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還有必要拼命學英語嗎?

風調雨順151446913


承蒙邀請,略陳己見。粗疏錯漏,敬請海涵!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縱觀歷史,不難發現,繁榮昌盛時,皆開放包容。疲敝傾頹時,皆閉關自守。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因雜糅四方,海乃百川,不拒溪流。中國文化之所以精深,皆因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拒交流。

千年歷史中 ,北修長城,閉關鎖國,從來都沒有真正能阻擋少數民族的鐵蹄;反觀漢唐,開放交流,才能國富民強,北卻匈奴七百里,不教胡馬度陰山。

中國要成為強國,就必學放眼四海。拼命學習英語,是為了知己知彼,不盲目自大,也不盲目自卑。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中國要成為強國,就必須兼容幷蓄,就必須不停的學習,任何時候都不能固步自封,驕傲自滿。語言只是工具,是我們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使我們通往科學聖殿的橋樑。

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延綿不絕,還具有今天的影響力。就是一個保持開放的文化,一個能夠不停學習的文化。中國文化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

少年強,需廣學,能持之,則強國可期也!


在路上旅行達人


隨著我國經濟、科學、國防、工農業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全球化的,這樣才能擁抱世界,世界才能擁抱我們。我們為什麼說地球只是一個村子?人類命運共同體?“一一帶一路”?這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都視人類大家庭為兄弟姐妹,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英語怎能更好地去擁抱世界呢?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這是真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文化博大精深就什麼都好,各國的文化也有它們精彩之處,所謂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知彼知已,取長補短方能做得更好。所以我們除了學好我們的文化精髓外,還必須學好英語這門世界通用的文化。


陳健光1959


不錯,中國文化的確博大精深。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學習英語。為什麼?

一,文化是多元的。一種文化,無論多麼優秀,也只是萬花叢中的一枝。比如我們賞花,一花再美,我們總不能只看其一。而是希望看到百花齊放吧!

我們不能因為獨寵一種花而忽略整個春天吧?

二,從近代來講。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崛起,不僅西學東漸,可以說大半個地球都在學習西方。例外一點的可能只有伊斯蘭世界。日本人以前學習中華文化。眼見滿清入關,自覺滿人不如自己,惱羞成怒,旋即學習西方。學成立馬對中國老師拳打腳踢。可恨至極,卻又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中國向西方主動學習始於晚明徐光啟。我們學的幾何學就是他的譯作。據載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即徐光啟後裔,家傳數學了得。

再後來,晚清被迫學西方,大興洋務運動。這個不說。當時很多留學生赴法留學,尤其那些革命家,學馬克思恩格斯,人家也是西方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不學哪來革命成功?

四,遠的不說,只說現在。現在很多人對印度不感冒,說這說那,但是,不得不承認,印度人的軟件厲害。誠然,印度人數學好,阿拉伯數字都是人家的嘛。還有一點,印度人雖然被殖民掉了自己的語言,但是其因禍得福,嫁接了大不列顛的英語,使印度人在語言方面渾然天成,輕輕鬆鬆。不需要像中國人那樣死費勁兒。唉,這個英語確實花費了好多學子的心血。奈何?

五,眾所周知,中國學習西方很快,改革開放幾十年而已,其成果已經令西方深感不安,歐美千方百計打壓。因為巨龍的體量大,令人惶恐。然而,就科技而言,中國雖然可上九天,可下五洋,但我們的發動機不行,我們的芯片不行。一句話,核心科技不夠硬核。這是我們的短板。

總之,就整體而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大境界,大胸懷,兼容幷蓄。要改變自己,唯有學習。

當然,吾生有涯,而知識無涯。就個人而言,人生不過百年。我們只能選擇性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