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拉不上去,有什麼技巧嗎?

核心怪E


對於有一定訓練基礎的人,可以嘗試用輻射定律來完成引體向上

什麼是輻射定律?

輻射定律是查爾斯·謝林頓爵士(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提出的,他用一句話解釋了輻射定律:肌肉收縮產生力量,從而產生運動,而主動收縮的肌肉會刺激相鄰的肌肉,如果它們已經成為動作的一部分,那麼主動肌的收縮會增強它們的力量。

簡單來說,上文所說的主動肌就如同拳頭,當你想要出拳時,如果僅僅只是握緊拳頭,那麼你的肌肉再發達,出拳力量也很有限;而當你用力握緊拳頭時,前臂也會感覺到明顯的肌肉收縮,這時的出拳力量相比之前提升很多;而當你盡全力握緊拳頭時,你的大臂甚至是整個上半身,都會感覺到肌肉收縮,那麼這時的出拳力量肯定是之前的好幾倍。


以上例子說明:多部位肌肉緊密收縮的共同張力會放大你的整體力量。

輻射定律的優點

運用輻射定律可以增強運動時的力量集中度,讓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輻射定律更適用於深蹲、硬拉等複合型動作,因為這些動作的目的就是訓練多部位的肌肉,但現實是不少人並不能掌握動作技巧,無法有效調動主動肌之外的肌肉,以致訓練重提升的很慢,而運用輻射定律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大多數人都非常注重大型肌肉群的訓練,因為更容易看到訓練效果,而小型肌肉群往往得不到相同程度的刺激,這容易造成肌肉線條不美觀以及整體失衡,運用輻射定律時,可以使主動肌周圍的肌肉共同發力,這種狀況就迎刃而解了。

怎樣運用輻射定律?

這裡就用我第一個運用輻射定律的動作引體向上來舉例:

半握:四指和大拇指都在單槓上方,將其半包圍,與臥推中的空握相同。



全握:四指在單槓上方,大拇指在單槓下方,將其全包圍,與臥推中的全握相同。

在半握時,雙手只是支撐點,我會感覺到上肢肌肉是比較放鬆的,就算你的手臂肌肉再發達,能夠貢獻的力量也非常有限,因為半握時,你的手臂根本無法使出全力,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前臂沒有出現緊繃的狀態,尤其是在動作的前半程,所以,這時的手臂僅僅起到支點的作用,想要拉起身體,大部分重量都要依靠背肌。這就如同三個人肩扛木頭,兩個1.8m的人在兩端,一個1.75m的人在中間,他要想接觸到木頭,必須聳肩,並且,他表面上是在用力,實際上貢獻的力量卻非常小,這就導致其他兩個人非常疲憊。



而當全握時,雙手是支撐點也是用力點,當然,要緊緊的握住單槓,就如同用力握拳,否則,產生的效果還是跟空握一樣。這時,握緊單槓的雙手就如同主動肌,它的收縮會輻射到手臂肌肉乃至上半身的肌肉,此時不拉起身體,也能夠感覺到手臂肌肉的緊繃感,而當想要拉起身體時,上半身的肌肉都做出了貢獻。這就如同三個肩扛木頭的人身高都是1.8m,大家齊心協力,每個人都分擔一部分重量,就不會感覺木頭那麼沉重了。


當然,以上所述適用於體重適中,有一定訓練基礎的人,對於體重基數比較大、運動極少的人來說,還是要通過高位下拉等器械加強背部力量後,再去嘗試引體向上。對於能夠採用全握引體向上做組或者想要加強背肌的人來說,可以試試半握,以避免手臂過度發力。


博浩說健身


引體向上做不了,我們要解決幾個問題,首先考慮體重是否過大,如果體重過大先考慮減重。其次增強手臂力量,當然最重要的是握力,至於背部的力量不用針對去提升,手臂力量提升了最起碼可以做引體向上了,隨著訓練背部肌群自然慢慢提升了,這裡說一下為什麼不用針對性提升背部肌群,因為就算做了背部針對性訓練,但是新手在做引體向上時背部還是很難去發力,基本還是靠手臂發力。與引體向上相關的手臂肌群大致有肱二頭肌和肱肌,肱肌尤為重要,還有其他的肱橈肌和腕屈肌等,但都不太重要。最後我們要解決的是關節的承受力,你能拉多重更多取決於你的力量,你能拉多久取決於你的關節承受能力,包括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還有肩胛骨穩定性。

總結

1:考慮減重

2:強化相關肌群,加強握力、腕力、肱二頭肌、肱肌的力量。

3:強化關節,強化關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雙手抓握器械使自己懸空,就這樣吊著,反覆操作。隨著關節強化可以在以上基礎上增加收縮肩胛骨的動作進一步強化肩胛骨的穩定性!


蘸著陽光寫童話灬


引體向上拉不上去,有什麼技巧嗎?引體向上拉不上去,有技巧,但是還應以常規的引體向上訓練為主。


引體向上,作為完全自重的訓練,是訓練背闊肌為主的背部肌肉群、肱二頭肌,以及核心等部位的訓練方式,長期堅持引體向上訓練拉不上去,或者訓練效果慢,原因在於體重過大,或者在於相應部位肌力太差。


引體向上訓練的效果,在於堅持正確方式訓練,在於堅持常規訓練;正確方式而言,要使用背闊肌收縮力量上拉,要意念背闊肌部位;常規訓練而言,每週三到五次,每次四組,每組拉到接近力竭。初始訓練者拉不上去,可以多做懸垂訓練、擺動訓練或者藉助彈力帶,助力引體器械,及讓夥伴幫忙託身體等方法上拉。


體重偏大者,應多做慢跑、健身操、跳繩、動感單車等有氧訓練減脂;背部肌肉力量差者,可以坐姿繩索划船、高位下拉、寬距直腿硬拉等其他背部的訓練,作為輔助的訓練。


滄海人間


一個做不起來該怎麼辦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體重過重及背部手臂力量太弱。

更多的人是兩種都佔的,而有些人雖然看起來很胖,但是手臂和背部的力量足夠強大也能夠做起來引體向上。

由此可見,想要做起引體向上就是把上面的兩個因素給打消掉。

主要以減脂和強化手臂和背部肌肉為主。

用這4個動作能逐步加強手臂及背部力量,讓你逐漸能夠獲得強有力的手臂和背肌。

坐姿高位下拉:

儘量使用較寬的握距,另外在做高位下拉的時候,我們的背部自然反弓就可以,不需要刻意的去過度反弓,以免背部感受不到發力。

快速往下拉動,收緊背部肌肉,收回時放到最緩,儘可能地做到慢放,背部收縮程度越高,我們的肌肉質量得到的鍛鍊就越高。

其實高位下拉並不是一個對提高引體向上幫助很大的動作,但它能調動上背肌肉,針對背部定向強化。

屈手懸掛:

就簡單的把自己掛在橫杆上堅持儘可能多的時間,然後讓自己每次努力延遲一定的時間。

如果你開始只能堅持30秒,那麼當你能堅持60秒時,你的耐力就能相應地提升好幾倍。

提高耐力就是這麼簡單,你要做的就是堅持做,持之以恆去做。

當時長已經無法困擾你的時候,你要給自己提高難度了,試著讓下巴超過橫杆然後堅持儘可能多的時間。

這個動作能夠有效提升背部力量和手臂力量。

仰臥輔助划船:

在你還做不了標準引體向上時,最接近人體向上發力感覺的動作。對場地要求也相對簡單,一般公園或小區裡的健身設備,就可以幫助我們做這個動作。

把身體拉起時注意加緊肩胛骨,以增大對後背的刺激。

輔助引體向上:

當進行了一系列訓練之後,相信自己的背部力量及臂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時候我們就要嘗試著做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了。

如果這時候發現還是做不起來,那麼可以嘗試輔助工具或者幫手協助自己完成引體向上的動作。

引體向上的訓練核心就是逐步加強刺激,讓身體逐漸適應狀態,對自己苛刻些,總會實現一個個的小目標。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波普董健身


不想長篇大論。

就一個動作,幫你解決問題:


家裡邊沒有吊環,抓著門框,窗戶沿什麼的做都可以。

這個動作,是一個簡版的背部肌肉訓練。

也可以算是引體向上的一個前奏曲。

你的身體和地面呈45度角的時候,是比較好做的。

基本上成年人都能順利的完成幾個

聽著哈下邊是重點:

你的身體越接近和地面平行,這個動作的效果越接近划船訓練

你的身體越接近和地面垂直,這個動作的效果越接近引體向上

划船咱今天不聊,跑題

就說引體向上!

當你的身體和地面呈45度角的時候,你向上拉自己的身體,腳可以蹬地,大腿肌肉可以協助把身體拉起來。

做熟了是吧?

OK,角度變成和地面60度!

再熟了?

75度!

90度!

到了90度的時候,基本上你就具備完成引體向上的實力了。

別害怕,慢慢的,雙手緊緊抓住,然後兩隻腳一點一點離地……

你猜怎麼著?

你能把自己垂直的吊起來了對吧?

試著用背部發力,把自己往上提……

OK,人生第一個引體向上就是這麼搞定的。


虎山行不行


做俯臥撐或者仰臥起坐什麼的對發展拉引體並不是太有效,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大部分是背闊肌發力。收縮肩胛骨是學會用背闊肌發力是很重要的一環,具體可以頭條搜索。做不動標準的引體向上可以先用簡單的拉力動作來完成,比如澳式引體,彈力帶輔助引體等。大致說一下你需要特別注意的兩點:

1.標準,任何動作都要建立在標準上,只有這樣才會讓你進步的更快,少走彎路。

2.學會使用背闊肌發力。正確運用背闊肌發力會讓你拉引體拉得很輕鬆。拉引體的時候背部挺直,嘗試用胸去撞杆子。

推薦你去搜索一下引體向上姿勢,結合實踐你很快會進步。



我他媽才是正版


從俯臥撐練起,【從一到十】十五個,廿五個,仰臥起坐等“基本功”練起。

上“百度”搜索:【第六套廣播體操】照學跟做

也可向身邊的【早起,請教晨練的人】

【沒勁兒…】



用戶5715876051


人的自身體重在不超肥重的狀態下,雙臂應該能夠提搬拉動本身的重量的。力量來自於勞動,鍛鍊運動。能站立走路就能蹬下起來,手能提東西,就座搬推拉,身上有幾斤肉等於大於幾斤肉的力量。凡引體向上一次都做不成的,但至少做半成吧,能做半成,用力就會做成一次,做成一次就容易做數組次。但不要驕傲,只是有力量運動自重的小力氣,若真是一次都帶半也做不成的,就是四肢齊全的殘廢,比殘疾病人都不如。


學詩聖聲遠振聲才


先從小的鍛鍊機會,比如說拿個凳子,高一點的,適當用點力幫忙登一點,等以後手臂有力了,就慢慢把凳子撤下來。


正道治心


沒有技巧,就是多練,不要用輔助帶,也不要用變式,握法是緊握,大拇指不要放在杆上方,緊握拳的方式,這樣可以鍛鍊到小臂。我現在每次練背的時候做10組引體向上,第一組能做8個,自我感覺比只做4組的時候進步快,其他練背的動作對增加引體向上個數沒什麼幫助,你可以試試看我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