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一线:防护服内外的温柔

2 月6日记者在通城县人民医院在感染性疾病科一区看到:有这一群人,她们走路轻、说话细、操作稳、护理精,也许你看不清她们的脸,只看到厚厚的防护服里面那一个个灵动的身影:为“新冠患者”做雾化吸入、打针、发药、吸痰、拍背各种护理操作,每项操作都在与患者零距离接触。

通城一线:防护服内外的温柔

感染一区9床,邓某某在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一时难以接受,内心充满了孤独与绝望。管床护士章瑾发现后,多次与患者耐心的沟通及细致的心理辅导,在章瑾护士不间断细心的开导下,患者慢慢打开了心结,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护士章瑾这样说:“我们不仅要协助医师治好患者身上的病,更要治好患者心里的病”

通城一线:防护服内外的温柔

在刚成立病区的时候,年轻的党员护士胡泊主动请缨,如愿成为“隔离病房”的护士。她说:“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先上!” 于是她还把年仅4岁的孩子送到了父母家中。孩子哭着说:“是不是我不乖,你不要我了?”擦干泪水,亲了亲宝贝的脸暗暗地掰开孩子紧攥着自己衣襟的小手,回到了医院。

通城一线:防护服内外的温柔

有的“新冠肺炎”患者脾气急躁,情绪极不稳定,这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之即来不能有片刻耽误。而感染一区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医疗物资紧缺,为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变情况,安抚病人的情绪,节省医疗物质,护士吴琪就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身穿防护服站在隔离病房里,不吃不喝,两脚都出现了浮肿,身上的衣服因为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工作一整天的工作后,因长时间戴口罩,鼻梁及脸颊都被压出来深深的勒痕来。吴琪说:“病人急躁的心态我能理解,他们只是这会儿病了,等他们出院,心态也就好了,我们受点委屈没什么,再说少上一次厕所就能节省一套防护服了。”

护士长李林生,自“感染一区”成立以来,就一直忙碌在一线,十余天未曾回过一次家,年过五旬的她精准的管理着科室运转,没出过任何差错。

目前通城县确诊的“新冠肺炎”大部分都收治在感染一区,是名副其实的战斗一线,而科室的护士更是一线中的一线。

通城一线:防护服内外的温柔

感染一区护士长李林生说:“我想对所有病人说,我们一定会尽全部的力量去护理你们,请不要放弃希望,一定要吃好喝好,提高免疫力。只要我们不倒下,你们就不会孤单,坚强起来,加油!”

(咸宁台记者 冯新洲 通城台记者 习水文 通讯员 但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