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中,孙悟空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大家都喜欢的一个人物。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破妖魔鬼怪的伪装,一条如意金箍棒扫尽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能呼风唤雨,能上天入地。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众所周知,孙悟空是经过文人加工、民间集体创作中出现的英雄,但是他不同于正史和正统文人笔下创造的带上了佛道儒色彩的英雄。孙悟空仍然是一个深深打上民间和神话色彩的草莽英雄形象。孙悟空形象创造实际上大量运用了市井生活的经验与素材,通过与市民小说中江湖好汉大闹京都等情节和形象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孙悟空与以前评书中的江湖侠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猴王出世

先从悟空的成长环境来看,孙悟空本是花果山以石猴所化,在花果山称王时,还浑浑噩噩,天真烂漫的时候。直到他在方寸山三星洞中拜师学道之后,才变得机敏伶俐,成为大众所熟悉的那个孙悟空。拜师学道对孙悟空性格形象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孙悟空初到师父门下时,对于他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所知甚少,所以当师父间他姓什么时,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倒也天真得有些可爱。而他的师父却是个老江湖,说起话来拐弯抹角,让人摸不着头脑。

悟空学道,祖师言有三百六十旁门,而旁门也皆有正果,要想学道,先从旁门人手,但悟空却—加以否定,不去学习。

祖师所讲的是:"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莺,问卜操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这只属于"法术"一类。所谓求神问卜,预测吉凶,能够哄弄人而已,但却不能达到道家所谓的"长生不老"的目的。

再说"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之所以称之"流",是言"六家"发展到后来而形成的流俗,只知道看经念佛朝真降圣,没有实际功夫,叫做"壁里安柱"恰似大厦将倾,独力难撑,那墙柱必然毁坏,也难以达到长生。

第三类 "静"字门中,"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人定坐关之类"。这是静功修法,讲求无为,虽已成形,但未经锻炼,"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锻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也不能"长生不老"。

至于"动"字门中,"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是气功动功的修法,加上采炼、服食等有为之术,不仅不如"窑头坯",更似"水中捞月","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菩提祖师教给悟空的本事正透露出菩提祖师身上的江湖习气。孙悟空的师父号称菩提祖师,取的是佛家的名字,可是又被人称作神仙,因此从打坐参禅到阴阳五行,似乎都在教习之列

。但具体说来则无非就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采石炼丹、占卜算卦和预知吉凶的大杂烩,不过是些市井江瑚上谋生的手段而已。菩提祖师倒像是一个走街串巷、冲州撞府的江湖术士。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后来,悟空卖弄变化之术,惊动了祖师,要将他逐出门去。祖师训斥他道:

"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这些话听起来既无神仙家气味,也少佛家的色彩,说的正是市井江湖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江湖上防身的手段。不像是大德高僧说出的至理名言,倒像是江湖前辈为后辈教授的经验之谈,而这也就是他师父对他的最后忠告了。这修行学道神仙洞府,就像是闯荡江湖的预科班。孙悟空在涉世之前,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地方,从一个江湖术士般的师父这里学得了他的本事,完成了他的童年成长。而这就是孙悟空性格形象的一个起点。

大闹天宫

孙悟空大闹天宫可分为两部分。孙悟空的首次造反,是玉帝害怕孙悟空犯上作乱, 派太白金星将他招安上天宫, 封他一个下等的"弼马温",孙悟空心中不满,认为玉帝小瞧了自己,尊严受到了侵犯,便打回了花果山。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第二次造反是玉帝虽晋封了孙悟空一个"齐天大圣"的空名头, 但连天宫一次蟠桃会居然也瞒着他, 不让他参加。他这才明白"齐天大圣"的封号其实也并没有被人放在眼里。

于是就有了大闹天宫的一场戏。事实上, 玉帝和他的官员屡次列举孙悟空犯下的"十恶之罪", 都是"先偷桃, 后偷酒, 搅乱了蟠桃大会, 又窃了老君仙丹",奉命捉拿孙悟空的九耀星,就这样宣布他大闹天宫的罪状:

"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

事实上, 玉帝和他的官员屡次列举孙悟空犯下的"十恶之罪",都是"先偷桃, 后偷酒, 搅乱了蟠桃大会, 又窃了老君仙丹", "反" (实为逃) 出天宫,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偷"字,。至于跳出八卦炉,打到凌霄殿,吓得玉帝钻进桌子底下的情节,不过是电视剧编剧为了突出孙悟空的英武,而改编的。若要定孙悟空的罪名, 也只能是"偷窃罪", 与"反"的程度相差甚远。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由此也不难见出,所谓大闹天宫,无非就是这样大闹一场罢了,既没有丝毫动摇天宫的统治,也没有任何政治目的,或什么安排与计划,一路上只是走到哪就偷到哪,而孙悟空偷吃了老君金丹酒醒之后,甚至还吓了自己一大跳,这哪里像是要取代玉皇大帝的样子呢?分明一个江湖莽汉在借酒闹事。就像江湖好汉如果有谁小看了他,或轻视了他,那就忍不住要显显手段,大闹一场,如此而已

孙悟空大闹天宫跟明清小说中江湖好汉大闹京都、以显声名,十分相似。《七侠五义》中有白玉堂闹东京的故事。讲的是陷空岛有五位结拜兄弟,自称五鼠,其中锦毛鼠白玉堂最为出色。只因为南侠展昭在皇帝面前表演武艺。得到皇帝的赏识,被赐子"御猫"的称号,白玉堂不服,于是就闹到了东京。先是寄柬留刀,同南侠比武,进而又进了皇帝内苑,杀死太监总管,然后留诗题句,又盗取了黄金,闹得宫廷内外一片混乱和恐慌。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白玉堂大闹京都并没有什么政治性的目的和结果,无非是到京城去施展本事,闯出个偌大的名声来。白玉堂初到东京时想着:

"一来使当今知道我白玉堂;二来也显显我们陷空岛的人物;三来我做的事圣上知道,必交开封府……纵然罪犯天条,斧钺加身,也不枉我白玉堂虚生一世。哪怕从此倾生,也可以名传天下。"

白玉堂为了"名传天下"、"那怕从此倾生"。而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最后被压在五行山下,险些倾生,也同样是闹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声,使得天宫诸神到以后的各路妖魔都不能不怕他几分。

白玉堂闹东京,靠的是他的功夫和神出鬼没的机变。孙悟空在大闹天宫这场戏中,功夫和武力是他的后盾,而大显身手的是神偷的伎俩和灵巧变化的手段。这些手段和方式上的特点显然能从江湖好汉大闹京都的行为中得到说明。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通过上面这些比较,可见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从手段、方式到目的和结果,都与白玉堂闹东京十分近似。将孙悟空还原到民间传奇中来,便是与市井神偷和江湖好汉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西行之路

《西游记》既是以西天取经为主要内容的,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本不过是全书的一个序幕和前奏曲,它被安排在前七回,乃是为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出场和出色的亮相。

这情形正如同《水浒传》的前半部中,闯荡江溯的英雄好汉依次出场,都分别有一个有声有色的亮相。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徒手打死景阳冈上的老虎,他们一出场便不同凡响,引人人胜,而他们此后在江湖上的生涯也因此受益无穷。孙悟空大闹天官的轰轰烈烈的出场也正是给了他全面表现和充分施展的机会,从一开始就为孙悟空树立一个英雄好汉的形象。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如果说《西游记》前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颇近似于《七侠五义》中的白玉堂闹东京,那么,他后来护送唐僧历尽劫难的西天之行则不妨可以说是英雄好汉的闯荡江湖了。这里展示出来的充满危险与变故的漫长的行程,是在唐僧西天取经原有的故事梗概之上,依据往来江湖的行脚商人的生活经历填充起来的

《西游记》是一部以取经故事为主体的讲史性传奇和江湖上的历险记,这也便是将孙悟空塑造成一个闯荡江湖的英雄形象的缘由。《西游记》中唐僧一行所遇到的种种危险与劫难,大致说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碰上了各路妖魔的打劫,这构成了西行中的主要的内容;另一类则是孙悟空见义勇为行侠仗义,主动去擒拿和降服妖魔,如第三十七—三十九回,搭救乌鸡国国王,第四十四回解救车迟国和尚等等,前后也不下十几起。各路妖魔往往都是占山为王,或各守一块地面,打家劫舍,谋财害命,其行径与市民小说中常见的山寨大王及所谓剪径的强人正相近似。

师徒四人的西行之旅,就好像古代市民行商行走江湖。市民不像农民的生活那样,由于依附于土地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般的市民往往都要从事一些贩运和买卖,有时甚至长年累月在江湖上奔波,这就不仅增加了生活的不安定性,而且也不免要承担一些风险。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江湖上既多风险,自然也就需要有人保护,这正是江湖上英雄好汉们之所以大显身手了。

西行路上,孙悟空正是扮演着这种角色,在西行途中除去应付那些无法回避的劫难以外,还时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些见义勇为的行径原与取经并无直接关系,却尽显江湖好汉的本色。

因此从西天之行的江湖风波到孙悟空行侠好义的好汉行径,《西游记》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江湖世界的完整画面。西游路上的危险与劫难表现得越丰富、越具体,也就越能够清楚地看出它们所依据的江湖生活的经验与原型,这一点正好可以从市民小说里常见的闯荡江湖的描写中得到具体的印证。西天之行的危险行程便是这闯荡江湖的集中与变形。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当然,《西游记》凭借的是西行取经的历史及传说,并没有直接写到江湖社会本身。《西游记》中所描写的漫长的取经行程中经历的劫难与考验,是依据市民生活中闯荡江湖的人生经验而创造出来的。这便为小说提供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充满紧张和冒险气氛的背景和环境。

斗战胜"佛"

许多人都以为孙悟空皈依佛教,破坏了他大闹天宫时无所不能的无法无天的形象。此后西天之行的所作所为,不论如何轰轰烈烈,都不免是服从于宗教的目的。孙悟空形象的光彩更是淹没在佛教的阴影之下了。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然而,对于孙悟空来说,这些佛教的因素始终是外在的,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孙悟空本人的性格及行为方式,更没有渗透到他的精神世界中去。孙悟空的皈依佛教仅仅是继续他好汉生涯的一个由头。他对于最终的修成正果既无兴趣,而事实上也不感到有什么需要,他的使命便是护送唐僧到达目的地。而在这个过程中,过关斩将,降妖伏怪,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尽显他江湖英雄的本色,而终于完成最困难的使命,这就是他西天之行的全部意义了。

事实上,孙悟空本人没有任何信仰,也没有丝毫崇拜权威的意识.他放言无忌,嘲弄一切.对于佛教及佛家人物常常嬉笑怒骂,随意戏谑,他诅咒观世音"该她一世无夫",嘲笑唐僧的无能与怯懦,佛家的教义也颇多非议。佛家讲因果报应,孙悟空却以为这无非是菩萨借此以报私仇而已。佛教的教义又以大慈大悲为主,而孙悟空却自始至终,大开杀戒,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封他一个斗战胜佛。而这个名号本身其实已背离了佛家忍让宽恕的一贯原则,说明试图将孙悟空的行为纳入佛教教义的范围,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行侠仗义走天涯,从市井文化看孙悟空的江湖形象

结语

总而言之,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明代中后期社会,市民阶层壮大,市井文化繁荣,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小说不可避免的受到市井文化的浸染。所以与其说孙悟空是像斗战胜佛那样的神话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江湖好汉。

本文乃读林庚老先生《西游记漫话》有感而成,参考较多,特此致敬。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资料:《西游记》 、《七侠五义》、林庚《西游记漫话》、李安纲《孙悟空形象文化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