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桐:八零後的鐵血漢子

《亮劍》,毫無疑問讓張桐火了。從默默無聞的群眾演員,一躍而起跳到臺前與李幼斌搭戲,幸運女神的眷顧似乎太突然,讓他自己猝不及防;然而卻也順理成章的,叫張桐在異鄉的所得所想得到釋放。“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一成不變的。我感激那段經歷,不僅僅讓我學會怎麼演戲,更教會我該怎麼生活,為什麼而活。”


張桐:八零後的鐵血漢子


亮劍,讓我火了一把


媒體和粉絲在形容張桐時,總是一句一個“魏和尚”。這並沒錯,正是這個角色令張桐從一名群眾演員脫胎換骨變成職業藝人。


談起這段經歷,張桐笑說世界上沒有再比自己幸運的人了。從法國求學歸來,第一步便是跑組自薦。他想,給自己爭取更多上鏡頭的機會,不斷地積累經驗,總有一天能用得上。然而就是這麼一次跑組,“魏和尚”一角,硬是毫無理由的交給了張桐。“導演只說,感覺像,覺得自己能演,咱就繼續談。”


片子播出後,幾乎一夜之間,張桐這個名字和 “亮劍”、“李幼斌”、“和尚”這些詞緊緊的掛在了一起。上街被認出來,更多角色找上門來,那年張桐第一次嚐到了“火”的感覺。他坦言,自己當時有些忘乎所以了,虛榮心和利益上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覺得前途甚是光明瞭。接下來兩年時間裡,他不斷地還人情,不斷地接熟人的戲,這當中也錯過不少更適合自己的角色和機會。迷迷糊糊下來,自己並非如預期般紅火,反而有些走下坡路。不火了,自我懷疑了,此時的張桐的確需要冷靜下來。


回首這段日子,儘管失落,儘管沮喪,卻不得不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張桐在苦苦思索那兩年得失之間也心懷感激,若不是及時冷了自己一把,迅速的上升也許會導致更嚴重的能力失衡。“演員這個職業不是鐵飯碗。各領風騷若干年,因為一個角色你火了,過幾年沒有好的角色,觀眾一樣把你忘記。怎樣讓自己演的高興,讓家人過的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張桐:八零後的鐵血漢子


圓夢法國里昂


那一年,張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天津南開大學。對於大多數學子,這裡是夢歸的地方。並且,計算機專業是時下熱門專業,他極有理由留下來,享受高等的專門教育。但是意外的,張桐選擇放棄,踏上了一條截然相反的法國求學之路——法國里昂藝術學院。


提及這段往事,張桐回憶,遠去法國之前,曾認真問過自己今後的人生就這樣了嗎?考上南開,拿一個學位證,上著朝九晚五的工作便是此生追求嗎?這並非不好,只不過不是理想的生活罷了。張桐很坦誠,他說起初想做演員就是看中了這一行有五光十色的大好前程。“那時候我對做演員的目的並不純,只是想到這個圈子裡撈一把。萬眾矚目,不愁吃喝。”


並不知道張桐這股野性打哪而來,一個包袱,一個夢想,他就這樣啟程了。十九歲的男孩,有的是血氣方剛,有的是遠大志向,然而“五光十色”背後留給父母的,是一筆鉅額學費。張桐的母親曾在一檔欄目上說,孩子願意學,家裡就願意供,這是父母對子女的一種責任。的確,父母也應了這個諾言——房子,搭進去了。


如同一杯苦酒,縱使再難喝,也是自己親手釀的。家裡並不富裕,送他出國已經捉襟見肘。在法國最苦的時候,張桐四天只吃一罐速食鵝肝醬和一片黑麵包。“那時候我總在想,怎麼會弄成這樣,命運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卻忽略了家庭在背後付出的一切。”


至今,張桐與父親仍舊會聊起這段經歷,心態大不同了。“這段經歷永遠抹不去,代替不了,就像掛在牆上的一幅字畫,時刻勉勵著自己。”


張桐:八零後的鐵血漢子


聚焦80後


央視第三次重播《野鴨子》,張桐與曹曦文的本色演出,贏得一片叫好。片中“楊順”帶有最樸實、向上的味道,與張桐以往塑造的角色有很大不同。對於此次出演,張桐坦言十分難得,跳出以往的“鐵血漢子”形象,迴歸80後的本色演出,輕鬆愜意了不少。


對於《野鴨子》獲得的驕人反響,包括張桐在內的一些人是始料未及的。或許是題材的應景兒,最後一批80後已經長大成人,面對肩上的責任,兒時的遠大志向,孰輕孰重,該是考慮的時候了。


張桐:八零後的鐵血漢子


張桐說,拍攝中他無時不刻體會著80後一代的艱辛。彷彿是一夜之間,這代人從不諳世事的孩子變成社會的頂樑柱。看似養育子女、照顧老人這樣遙遠的事,已經直面眼前了,還有時間猶豫不決嗎? “困惑偏多,壓力偏大,不論來自於社會還是家庭,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困境比比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