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使用过最先进的武器是什么?

广西省认证鸠摩智


陆军:M4中型坦克,空军:P51。

驻印军装备过少量的M4坦克,但美国给的M4并不是援助而是租借,所以驻印军回国之后M4坦克就被留在了国外,但美国也没有运回去,只是拆除了主炮废弃。后来有一部分被蒋二公子(蒋纬国)带人捡了回去换上日本的47炮参与组建了快速纵队,后来快速纵队被我军歼灭,这些奇葩的谢尔曼又被我军缴获,但最终的结局不知道可能被拿去炼钢了,反正没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车,博物馆里的谢尔曼大部分都是缴获自美军的。

解放天津时的照片(可以看到火炮已经被更换)

抗战后期(1944年后)美国援助过中国少量的P51战斗机,后来这些战斗机同样参加了解放战争也被我军缴获,后来还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就收藏有一架P51战斗机。

刚建立人民空军的时候我军就有39架P51战斗机


开着皮卡打坦克


实战无最,时地具体。

讲个故事吧。

东北抗联,最爱机关枪。火力猛,面压制,单兵能操作,游击可抗走。

图片是东北抗联用过的车床,原物藏东北抗日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原址是伪满洲国警察厅,赵一曼曾在此受刑。 用这个车床,东北抗联自己造过机关枪。

九一八后,东北儿女绝地抗战。1936年,抗联在黑龙江东部的七星砬子建立兵工厂。当时佳木斯有关键的车床,但需要商铺联保才可以售出,日伪政府知道什么东西能做什么。抗联战士伪造图章铺保,从佳木斯买来车床,大冬天用马爬梨拖进深山。

造武器当然需要钢材。这个好办,派出两个骑兵连,一连警戒,一连干活儿,从长发屯车站硬抢了一批钢轨。土G早期的兵工厂,普遍使用铁路钢轨当原料,包括华北根据地都这么干。这可真是一举两得,既破坏了敌人铁路,又有了修造原料。

兵工厂需要动力,在山涧筑坝拦水,建起水电站。东北地下党组织了最核心的技术工人,一批奉天兵工厂技工千里来投,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洋务运动再次做出贡献,奉天有兵工厂,是近年一系列兵工自研自产努力的结果。

七星砬子兵工厂第一批产品是自制的手枪,相当不错。后来又研发了打手枪弹的冲锋枪,生产速度太慢。弹药车间,利用空弹壳研发并量产迫击炮弹、步枪弹,后来又根据缴获品研发了手雷。最重要也是最受欢迎的产品是轻机枪,利用日式机步枪零件,生产出抗联自己的机关枪。

从1937年开始,兵工厂不断受到日伪部队袭扰,核心资产,也就是图片这部车床,一再拆开掩埋,击退敌军后挖出来继续生产。1939年日军,三千兵力围攻,施放毒气,护厂战士和工人全体阵亡。埋入地下的车床,直至建国后才挖出,成为宝贵的文物。

(全文完)


李牧


有人认为是德国1号坦克,其实1号坦克就是一个小豆坦克,火力还不如日本的小豆95式坦克。起码95式坦克还有1门火炮,而1号坦克只装备机枪。
抗战,我国军队完全压制日军的武器,是M4谢尔曼坦克。在1944年,美国援助我国的这批M4坦克,属于M4A4型坦克,主要是1942年7月开始生产,到1943年11月停产,总产量为7499辆。
全重31.6吨,使用一门75毫米主炮,还有1挺12.7毫米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正面装甲厚度50-76毫米。乘员为5人。本来是1944年4月,美国援助了英国英印第251坦克旅M4坦克,后来看到装备M3坦克的中国驻印军战车营表现优异。
就从这批援助武器当中调拨了35辆M4A4型坦克给中国驻印军战车第1营使用。第一次参战是在5月,支援中国驻印军新22师与日军在清河的战斗。
当时,天气非常恶劣,美军战机无法起飞,日军抵抗顽强。我军坦克被日军摧毁3辆,进攻失败。随后,经过休整,36架美军战机升空进行掩护,同时还有几架L-5型炮校飞机协同空地,步坦协同。
M-4坦克全部排列成三角阵型,再次发动进攻。坦克互相交互掩护,逐次延伸火力。其中1辆坦克被日军反坦克地雷炸毁履带。但还是掩护新22师第65团突破了日军阵地。

烽火观察




(秋季大演习中的战车教导营卡登洛依德轻型坦克)

(中国军队装备的卡登洛依德m1931轻型两栖坦克)

中国军队中第一支装甲部队,诞生于1929年3月1日,为陆军教导第一师战车队,成立于南京新小营。战车队的前身是教导第一师骑兵团机枪排,装备为英国维克斯军工厂制造的卡登洛依德轻型机枪坦克18辆,指挥官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中校张杰英,最初的初衷,是以这种轻型机枪战车替代骑兵原本的侦查,搜索与追击任务。

(中国军队装备的维克斯6T轻型坦克)

1932年10月1日,交通兵第二团装甲汽车队,也在南京成立,装备是美国道奇运输卡车,加装了防弹钢板和小口径机枪。随后,又从英国维克斯军工厂购进一批维克斯6T轻型坦克。

1934年,由于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国民政府决定引进德国军事顾问,逐步购进德国军事装备,整军备战,当年年底,国民政府向德国一次订购了36辆克虏伯造1号轻战车以及124门37毫米反战车炮,次年年底的国军秋季大演习中,战车部队首次以营级规模参加,演练了营级装甲兵的战术运用。参加演习的,是陆军交通辎重学校战车教导营,下辖三个连,第一连装备16辆维克斯6T,第二连为16辆卡登洛依德,第三连为16辆克虏伯1型。其中,唯有第一连的维克斯6T装备了47毫米主炮,成为国军装甲部队中唯一拥有重火力的“炮战车”

(隶属陆军装甲兵团的德制1号坦克)

另外,由于我国东南苏浙一带湖泊密集,水网纵横,如果中日开战,在此地形上应用水陆两栖车辆进行攻击防御,似乎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于是国民政府在此期间又购入英国维克斯厂卡登洛依德M1931式水陆两栖轻便战车一批,

1937年5月16日,战争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华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陆军装甲兵团,由25师原师长杜聿明少将担任兵团指挥官,组织编制模仿当时德国陆军的机械化团,以陆军交通辎重学校战车教导营为主力,加上一个装备37毫米反坦克炮营,防空学校高炮一个营,一个步兵营,以及一个装甲搜索营(装备德制SDKFZ221轻型装甲车以及德国zundapp K800军用摩托车)组成,这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支以坦克装甲车为核心的协同作战机械化部队。

装甲兵团刚成立不久,77事变烽烟就起,一个月后就是813淞沪抗战,三月后又有南京保卫战,稚嫩的中国装甲兵立刻投入了抗战的大熔炉,虽然官兵尽了最大勇气与牺牲,但装甲兵作为技术含量高,战斗力形成周期长的特殊兵种,并非能“即插即用”,在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装甲兵驾车奋勇向前,但无法与步兵形成有效的步坦配合,从而导致孤军深入,被日军分割,以反战车炮火力阻击,损失惨重。

在南京保卫战中,装甲兵团战车3连1排在淳化外围防御中,配合156师,以4辆1号轻战车突击日军行军纵队,造成重大杀伤,但旋即被日军飞机击毁一辆,日军反坦克炮击毁一辆,另有一辆因机械故障而被迫放弃。在南京城内,3连一辆1号轻战车为了掩护炮兵42团后撤人员,与入城日军16师团展开近距离搏斗,以炮塔机枪击毙日军十余人,随后边打边撤,一直撤至国民政府司法大院附近,因汽油耗尽,被迫当做固定火力点阻击日军,又相继毙伤日军数十人,最后弹尽粮绝,两名战车兵在车内自杀成仁。

由于淞沪,南京战役中战车和其他装备损失较大,德国因日本同为轴心国,拒绝向中国提供军火资助,国民政府遂从意大利进口菲亚特CV35轻型机枪坦克134辆,从苏联进口t26B轻型坦克82辆。

T26B坦克性能参数:全长4.65米,宽2.44米,高2.24米,全重10.6吨,主武器m1932/34型号45毫米坦克炮1门,副武器DT7.62毫米机枪2挺,装甲厚度为炮塔护盾处25毫米,车体前部与侧面15毫米,成员3人,最高时速31.1公里。

而意大利菲亚特CV35的具体技术参数为:乘员2人,分别为驾驶员和机枪手兼车长;车重3.43吨,长3.16米,宽1.40米,高1.28米;越壕宽1.45米,越障高0.65米,涉水深0.7米,最大爬坡角45度;发动机为一台菲亚特SPA CV3-005型直列4缸43马力汽油机,最高车速42公里/小时,越野最高车速1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125公里,武装为固定炮塔中并列连装两挺8毫米机枪,携弹量3200发。俯仰范围–12度到+15度,水平射界左右各15度;装甲厚度前后都为15毫米,两侧为9毫米,车顶和车底为6毫米

1938年1月,为了增强战斗力,向德国学习装甲兵运用先进经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了国军中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在内部讨论中,何应钦提交了《拟具装甲师建议意见书》,而著名军事家蒋方震(蒋百里)也撰写了《机动兵团之组织》,于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决定,200师,以陆军装甲兵团为核心组成,直属军政部,杜聿明担任师长,副师长邱清泉,师参谋长廖耀湘。200师司令部,首先设在湘潭,陆续建立了后勤营,修配工厂等附属单位,下辖两个战车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反坦克炮(战防炮)团,一个装甲搜索营,一个步兵炮营,一个通讯营。

200师下属两个战车团为1149以及1150团,一团下辖3个营,一个营下辖4个连。因战车数量有限,每个连只能配备12辆战车,共有炮战车(T26以及维克斯MK.E)84辆,以及轻战车60辆,实际战斗力只相当于德国早期一个装甲团。而200师的装甲搜索营,也部分换装了德国SDKFZ222装甲车,但装备依旧是德国旧式KwK30型20毫米机关炮以及MG13型号7.92毫米机枪。

(中国军队装备的SDKFZ222装甲车)

另外,在1937年底,国民政府成立了陆军机械化学校,用以培养装甲兵作战指挥人才,以及车辆机械后勤修理人才。

在台儿庄作战中,200师下属炮兵52团战防炮8连奉命防守台儿庄,给予日军“中岛战车队”以巨大打击,3月27日中午,在台儿庄西门附近的4门37毫米德国Pak 35/36 型战车防御炮开火设计,将轻敌冒进的“中岛战车队”前锋6辆89式中战车全部击毁,指挥官山崎小队长狼狈弃车而逃,被英勇31师官兵大刀队追上,乱刀砍死。当日下午,日军“天羽轻装甲车队”又以94式轻装甲车试图迂回到台儿庄东北,战防炮8连再次迎战,击毁日军94式轻装甲车一辆,击伤一辆,车内日军被迫弃车而逃。

(中国军队装备的意大利CV35超轻型坦克)

5月,以200师战车团为主力编组的"机械化突击军第一纵队”参加了兰封会战,这是国军装甲部队在淞沪和南京会战后,另一次成建制大规模参加机动作战:7辆维克斯E和12辆CV35在开封下火车后,开往兰封,16日下午四点,第1150团第一营第一连最先行动,协同第88师第262旅攻击当面日军,奇袭起初收效,无足够反战车武器的日军惊慌失措,被迫后撤,但由于国军平日步坦协同战术训练缺乏,导致坦克推进过快,步兵无法跟上支援,导致战果无法巩固。18日,邱清泉亲率8辆坦克支援第88师和第106师,亦获小胜。

另外,第1150团第一营第一连派10辆坦克支援第71军和第195师作战,沿陇海铁路攻击仪封、考城及内黄以南一带的日军,其中5辆坦克在仪封、水口附近,因推进过快,与步兵失去联系,遭遇日军平射炮火阻击,1辆维克斯Mk.E和3辆CV35被击毁,排长贾玉林少尉阵亡。

20日,日军兵分三路,再次扑向兰封,邱清泉率部攻击盘踞在兰封以南,贵李寨、祥符营和马集的日军。21日,第1150团第一营第一连再度出击,但落入日军准备严密的反战车阵地,在马集,损失了3辆维克斯Mk.E和4辆CV35,官兵伤亡惨重,排附白景福准尉以及班长2人和士兵4人阵亡。

23日,兰封正面的守军桂永清部不支撤退,邱清泉部以战车为掩护,且战且退至罗王车站,6月1日,兰封战役结束,第200师参加突击纵队的官兵伤亡300余人,其中坦克部队殉职军官7人和士兵19人,损失坦克13辆。

徐州,兰封会战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痛感,诸军种协同作战不力,是装甲兵无法在抗日战场上发挥最大效用的根本原因,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决定以200师为基础,成立陆军新编11军,军长为陆军中央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中将,副军长杜聿明兼200师师长,军参谋长为黄翔,新11军成立后不久,由湘潭移防至广西全州,后,戴安澜将军担任200师师长,进行全军整训,番号也变更为陆军第五军。期间,200师又得以补充一批法国雷诺ZB 轻型坦克,以及雷诺UE轻型履带输送车。第五军下辖200师,荣誉第一师,新22师,以及装甲兵团,汽车兵团,骑兵团和炮兵团。



(隶属200师的苏制t26b坦克)

1939年10月,桂南会战发动,第五军战车部队奉命向昆仑关发动反击,为了解决步兵与战车协调作战问题,第五军将《关于战车使用要领》下发各部队,做出特别强调。12月18日攻势发动,第五军先用德制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轰击,荣誉1师在师长郑洞国率领下,配合装甲兵团战车2营6连开始突击,20日拂晓,6连下属的T26战车冲过昆仑关隘口,,但遭遇埋伏在此的日军战防炮阻击,损失战车两辆,连长席殿庚上尉壮烈殉国。次日,第五连与200师598团的步兵一起,攻占了昆仑关以北同兴附近的60号高地,在此守备的日军步兵42联队第一大队4中队全灭。

当日晚间,战车部队又协同荣誉一师攻克昆仑关西侧的罗塘高地,日本守军第五中队自中队长田村能康以下全部被中国军队歼灭,但战车第三连随后突击时,遭遇日军战防炮伏击,菲亚特CV35轻型战车损失一辆,排长李耀民中尉腿部负重伤。

25日,战车部队1营2连继续配属200师600团,向昆仑关隘口发动自此攻击,攻击中,担任先锋的517号车突然遭遇炮弹哑火卡壳,车长侯长明不顾炮火袭击,冲出车外,利用擦炮杆从炮口将哑弹推出,再命令战友将哑弹抛出车外,31日,中国军队克复昆仑关,并继续向八塘,九塘追击,战车部队所属轻战车主动出击,追逐日军溃败残兵,又取得了一些战果。

1940年8月,9日,第五军下属装甲兵团的第1,2营分别扩编为装甲兵第一团,第二团。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缅甸,为了配合盟国,保卫滇缅公路,中国以最精锐的第五军,第六军编成中国远征军,进行第一次入缅作战。

远征军入缅后,被要求担任仰光至曼德勒铁路以及以东地区的防御。由于英军仓皇撤退,仰光很快沦陷,日军向同古发动进攻,遂展开了壮烈的同古保卫战。驻守同古的200师,被日军从3面包围,远征军司令部不得不派出22师,装甲兵第一团等部队,试图为驻守同古的200师解围。由于T25炮战车重量较大,运输困难,所以滞留腊戌,参与进攻的只有CV35和雷诺轻型坦克,齐总仅有7辆CV35的战车第六连(连长魏成禄少校)被配属给新22师第64团,28日,国军展开行动,向南阳车站西南方向进攻,中国军队首先在CV35掩护下冲破日军防线,但旋即步坦协同作战经验缺乏的弊端再次出现,数辆CV35在开阔地带遭遇日军炮火击毁,连长魏成禄等官兵光荣牺牲,再次证明,在丛林崎岖地带,以超轻型坦克贸然进攻敌军防御良好阵地,实为不智之举。

战后,第五军装甲兵第一团团长胡献群沉痛地总结说:意式飞雅特战车装有两挺轻机枪,无转塔,射角左右仅30度,仅适宜侦察与搜索,而不宜作战。叶达西之役,我第六连屡次发现有利之目标,如成队之敌步骑兵等,均因无转塔,射向不能随意换变,而非将车头转向目标不可,动作迟钝效力极小,尤以距离在五六百公尺以外之敌防炮无法应付为憾。

随后,由于英国军队背信弃义,擅自撤退导致战线洞开,第五军所有战车随同远征军部队一路北撤,经腊戌,保山撤回中国境内。第五军装甲兵第一团在入缅前有53辆CV35,有文字记录的累积战斗损失为8辆,撤退途中和战斗总损失为13辆。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部分部队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印度境内的阿萨姆和雷多,包括66军新38师孙立人部以及第五军新22师廖耀湘部等。同年8月,以这两支部队为基础,中国陆军“驻印军”成立,美国援华军事司令部称之为Y部队,下辖新一军与新六军,并对其开始进行美式训练整编,重新装备,战车训练营也升级为“驻印军战车学校”,在国内的陆军机械化学校学院,也分批搭乘飞机,经驼峰航线,来到印度参加实习培训,共举办三期,培训装甲兵指挥,驾驶通信,射击,保养修理等学员800余人。

自1943年7月起,美制战车装备逐渐抵达印度,配发驻印军,主要是M3A3轻型坦克。驻印军开始编组3个战车营,下辖营部,三个战车连,补给连,装甲炮兵连以及通讯,卫生等单位,每个战车营配属M3A3斯图亚特轻型战车54辆。

(驻印军装备的M3A3轻型坦克)

M3A3技术参数:全长4.53米,宽2.24米,高2.64米,全重13.7吨,主武器为M5型37毫米战车炮一门,副武器为M1919A4型7.62毫米勃朗宁机枪三挺,装甲厚度为主炮防盾51毫米,炮塔侧面38毫米,车体下部44毫米,车体侧面25毫米,最高公路时速58公里,越野时速32公里,乘员4人。

1943年春天开始,中美工兵部队自印度入缅,开始修建中印公路,1943年10月,驻印军开始向缅甸境内日军发动反攻,经过一年多的英勇奋战,先后赢得了胡康河谷之战,孟拱河谷之战,以及密支那,八莫等战斗的胜利,乘胜向滇西畹町挺近。1944年4月,美方对驻印军在缅北反攻中的表现印象深刻,决定将战车第一营换发M4A4谢尔曼中型战车。

时任驻印新一军军长的郑洞国将军回忆说,新一军所属战车部队效力巨大,在1944年3月攻克孟关后,独立战车第一营穿越原始森林,深入敌后,穿插至孟关与瓦鲁班公路之间,突入日军号称热带山地作战王牌的18师团师部,这些M4中型与M3轻型坦克“铁骑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第一营第一排排长张天翼,指挥M4坦克一骑当先,首先击毁日军一门47毫米战防炮,以及一辆日军95式轻战车,再碾毁一门47毫米战防炮,使得日军防御阵地上的官兵士气瓦解纷纷逃跑,第一营副营长赵志华率领M3A3轻战车,从敌人侧翼迂回,缺乏重武器的日军步兵56联队毫无抵抗之力,不是被坦克机枪与炮弹所击毙,就是被坦克履带碾毙,M3A3轻战车还顺带击毁了两辆日军97型轻型装甲车。此战中,日军18师团作战科科长石川中佐,56联队联队长山崎大佐以下官兵450余人,均在此次战车奇袭中毙命,师团指挥系统全部瓦解。

(驻印军装备的M4A4中型坦克)

11月,驻印军进攻八莫,八莫日军守军此时的火力与装备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制装备驻印军,此时八莫日军中的装甲部队为搜索第二联队,装备只有95式轻战车和97式轻装甲车,以及5辆89式中型战车,自然不是驻印军的对手,27日,总攻开始,由于性能不济,日军只能将装甲车辆作为防线上的固定火力点使用,驻印军战车部队排成楔形队形推进,对暴露的日军固定战车猛轰狂打,由于日军装甲车火力完全难以穿透M3A3与M4正面装甲,所有装甲车辆都被国军装甲部队摧毁,为了对付固守在碉堡和壕沟内的日军,驻印军将部分M4与M3坦克改装,将炮塔机枪改为火焰喷射器,并加装推土铲,顽抗日军多被活埋或者烧死,12月15日,八莫宣告光复。

1945年春,日军进犯豫西鄂北,装甲兵第二团配属第85军,3月29日日军110师团向豫陕之间的交通要冲西峡口进犯,这也是八年抗战中日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装甲兵第二团与85军23师,在重阳店附近设下包围圈,由于此时中国空军已握有制空权,炮火支援充足,日军一个大队在我军空地步炮坦协同围剿下全灭,随后CV35坦克又编入快速追击纵队,一路追击溃逃日军,收复丁河店,这也是抗战中我军难得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战例,此后直到日军815投降,第二团的CV35坦克一直在丁河店附近与日军对峙,丁河店一战,也成为中国军队装甲兵在抗战中的最后一战。


用户69792950182


老萨谈奔驰的野马--控制中国天空P51野马式战斗机(抗战重武器系列)

1945年1月17日,日伪在中国最核心的城市上海,突然遭受中美联合空军的打击。有趣的是,此次中美联合空军没有出动轰炸机,仅仅出动了16架战斗机。经过1500公里的飞行,它们突然出现在上海机场上方,将成排的飞机就被扫射摧毁在机场上。此时日本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老练的飞行员,但还是有一些年轻气盛的新手菜鸟。他们冒着我军机枪扫射冲到跑道山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中美联合空军战斗机的型号。这群武士道精神十足的日本飞行员,瞬间被吓破了胆。他们根本没有敢于登机作战,而是四散奔逃。于是,整整70架各种飞机被中美联合空军轻松扫射摧毁,还连带击毁了刚从台湾飞来的3架大型轰炸机。为什么日本飞行员不敢迎战?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升空就是必死无疑。他们头顶上肆无忌惮攻击的飞机,就是大名鼎鼎P51野马式战斗机!

英国人的需求--野马战斗机的诞生

中国战场制空权的彻底扭转,是在1944年。到了1945年,日本空军已经不敢升空迎战,也没有能力迎战,基本放弃了制空权。中美联合空军毫不费力的控制了中国的天空,已经可以对包括上海和南京在内所有日伪控制核心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的能力。

日军的海运、江运、甚至铁路运输在中美联合空军的攻击下,不是基本瘫痪,就是运输量缩减到之前的几分之一。

更有甚至,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本人的座机也不敢起飞,因为一旦起飞,哪怕只是从南京飞到上海区区半个小时的航程,也极有可能被中美联合空军击落。1944年8月,第5航空军第8飞行团团长大西洋少将座机被击落!1945年1月,中美联合空军又击落了日本军部参谋兼联合舰队高级参谋,岛村矩康少将。1945年4月,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的座机被中美联合空军攻击,飞机被连续击中,冈部直三郎被一枚流弹打断了肋骨,最终飞机迫降成功,才保住一条性命。

制空权扭转的如此的彻底,在于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更有质量的巨大扭转。就战斗机来说,自从P51野马式战斗机装备中美联合空军以后,一切都不同了。

老萨附注:中美联合空军的实力。需要说明的是,中美联合空军中,即使在1945年以后,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少将指挥)仍然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力量。第14航空队下辖4个空军联队:分别是第68混合联队,第69混合联队,第312战斗机联队,中美混合联队。

第68混合联队,司令部在芷江,主要力量是第23战斗机大队。第23战斗机大队实力强悍,由飞虎队的骨干飞行员改编而来,是中美联合空军最厉害的战斗机大队。陈纳德对他们另眼相看,最早到中国的先进战斗机P51野马战斗机、P38闪电战斗机都优先装备这只部队。

第69混合联队,司令部在昆明,下辖第51战斗机大队和第341轰炸机大队。第51战斗机大队开始装备P40战斗机,在1944年底完全换装P51野马战斗机。第341轰炸机大队,装备北美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是中美空军主要的轰炸机力量。

第312战斗机联队,司令部在成都,下辖3个战斗机大队,1944年才建立,是最后成立的一个联队。第312联队成立虽然晚,但战斗力似乎不弱于第68混合联队。因为第312战斗机联队租出组建的目的,是保护美国第20航空队的B24战略轰炸机在成都的基地,自然倍加重视。第312战斗机联队清一色的装备P51野马战斗机和中国唯一的P47雷电战斗机。

中美混合联队,司令部设置在重庆,中美混合联队下辖6个大队,其中中国空军提供3个大队。中美混合联队的实力很强,在1944年夏天就装备60架轰炸机和100多架战斗机。飞行员的水平也很高!以中国空军的3个大队来说,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中美混合联队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全部在美国接受过特训,水平是相当高的。中美混合联队的3个中国大队的军官一半是中国人,联队司令官为一个中国上校和一个美国上校,但联队受陈纳德指挥。

以上就是中美联合空军的美国部分的力量。美国空军在中国的力量强大,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时候,美国空军在中国的人员已经高达7万人。

除了美国空军以外,中国空军也有一定实力,其中作战部队主要是著名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

它的实力也很强,完全是中国飞行员,受中国人领导!

对于P51野马式战斗机的著作有太多了,老萨也不想说的太多,毕竟是短文吗,就说一些关键的!

P51野马式战斗机的诞生很有意思,居然是被P40战鹰战斗机刺激的结果。

1939年欧洲爆发以后,英国人就意识到德国空军的强大,英国本土很可能会被敌人大规模轰炸。于是,英国人向他们的盟友美国人求救。

英国爵士对美国总统罗斯福悲哀的说:英国需要美国提供每一架生产出来的飞机。

由于英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一旦英国沦陷,美国就失去了可能涉足于欧洲的立足点,等于失去了整个欧洲,后果非常可怕。所以,美国人尽全力帮助英国佬。

当时美国国内还处于和平的安宁中,能够大量生产的战斗机,就是航空界巨头寇蒂斯公司的P40战鹰战斗机。不过,寇蒂斯公司终究不是超人。他已经接到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大笔订单,再要兼顾英国人,就力所不能及了。

英国人声嘶力竭的向美国人求援,美国政府没有办法,只能让其他公司协助寇蒂斯公司进行P40战斗机的生产。其中一家被命令协助的公司,就是北美公司。

北美航空公司创建于1928年,一直保持着中等规模,算是二流公司。直到二战期间,该公司抓住机遇突然爆发,共销售生产了4万2000多架各种飞机。

和很多二战时期才半路出家--制造战斗机的航空公司不同,北美公司有设计生产战斗机的经验。

早在1935年,北美公司就成功生产了NA18教练机,具有相当优秀的性能,被美国空军购买了250架。NA18教练机的改进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AT-6德州人教练机,从1938年起到1945年止,共生产了1万5109架的惊人数字,堪称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教练机。

所有人都知道,教练机稍加改装其实就是战斗机。北美公司能够设计出优秀的教练机,自然能制造出优秀的战斗机。

在美国政府找到北美公司,希望他们修改流水线、培训工人和工程师,以大量生产寇蒂斯公司的P40战斗机时,他们的总裁金德伯格并不惊讶。

不过,德国佬金德伯格确实一个宁为鸡首,不做牛后的人。经过慎重考虑,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寇蒂斯公司和北美公司虽然都是美国航空公司,在很多方面却有巨大的差距。目前北美公司的生产线,根本不可能生产P40,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也完全不了解P40。如果要修改流水线,改变生产工艺,培训一窍不通的工人,让工程师吃透P40的复杂技术细节,以北美公司的实力,显然绝非短时间能办到的。

金德伯格认为,北美公司能够顺利生产P40战斗机所需要的时间,恐怕比重新设计一架全新的战斗机的时间还要长。

北美公司其他高层的观点也是这样!

况且金德伯格认为P40战斗机主要技术源于P36战斗机,而这种飞机在当时已经大大的过时。

P40战斗机的性能一般,尤其存在设计上的一个缺陷:将冷却器和散热器安装在引擎罩下方,会造成很大的阻力,严重影响飞机机动性。

于是,经过慎重研究后,北美公司向美国政府和英国人提出,由他们设计生产一种全新的战斗机,而不是制造P40战斗机。

在这份报告中,北美公司列举了他们将会使用的一些先进技术,这大大的打动了英国人。

可惜这时已经是1940年1月,波兰的百万大军在德军和苏军夹击下,支持了3周就崩溃了,德军转兵法国马其诺防线。

情况如此紧急,火烧眉毛,怎么可能有时间从容设计生产一种新式飞机呢?

但英国人居然就不反对!原因也不复杂,英国人自己对P40战斗机的性能也很不满,认为这种战斗机还不如他们的飓风战斗机,不足以和德国空军的BF109战斗机对抗。

不过,英国人是非常保守的,对于新式飞机这种没边的事情,不敢于随便答应。

如果冒险同意了北美公司的意见,但新式飞机最终生产不出来,又不能得到更多的P40战斗机,岂不是鸡飞蛋打吗?英国人犹豫了3个月之久,直到1940年4月才改变了主意,表示同意北美公司的建议,但强调新式战斗机务必在120天内完成所有的设计工作,并且能够开始生产。

为什么突然又改变主意呢?因为此时德军主力悉数南下,看来法兰西战役会在1个月内打响,大战一触即发。

1940年5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签订了和北美公司的合同,要求购买320架新式飞机。

此时德军已经突破了马其诺防线,英法联军溃不成军,40万人被包围在敦刻尔克。26日英国下达了大撤退的命令。

显然,欧洲大陆的沦陷已经不可避免,英国本土被德军攻击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英国人如此急迫。

4个月内设计生产一款全新的飞机,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不过北美公司居然办到了。

在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下,北美公司的上上下下开始了疯狂的工作。主要的设计师们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工作。只有星期天的时候他们才在下午6点下班,回家去陪家人吃一顿晚饭,作为“休息”!

他们的成绩是惊人的,设计团队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6万个工时的设计工作,画出了2800张各种图纸。

与此同时,美国标准的生产流水线也顺利完成,一架飞机所需要的零件可以从各种工厂订购,然后送到流水线上组装。从流水线第一个工人开始安装,到最后一个工人扭上最后一个螺丝,就是一架完整的战斗机。

新式战斗机,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高超的设计理念。

这同日本零式战斗机设计师掘越二郎那种技术含量不高,单凭小聪明和设计师个人灵光一闪的设计不同。新式战斗机是,美国最优秀的航空技术和航空制造能力的最好体现。整个飞机是千锤百炼,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上图是北美公司的AT-6德州人教练机,这种优秀的教练机从二战一直用到50年代末期才被淘汰,期间甚至作为侦察机参加过朝鲜战争。下图是P51的设计团队(从左至右):试飞员 Louis Wait 和雷蒙德.H.赖斯 埃德加.舒默德。下下图是野马的实验机型。

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有很多,因为不是专业航空知识文章,也就不多说了。

战斗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美军当时主力战斗机以大型气冷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强化各空层性能的方式,而是采用P40战斗机相同的液冷发动机,但修改进气方式降低空气阻力,并纳入了层流翼设计强化高速性能,为了保障长时间在高空作战,本机亦是在单发战斗机中首先把增压座舱成为标准配备。而且起落架的轮距较大,所以在整理不良的地上降落时,较以前的同级战斗机稳定,所以得到常在战地机场上的起降的飞行员好评。

从外形上来说,新式战斗机就是改变了P40战斗机暴露在外的巨大冷却器和进气口,以最大程度减少阻力,提高机动性、速度和飞行稳定性。

新式战斗机将本来安装在机头的冷却器,转移到机翼和飞行员后面,并且减少进气口的大小。

在试验中发现,采用这种结构的飞机,速度和机动性有着非常可怕的提高。

以下是野马的特点:

机体:采用全金属结构,除了方向舵和升降舵还用布制蒙皮以外,其余全部使用铝材或者铝合金。机身设计简洁精悍,搭配着层流翼剖面型、标准翼厚比的主翼与五段式襟翼(后期还改进了控制面,使低速到高速都有良好且均质的操控品质),使得飞机拥有绝佳的飞行性能。

螺旋桨:使用寇蒂斯公司成熟的3叶全金属螺旋桨,在不同的非极性条件下,可以自动调整螺旋桨的距离,达到最高的飞行状态。螺旋桨和机身完全的融合成一体,化油器距离螺旋桨很近,最大程度减少阻力。

驾驶舱:驾驶舱非常宽敞,所有仪表布局合理,安装8毫米厚的防弹钢板,最大程度保护飞行员的安全。为了防止意外,飞机的座舱盖不能随便打开,但一旦紧急时候可以由飞行员手工操作,将座舱弹飞后跳伞。

油箱:由于不像喷火式等战机将冷却器装置在机翼上,因此拥有较一般 战机更大的燃油容量,预计航程可以超过1200公里。除了机翼两侧的油箱以外,还可以外挂油箱,使得航程超过3000公里。自然所有油箱都是自封式的,最大程度减少漏油和着火爆炸。

起落架:可收放式起落架结构简单(不容易故障),而且非常结实坚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起落架。

发动机:最早使用的是老式的P40战斗机一级增压器的亚利森液冷发动机,导致飞机性能受到影响。后期多次更换先进发动机,尤其是二级二速的机械增压器的英国梅林发动机使用后,飞机性能急剧提升。美国人的设计非常完美,甚至连发动系统中最容易损害的冷却剂储存罐上,都安装了防弹钢板。

武器:飞机设计之初就预留了安装强大武器的空间,至少可以在引擎罩上安装2挺12.7毫米机枪,两侧机翼都可以安装1挺12.7毫米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这样一共就是8挺了,相当吓人。由于新式战斗机飞行期间非常稳定,很少震颤,他是一个优秀的射击平台。

机翼:采用了著名的层流翼以减少阻力,有效提高飞机飞行速度,减少油耗。

老萨附注:层流翼(英文:Laminar Flow Wing)是一种飞机翼横切面设计,不同于一般机翼横切面是上弯下平,层流翼的上下翼面都是弯曲凸起(上方比下方略凸),其最大凸起处为弦长50%处,而 最前方相对较薄,此种设计能减少流经翼面的湍流,减少空气阻力而加快飞机速度和减少耗油量。

生产能力:新式战斗机设计时就考虑到大量生产的问题和造价。整个飞机没有什么难以加工制造的部件,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更可以大大减少工时。根据估算,新式战斗机的价格不会高于P40战斗机,生产速度也会更快,性能却远远优于P40。

维护性:战斗机设计虽然巧妙,但结构并不复杂,零件也不多,几乎所有部件甚至机身都可以迅速拆卸更换。这也是设计团队一开始就特别强调的东西,这让后勤人员大大松了一口气。

1940年9月9日,也就是102天以后,北美公司就完成了所有设计工作,并且制造出了样机。不过由于生产发动机的艾莉森公司的拖延,飞机于10月11日正式试飞。

测试的结果相当不错,英国人表示合同有效,要求北美公司交付320架这种飞机。

于是,北美公司正式开始生产,一架战斗机于1941年4月16日诞生。从开始设计到生产出这种先进的飞机,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绝对是一个奇迹。

英国人给它取得名字叫做野马,当时《野马》是一首流行英美两国的流行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叫做:跨上奔驰的野马,忘掉所有的烦恼!

英国人认为这种新式飞机漂亮的流线型机身,就像一匹骏马那么美。

这就是野马1型战斗机--因为全部提供给英国人使用,所以还没有美国陆军航空兵P51的编号!

野马1型战斗机的性能不错,但因为使用了比较落后的艾莉森发动机,功率仅有1150马力(发动力马力同零式战斗机差不多,但野马重达4吨多,零式战斗机仅有2.5吨),所以性能并没有到后来那种登峰造极的地步。

英国人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野马的优势是俯冲能力极强,平飞速度非常快,火力猛烈而且准确,航程惊人,容易操纵。

缺点是低空水平盘旋能力较弱,爬升能力也稍弱,高空作战时发动机功率下降明显,导致机动性降低严重。

英国人认为此时的野马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中低空战斗机,和喷火式战斗机相差不大。

自然,还有英国人没说的一个优势就是野马战斗机价格低廉,仅仅为4万美元。就价格上,野马同P40战斗机类似,性能却远远优于后者。

----------------野马战斗机从外形来说,也是相当漂亮的。空军有句名言:所有优秀的飞机,肯定都是漂亮的!!

完美的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

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对野马战斗机评价很高,美国人自己却不积极。

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美国人才开始重视飞机的生产工作。

而此时的英国人,已经通过租借法案又订购了一批150架野马战斗机。

这种早期型号的野马战斗机一共生产了620架,大部分装备了英国皇家空军。

美国人仅仅在1941年4月订购了400架野马战斗机,但也不是用于空战,而是用于对地攻击(野马战斗机的低空灵活性和俯冲能力极佳)。为此,为这些战斗机安装了减速板,导致机动性有所下降。

从1941年7月开始,美国空军给予野马战斗机正式的名称,也就是P51野马式战斗机,并且开始批量订购。

这就是P51野马式战斗机的A型,同英国人购买的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的不同就是发动机稍有提升,马力增加到1410马力,增加了六分之一,同时减轻了飞机的整体重量。

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相比英国货,速度提高到650公里/小时,增加了35公里/小时。

它的航程高达1200公里!在单程飞行时,挂在2个副油箱,可以飞出4400公里的惊人数字,可以单机飞跃大西洋,从美国直接飞到英国本土,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美国陆军宣布订购1200架,这个数字可不小了!

有意思的是,由于没有几个月就有更强大的新式野马型号出现,这批1200架的订单最终只完成了310架,就转而生产更先进的野马其他型号了。

短短4个月以后,珍珠港被偷袭,美国被迫参战。

在美国参战前2年内,北美公司由于英国和美国军队的大批订单,公司规模急剧增大。

北美公司从2400人的中型公司,一下子扩大到1万5000人规模;每月生产飞机数量,从70架提高到珍珠港事变打响前的每月325架。

不过,这个数字仍然不能满足世界大战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美军的需要。

在珍珠港之后,美国陆军航空兵仍然靠老旧的P35、P36、P40战斗机苦撑。这些战斗机,尤其是前两个型号压根就不是零式战斗机的对手,几乎不可能在空战中获胜,等同于送死的。

由于一线要求非常急迫,北美公司也被美军代表逼得很厉害。但北美公司却并没有急于大量制造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因为这种战斗机还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发动机的问题。

正在装备的艾莉森的V1710发动机功率小,且没有采用增压器,这导致它难以提供给飞机强劲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很不好,一旦到了高空,飞机性能就急剧下降。

所以,英国人认为他们装备的野马是一款绝佳的中低空战斗机,却不是好的高空战斗机。

自然,这是不行的。根据现实的需要,英美战斗机是必须在高空作战的。德军空袭英国,大部分轰炸机都在高空飞行,战斗机也在高空进行掩护,英国所有战斗机如果不能飞到高空,实战意义就减弱了一半。

对于美军来说,他们的进攻,尤其是掩护战略轰炸机对敌人进行的轰炸,也必须都在高空。如果战斗机不能进行高空的抗战,也是不行的。

唯一倒是亚洲战场不太在乎飞机的高空性能,因为日本战斗机自己也没什么优秀的高空作战能力。

好在,这些技术问题难不倒北美公司。

针对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发动机的问题,北美公司很快就找出了解决方法。

经过多次测试,他们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的8个月,也就是1942年8月正式退出全新的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

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更换了发动机。根据英国方面的建议,北美公司采用了仿制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梅林”发动机(美制仿造品为卡德v1650-3型)。这种发动机,也是装备在喷火式战斗机上的成熟发动机。

发动机虽然增重100多斤,体积也较大,需要更大的散热器,却采用先进的2级2速机械增压器,不但解决了功率不足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高空作战能力。

针对这个更大的发动机,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还做了一些机体上的修改,但变化不大。

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堪称经典之作!

经过英国人的严格测试,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的高空性能和爬升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和当时德国的主力战机Bf 109和Fw 190等战机对抗完全不成问题,也远强于日本零式战斗机和一式战斗机。

B型一共生产了1988架!

性能已经如此优秀,而北美公司还在精益求精!

1943年11月,北美公司再次采用最先进的发动机卡德v1650-7型,并且又对飞机做出了很多改进,从而推出了堪称完美的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

该型号发动机的功率增加到1680马力(比A型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增压技术更为先进,从而彻底解决了以前的问题。

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是野马的主力,一共生产了8156架之多。

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具有相当可怕的性能,最可怕的是它已经没有明显的弱点。

速度:它的飞行速度高达703公里/小时,高出日本零式战斗机170公里/小时,相当惊人。对比测试中,在3000米高速,野马和零式战斗机并排飞行,1分钟后野马领先400米,2分钟后领先1200米。

俯冲能力:它的俯冲能力极佳。俯冲速度居然能超过800公里/小时,而且俯冲期间飞机相当平稳,相比起来,零式战斗机最高俯冲速度只能600公里/小时,再高的话,飞机就会失控甚至解体。对比测试中,野马和零式同时从3000米高空俯冲,初始速度是320公里,俯冲几秒钟后野马就开始领先。27秒后,零式战斗机已经到达最高速度,只能停止俯冲,自认失败。而此时野马已经领先200米距离,而且还可以继续俯冲加速。

--------------------------野马的技术先进体现在很多方面,光是这个螺旋桨就经过几次升级。野马的起降也是很了不起的,即便在泥泞的草地机场起降也是没有问题,它有着坚固的起落架!野马战斗机很容易生产,它采用美国的流水线,生产能力是很惊人的。野马总生产数量为1万5875架,这是二战美国战斗机总生产量第二名,仅次于P-47战斗机。

爬升能力:爬升能力非常强。本来野马由于发动机的原因,爬升速度较慢,还不如喷火战斗机,也不如零式战斗机的6000米7分28秒的速度。但D型更换新式战斗机后,爬升又成为野马的强项。野马式和零式战斗机3000米先高速平飞,然后立即爬升,几秒钟以后野马就高出100米。之后随着爬升时间越长,超出的距离越多!

高空性能:高空性能相当优秀。采用新式发动机以后,野马可以在12000米高空作战,保持相当优秀的机动性。在欧洲和亚洲,野马都为战略轰炸机护航,高空作战能力是他的特长。

而零式战斗机由于副翼的动作变得呆滞(主要是由于机体强度不足,导致高速时易发生副翼反效),反应变缓,笨重的像石头一样,甚至发动机还会熄火。

防御能力:野马是一架耐打的战斗机。野马的机身坚固,重要零件附近还安装了防弹钢板,安装优秀的自封油箱,飞行的座椅上也有最先进的防弹钢板。一般来说,野马式次要部位挨上几十发子弹都没什么!

相比起来,零式战斗机基本算是没有防御力。为了减轻重量提高盘旋能力,零式战斗机压根就没有装甲,没有自封油箱,连飞行员座椅的防弹钢板都取消了,座舱盖都不是防弹玻璃。零式战斗机为了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选择采用新式的铝合金材料。该材料虽然很轻,却含有大量的镁(镁是烟花中主要材料之一),机体表面中弹就可能引起飞机着火。一般来说,零式战斗机被野马的12.7毫米机枪击中一枪,也是非常致命的。

续航能力:野马具有可怕的行程!野马航程高达1500公里。必要的时候,加装副油箱,航程可以高达3700公里。这点倒是和零式战斗机差不多,它也有3300公里的航程。

火力:这方面野马战斗力也相当了得。它的主要机型,装备6挺12.7毫米机枪。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机枪。它的射程远,精度高,火力密度大,破坏力也大。相比零式战斗机的2门20毫米机关炮和2挺7.7毫米机枪,野马式明显强于一筹。12.7毫米机枪在1000米距离,子弹的弹道仍然是直线,而20毫米机关炮在300米就开始有明显的下坠,因此被美军戏称为“小便炮”,况且仅仅有60发炮弹,一二个长点射就打光了。换句话说,野马战斗机可以在零式战斗机火力射程之外,将其击毁。虽然20毫米机关炮威力很大,1发就可能导致野马战斗机重伤。但这种火炮不容易打中灵活的战斗机,打打轰炸机还是可以的。日本零式战斗机飞行员回忆都说厌恶用机关炮,因为很难打中,战斗时居然还是依靠7.7毫米机枪。而7.7毫米机枪威力太弱,已经难以击落野马、雷电这种防御力很好的美式战斗机。

况且20毫米机关炮要求零式战斗机,逼近野马200米左右甚至更近使用,这在实战中自然是难度极大,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野马的机动性很好,除非你偷袭,不然不可能让你逼到如此近的距离。

再说12.7毫米机枪打零式战斗机是完全没有问题,一二枪就可以。即便是打防御能好的飞机,也是如此,因为它还可以使用穿甲燃烧弹,击中敌机就极容易起火。

稳定性和操纵性:野马战斗机是一架非常易于操作。英国人对比了所有的英美飞机,认为野马的操纵极度稳定,甚至让人有非常愉悦的驾驶感觉。零式战斗机则不同,由于设计原因,零式战斗机在很多时刻,会出现难以操纵的情况,尤其是高速时期更为明显。资料中写道:零战的控制面在高速下副翼操作变得非常僵硬,导致运动性能严重降低,这个情况从大约220英里(约370km)/时的空速开始出现,超过300英里/时的 空速下,操纵杆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力量方能移动(依据某些零战驾驶员的实战证言,超过500公里/小时的杆力大到需要两手 +一腿的程度才能扳动)。也就是说,中高速度范围下的运动性能明显不如同速度等级的盟军战机,而后期面对更高速等级的新一代英美战机时差距更是大到绝望 的程度。

水平盘旋能力:一架飞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何况飞机很多性能本来也就是矛盾的。野马的水平盘旋能力较弱,虽然就一架战斗机来说这还算可以,但相比零式战斗机自然是差远了。不过野马D型强化了这方面的缺陷,使得落后零式战斗机并不算远,相比P40战斗机要强的很多。有意思的是,后期日军为了对抗美军,将后续战斗机的水平盘旋能力降低,以提升垂直攻击能力,这样一来野马式的水平盘旋能力,反而不亚于日军最先进的四式疾风战斗机。

维护性:P51日常维护也就是对飞机进行燃料、润滑油、冷却剂、氧气、弹药及其无线电设备的检查,仅需要1个7人地勤小组花费5分钟时间。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几乎难以相信。零式战斗机因为设计的原因,所有零件都非常紧凑,安装技术精细,而且零件强度不大,维修难度很大。

由此,大家可以看到,野马式战斗机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明显强于零式战斗机。

英国人经过仔细测试,认为P51野马D型战斗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甚至可以说是二战盟军最好的战斗机。

这种战斗机的强悍之处在于,它基本没有明显的弱点,各方面性能都相当优秀。敌人很难找出P51野马D型战斗机的弱点加以利用,相反野马由于各方面性能都很强,在百分之八十的空战形势中都占尽上风。如果飞行员训练水平差不多,野马战斗机可以轻松击败日本目前所有主力战斗机。

即便日本战斗机飞行员经验远比野马飞行员丰富,也难以在空战中取胜,一般要给予偷袭。

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大体和陆军一式战斗机一致,自然不是野马对手。;陆军二式战斗机仅仅比一式稍强,也肯定会是野马的手下败将。

中国战场在1941年底以后,就没有零式战斗机,而主要是一式战斗机的天下。1942年以后开始补充一部分强一些的二式战斗机,但数量有限。

数量最多的一式战斗机完全不是野马的对手,二式战斗机也难以在空战中取胜,那么中国空军逐步获得制空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有趣的是,如此优秀的野马战斗机,居然相当便宜。

1945年,野马战斗机的出厂价仅仅为5万美元,而P38闪电战斗机高达9万5000美元,P47雷电战斗机也要8万3000美元。

--------------------------野马驾驶舱除了仪表盘非常合理,空间宽大,最重要的是视线极好。在没有雷达的当年,发现敌人全部依靠飞行员的视力和驾驶舱的视野。谁能够先发现敌人,谁就是空战中极有可能胜利的一方。野马采用了全线的新式防弹玻璃,不但有效除雾,可以防弹,还有着极好的透明度。大家看看飞行员视角的视野,还有野马的水泡玻璃座舱。

亚洲战场的第一批野马

只是,中国接收野马式战斗机的时间相当的迟!

1943年10月17日,在中国方面再三恳求下,美国终究将首批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交给了在中国的美军第14航空队,进驻了昆明巫家坝机场。

这距离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装备美军,已经有1年之久了。

为什么不尽早装备野马,一是美国人对中国战场不重视,二是负责分配军火物资的史迪威对飞机很无知,不知道野马比P40战斗机到底强多少。

陈纳德回忆一个昆明的晚宴上,史迪威的表现:史迪威使我感到非常恼火,我在向美国空军司令部提出用P51战斗机带替换这种老式的P40柯蒂斯战斗机时,史迪威还试图卖给中国空军更多的P40.晚宴上,白崇禧将军坐在我和史迪威中间,史迪威滔滔不绝,兴奋的表述着P40战斗机的作用。我尽可能的忍着,但最后实在忍不住,不得不说“P40战斗机时能俯冲的比日军飞机快,但那时候你的全力将它控制住不能乱冲,否则你就等着它一头在地上钻个洞吧!”史迪威瞪了我一眼,停下了有关P40战斗机的话题。

在陈纳德的一再要求下,甚至以空军进行战略反攻日军的观点作为诱饵,美军这加大了对中美联合空军的援助。更先进的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陆续交付给中国方面,但都是装备美军14航空队。

1944年12月,中美联合空军联队的中国空军2个大队(受美国人陈纳德少将指挥),也开始接受P51野马式B型战斗机(是第14航空队淘汰下来的型号,后来才全部换装D型)。

到了1945年2月,中国空军第4大队也获得了野马式战斗机。

野马战斗机的乘机非常优秀,但开始倒是有些波折。

P51野马式A型B型战斗机,和D型相比有一些差距,主要是爬升力和水平盘旋能力不如日军战斗机(B型爬升能力和日机差不多)。

所以,P51野马式A型B型战斗机应该仿效P40战斗机那样,采用预先爬升到高空,然后俯冲攻击,打了就撤,然后再重复攻击的模式。

因为野马A型和B型爬升力逊于敌机,无法在一次俯冲攻击完以后,立即就爬升后再攻击。因为此时野马AB型爬升很危险,日机可以同样爬升追上你,然后将你击落。

如果P51野马式A型B型战斗机飞行高度不够,或者是被更高空的日机偷袭,就务必立即机动,高速俯冲后再加速平飞,利用俯冲能力优秀和平飞速度高的优势进行躲避,脱离战斗。

如果P51野马式A型B型战斗机,错误的采用水平低速盘旋方式对付日机,那么就凶多吉少。

如果被日军高空偷袭以后,没有及时俯冲,反而错误的爬升,那么也狠危险。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二战中后期的水平盘旋格斗已经很少,绝大部分作战都是在垂直面。世界各国空军专家都认为,谁能够占据高度和速度的优势,谁往往就是空战胜利的一方。

所以,空战中的主动权实际是在P51野马式A型B型战斗机手中的,只要他的飞行员训练有素,有较高的警惕性,就可以顺利获胜。

1943年7月,第一批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在亚洲和日军作战。但这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印度。数量是30架,装备美军第10航空军的第311战斗机大队。

他们的对手是日本陆军最强的一个空军战队,号称“加藤隼”的第64飞行战队。

第一战打的不好!

11月25日,美军对缅甸仰光进行轰炸,当时只有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可以飞行700公里掩护B24轰炸机和B25轰炸机。

美军的运气不好,他们在准备轰炸仰光机场的时候,突然遭遇高空的4架日本陆军一式战斗机的偷袭。

这4架战斗机本来是起飞执行巡逻任务的,哪知道意外发现了美军飞机编队,立即偷偷接近。

这次偷袭很成功,美军来不及反应,就有2架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被击落。

11月27日,美军10航空队第530战斗机中队掩护轰炸时,又被一式战斗机偷袭,先后有4架被击落。

不过此战野马也及时反击,击落1架日机,击伤1架。日军王牌飞行员桧与平少佐就是被击伤的这架,他的大腿被12.7毫米子弹几乎切断,被迫截肢。

12月1日,日军故技重施,再次偷袭为B24护航的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击落了1架。

连败三场,主要是因为野马式为了掩护轰炸机,被迫在较低高度慢速飞行,一旦遭遇袭击难以反击。而且,美国飞行员基本都是刚刚进入战场的菜鸟,而加藤隼战队里面都是经验丰富的日本优秀飞行员,打成这样并不稀奇。

相比起来,中国人就有经验的多了。

野马到中国的时候,陈纳德的那批美国小伙子们已经和日本鬼子打了2年了!

1943年11月,刚刚换装新式飞机的中美联合空军第14航空队,就出动了8架P51野马式A型战斗机和8架P38闪电,11架B25米切尔轰炸机,先发制人攻击台湾的新竹空军基地。

这些飞机在最后的100多公里采用贴近海平面飞行,以躲避日本雷达的方式,成功发动了袭击。

在B25投弹的同时,P51和P38用机枪反复扫射新竹机场上的敌机。

由此新竹机场全毁,损失飞机42架以上,我们大获全胜。

自然,在空战中,P51野马式也有绝对的上风。

1944年开始中国接受一部分先进的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从而获得完全制空权。

----------------------------野马装备的6挺12.7毫米重机枪。这种重机枪是一种相当优秀的航空机枪,射程远,精度高,威力也还不错。第一滴血4里面,史泰龙干掉缅甸政府军一个连,使用的就是这种12.7毫米重机枪了。野马也可以携带这种火箭弹。火箭弹的威力巨大,不过多用于对地攻击,对空攻击只能打大型轰炸机,或者密集编队飞行敌人战斗机。

野马在中国的第一次大空战

1944年2月开始,日军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豫湘桂会战,前后调动兵力高达55万以上,装备1500门大口径火炮,超过800辆坦克。日军为了发动此次会战,从华北八路军控制区,和东北关东军处抽调大量师团南下,抽调部队之多,是空前的。

而此次会战的日军兵力,也是自抗战以来绝无仅有。以武汉会战之宏大,日军也不过30多万人参战而已。

就空军来说,日军调动了第5航空军参战,集结了270架各种飞机。

此时表面上,中美联合空军的实力已经超过日本人,但因为美国方面的自私和史迪威的胡闹,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居然出现了敌强我弱的现象。

史迪威的唯一愿望,就是尽快收复之前从他手中丢掉的缅甸,为此,他强迫中美联合空军抽出大部分力量去缅甸助战。

美国方面对中国的死活并不在乎,他们唯一关注的是保护成都的机场,因为美军正在利用这个机场战略轰炸日本本土。

这样一来,超过350架中国的作战飞机必须留在滇缅和成都一线,根本无法支援豫湘桂会战中的国军。

整个华南战场,中美联合空军一共只能抽调150架飞机助战,数量几乎只有日军的一半。所以在此次豫湘桂会战中,中美联合空军用尽全力出击,但仍然在数量上处于很大的劣势。

甚至上午战斗中,野马战斗机已经中弹,但因为飞机缺少,下午这架飞机来不及修理继续执行任务。

陈纳德说:我们每天必须起飞8到10次,飞行员起降三四次航次以后,仅仅能在班次间稍微休息一下。我们的飞行员只有在地勤人员给飞机加油、装炸弹的空闲时间内,才能狼吞虎咽的吃几口冷干粮,和几口热茶水,并接受对下一个目标攻击的指示。

这样刚刚一周以后,中美联合空军能够始终执行任务的飞机,居然仅剩90架了。

更惨的是,此时滇缅公路已经被切断了2年多时间,国军的物资非常紧张。

中国的工业是比较落后的,相当多的物资完全依靠进口,就比如制造武器不可缺少的一些优质钢材。

哪怕不需要进口原料的物资,也存在很大的生产缺口。

其他的不要提,就拿最基本的子弹来说。中国抗战中每年消耗子弹约是2亿多发,但中国却只有生产1亿发的能力,剩余的1亿多发子弹主要通过进口解决。但自从滇缅公路被切断以后,子弹进口来源就切断了,等于中国陆军每年存在百分之五十的子弹缺口,这还怎么打仗呢?

唯一的驼峰航线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物资,用来提供给中美联合空军第14航空队和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第20航空队,但仍然存在零件奇缺,更缺的是油料。

分配给中国步兵的物资,每个月只有几百吨而已。而美军作战部队一个师,每天战斗消耗物资就在至少3000吨。即便不作战,美军士兵个人每个月最限度物资消耗也为0.5吨,一个美军师也要最少7000吨。换句话说,中国400万陆军每个月可以得到的美国物资,尚且不到美军一个师非战斗时期的物资消耗,这如何得了呢?

其他的不多说,见老萨豫湘桂会战的文章。但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经过7年艰苦抗战,无论国军还是国民政府已经经受极大消耗,官兵伤亡高达300多万(抗战爆发时现役部队只有170万),经济几乎崩溃,物资匮乏到无与伦比的地步,部队战斗力已经有着明显的削弱。

而日军虽然单兵战斗力也有所下降,关键在于此次人家出动高达55万大军,比武汉会战几乎多了一倍,是三次长沙会战的5倍,是日军扫平10万人枪的八路军冀中军区的22倍。

也就是说,日军此次总战斗力比武汉会战淞沪会战期间,还要强大一二倍,而我们还不如抗战初期,此消彼长,失败也就是必然。

不过,豫湘桂会战并不像我党豢养的无耻文人那样说的不堪。实际上,仍然有洛阳战役、衡阳战役等顽强的防御战役,即使所谓一溃千里的汤恩伯集团军的主力,也成功从日军合围中突围,保住了有生力量。

不过,豫湘桂会战仍然有一连串的失败。

一线的国军在战斗力和装备绝对占优的日军冲击下,几乎不能支持,连遭失败。

其实华北日军主力都已经南下,后方空虚之极,很多县城都由伪军防御。豫湘桂会战期间,由于参战日军规模高达近60万人,大量的物资和装备经过华北运输过来,但无论铁路线还是公路线畅通无阻。

情况如此险恶, 空军也只能高负荷运转。

在整个豫湘桂会战期间,中美联合空军用尽全力出击,除了繁重的空战任务以外,还有更多的对地支援,轰炸敌人舰船,切断日军补给线,甚至空投物资给被围困的国军部队。

中美联合空军平均每天都出动40、50架,连野马战斗机都挂载炸弹和火箭弹对地攻击了。

陈纳德写道:当敌人攻击长沙的时候,我们把一支200到2000人的日军骑兵队分割,堵截在开阔地带,四周都是稻田。从鲨鱼头战斗机上喷出的子弹和投下的杀伤弹,使得敌人沉尸荒野,就像遭到重机枪团和火炮团的伏击一样。西侧的敌人在洞庭湖和湘江上用木筏偷渡,从飞机上望去,水面上的筏子密密麻麻,像密西西比河上的汽船和舢板一样。我们的战斗机用火箭,杀伤弹将敌人团团围困在开阔的水域中,顿时火光四起,水柱冲天,这支庞大的水上运输队,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横飞。他们的弹药和瓦斯被引爆,人马辎重纷纷落水。在火箭和杀伤弹用完之后,战斗机又用机枪扫射在水中挣扎的日军和马匹。东侧敌人的主要补给动脉是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上挤满了载重卡车,我们的战斗机给予敌人车队沉重的打击。连日的大雨使得敌人车队陷入了泥泞中,他们成了我们战斗机的攻击目标。第一周战斗结束后,这条公路上到处留下烧焦的卡车和火炮的残骸。

好在,野马战斗机毫无悬念的压倒了所有的日军战斗机!

1944年6月18日,第23战斗大队的6架P51野马战斗机在洞庭湖地区执行俯冲轰炸任务,遭遇了豫湘桂会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空战。

攻击以后,这6架野马战斗机,意外的遭遇10多架一式战斗机的偷袭。

日军来势汹汹,又有高度的优势,一时间弹如雨下。

好在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性能优秀,他们立即优秀的俯冲能力,轻松躲避了日军的这轮偷袭,随后爬升反击。

在爬升期间,莫里上尉看到1架一式战斗机也在爬升追击一架野马。莫里上尉利用野马优秀的爬升能力,很快追上这架一式战斗机,6挺12.7毫米机枪一个短点射,就把一式战斗机打的向左翻转坠落。

莫里上尉和僚机继续爬升,很快爬到3000米,比日军飞机飞得更高。莫里上尉发现1000多米高度,有8架一式战斗机正在盘旋寻找野马的踪迹。

莫里上尉立即驾机俯冲,在敌机500米处开火。这架一式战斗机的飞行员显然是个新手,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更毫无防备。野马的机枪子弹击中了敌机几十发,它的发动机喷出长长的火焰,飞机稍后爆炸。

另一个梅斯中尉也差不多如此。他先是紧急俯冲躲过了敌人偷袭,随后立即反咬住1架正在俯冲的一式战斗机。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的俯冲能力,强过一式战斗机太多。

梅斯中尉依靠俯冲能力的优势,并不急于开火。他从容的调整,飞到距离敌机最合适的位置后才开火,2个点射就将它打的凌空爆炸。

另一波,偷袭4架野马的6架一式战斗机就比较聪明!他们在俯冲追击野马时,发现根本就追不上,反而距离越来越远,立即紧急拉升,向高空盘旋。

野马式发现敌机飞走,拉平准备寻找敌人。没想到爬升上去的一式战斗机,突然再次俯冲发动另一次攻击。如果我们即使的是P40战斗机,恐怕就难以逃过连续两次的敌人攻击。

遗憾的是,我们使用的是野马!4架野马战斗机立即俯冲,以优异的机动性,毫不费力的又摆脱了这次攻击,随后发动了凶狠的反击。

格林中尉追过去以后,发现1架一式战斗机追击他的战友,双方都在盘旋,他立即转弯反咬敌机。一式战斗机的水平盘旋能力很强,立即转弯躲避。但P51野马式D型战斗机的水平机动性也做过强化,相比前几代有明显提高,不是无法盘旋的飞机了。

格林中尉迅速转弯,抢在敌机摆脱之前开火。两机距离只有300米,子弹击轻松中这架一式战斗机的机翼。这架飞机先是向上飞了几秒钟,随后螺旋坠地爆炸。

连续损失多架飞机,却无法伤及野马战斗机一点汗毛,剩余的一式战斗机慌忙逃走。

此战一式战斗机被击落4架,野马式战斗机毫发无伤。

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次,以后有野马照度计的空战基本都是这样一边倒的模式。

---------------------------野马还使用了很多新技术。诸如上图女飞行员穿着的抗荷飞行服,和下图全线的氧气系统,都是比较新的技术。很多空军专家认为,无人机才是空军的未来。因为飞机其实可以承受各种复杂的机动,但飞行员就不可以。飞行员的肉体是脆弱的,一旦承受较大的过载,就会出现大脑失血等不良症状。超过5G的作用力,就能让飞行员产生灰视的现象。超过6G,飞行员就会出现黑视,手脚也会开始失去控制。美军在野马战斗机采用最新式的气囊抗荷飞行服,通过气压的作用减少飞行员的反应,可以让他们多承受1个G,这在空战中自然会有极大的优势。让人震惊的是,中国解放军获得抗荷飞行服还是60年代金门空战以后的事情!下图的飞机座舱增压系统和供氧系统,使得野马战斗机飞行员可以在1万米高空从容作战。

衡阳上空的激战

6月22日,豫湘桂会战中最惨烈的衡阳战役打响,预10军1万9000多人死守孤城衡阳,连续击退数万日军的多次进攻,杀伤了大量敌人。

期间,中美联合空军用尽全力给予支援,大肆轰炸扫射进攻的日军部队,造成日军部队不小的伤亡和士气的严重挫伤。

参战的日军士兵回忆,野马式战斗机几乎贴着地面飞过扫射,翅膀上的徽章看的一清二楚,进攻的日军被迫四散躲避!强大的航空机枪发射的12.7毫米子弹,只要一发其中人体的主要躯干就必死无疑,如果射中手脚最好的下场也是截肢。

主要中美联合空军出现的区域,日本步兵就被迫暂时停止进攻。

日军陆军见中美联合空军如此嚣张,他们恼怒的要求日本空军立即出动支援。

日本空军咬牙出击,很快又遭遇一系列惨败。

6月29日,第23大队2架野马战斗机,在衡阳地区执行攻击日军军舰的任务,突然遭遇了4架一式战斗机!

日军一式战斗机由于之前接连惨败,开始试图采用一种新战术:让一架在低空做诱饵,引诱野马来攻击。然后另外几架爬到高空。一旦野马俯冲攻击以后,他们也立即俯冲反咬。虽然一式战斗机的俯冲能力较差,但毕竟占据高位,俯冲下来的速度也会很快,拉近了和野马的差距。

没想到,野马战斗机的性能强大到日军无法预料的地步。

这2架野马战斗机确实没有看到,上空的3架一式战斗机,反而发现了诱饵飞机。他们立即俯冲做了一次进攻!没想到距离诱饵飞机还有很远的距离时,就被高空的3架一式战斗机偷袭,子弹像雨点一样打来。

好在野马俯冲能力优秀,一次俯冲机动就甩掉了敌机的追击。

如果在野马没有戒备下偷袭,一式战斗机还是有机会击落野马。但野马既然已经发现敌人设埋伏,想要击落它就难了。

愚蠢的日军见这种战术似乎可行,非常高兴。他们一番调整后,故技重施,还是让诱饵飞机继续在低空飞行,另外3架在高空伏击。

此次美军飞行员就聪明了。

他们二话不错,全速俯冲向诱饵飞机。这架可怜的诱饵机,做梦也没想到野马俯冲居然如此之快,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被野马冲到100米距离。诱饵机飞行员大惊,一时手足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边特雷丁卡中尉的野马已经开火了,日机驾驶舱多处中弹,飞机起火燃烧。

让人无语的是,由于野马的速度快得多,高空的3架一式战斗机还没有来得及发动攻击。他们见诱饵机在几秒钟内被击毁以后,吓得半死,根本不敢发动攻击,立即高速逃走了。

从此以后,一式战斗机再也不敢用这种战术了。

经过短短1个月时间的战斗,驻扎在一线湖南的日军飞行第48战队多次和中美联合空军决战,最终伤亡殆尽。

在野马式掩护下的B24米切尔轰炸机,肆无忌惮的轰炸湖南的任何日军目标,甚至包括日军司令部,火车站和浮桥。

此时情况更为恶化,而陈纳德本人也领悟到史迪威的意图。

早在豫湘桂会战没有爆发之前,陈纳德就通过侦察机的大量报告,确信日军马上就要发动一次超大规模的攻势。

陈纳德在侦察机的照片上,看到了数目惊人的日军船只,大炮,坦克,车辆,还有大量运载物资的军用列车。

陈纳德立即向蒋介石、罗斯福、史迪威等人发电:中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可能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遭受日军的打击。请务必增加物资供应的数量。

负责物资分配的史迪威对此的回应是:在印度英帕尔局势改变之前,我不能提供任务物资给你。你只能将你的作战行动减到最低点,你的物资储备足以应付最紧急的情况即可。

焦急的陈纳德连续发电报恳请史迪威重视大陆地区日军进攻,并且提出种种应对的方法,唯一的希望就是史迪威提高对于中国的空军和地面部队的物资补充。

不管陈纳德怎么说,史迪威始终不予理会。

在豫湘桂会战爆发以后,陈纳德用尽全力的使用空军阻挡日军推进。

但日军太多了,高达55万,他们装备的坦克数量比隆美尔北非军团的德意两国坦克总数还要高出百分之六十,而仅仅豫中会战战场上的日军飞机,就有156架之多。

依靠陈纳德可以使用的区区150架飞机,就算每架都是今天的B52超级空中堡垒,也绝对无法阻挡日军的推进。

4月河南战场连续惨败以后,陈纳德第14航空队当月得到的物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7000多吨减少到5000多吨。

陈纳德在回忆录中写道:4月,昆明所有的军需物品都被抽调送到中国的东部战场,以用来应付夏天的这场危机。我们储备了足够30天使用的燃料、炸弹和配件,但仅此而已,这就是我们在中国所有的全部家当。以后靠什么来战斗,就不得而知了。

眼见飞机就要停飞,走投无路的陈纳德派出副官格林去缅甸找史迪威当面求援。但史迪威巧妙的躲开了格林,格林不但没有见到史迪威,连一个电话也没有联系上。

史迪威之所以扣住所有美援物资,在华空军大部分力量,以及中国在缅北滇西的部队不动,不允许他们参加豫湘桂会战的防御作战,并不是无知和不关心,而是政治意图。

史迪威一直希望彻底打垮蒋介石,他在和罗斯福总统的对话中认为蒋介石是一个“言而无信,朝令夕改的恶棍”。

史迪威希望在缅甸和中国建立光辉战绩,用中国人的命为他成就荣誉,但蒋介石必须保护中国的利益,不允许中国的力量损失在和中国没有多大关系的战场。

史迪威将蒋介石当做最重大的障碍,尽一切力量想要推翻他。所以,史迪威做出这些事情,也就并不让人惊讶。

陈纳德回忆也很有代表性,他曾经建立总统提供一批美制轻武器武器,比如步枪,机枪,迫击炮之内装备保卫美国机场的中国军队。显然这些中国军队不会有多少人,但史迪威断然拒绝。

他将所有中国陆军的武器弹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以作为自己从蒋介石手中夺权的最大法宝。

所以,在豫湘桂会战结束之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国军地面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美制武器。

以美军部队标准装备冲锋枪为例,在1944年9月豫湘桂会战结束之前,大陆的国军得到了多少支冲锋枪?

1706支!

不错,你没看错,是1706支,不是1万7000支。整个400万国军只有1000多支冲锋枪,而在缅甸为史迪威打仗的新1军一个4万人的军,就装备冲锋枪1500支。

有意思的是,这区区1700支冲锋枪,居然也被史迪威扣在手中不发。

豫湘桂会战之前,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74军得知有一批美援冲锋枪到了,军长兴冲冲的派军需官去桂林领取美械,结果就领到2把汤姆逊冲锋枪与60发子弹!

74军军需官惊得目瞪口呆,美军顾问却传史迪威的话说:本来1支都不应该给你们的。看你们是抗日铁军74军,就给你们2支拿回去当示范教材吧!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因为战争的消耗,武器装备一落千丈。以最精锐的原德械36师为例,虽然他们属于史迪威的重点补充部队,因为他们在滇西准备反攻缅甸作战,符合史迪威的需要。36师是全中国得到美援武器最多的一个师,但情况也是极为悲惨的。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36师装备5000支步枪,430支轻重机枪,18门山野炮。到了1944年反攻滇西之前,虽然有史迪威的所谓优先补充,全师仅有步枪1800支,轻重机枪200支,山野炮数量为0。

就武器装备来说,精锐的36师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以上。要知道,36师还是中国装备最好,补充最得力的部队,其他部队又怎么样呢?

大历史学家黄仁宇当年在滇西当一个小小的少尉,部队穷到什么地步,连衣服都发不全。2个士兵发一套制服,一个有上衣,一个有裤子,其余的要自行解决。

部队穷困潦倒,吃饭都困难,被迫组织士兵去树林里面挖野菜。由于半年一年发不出军饷,士兵穷到极点,连长怕士兵将武器盗卖给土匪(土匪悬赏大价钱收买军队的步枪机枪),不分日夜将枪械用铁链锁在架子上,训练时候都用木枪。

相比我们的潦倒和消耗,我们的敌人日军却并不是这样。

不错,中国大陆地区很多最精锐的师团已经南下,但留下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弱,尤其武器装备仍然很好,大体保证抗战初期的水平。就重武器上来说,侵华日军现役师团的火炮没有减少。

而且,随着日军武器装备的更新,一些武器要比抗战之前先进的多。比如日本装甲部队之前装备的都是垃圾的轻型坦克,但此战开始装备相当先进的97式改中型坦克了。而日军的机枪,火炮,甚至步枪都有很大改进,质量有很大提高,战斗力更强。

此消彼长,日军又出动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部队发动进攻,结果也就可以想象了。

而史迪威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帮助日本人,就是摆明了整死国军。

你蒋介石在豫湘桂会战溃败,罗斯福总统就会对你失望,对你失望以后就会期望史迪威来扭转,那么就会试压蒋介石让服从史迪威的。

有人说,那蒋介石就把军权交给史迪威就是了。请问,中国是殖民地军队吗?是印度人,菲律宾人,马来人吗?

我们中国是主权国家,怎么能让一个外国人来全全指挥中国的军队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更况且,史迪威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看出为中国人着想的地方。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史迪威为了显威风,立功劳,葬送了中古最精锐的10万大军,最终只有5万多人历尽千辛万苦才从缅甸逃生出来,还牺牲了大将戴安澜将军。

这样一个人指挥中国军队,会有什么灾难性后果?

一直躲着不见,对中国发生的豫湘桂会战视而不见的史迪威,却于1944年6月突然回到重庆,因为他手里有一份罗斯福的信。

罗斯福对豫湘桂会战中国军连续失败不满,要求蒋介石将指挥权交给史迪威,不然就要停止所有对中国的物资援助,美国空军也会全部撤走。

此时的史迪威想一个预言家一样说道:中国人没有任何办法挽救在东部的失败!

并且,史迪威在6月8日宣布中国战场进入紧急状态。

陈纳德恼怒的说到:要知道,三个月前,我已经告知他中国危在旦夕!

6月底,鉴于战况非常危急,在国民政府不惜中断和美国外交的情况下,罗斯福终于醒悟了。他将始终拒绝支援豫湘桂会战国军的史迪威解职,允许中国将在滇缅的空军和部分部队调回中国。

要知道,美援物资的百分之八十都在为这两只部队服务,剩余的百分之十五提供给空军,国军步兵仅仅得到百分之五的份额。这导致豫中会战期间,40万国军仅仅拥有不超过50门的大口径火炮和反坦克炮,而进攻的日军中,仅仅一个1万多人的坦克第3师团,满员编制就有400多辆坦克。坦克是反坦克炮的10倍以上,那还打个屁啊!

6月7月,中美联合空军奋力出击,给予衡阳地区日军很大打击。

日军后勤运输线被破坏严重,武汉到湖南的铁路几乎都被炸毁,水运的船只遭受野马式扫射,大批沉没。

7月初,进攻衡阳日军很多部队的弹药已经消耗殆尽,粮食更是奇缺,被迫在当地抢夺老百姓田地里面还没有成熟的稻谷。连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也被迫吃这些东西,导致了严重的腹泻。

可是,由于史迪威的影响还在,这段时间内的中国地区空军无法得到新物资补充,尤其油料基本耗尽,被迫逐步减少甚至停止了出动数目,甚至完全停止。

陈纳德回忆当年物资缺乏,痛苦的写道:供应短缺,是使第14航空队处于较低水平的最重要原因。在需要炸毁一座桥的时候,我们不能像在欧洲战场上一样出动一支重型轰炸机编队,带伤几百吨炸弹从高空投下来。我们只能派1架B25轰炸机,带上2枚1000磅的炸弹,从200英尺的低空投弹,以确保完成任务(自然这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军防空火炮击落)。

陈纳德又写道对于空军血液航空汽油的极端渴望:第14航空队在只有有限的汽油储备。每一次由联合参谋部和史迪威授权的最高命令,都随意的吞噬着我们的汽油储备。我们只有通过提高飞跃驼峰的吨位数来补偿,这种补偿毫无价值,因为在印度阿萨姆(驼峰航线的出发点)也没有汽油储备。对于第14航空队的汽油补偿,只是一个没有资金账户上开的空头支票。史迪威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得到了汽油,因为他们要帮助史迪威反攻缅甸,而第14航空队得到的只是空头支票。有趣的是,在中英缅战区司令来看,第14航空队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物资分配,至少纸面上是这样。我们明明知道穷兵黩武的日军正集中规模空前的一支大军,马上就要发动全面的进攻,但14航空队却被搁置在一边,并且只留给我们一点点仅能维持最基本生存的补给。

不过即使我们有一点汽油,也可以有效压制日本空军。

日本空军本来几乎不敢升空,他们的司令官羞愧的向横山勇承认:由于中美空军力量很强,我空军被迫只能在黎明和傍晚各20分钟内出动,主要用于侦查和空投物资!

此刻日本空发现中美空军突然停飞了,大喜过望,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日军飞机尽数起飞,尽全力出击,于7月23日以第90战队反扑,攻击桂林、柳州、零陵等机场。

中美联合空军因为极端缺乏燃料,几乎不能升空迎战。在连续几日的日军轰炸中,有40架左右飞机被炸毁在跑道上。

日军地面部队也借此机会,终于8月8日攻占了衡阳,但付出了长达47天的时间和高达1万2000多人的巨大伤亡。

陈纳德写道:6月26日,党日军距离衡阳只有10多公里时,我们的战斗机才最后飞离衡阳。我们忍疼炸毁了所有地面设施,地勤人员乘船从水路撤走。

好在8月中旬开始,滇缅的空军一部陆续开进华南,中美空军实力有所增强,尤其燃料问题解决了一部分,立即又恢复对制空权的控制。

8月20日,日本陆军认为每日被完全击毁的汽车至少超过50辆,前进的各师团全部遭遇轰炸,伤亡累累。

整个豫湘桂会战的长衡会战中,中美联合空军出动高达4500架次,击落日军飞机70架,炸毁地面飞机52架,炸毁坦克和卡车1800辆以上,炸死炸伤日军总人数约7000人。

反正只要野马战斗机一升空,日军就会彻底失去制空权。

-------------------------野马之所以强大,在于它使用了众多新技术。比如上图的K14自动陀螺仪瞄准具。K14自动陀螺仪瞄准具从P-51B型野马开始就被普遍采用了!K14是一种可以帮助飞行员在空中精确命中目标的反射式陀螺仪瞄准具,这种瞄准具可以迅速的进行校对,以修正子弹弹道的下坠和计算提前量。至于先进的副油箱,让野马具有惊人的航程,而且空战之前可以迅速抛弃副油箱,不会影响空战。

桂柳会战击溃日军最新式的疾风

野马的神话还在继续。

8月19日豫湘桂会战的桂柳会战爆发。

由于此前被中美联合空军压制的几乎不能升空,在8月21日侵华日军将用于守卫东京的第22战队调动过来。

这个第22战队是当时日本空军最强大部队,装备最先进的37架四式战“疾风”战斗机。

队长岩桥让三少佐是号称最出色的飞行员兼指挥的日本王牌,此时已经有着击落20架敌机的战绩。

该战队本来用于东京的防御,因为侵华日军方面的强烈要求,这才调到了武汉第一线。

四式战斗机号称决战王牌,是日本用于守卫本土的最后战斗机。四式战斗机相比前几任,水平盘旋能力有所弱化,大体和野马相当,但垂直攻击能力大幅度提升。甚至在俯冲初期,疾风的速度比野马式还快,装备的武器也非常强大,为2门20毫米机关炮和2门12.7毫米机枪。

日本人认为疾风战斗机丝毫不亚于著名的P38闪电战斗机和P47雷电战斗机,完全具备打垮美军所有战斗机的能力。

遗憾的是,他们遇到的是野马!

24日,队长岩桥让三率领主力赶到南京和汉口。几乎在飞机落地的同时,他就接到了立即出发作战的命令。

飞机和飞行员不是神仙,到中国必须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尤其还需要配到的维修工具和零件运到。

岩桥让三少佐反对现在就出击,但侵华日军司令部表示这是命令,不是商量。

岩桥让三无奈,只得率领部队参加了4天后大决战。

而与此同时,其他增援的空军继续赶到,将第5航空军的总兵力又恢复到207架的规模。

1944年8月28日,中日空军发动最后一次大会战。

中美联合空军出动大批轰炸机,在13架野马战斗机和11架P40N战斧战斗机掩护下,空袭武汉地区的日军机场。

日本也得到了情报,集中了几乎全部可以使用的近100架飞机,包括第22战队、第25战队,第48战队。

此次的汉口大战中,日军倾其所有,出动了先进的二式“钟馗”战斗机和四式“疾风”战斗机。

这两种战斗机都是针对一式战斗机和零式战斗机,无法对付美制能力型战斗机的产物。

区别在于二式战斗机只是弱化了水平盘旋能力,一定程度的强化垂直攻击力(主要是提高爬升力和俯冲能力)。但本质来说,二式战斗机只是一式战斗机的改良,它仍然是先进的中低空格斗战斗机,可以看做增强版的一式战斗机。

而四式战斗机则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是模仿了美制能量战斗机的产物,是一种通用的战斗机。四式战斗机具备卓越的爬升率、平飞速度和强大的火力,也大大改善了俯冲能力的弱点。

大体来说,野马相对四式疾风战斗机仍然有相当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已经不像针对一式战斗机二式战斗机那么悬殊了。如果四式战斗机上的日本飞行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野马战斗机的飞行员是菜鸟,还是可以拼一拼的。

遗憾的是,现实恰恰相反。

到了1944年8月,日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不是死在太平洋上,就是死在中美联合空军之手。现在的飞行员有一半是飞行学校毕业的新人,虽然他们无知无畏,很多人极有武士道精神,可是用陈纳德的话来说:可怜的日本菜鸟!他们用尽全力去驾驶他们的飞机,却毫无作用,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赢得空战!

自然,如果这些日本菜鸟的战斗机大大强于我们,大家基本还是势均力敌的。遗憾的是,他们的经验不如我们技术不如我们,战斗机又大大不如我们,战败就是必然了。陈纳德对于P51野马是非常满意的,他写道:第14航空队可以使用4到8架的野马编队,去攻击30到40架的敌机。

此次的大轰炸中,第530战斗轰炸机中队的13架野马居前,另外有13架P40N战斗机在后面。

当轰炸刚刚开始,埋伏很久的日军战斗机群,就一窝蜂的向中美联合空军冲过去。

这是他们仅存的一些实力,也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拼命。

对在中国的日本空军,现在等待他们的无非是胜利或者死亡。与其看着自己一口口的被野马战斗机吃掉,还不如不顾一切的拼一拼,说不定依靠武士道精神,能够获得意外的胜利。

所以此战中,日本飞行员极为凶狠,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艾拉.史密斯中尉驾驶野马战斗机掩护轰炸机俯冲到2000米高度时,遭遇了日军战斗机机群。日军飞机数量众多,大大超过我们的预计,于是一场混战开始了。

史密斯中尉回忆:日本飞机太多了,到处都是飞机!我们陷入了一场混战之中,无线电频道被各种叫喊和警告声挤满,已经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由于飞机密集的像沙丁鱼,此时要遵守任何一条空战准则都是徒劳的,空战变成了最野蛮、最疯狂的厮杀。我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猛冲,杀出一条血路来。

史密斯中尉向前冲了不到1000米,就发现了500米外有1架一式战斗机向下俯冲。一式战斗机俯冲速度很慢,在野马面前形同靶子。史密斯中尉没有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他猛冲操纵飞机俯冲下去,冲到敌机300米的距离射击。这架一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估计是个新人,他被漫天混战的场面已经搞晕了,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被射击之前,一式战斗机没有做出任何躲避动作。史密斯中尉的12.7毫米机枪发射的火链,从容的从机尾的垂直尾翼一直打到机首的引擎罩。这架一式战斗机立即坠落,坠了不到100米就发生了震天动地的大爆炸,油箱被击中了!

附近的2架二式“钟馗”战斗机发现史密斯中尉击落了自己人,立即愤怒的向他扑过来。

二式战斗机的垂直性能,尤其是爬升能力有所增强,相比一式战斗机有着相当的提高,仍然同野马战斗机有着很大差距。

史密斯中尉很快发现敌机逼近,他立即俯冲并且向右盘旋。

二式战斗机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仅仅一个圈就被甩开。

史密斯中尉迅速绕到2架二式战斗机的背后,反咬住了他们。二式战斗机的飞行员顿时慌了,显然他们也是新人。如果日本飞行员比较有经验,还是可以利用水平盘旋能力的优势,立即连续转弯进行躲避。遗憾的是,他们的飞行经验不足,惶恐之下居然也试图仿效史密斯中尉那样,依靠俯冲转弯躲过攻击。

这种错误的方式,让他送了命。

史密斯中尉依靠野马卓越的俯冲能力,毫不费力追上其中1架二式战斗机,连续开火,将它的右边机翼打掉了。这架二式战斗机立即旋转坠落,史密斯中尉知道日本飞行员是不可能从这样一架飞机中跳伞成功的,他必死无疑。

另外1架2式战斗机,乘机跑了。

史密斯中尉拉平飞机的时候,遇到了第528中队的战友希克斯中尉,两架飞机互相掩护,又杀入战团。

他们2人很快发现2架二式战斗机,正在以高速逃走。这次由希克斯中尉攻击,史密斯中尉负责掩护。希克斯中尉的技术也相当不错,他以野马的速度优势(700公里/小时的高速)追上敌机,不等他们做机动就立即射击。

二式战斗机飞行员倒是比较有经验,他们在被攻击前发现了野马,慌忙准备盘旋躲避。但已经太迟了,其中1架二式战斗机的左边机翼全部被打掉,飞机燃起大火,翻滚坠落。

就在史密斯中尉全力掩护希克斯中尉攻击的时候,他意外的遭到敌人的偷袭。

史密斯中尉回忆,突然我的机翼傍边略过一串火球,我有麻烦了!

偷袭史密斯中尉的是,2架日本最先进的四式“疾风”战斗机。

第一次攻击没有打中野马,有经验的四式“疾风”战斗机飞行员立即爬升,准备第二次攻击。

“疾风”战斗机有着相当不错的爬升能力和俯冲能力,仅仅比野马差了一截。如果被袭击的是P40战斗机,P40战斗机的水平和垂直能力都不如敌人,显然难逃一劫,甚至无法逃走。

遗憾的是,他们遭遇的还是野马,而史密斯中尉他们之前已经多次和四式“疾风”战斗机交过手,知道对付这种恶毒飞机的方法。

史密斯中尉回忆:我看着它们来个一个漂亮的急上升转向动作,飞向左边准备下一次攻击。我仅有的机会是等他们冲下来时,先进行躲避,然后反咬住它们。我把发动力提升到急速,高速的飞起来。它们俯冲下来,在很远的距离就朝我开火。我能看到它们炮火喷射的火光,但因为我的野马速度太快,它们没有击中我,炮弹都落到了我和希克斯座机的下面。

四式“疾风”战斗机,又一次没有打中史密斯中尉,那么后者的机会就到了。

他们没有给四式“疾风”战斗机再次爬升的机会,立即俯冲追了上去。

情况逆转,变为野马俯冲追击四式“疾风”战斗机了。

不过四式“疾风”战斗机的俯冲性能,比一式二式好的很多,他们的飞行员也是日本仅有的老手了。“疾风”在俯冲中多次精彩的机动,试图甩掉野马。

强中自有强中手,四式战斗机虽然强,野马却更强。无论“疾风”如何机动,始终无法摆脱野马的猎杀。

4架飞机捉对杀到低空200米,史密斯中尉和希克斯中尉先后击中敌机,其中一架四式战斗机重重的摔在地上,另外一架带伤勉强迫降成功。

击落这2架飞机以后,武汉上空的空战也结束了。

此战,中美联合空军像割韭菜一样,短时间内击落10多架日军战斗机,包括多架最先进的四式战斗机。

我军仅有4架飞机损失,都不是野马战斗机。

到了战斗的后期,日本武汉空军指挥官终于明白,这样的空战形同送羊入虎口,慌忙命令停止战斗。

日本战斗机四散逃走,中美联合空军则按照既定任务轰炸了武汉机场,然后成功返航。

此战表明,最先进的四式战斗机也不是野马的对手。

四式战斗机暂时不敢升空,等待零件和弹药,在这期间日本空军又遭受连续惨重打击。

-------------野马的强悍之处,在于它是一架相当完美的战斗机,就性能上来说他并没有明显的弱点,却有很多优点。各国军事专家认为,野马战斗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没有一款轴心国战斗机是他的对手。德国战斗机不用说,下下图的日军四式“疾风”战斗机也不是野马的对手。

1:8,仍然击落两架敌机

第14航空队的头号王牌飞行员,击落18架敌机的约翰.赫伯斯特也在野马战斗机上有出色的表现。

1944年9月3日,赫伯斯特少校驾驶野马投掷炸弹炸毁一座日军固守的铁路桥后,正准备返航,突然发现2架99式俯冲轰炸机飞了过来。

也许这2架飞机误以为火炮炮弹爆炸的烟雾,是国军陆军造成的,赶来进行空袭的。

99式俯冲轰炸机是一款优秀的轰炸机,但在野马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它的最高时速仅有380公里,由于携带750公斤炸弹导致行动缓慢,机动性很差。

赫伯斯特少校驾驶它的野马,悄悄的绕道99式的背后,随后高速突击。第一个点射,就把1架99式俯冲轰炸机的机翼打掉,飞机翻转坠落。另一架99式飞行员的经验倒是很丰富,他立即扔掉炸弹,然后高速翻滚俯冲,试图利用飞机轻便的优势(99式仅有2吨多),躲避野马的追击。

可惜他遇到的是野马,赫伯斯特少校轻松俯冲追上他,连续开火,将敌机的垂直尾翼和后机身几乎打断。虽然99式的尾部机枪手一直在奋力射击,但他不可能射中高速的野马,一发也没有击中。

这架99式飞行员确实是个老手,他挣扎着冲到几十米高空,用尽吃奶的力气将飞机拉平,轰然迫降在一片水田里。遗憾的是,飞机随机翻了身,肚子朝上。赫伯斯特少校明白,如此猛烈的撞击下,飞机上的二个日本飞行员都不可能活命。

野马式打轰炸机,自然是毫无问题,更厉害的战绩还在后面。

此战的2天后,赫伯斯特少校从桂林领取了换装新式零件的野马战斗机。在返航的期间,他在3000米高空,突然遭遇了大批日军飞机。

赫伯斯特少校判断,光是一式“隼”战斗机就有8架之多,更低的地方还有数目不详的大量敌机。赫伯斯特少校估计这是一个编队8架战斗机掩护另一个编队的轰炸机,去执行轰炸国军的任务。

1:8,显然不是对手,应该撤退了。不过,赫伯斯特少校对他的野马却有着极大的信心,他没有选择逃走。

他立即从高空俯冲下来,向8架敌人战斗机飞去。由于是执行攻击任务,日军飞机也有很高的警惕性,他们很快发现了赫伯斯特少校,立即四散逃开,准备迎战。

可惜,已经晚了。此时赫伯斯特少校已经利用野马战斗机的700公里的高速,冲入了敌人战斗机编队中。

赫伯斯特少校抓住敌人张皇失措的机会,首先对准迎面飞来的一架一式“隼”战斗机猛烈开火。当两机交错飞过的时候,赫伯斯特少校看到日军飞行员已经瘫倒在机舱里,鲜血从他的胸口喷出来,敌机机舱的玻璃被子弹打得粉碎。

万万没有想打的是,此时赫伯斯特少校的机枪然卡壳,只有1挺还能发射。

日军余下的7架一式战斗机发现野马停止射击,立即四面包围上来开火。还好野马有着优秀的防御能力,赫伯斯特少校的座机被连续击中几十发发子弹,其中一发子弹击中防弹玻璃,崩裂的碎片打破了赫伯斯特少校的头皮,鲜血立即流了下来。

顽强的赫伯斯特少校仍然在利用剩余的那挺12.7毫米机枪攻击,将前方一架一式战斗机击落。这个日军飞行员慌乱的从机舱中跳出来,打开了降落伞。

余下的6架一式战斗机被彻底激怒了,难道他们6对1,还对付不了一架受伤的野马吗?

子弹像洪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射过来,最倒霉的是赫伯斯特少校的最后一挺机枪也卡壳了。眼见就要被击落,赫伯斯特少校高速俯冲躲避。6架一式战斗机尾随俯冲,可是实在赶不上野马的速度。最终赫伯斯特少校在不到30米的距离拉升,然后加速飞走,彻底甩掉了这6架一式战斗机,带伤回到了机场。

可见,野马1对8,并且自己武器出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获得击落2架并且成功突围的成绩。那一式“隼”战斗机还怎么同野马正面对抗呢?谁还敢升空作战呢?

-------------------------中美联合空军还曾经装备过P38闪电战斗机和P47雷电战斗机。但这两种战斗机的数量不大,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中华民国空军使用了15架以P-38L改装的F-5E(侦查机型号),全数发配独立第12战术战斗机中队,剩余几架P-38L与J被配发到不详的单位。下图的P47雷电战斗机是1944年开始装备中美联合空军,但基本都用于保卫成都和重庆的美军基地,或者岩掩护B24战略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并没有用于东部豫湘桂会战。豫湘桂会战期间,由于燃料缺乏,而P47的油料消耗是P51的一倍,所以也很少出动。抗战胜利后,国军在 1945 年接收了美国第 14 航空军第 38 和 81 战斗机大队的 102 架 P-47D战斗机。下下图是P51野马战斗机宽大的座舱,仪表盘也非常合理!

野马打垮了日本帝国最强的“疾风”22战队

其他的日军战斗机陆续不敢升空,所有的重担就压在第22战队身上。

岩桥让三少佐的几十架四式战斗机,是中国境内唯一可以正面和野马对抗的。

于是,22战队被迫四面出击,成为战场的救火队员。从北方战场的西安到南方战场的桂林,四式“疾风”战斗机被迫高强度飞机空战,在野马打击下伤亡惨重尚且不谈,每个飞行员每月飞行时间竟然高达120小时以上。

到了9月20日,岩桥让三少佐在执行了一次拦截B24重型轰炸机,却无功而返以后,终于爆发了。

他向上司表示:战队飞机损失太大,而且飞行员疲惫之极,根本无力继续作战,要求暂时休整。

在被上司严厉训斥为懦夫以后,岩桥让三少佐赌气亲自驾驶飞机,带领另外3架四式“疾风”战斗机赶赴西安同野马式空战。

但此时22战队已经被摧垮了,4架飞机刚起飞,就有1架因为机械故障坠毁,飞行员古郡吾郎准尉当场死亡。飞行期间又有斋藤隆大尉的1架四式战斗机出现严重故障,被迫返航。最终只有2架四式“疾风”战斗机,历经长达1100公里的通宵飞行,于黎明才飞到西安!

由于是在黎明突袭,西安的中美联合空军没什么准备,吃了个小亏,有一架野马战斗机被扫射击毁在跑道上。但机场的高射机枪也击中了岩桥让三少佐的座机,这架飞机当场坠毁。岩桥让三少佐此时已经击落了20架飞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诺门罕空战中击落的苏军飞机。这个日军超级王牌就死在这里!事后国军检查了岩桥的尸体,发现他头上中了一枪,半个脑袋已经没有了,这是地面高射机枪的杰作。

剩余的另一架四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久家进准尉,见队长战死,吓得立即高速逃窜。此时西安机场已经有多架野马战斗机起飞,他们很快追上了久家进,一阵乱枪将其座机油箱击穿。

好在先进的四式“疾风”战斗机也使用了自封油箱,一定程度制止了漏油。久家进勉强飞到日战区迫降,飞机损毁,人受轻伤,侥幸没死。

遭受如此惨重的打击以后,第22战队基本失去战斗力,被迫又调回日本本土。

连最先进的四式战斗机都是如此下场,其他的飞机还用说吗?

此战结束以后,日本战斗机已经不怎么敢于升空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野马的对手。

12月23日,第118战术侦查中队的16架野马,在武汉附近扫射轰炸日军舰船。期间,他们顺道扫射了武昌地区的日军临时机场,击毁了2架飞机。

见中美联合空军上门欺负,日本飞行员气得肝胆剧裂,他们驾驶6架一式“隼”战斗机追击过来。

结果并不难预料,短促的空战后,6架一式战斗机有5架被野马击落,只有1架侥幸逃走。

野马战斗机有1架被打成轻伤!

4天后,野马又在广东击落一个编队的一式战斗机,仅仅赫伯斯特少校本人一架就击落了3架敌机。赫伯斯特少校事后回忆:这比打野鸭子还要简单!

豫湘桂会战的桂柳会战期间,中美联合空军完全掌握制空权,共击落日军飞机34架,可能击落14架,击伤10架,击毁地面飞机6架,炸死日军超过4500人。

-----------------------------野马击落德军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的场面。可以这么说,野马战斗机是活塞时代战斗机的顶峰之作,很难有飞机能够超过他!在中国,由于轰炸机的数量不足,野马战斗机也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可以投掷炸弹。

日本人惊叹:不要和野马作战

日本方面知道野马战斗机的厉害以后,迫切的想得到一架回国进行研究。

大家记住一个道理,再强的战斗机或者轰炸机,在低空攻击的时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撞在敌人防空炮火上。

1945年1月16日,在武汉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一架P51野马C型战斗机,被日军高炮击中。飞行员山姆.麦克米伦中尉在水田里面迫降,而这片水田正好是日军一个中队的营房门口。冲出来的日本兵,把麦克米伦中尉从机舱里面拖出来打了一顿,然后将这架飞机送到武汉后方。

麦克米伦中尉回忆被俘的场面:被押到战俘营之前,日本陆军看守每天都要打我一顿,一般是拿着木剑抽打,有时候4个人一起上。相反的是,拜访我的日本飞行员倒是非常友善。他们非常敬畏美军飞行员,因为我们比他强。日本飞行员经常跟我说道,他们最想做的就是驾驶野马战斗机,因为野马比他们的飞机要好得多。

1945年3月,日本将这架战斗机修复后,运回本土进行研究。

这架野马,大大震惊了整个日本军界。

先被震惊的是日本飞机设计师。

专精桨叶研究的佐贯氏与其他设计海军紫电改螺旋桨的学者,对使用高级橡胶固定桨座、连桨叶剖面都采用层流翼型的野马深表拜服:“竟层流化至此地步…!” 并在日后手记中表达了当时的敬佩与挫败感。

其次,它震惊了众多日本飞行员。

由日本空军最著名的超级王牌,击落敌机51架之多的黑江保彦少佐负责驾驶。

黑江保彦少佐驾驶过日军所有的战斗机,也特别擅长操纵最先进的四式战斗机。

本来对美军飞机不屑的黑江保彦少佐,经过测试以后完全震惊了:我对野马的性能大敢吃惊,他的转弯动作非常漂亮,在水平转弯时几乎和四式战斗机一样。它的俯冲速度和俯冲时的稳定性极为出色。他的无线电设备非常先进,武器和其他设计也非常好,相比日军装备简直不是一个级别。它的航程很可怕,根据耗油量的估算,我们计算出他可以毫不费力的从硫磺岛飞到日本东京。更可怕的是,这随后就成为了现实。

黑江保彦少佐最后做出结论:如果我驾驶这架野马,我就不会把任何日本战斗机放在眼里!

黑江保彦少佐又邀请了著名的”加藤隼“战队的王牌飞行员桧与平少佐,也去驾驶野马作为测试。

桧与平少佐在缅甸被野马式打断了一条腿,被迫截肢。他的飞行技术非常了得,随后带着假肢参加了几次空战,得到一个“假腿王牌”的外号。

桧与平少佐在1945年,就一直在日本陆军航空部队的最高学府明野飞行学校担任教官,实际是负责本土的防空工作。

桧与平正在从事所谓本土决战最后王牌,五式“飞燕”战斗机的测试工作!

桧与平是带着仇恨心理登上野马的,但一进入驾驶舱,他就被惊呆了。

桧与平回忆:进去以后,我立即被宽大的座椅惊呆了。我毫不费力的把假腿放到了方向舵的踏板上。对我来说,这架飞机有好几样东西是第一次看到。首先就是防弹玻璃,比我日军的薄型玻璃有着更好的透明度;其次,座椅被一层厚钢板包围,这个我以前从来没有在哪架飞机上看到过;飞机的冷却器有个自动排气口,而他的氧气系统对我们来说则是全新事物。总体而言,他的设备比我见过的任何一架日本战斗机都要好得多!

飞机升空以后,桧与平居然激动不已:它是1架飞行员梦想得到的飞机,他的操作漂亮极了,设计出色,制造精良,他飞得非常快,非常结实!

桧与平少佐走下飞机时,面目凝重。

黑江保彦少佐询问:您看我们应该怎么样对付野马战斗机?

桧与平少佐考虑良久,从牙缝里面冒出一句话:唯一的方法是,尽量不要和野马战斗机空战!

要知道,他们驾驶的还是相对落后的P51野马C型战斗机,使用的是劣质的日本汽油(会严重影响发动机功率),如果使用的是新式的P51野马D新战斗机,使用美国标准的航空汽油,又会如何?

实际上,自从中美联合国军装备P51野马战斗机以后,在空战中没有几乎被击落过,倒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被日军高射武器击落了几架。

这是没有办法的,就算是今天美国F22如果低空执行轰炸任务,一旦遇到地面防空炮火的面打击,只要运气不好也一样会被击落。

道理就是这样,豫湘桂会战标志着日本空军的完蛋。

到了1944年下旬,中美联合空军实际已经能够轰炸中国战场所有的城市和据点。

因为我们有野马式战斗机,制空权就是我们的。

---------------------------国军装备的P51野马战斗机。这种战斗机也是内战中国军的主力战斗机,所以有一些被解放军缴获。这架就是北京军事博物馆里面的野马,保存的还算完好。

完全掌握制空权,中国的天空是野马的

1945年初,除了驻中国的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和中美联合空军联队装备P51野马以外,中国空军第4大队也淘汰了落后的P40战斗机,换装了最先进的P51野马D型战斗机。

1945年1月28日,中国远征军几乎全歼日军第18师团,收复了缅北,打通了中印公路。由此,大量美援物资可以源源不断运送到中国。

更重要是,自从史迪威被解职以后,新上任的魏德迈将军恢复了中美的正常合作,中国军队得以获得真正的美元物资。

在豫湘桂会战结束仅仅3个多月后的1945年4月湘西的芷江雪峰会战中,国军就凭借自己的力量,轻松击溃了进攻的10万日军,歼灭其中3万多人,获得完全的胜利。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日本空军已经穷途末路,离灭亡不远了。

由于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制空权,日本军部干脆割肉补疮,基本放弃了中国战场,将其中一部分主力调回了台湾和菲律宾,准备和美军决战。

日军在中国大陆剩余的作战飞机,仅剩100多架,而飞机总数不过300多架。

而中美联合空军的实力已经突破900架(其中美国第14航空队有700架作战飞机),想不赢都难了。

整个1945年,中日两军已经很难有空战了,日军飞行员顶多利用黎明和黄昏驾驶单机出击,骚扰一下国军而已。

到了1945年3月,日军残余空军力量,只能勉强防御侵华日军司令部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了。虽然3月18日的老河口战役中,日军还孤注一掷出动106架飞机(战斗机48架)出战,但一旦遭遇野马战斗机试图决战,日机就立即四散溃逃。

4月的湘西会战中,日本空军基本没有出动,参战的日本步兵被中美空军打的很惨,轰炸造成伤亡超过3000人。

期间,中美空军完全肆无忌惮。

1945年1月11日,11架P51野马攻击了武汉机场,将其再次摧毁,期间击落多架日机。

1月17日,16架野马扫射了上海机场,摧毁了73日敌机。

2月10日,12架野马扫射了青岛日军海军基地,击毁多架日军飞机。

3月7日,10架野马干脆轰炸了侵华日军司令部南京,共击落4架敌机,其中一架是王光复击落的。

同一天,日本海军第4派遣舰队司令山县正乡中将乘坐水上飞机,从广州飞往台湾,途中遭遇野马战斗机袭击。飞机被击伤以后,迫降在浙江外海,被国军保安队火力击毁。山县正乡死后,追赠为海军大将!

4月1日,40架野马轰炸日本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慌忙起飞迎战的5架日机全部被击落。

5月31日,野马战斗机进行了抗战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战。

16架野马攻击南京日军最大机场明故宫机场!日本空军不甘心坐以待毙,出动30架战斗机拦截。遗憾的是,结果不难预料。日军飞机就像秋天落叶一样,瞬间被击落10架,余者纷纷逃走,中国的野马战斗机毫发无伤。

随后的2个月,日本空军没有一架飞机敢于升空,任凭野马战斗机肆虐。

8月21日,野马在中国执行了最后一次任务。中美混合联队的5架野马战斗机,押送搭载投降日方代表的日本运输机,在芷江机场降落。

整个抗战期间,我们一共接受美制飞机2394架,占抗战期间外购飞机的百分之六十。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购买的其余百分之四十全部是付款的,包括苏制飞机,但美制飞机是无偿援助的,并没有付钱,而且综合性能远高于苏制战斗机。

其中包括1088架战斗机,其中约有250架以上的P51野马战斗机,约占战斗机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中国空军自己装备48架。

这区区200多架P51野马式战斗机,就控制了中国的天空。

随着野马式战斗机押送日本运输机在芷江降落,抗日战争由此结束。

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也结束了他的壮烈的历程。

血战八年,中国空军从弱小到强大,期间经历过无数困苦和巨大牺牲,终于实现了由弱到强,最终彻底控制中国的天空。

8年内,中国空军殉国、失踪高达4321人, 负伤347人。这4600多人都是中国军人的精英人物,用他们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蓝天。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每一个中国人都该记住他们!


萨沙


(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的艰苦抗战)

说起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我们作为中国人所能首先想到的是装备上的落后,和精神上的不屈。纵观整场抗战,中国军队往往是在装备武器劣于日军的情况下展开战斗的,而技术装备所带来的战斗差距,往往只能通过血肉之躯的牺牲来弥补,不得不令人叹惋。

不过,考虑到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广泛装备外国军械与接受外国军援,实际上中国军队也曾经使用过很多先进武器的。

(德国150mm榴弹炮)

首先在炮兵装备方面,抗战初期国军精锐曾装备过SFH18式150mm榴弹炮,该炮在当时无论是射程,口径,炮弹种类和威力上,都远胜过同时期的日本炮种。然而,由于国军后勤体系和编制问题,这些火炮最终还是没能发挥太大作用,很快便在战争中损失殆尽。


(深受抗战军民喜爱的汤普森冲锋枪)

轻兵器方面,后期抗战的中国军队,无论是驻印军这样的精锐,还是在敌后抗战的游击队,都常常能看见汤普森冲锋枪的身影。得益于美国的军援法案,中国得到了大量的汤普森冲锋枪。而汤普森冲锋枪作为当时优秀冲锋枪的典范,其强大火力和简单的维护性,使得其深受广大抗战将士喜爱,有力弥补了中日双方的单兵作战力差距。

(谢尔曼坦克)

而在装甲车辆方面,同样托军援法案的福,同时期盟军普遍装备的优秀坦克谢尔曼坦克和斯图亚特坦克得以装备中国军队。而这些美式坦克对付同时期日本的“豆丁战车”,显然绰绰有余,还为中国军队步兵在缅甸,云南地区的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国军装备的斯图亚特坦克)

军情解析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提问,科普更多的军武知识。


区域拒止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国家的军队和日军武器差距是很大的,尤其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等武装力量,武器装备和日军的差距更是十分悬殊。但国民党的军队当时有不少号称精良部队,他们的武器装备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援或出售,作战性能还是相当先进的,部分装备能与日军的相媲美,甚至是超过日军。下面我们区分武器类别,看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一些最先进的武器。 一、步兵武器。


1.步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使用最先进的步枪是仿造德国毛瑟步枪生产的“中正式”步枪。这种步枪杀伤力比日本的“三八大盖”强,但射程和准确度稍差,并且当时中国军队能配有这种步枪的不足一半人。

2.手枪。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手枪主要是德式毛瑟驳壳枪,俗称“二十响”,这种手枪曾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动手枪,使用7.65毫米的子弹,在性能上比日军的“王八盒子”要强一些。

3.冲锋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使用最先进的冲锋枪应该是美制汤姆森冲锋枪,口径为7.62毫米,射速每分钟700发,比日军的“三八式”强8倍有余。

4.轻机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使用最广泛、最先进的要数捷克式ZB-26轻机枪,口径7.9毫米,有效射程900米,射速为每分钟240发,在性能上远远优于日军的“歪把子”机枪。

5.重机枪。中国军队当时使用的重机枪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可发射7.92毫米各种子弹,由100发或250发帆布弹链供弹,射速每分钟600发,有效射程1 0 0 0米,杀伤力十分强大。

二、火炮类武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使用比较先进的火炮是八二式迫击炮,这也是在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在较近距离压制日军火力的武器,初速、射速、射程均高于日军九七式迫击炮及九二步兵炮,此外,当时中国军队还装备了六〇迫击炮,与八二迫击炮形成互补,直接支援班排一级作战,有效抑制日军一线部队大量装备。

三、坦克和装甲车。中国在抗战中使用的坦克全部是从外国购买的,最先进的坦克是美制的M4A4“谢尔曼”坦克,不仅火力强,并且有较厚的装甲护板和良好的机动越野能力,作战性能超越日军的任何坦克,但这种坦克装备中国军队较晚,直到1943年才在中国驻印部队列装。

四、航空武器。中国军队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是美制P-51战斗机,低空飞行速度高达709.57公里/时,是当时世界各国战斗机中低空速度的王者,并且续航能力很强,作战半径可达1368公里。在火力方面,有12.7毫米和7.62毫米机枪各4挺;防护方面,全机厚实的装甲防护板,确保了其在战斗中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P-51战斗机在性能上取得了对日本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的绝对优势。


阿尔法军事


由于抗战历时14年,时间跨度比较长,所以主要根据和同时期武器相比先进与否来进行筛选。 陆战兵器方面。30年代末苏联援助的T26坦克在当时也算是先进装备,同时期很多国家的坦克还是以机枪机炮为主要武器,但是T26已经是37毫米火炮了,在当时算得上是一流武器。而在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获得了美制M4A4、M3坦克,其在当时远强于日军的坦克,在西南战场上所向披靡。 火炮方面,中国军队在30年代就获得过德制FH18式150毫米榴弹炮,其性能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当然放在整个二战中FH18就有些差强人意了,不过其对于当时严重缺乏重火力的中国军队而言简直就是宝贝疙瘩。而战争后期,我国又获得了美制M1式75毫米轻型榴弹炮,轻便易于机动,而且火力猛,要强于日军同类型兵器,在当时也是先进水平。

航空兵器方面。中国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获得过苏军的伊15、伊16等战机,这些战机在当时是一流水平,也正是这些战机伴随中国空军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不过在日军投入零式战机后,这些战机瞬间落后。抗战后期,中国获得了美制P51战机,面对肆虐中国领空多年的日军飞机终于能够占据绝对优势。 在轻武器方面。中国在整个抗战期间使用过美制汤姆逊冲锋枪、M1卡宾枪、英制勃然机枪、巴祖卡火箭筒等大量轻武器,这些武器的性能在当时是一流水平,而且有效弥补了当时武器装备较为落后的中国军队的火力。


战争之王


抗战时期除了中国自己的国防体系生产的武器装备都不算先进,而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使用最先进的武器都是外国援助的,这其中包括了前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和后期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两个部分。

而前期苏联的武器援助中最为先进的就是T-26坦克和伊-15/16战斗机了。特别是T-26坦克,每一辆坦克都有无线电装备,能进行车与车之间的沟通,这一点连当时苏联都没有每一辆都装备无线电。而空军的伊-15/16空战性能都比日本陆航和海航的飞机好。


而后期美国的援助算得上先进的就是空军用的P-40、P-47、P51战斗机了。而陆军用的也有M-3冲锋枪,勃朗宁重机枪以及“谢馒头”了。

当年投诚的国军P-51飞机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抗战中中国军队使用过的武器有很多,有一些先进的武器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外的,在抗战早期,中国军队使用的最先进的是德式装备,中后期有苏联和美国的援助。这些装备中包括坦克,机枪和飞机,其中,我认为最先进的还是P-51野马战斗机。

P-51野马战斗机拥有出众的性能,野马战斗机不仅是螺旋桨飞机的巅峰之作,更是二战中最先进的螺旋桨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最早是出于英国人的需求,因为喷火式战斗机的生产跟不上,而且美国生产的P40战鹰战斗机的性能比不上德国的BF109式战斗机,所以英国急需寻求一种新的战斗机。北美公司在1940年为英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野马战斗机成功试飞,1940年底开始量产,二战后期,P51战斗机已经控制了西欧的领空。美国参战后,美国军方也开始使用这款战斗机,为太平洋战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野马战斗机在二战后期于中国使用,主要是中国飞虎队的主力机型,飞虎队的教官是美国人陈纳德。野马战斗机参加过很多次对日作战,中国飞行员英勇战斗,为抗战做出了很多贡献,对比日本的零式战斗机,野马战斗机的性能完全碾压日机。1945年,野马战斗机已经占领了中国的领空,日本的战斗机看到飞虎队的P51战斗机都不敢起飞战斗,因为他们根本打不过,这款战斗机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