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死!病死前寢宮被隔離,雍正繼位後連下數道聖旨

關於康熙之死,雍正登基是清朝又一個未解的謎團。在康熙執政的第六十一個年頭,老皇帝突然來了打獵的興致,於是,他率眾浩浩蕩蕩前往南苑狩獵。在路上康熙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眾人只得返程,在返京途中經過暢春園暫時修整,可是,休息的過程中康熙的病情卻越發嚴重,在病榻上躺了幾日便過世了。

關於康熙的去世,《清史稿》只有簡短的記載:“十一月戊子,上不豫,還駐暢春園。以貝子胤祹、輔國公吳爾佔為滿洲都統。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漸,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是說康熙病死的。但是野史卻認為康熙之死另有原因,從生病到去世,只有短短几日,可以說是猝死。雖然康熙已經69歲了,但是一直身體康健,否則也不會有外出打獵的興致,為何突然就死了呢?


康熙之死!病死前寢宮被隔離,雍正繼位後連下數道聖旨

清代歷史專家許曾重在《清史論從》中總結說,康熙的死和雍正的繼位是“精心策劃和巧妙安排的宮廷政變”,康熙之死是由於“隆科多將致命的毒藥放在藥品或食物中”。此外,清朝歷史專家孟森先生也認為,雍正帝能夠擊敗許多兄弟併成功地贏得王位,因為他能夠從隆科多和年羹堯那裡獲得力量,並密謀殺害康熙。

目擊者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也記載:“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即使沒有下毒的事,皇室也一定是發生了大的變亂。

另外,令人懷疑的是,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進出五次,竟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康熙猝死後,胤禛為其父更衣,也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而且康熙猝死後,從暢春園往紫禁城宮內移靈時,又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

種種事實證明,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康熙死後,康熙及康熙寢宮已被雍正完全隔離與控制


康熙之死!病死前寢宮被隔離,雍正繼位後連下數道聖旨

在雍正年間又有個叫曾靜的人有明確的供詞指認雍正,他說:在康熙病危期間,曾服用過一碗四皇子進獻的參湯,隨即駕崩。在野史中,康熙臨終前召見朝中大臣,可惜無人前來,御榻前只剩下四兒子一人,康熙覺得其中有詐惱怒之下向四皇子扔出一串念珠洩憤。

這段到了《永憲錄》中又有了較為含蓄的表達,說康熙只是將念珠授予四皇子,並非洩憤,而是有囑託之意。

各種跡象表明康熙的死可能不像歷史上記載的那麼簡單。“受了風寒”可能只是康熙之死誘因,甚至可能是雍正帝恥辱的帷幕。康熙本無致命疾病,但在以上刺激、打擊下,精神崩潰,終於臥床不起,並引發高燒。胤禛明知康熙平日討厭人參,老年高燒者忌服人參卻又偏用人參,使康熙病情迅速惡化。康熙秘密急召十四阿哥胤禎加快回京,又被胤禛成功阻截。最終,在胤禛的隔離與控制之中,康熙帝徹底崩潰。

胤禛即位後的一些舉動也讓人懷疑他的帝位得 之有愧。在位期間,胤禛沒有居住玄燁生前所居暢春園,而是另撥鉅款營建了圓明園;他沒有去過一次玄燁年年必往的避暑山莊

,連自己的陵墓也離開了京東馬蘭峪,在數百里以外的京西易縣另建西陵。有人說,東陵下面積水嚴重,所以不再適合建皇陵,所以雍正另建西陵,那為何乾隆的陵寢,又回到了東陵?

而那份能證明雍正登基並非政變的遺詔也是在雍正登基三年之後才拿出來的,這3年時間,玉璽在雍正手裡。


康熙之死!病死前寢宮被隔離,雍正繼位後連下數道聖旨

雍正繼位之後,連下幾道聖旨:

第一,立即升隆科多為太子太保,又賜雙眼花翎,還喊他“舅舅”,位列輔臣之一,這種晉升速度,著實罕見。我們知道康熙死之前,住在暢春園,是步兵統領隆科多親自守衛此處。而隆科多最後犯事,雍正將其囚禁,不允許任何人試探,最後囚禁而死。說明隆科多和雍正之間,確實存在不為人知的事情。

第二,雍正登基後,立即殺掉了康熙的三個近身太監,分別叫魏珠、趙昌和梁九,按理說三個太監照顧康熙一輩子,應該安享晚年,雍正殺他實在不該。

第三,雍正登基後,他的生母德妃烏雅氏非常不配合,甚至極力拆臺,先說自己不願當太后,後來又不願接受百官跪拜,不願搬進寧壽宮,更不接受徽號,第二年就去世了。這個現象非常不合理,兒子登基,生母百般不配合,還和兒子為難。要說母親不疼大兒子(更疼小兒子胤禵)的說法也有,但她做的是不是太過分?而且,德妃的身體一直很好,連宜妃這個病秧子太妃都能活到雍正十一年,德妃竟然在雍正元年就死了。

但願,今後能有更多的史料被髮掘出來供史學家參考,還原歷史真相。在撲朔迷離中去偽存真,尋找真相的過程,也許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