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滿15年養老保險退休金每月1200塊錢左右,值得繳嗎?

張雪-妙妙


當然值得繳納的。跟你透漏個事,現在每年都有好多人在快要退休的時候突擊補繳社保費,一次性繳納大幾萬的,就是為了退休後能領一兩千退休金。因為大家都算的很明白,自己活的夠長,領幾年退休金就可以回本,以後就是純賺,所以都爭破頭想要補社保。這就是社保值不值的現實寫照,可惜,從今以後這種做法不行了,因為政策已經不允許沒交社保的人這樣鑽空子,所以以後想要退休領退休金,只能靠長年累月慢慢的積累而成,再想突擊補繳社保費享受養老金待遇已經不大可能了。


所以,一個人能有退休金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不管退休金有多少,總比沒有強。

說實話,員工個人繳納滿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有1200元的退休金真的是不錯了,很值的一件事。不信我們可以算筆賬,大家一算就知道值不值了。

就拿我所在的寧波為例,按照員工最低的社保檔次計算,員工個人每月繳納約262元養老保險,一年費用為3144元,15年一共繳納47160元養老保險費,按照養老保險費逐年遞增的樣式算,就算15年一共需要繳納50000元費用吧。

那我們算算一個月領1200的退休金,多少年可以把自己繳納的50000萬保險費領回來?這個很簡單,只需要3.5年就可以全部把50000元成本掙回來,以後領的退休金全都是純賺。也就是說,如果男的60歲退休,那麼63歲半就可以掙回成本,從那以後都是賺,活的時間越長,那麼賺的就越多。如果是女的50歲退休,那麼從53歲半開始就純賺了,等到60歲的時候,已經純賺10來萬。看看,是不是很值!如果退休後能夠活到八九十甚至100歲,那退休金可以多領幾十萬呢,值得很。

所以,繳納滿15年養老保險費,然後退休時每月領1200退休金是非常值得的。只要員工有機會繳納社保,就一定要繳納,不要猶豫。


Sir聊HR


樓主你好,繳納滿15年的養老保險退休金每個月1200塊錢左右,值得繼續交費嗎?繳納滿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啊,實際上能夠獲得1200元的退休金,基本上還是要按照100%的繳費指數來進行交納,所以說如果你按照最低標準60%來交納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的話,那麼往往退休之後只能夠獲得800元到1000元左右退休金的待遇,實際上是達不到1200元的。

那麼這個基本養老保險還是值得參考的,為什麼呢?因為只要你一旦享受養老金的待遇,那麼首先我們可以保證一點的是養老金的待遇是可以領取終身的,只要你有足夠長的壽命,那麼這個養老金的待遇都可以正常的一直領取下去,是不會發生任何就是不讓領取的情形。

其次我們養老金的待遇每一年都會正常的增長,它會隨著你退休年限不斷的增加而進行正常的調整,即便是你按照15年來進行交納基本養老保險,那麼至少一年下來也可以增長100多塊錢的待遇,所以說你在退休時候乾淨以後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實際上這個1200元或者說1000元,只是你的初始退休金的待遇在今後退休的日子當中,只會高於這個水平。


社保小達人


如果你是女性,35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如果我們往前推十五年,那時候你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當時的額度大概是每個月五百塊左右,可能五百都不到,到50歲拿養老金,相當於給自己的未來買了一份簡單的保障。你交了15年的養老保險,如果你足夠長壽,能夠活到80歲甚至更長壽,那麼你就拿30年的養老金甚至更多,從這個角度來說,你還是非常划算的。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計算問題,你拿的養老金不是固定的,按照現在的標準,每年如果按5%的漲幅往上漲,那麼到80歲,每年乘上1.05的係數,你拿的養老金可能是現在的幾倍,這是你現在存錢的速度所趕不上的。

人們經常說的是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什麼,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你能夠健康地活得足夠長壽,那麼你就賺了,我們交了養老保險,就是為未來買個預期,希望你活得越長久越好,當然,如果說你沒有活滿你繳納養老保險所對應的年限,比如說50歲領取養老金的人,他的養老賬戶是除以190,如果你退休養老金沒有拿到190個月你就掛了,你賬戶上的餘額會退給你,當然,我們誰也不希望他退給我們,我們希望自己足夠長壽,不要退款。

所以,大家加油,好好活!


蘇小妮


養老保險繳費15年,養老金能拿到1200元,這已經算是高的,很多人只拿到800元左右。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繳納滿15年的養老保險,退休金每月1200塊錢,值得繳費嗎?

還是值得繳費的

眾所周知,養老保險最低要繳費15年才能夠領取養老金,也就是說,15年是最低的條件。

思之想之多次計算過,只繳費15年的情況下,如果當地平均工資一般以及繳費水平一般的話,很多人的養老金,只有拿到800元或者900元左右,很難超過1000元。

為什麼呢?因為15年只是最低限,這個繳費年限水平,養老金很難有很大的突破,養老金也是最低的。

如果繳費15年,養老金能拿到1200元,意味著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和個人繳費是相對比較高一些的。

舉個例子,假設當地平均工資為5000元,個人繳費檔次100%,繳費15年的養老金能達到多少呢?

基礎養老金等於(5000+5000×100%)÷2×15×1%=7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2×15)÷139=518元。

8%指的是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139指的是139個月,對應的是60歲退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268元,也就是1200元左右。

雖然說在繳費15年的情況下,1200元的養老金已經算比較高的了,但總體來看,1200元養老金還是屬於低水平,不及現在全國人均養老金的一半左右。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想領取養老金更多一些,還是要提高繳費年限和繳費水平。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有的人說辛辛苦苦苦供了養老保險繳費15年,結果退休後每月才僅僅1200元,感覺不值得。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

退休待遇不是人人相等

確實有一些人把養老金想成人人都相等了,這種想法過於簡單化。實際上從來沒有過人人都相等的養老金待遇。

在過去的時候,人們退休的待遇是跟本人退休前的工資水平相掛鉤的。一般根據工齡發放70%~90%的退休前工資待遇。退休後如果在職職工工資進行調整,退休金也一般跟著調整。

現在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尤其是國家將參保範圍覆蓋到了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鎮個體工商戶,他們是通過自己承擔全部養老保險費用的方式繳費的。如果所有人養老金待遇都一樣,那麼也是對個人繳費的不公平。

因此,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待遇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養老金調整社會收入分配差距

為了調整社會收入分配的差距,國家專門設置了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防止養老金過高。即使你收入再高,也只能按照300%的社平繳費基數繳費。

由於繳費年限最長也不過40多年,所以養老金的差距還是在國家調控範圍內的。養老金不可能出現在職職工一樣數以百倍乃至千倍的收入差距。

養老金計算有其統一的方式

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2005年國家制定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全國都使用相同的公式。

(1)基礎養老金和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商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掛鉤。比如按照60%的基數繳費一年,未來的基礎養老金是0.8%的推出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15年就是12%。

絕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都是使用最低繳費基數,很多人也是繳費15年就停止繳費了。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在各地社平工資5000~6000元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也就在每月600~720元之間。

(2)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的錢數一般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並不是個人繳費的全部錢數都進入個人賬戶,畢竟養老金待遇是有兩部分構成的。一般來講,60歲退休每月能領取兩三百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不錯了。

(3)一些地方的補貼補助。這實際上並不是基本養老金的範圍,但是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各地形成的這一系列待遇。我杭州市的固定價格補貼是190元每月,青島市的開放城市補貼、物價補貼、房屋補貼等等是59元每月,另外還有每年1700元的冬季取暖費。

所以,繳費15年退休後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很多人拿不到這一水平。


投入和產出非常合算

我們光看到退休後每月拿多少錢,可是有誰算過我們投入了多少呢?一般來講,很多人都是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繳費15年總共投入本金也不過七八萬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1200元一年可就是1.44萬元,相當於5~6年就能夠回本。即使我們60歲退休,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都能達到七十七八歲,也就是說平均要有十七八年的養老金可拿。

退休以後養老金會年年增長。為了保障退休老人的養老生活水平,國家會根據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情況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一般來講到七八十歲養老金至少會增加2~3倍。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自己攢個七八萬元,能有這樣的待遇嗎?這如果不划算的話,那麼還是自己趁早找更划算的方式養老比較好。可能只有極少數人有這樣的能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是建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這樣是最划算的。


暖心人社


繳納滿15年養老保險退休金每月1200塊左右,值得繳納嗎?我個人認為肯定是值得繳的,僅憑絕對數字看,每月1200元是不高,但是細水長流,這是自己一輩子的養老錢,將伴隨著自己直到生命的終結。不但值得交,而且也是比較划算的。

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每月退休後能領1200元已經不算低,幾年前辦理退休,每月800、900的人比較多,最近幾年辦理退休的每月1200元左右是比較適當的。這個數字現在看來不算高,但是由於國家從2005開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前10年的養老金的漲幅水平都在10%左右,從2015年開始有所下調,但是始終保持在5%左右的漲幅比例。我老婆開始退休時每月只有800元,到現在已經漲到每月2400多元,我本人在2015年辦理退休時,每月只有2600多元,經過5年的調整已經到3200多元,每月18日,養老金都會按時打到退休人員的工資卡中,非常準時。

你現在雖然每月只有1200元左右,但是隨著國家每年常態化的調整、提高,每年都會至少漲100多元,隨著退休年齡的不斷增長,養老金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錢雖然不多,但是總比那些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到了退休年齡一分錢沒有的要強很多倍,他們當初可能每年多用了幾千或者一萬元,但是最終也沒有多少存款,即使有存款也是賠錢的,畢竟最近十多年的存款利息,與物價上漲的水平相比,貨幣都是貶值的。

為什麼說繳納15年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還值得交呢?其實作為在崗職工,自己繳費是很少的,假如在崗時的每月的工資為4000元,實際上自己每月支出的養老保險費用只有320元,每年才3840元,繳費15年自己實際投入到養老保險中的費用也只有57600元;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由於是自己全額承擔繳費金額,可能在養老保險方面的支出相對多一些。比如如果按照社平工資的60%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繳費基數可能就在每月3000元左右,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是20%,每月繳費在600元左右,每年7200元,繳費15年大約總費用在10萬左右。作為在崗職工,投資回收期在5年之內,靈活就業人員在7年到8年就可以收回全部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現在大部分人員的壽命都在75歲左右,不管是從投資回收還是壽命的領取年限來看,我認為都是比較划算的。而且只要是辦理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辦理退休後死亡的,都還要享受死亡待遇,撫卹金大部分地方都是本人15個月左右的養老金。

綜上所述,如果繳納15年養老保險,每月養老金能夠達到1200元左右的水平,隨著國家每年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也會水漲船高,不管是從個人養老的角度,還是作為養老的投資,都是非常值得繳納的,今天可能是每月1200元,十年以後也許就是2200元,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每月1200元看上去不高,但是隻有15年的繳費年限,實際已經算是比較高的了。


幫兄愛唱歌


毫無疑問肯定要交,不管大家是否承認,目前社保仍然是最適合養老的一種繳費方式。

為什麼說社保是最適合養老的一種繳費方式呢? 我們來計算一下就知道。

我們假設一個人在深圳交的社保,現在是40歲,他在25歲的時候開始交社保,社保的平均繳費基數參考5000塊錢,到了40歲之後他交滿15年,然後不在繼續繳費,個人社保賬戶累計有72,000元。


按照這個繳費標準,他65歲退休之後,一個月大概一個月拿到3877.3元,一年就是46524元。



假如未來我國社保沒有漲幅,而一個人可以活到90歲,那他可以領25年的社保,社保總額是116.3萬。 但是25年的時間養老金都不上漲,明顯不現實,因為物價要上漲,只要物價上漲,那養老金肯定會相應的做出調整。這個可以參考過去十幾年我國社保的調整情況來看。比如從2005年到2019年,我國養老金每年上漲的幅度都在5%以上,有的年份上浮比較高的甚至達到23.7%。


但幾十年之後養老金具體每年能上漲多少,這個跟我國的經濟增速以及通貨膨脹率有很大的關係。 幾十年之後我國的經濟增速可能沒有這麼快,所以社保的漲幅可能也沒有這麼高,但我認為每年漲幅3%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按照3%的年漲幅計算,一個人在65歲的時候領取46524元的養老金,假如他活到90歲,那總共可以領到的養老金是169.62萬。

我們再來計算一下,如果一個人不交社保,而是把這個錢拿到銀行存款,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理財的收益情況。

假如一個人從25歲開始沒有交社保,而是自己通過其他理財渠道進行理財,假如他每年的理財收益是5%,從25歲到40歲這15年期間,每年拿出4800塊錢進行投資,而且按照複利計算,然後65歲的時候所有投資到期,這時候他的投資本息大概是36.8萬,如果一個人活到90歲,那36.8萬平均到25年裡面每年是14712元元,平均到每個月就是1226元。

當然他這個錢到期之後,還可以繼續通過投資獲得收益,但總體下來每個月的錢估計不會超過1800塊錢。這個錢跟社保所支付的養老金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從計算的結果來看繳社保的好處肯定要比自己投資理財更划算。因為社保基金不僅要個人交,還有單位交的一部分,還有社會統籌的一部分,所以總體來說可領到的退休金還是比較多的。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萬一出現了個什麼意外,退休後社保才領幾年,然後人就掛了怎麼辦呢?

實際上就算受益人突然發生意外死亡了,但他的退休金仍然有部分可以返還給繼承人。返還的資金主要是個人所交社保的餘額以及利息。而目前社保的收益率是比較高的,從2016年開始,全國社保基金記賬利率實行的是8.31%,這個利率明顯要比目前市場上銀行存款以及其他理財產品收益更高。

可能未來社保基金記賬利率沒有這麼高,但是維持5%左右的利率我認為仍然有可能。 這意味著光個人社保繳費的部分就跟你自己投資產生的收益差不多。

所以究竟買社保好,還是個人投資養老好一看就一目明瞭。


貸款教授


繳納滿15年養老保險,退休領養老金1200塊錢左右,有必要繳嗎?

當然有必要,太划算了。

要知道,在絕大多數省份,按社平的60%繳15年養老保險僅能拿到700元左右的養老金,您能拿1200元,真心不少了。


可以判斷,要麼就是您退休地為一線城市,要麼您過往的繳費基數非常高才有這種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兩個例子吧:


例一:假設是北京人,女同志,2018年12月滿50歲退休,過往一直以社平的60%繳納養老保險,那麼,個人賬戶中本息餘額約為40000元,您退休時的養老金為=8467(1+0.6)/2*15*1%+40000/195=1221元/月。

在本例中,如果您一直工作在企業,那麼個人實際繳納的養老保險應該只有33000元左右,加上利息個人賬戶中才達到40000元。而如果一個月拿到1220元左右,在不考慮養老金上漲的情況下,也僅需2年半左右即可回本,之後都是賺的,您說划算麼?

即使您一直是靈活就業人員,那麼實際繳納的養老保險金為82500元左右,回本也僅需要5年半,此時也僅有55.5歲,在其餘幾十年歲月中還有了一份保障,也是非常划算的。


例二:假設是社平工資較低的地區,如2017年社平為4000元,您在2018年12月繳費15年、滿60歲退休,要想在退休時領到1200元的養老金,那麼您過往的社保繳費基數應該在社平的200%左右方可實現。

假如,您以社平的200%繳費,個人賬戶中本息約有42000元,您退休時的養老金為=4000(1+2)/2*15*1%+42000/195=1115元/月。

同前例一樣,只是個人繳納了約350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也僅需三年即可回本。

當然,如果該地對靈活就業人人員有社平200%這個繳費檔位,那麼個人實際繳費約85000元左右,也是幾年即可回本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1200元的養老金是非常划算的。


老王觀職場


肯定值得繳。

一、每月有1200塊錢左右的退休金,按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應該可以溫飽吧,買點菜,買點水果應該夠吧,而且是一張長期飯票,這張長期飯票,每年都會增長。它具抗通脹的作用。


二、既然領了退休金,您的醫保肯定也可以享受了,而且無論何時何地,您只要生病住院,國家至少給您報70%左右。總比我們生病後沒錢醫治要強多了。


三、有一份基本生活保障,生活獨立了,不給兒女添麻煩,也給兒女們減輕負擔,我們的生活好了,是不是幸福指數也提高了呢。


四、人無遠慮,必有後憂。早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打算,總會有好處的。繳納社保,可能對年輕人有些壓力,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社保君


對於養老保險的繳納話題,最近幾年一直都在爭論。一部分人認為壓根沒必要繳納養老保險,因為現在很多省份已經出現養老保險赤字了,擔心未來沒法享受。另一部分人認為必須繳納,車到山前必有路。我想說,繳納養老保險,是祖國送給大家的一項大福利,毫無疑問有必要繳納養老保險。



1.將繳納養老保險的錢拿去理財,收益比領退休金少得多。

若想要判斷是否應該繳納養老保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比繳納養老保險在未來能夠拿到的錢,是否比不繳納養老保險,而把錢拿去理財所帶來的收益,哪個高?

由於每年繳納養老保險的資金量相對較低,且公司承擔了一部分資金,故拿去理財收益比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要小得多。所以,繳納養老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2.以史鑑今看未來,養老保險確實是國家福利。

從歷史數據看,過去繳納的養老保險資金額非常小,但是每年退休金的增幅確實非常大的。這麼看,在領退休金時所能夠獲得的資金,要遠比投入養老保險所花費的資金多得多。

這實際上是國家給我們帶來的一份真真實實的福利,只要繳納15年以上,即可享受,何樂而不為?

3.船到橋頭自然直,相信國家在未來會有應對措施。

很多朋友擔心,由於現在多個省份都已經出現了養老金髮放資金不足的現象,到未來我們老了,可能會領不到退休金,那麼現在的養老保險就會白白繳納了。

實際上,這個問題是被媒體放大了,導致一些朋友盲目焦慮。若養老金到我們老的時候不夠發放,那麼國家一定有別的辦法來彌補這部分收入,讓曾經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的人能夠安享晚年。這一點我們對國家要有信心,我國政府有非常多的措施可以規避這個風險,不必擔心。

綜上,對於是否繳納養老保險,除非是非常富裕的人,否則,最好還是要按期繳納,這是國家給我們的一項福利,非常有必要享受這一難得的福利。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