典型的的80后韩国女人。享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看到了社会对于女性的种种不公。因为产后抑郁症而就医,抑郁让她产生了类似“人格分裂”的精神症状,经常突然以其他女性的口吻和他人对话。

一罐啤酒喝到快要见底,金智英突然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代贤啊,最近智英可能会有些心力交瘁,因为她正处在身体渐渐恢复、心里却很焦虑的阶段。记得要经常对她说‘你很棒’‘辛苦了’‘谢谢你’这些话。”

金智英从一个少女,过渡到一个母亲,她并没有强大的心理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压力,所以出现了精神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种创伤叫“替代性创伤”,前几天因为大家对疫情的关心,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并且为深处疫区的病者感到同情。同时关联到自己的现实,因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好的事,自己却感到伤心难过,甚至抑郁焦躁,这是替代性创伤。

而金智英是“替代性”地转移自己的压力,将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或者说以另一个人替代了自己,这是一种逃避自我受伤害的方式。

小说以她的精神出现问题开始,追溯了韩国女性面对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历史与现状。从她母亲的那一代开始就经历“妈虫”经历,到了她这一代,依然没有得到改变,甚至更加严重。

书的最后,女性主义研究学者金高莲珠说出了可以概括这本书的一句话:

追求普遍性而非特殊性,正是这本小说最特殊之处。

“金智英”们无处不在,她是“我们”,是每一个备受家庭、社会和事业煎熬的女性。


02/《血疫》

《血疫》是为了了解当下发生的新冠肺炎去看的,也是为了多了解人类所面临的的病毒考验。

小说描述性的文字很多,作者试图详细地呈现出埃博拉病毒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对于非洲、欧美国家来说,这种病毒的危害,早已不是己身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必须面对的。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线状病毒,而非冠状,它的传染性比冠状低,但是致死率却是极高的。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真实故事,从非洲丛林出来的莫内坐飞机前往内罗毕医院治病,但是死在了惨不忍睹的救治过程中,病毒的发展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救治他的医生护士都被感染了。

医生幸运地活了下来,后果却是未知的。1980年,远在美国病毒所的南希,受到了一个病毒血样,她敏锐地发觉了这种病毒的可怕性,并且采取了一定措施。然而,病毒的狡猾性是出乎人类的预料的。

在《血疫》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顾一切只为利益的商人,不顾病毒的可怕贩卖猴子,可以看到不重视事实只在乎经验的“专家”。当然,还有像南希一样奔赴在控制病毒,不顾安危的研究者,还有强势重视的军方官员。

美剧画面有的很血腥,但据说还不是事实的十分之一,有些我们人类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是始终逃不掉的。


我们不说命运如何,只想说,在能力范围内,挺身而出,人类的发展史上,会有许多牺牲,可以做的,是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作为个体的我们,如何安放自己,以一个平凡人的姿态活着时,就安分守己,如果有人需要,我们总会有人站出来。时代让每个平凡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


以上,谢谢阅读。

我是当归,与你共勉。


当归的阅读地图


这段时间读完了刘慈欣的《三体》。

刘慈欣的《三体》第一册出了有段时间,今天才想到拿来认真读一读,虽然一直很不喜欢在电脑上读书,但是《球状闪电》和最近的《三体》都在电脑上就让我进入愉快的阅读体验,大刘作为工程师的身份用一个业余作家的态度再一次向我展示了量子物理美学的神秘莫测。

某种程度上《三体》应该是《球状闪电》的延续,其中再次隐约的头露出《朝闻道》中对终极哲学的探索,个体生命在宏观宇宙面前的渺小被放大在眼前,所有的人类活动不过是宇宙尺度的微观粒子碰撞,一切只不过是偶然的反应随后便湮灭在被观测后的坍塌中。

哲学其实不过是思考我是谁、在哪里、为什么这些主题,然而很容易就会被食物和性轻易的取代,所以意志薄弱的人永远无法走上金字塔的顶端,借助"三体"这个游戏来考验不同的历史洪流中个体对潮流的作用是个无法证伪的命题,同样无法证伪的还有"不存在",这是一个薛定谔的猫式的悖论,一旦你证明它,就同时证明了它的反面——即"存在"。

故事还没有读完,球状闪电中有精彩表现的丁仪还没有很大的戏分,这个有着惊人的思想力量的物理巨人比汪渺看起来更了解宇宙的真相,所以也看起来最超脱。他在大草原上被草原的风吹得如同旗帜一般飞舞的长发、大背心和短裤曾经击溃了有着巨大男人魅力的航母舰长,却敌不过宏观世界的一颗宏原子。

大刘的小说从《流浪地球》开始就是个压抑但美丽的局,《乡村教师》中展示的宏大布局和精细个体描述让人叹为观止,直到现在我仍认为这是目前国内最伟大的两部科幻小说,《朝闻道》中的哲学和未来关怀是一切对科学和真理怀有敬意的人都应具有的美德,只是宇宙永远都不可能为每个人闪烁。



熊猫影音Show


最近在看《人间失格》,太宰治的作品,之前听说这是个读了让人抑郁的作品,看了之后觉得男主是个双商高,颜值高,强行给自己套上悲情色彩的神经病,读完一半了,没有任何收获,浪费时间,大家还是读其他书吧,当然,如果有人觉得想读或者读过觉得不错的,我也没话说,我只是陈述我自己的观点,你不认可也不比必与我争辩,各自安好


阿猫闹太套


这几天看了《鲁滨逊漂流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然是主人公。在荒岛上他没有被这些困难给难倒,他选择了生存,他用勇敢战胜了困难,用智慧解决了一切难题,就这样,他又生活了二十八年,这是多么艰难的二十八年啊!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个坚强的人创造出的奇迹!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只有像鲁滨逊那样不畏艰险,勇敢生存的人才能度过难关,就阿斯图里亚斯说的那样——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夏目友人帐wow


最近看了一本《沟通的艺术》,书中有这么一句: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的人!看过这本书后比较喜欢说这句话的林肯。从他讲过的这句话我觉得与人交谈,贵在真诚。人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诚,才使人怜,唯有真诚,才能使人信服。



窦同钢


《狼图腾》

我觉得对陈阵的描述还是比较成功的,他的好奇心、执著以及一些鲁莽的行径非常符合他当时的年龄,而他的身份——一个成份不怎么好的知青,以及来自北京,都让文中的一些文化层面描写有了背景的依托,虽然有些段落冗长不必要,但是人物还算成功吧。看到小狼终于死了,我也突然有一种解脱感。








张红燕


《一个人的朝圣》以下是我的读后的一点感受:

今晚读完全文,让我十分地感动,一半悲哀一半欢喜,或许只有在生命结束那一刻,所有的爱恨情仇才会释怀。

我们这辈子真的会走很多路,遇见一些人,听过一段故事。或者,还会做许多好的、坏的事。会悲伤、会哀怨、会感动、也会快乐,享受这些不同的情绪哦带来的悸动。

其实,人拥有的东西真的很少,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所剩无几,到后来,屈指可数。包括生命中重要的朋友、亲人、爱人,都会一一离去。所谓,珍惜当下,不要执着于存在的伤痛,深陷其中。有时,一回头,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请大家切勿总是忽略。

主人公深受不幸童年的影响,可以说其负面影响伴随了他的一生。追寻爱,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爱,导致逃避社交,错失了许多快乐,甚至造成了对儿子抑郁自杀的遗憾,从而遭到伴侣的误解与指责,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面对朋友的帮助和离开,却说不出一句感谢和道别的话语。当你身陷沼泽之中时,除了自救,没有更好的捷径。若是选择封闭自己,那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抽离开去,似乎与你无关。

人人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要做让自己遗憾的事儿。其实人这一生,有因有果,必有关联。若你做了后悔的事,请允许自己难过,哭泣,而不要走向极端的自闭。无论何时,善待自己,宽恕自己的所作所为。

人生在世呀!属实注定有太多的不完美。



Hi且听风吟吧


最近又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很喜欢的主人公是孙少安。

孙少安是最朴实,最善良,最有主见的中国农民代表。

小时候,他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但他并不因此沉沦,报怨。他无怨无悔地用双手托起这个贫困交加的家,对奶奶爹娘他极其孝顺,对弟妹他非常疼爱,他尽心尽力当好村干部,刚改革开放,他就领导家人办砖厂制富。

对待爱情,他非常知道自已需要什么样的另一半,对于润叶的爱情,他知道不可能使双方幸福,就果断拒绝。娶了个山西姑娘,找到了他的真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