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记忆(四)——梅园

现在,武汉的梅花该开好了。

武汉记忆(四)——梅园

图源今日头条图库

武汉的赏梅胜地有很多,比如东湖梅园、植物园以及散落在各大高校的梅园。

17年春,有位同学邀我去华师看梅花。

华师的梅花树从7号教学楼的前面延伸到该楼的西侧面。树形古朴自然,梅花主要是玫红色和浅粉色,白色的梅花在那一片粉红中显得格外清丽。

武汉记忆(四)——梅园

图源今日头条图库

七号楼的东侧面是一个很陡的坡,坡度大约有四五十度,爬起来非常费劲,华师人称“绝望坡”。

绝望坡的下面是东区学生宿舍,同学就住在其中的一栋,她说,梅花开的时候,是爬绝望坡最轻松的时候。看着繁盛的花朵,闻着甜甜的花香,就不觉爬坡累。

我赶到梅园的时候,同学已经等候我多时了。

她前一日嘱托我,要早早地来,不然赏花的人就多了。

我自觉来得还算早,梅园里只有五六个女学生在赏花拍照。

同学拉着我到梅亭坐下,用学子的豆浆和东一的豆皮奖励我的早到。

我美滋滋地吸着香气浓郁的豆浆,抬头看着梅亭内顶画着的梅花图案,觉得真是快乐。

待我吃完早饭,同学拉着我去了7号楼的西侧面,这里的人更少。

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考察,看哪棵树开得最好。

同学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梅花树,她踮起脚,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编的黄色平安结,挂到了梅花枝上。

武汉记忆(四)——梅园

图源今日头条图库

要不是知道她从小爱花,我都要怀疑她是不是在向梅花求什么了。

她挂平安结在梅树上,不过是祈祷梅树健康平安罢了。

待我把照片拍得差不多了,同学带我来到一块巨大的石头前。

讲起了华师绿魂——姚水印老师的故事。

《鄢陵花卉志》载:“姚水印,擅长古桩盆景,作品曾在广州交易会上展示,多次获奖。”

1956年,姚水印带着祖传的园艺技术,放弃了高薪的聘请,就任于华师园林组。

那时候,华师还是一片乱坟地,荒草丛生。

姚水印老师下定决心要让荒山变成花果山。

现如今这一片梅花就是姚水印老师亲自嫁接培育的。姚水印的儿子后来回忆父亲:“他的手终年裂着口子,冬天用手打树种很辛苦。”

武汉记忆(四)——梅园

图源今日头条图库

姚水印除了栽培桂子山上的树与花,也不忘栽培学生,教书育人。没有很高学历,姚水印老师因为出色的园艺技术被特聘为华师的园艺讲师。他亲自带领生物系学生到苗圃参观,学习育种,扦插,嫁接等技艺。他希望学生在动乱期间,在劳动中学得一些真正的知识。

桂子山在姚水印老师等人的努力下,变成了武汉绿化率最高的大学,没有之一。

我来过华师多次,觉得华师的确在植物科普方面做的很好,几乎每一种植物都有植物名片,简单介绍植物的名字和科属种,下面还有扫一扫知更多的二维码。

听同学说,华师还开了一门选修课,叫做《桂子山植物鉴赏》,平时的作业就是寻找桂子山上的一些植物并合影。

华师把姚水印老师的绿魂不仅刻在了巨石上,还灌入了莘莘学子的心田。

今年是看不到华师的梅花了,希望疫情快快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