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徐庶才能如何?

古梁鏞


徐庶 字元直,屬於三國頂級謀士之一,其個人能力與臥龍鳳雛不相上下!

早年間徐庶精通武藝,爭強好勝,為了給兄弟報仇,被官府捉拿,投進大牢,受盡了酷刑。後來被朋友救出,從此徐庶棄武從文,熟讀兵書,結交天下仁人義士!

徐庶在三國中有三大突出貢獻,

1、承蒙劉備的知遇之恩,在辭別劉備之時,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才有後來的天下三分!

2、赤壁之戰,徐庶看穿了黃蓋的苦肉計,和龐統的連環計,而沒有向曹操報告,保護江東八十一州百姓!

3、以徐庶的才華,在曹營謀士中絕對能排上前三,而他至始至終沒有向曹操獻一計!這也間接的壯大了東吳,和蜀國,鞏固了三國鼎力的局面!“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也成了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九月男神


徐庶,字元直,在三國時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文武兼備。早年間是一位大俠,行俠仗義。後來輔佐劉備,破八門金鎖陣。後來曹操得知徐庶成為劉備的軍師後,便問手下謀士,徐庶何許人也,只有程昱有所瞭解。曹操便問程昱“比汝如何?”程昱答“十倍於吾”可見徐庶的才能是很強大的。

徐庶 為人至孝且至義。曹操為了得到徐庶,以其在許昌的母親安危為由,逼迫徐庶為曹操效力。徐庶,為了母親斷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辭了劉備去曹操帳下。但是為了報答劉備的恩情,終身不為曹操獻計。後來“赤壁之戰”,曹軍帳下只有徐庶識破了龐統和周瑜的連環計,但是他併為像曹操說破。可見此人至孝至義。


陽穀春風


破八門金鎖陣。在輔佐劉備不久,曹仁便率重兵攻打新野,劉備無計可施求救徐庶,新野之戰也是徐庶嶄露頭角的第一戰,絕不能在劉備面前丟了面子。可曹仁一上來就對劉備擺下了八門金鎖陣。八門金鎖陣是魏國的曹仁對劉備時所建的,對抗了不少英雄豪傑,連關羽都曾經深陷其中,找不到方向。徐庶鑽研儒學,結交不少有識之士,徐庶看到陣型後,立刻就識破了,並找到八門金鎖陣的缺陷,一舉攻破,這就是徐庶破八門金鎖陣。

[點擊查看圖片]

八門金鎖陣

程昱

贊徐庶。程昱是曹操手下著名謀士,在曹操在得知劉備得軍師之後,曾向滿朝打聽此人。唯程昱對徐庶有所瞭解。曹操問程昱:“徐庶的才能比汝如何?”,程昱回答說“十倍於我”。雖然程昱十倍的提法有些謙虛成分,但是謀劃才能確實遠在程昱之上的,否則也不會故意欺騙曹操。

識破連環計。赤壁之戰時,曹操身邊的所有謀士只有徐庶識破了龐統的連環計,但嫌曹操逼死母親懷恨在心以及對劉備承諾“終身不獻一計”的承諾故意不向曹操說明。在龐統的指引下,徐庶製造謠言說西涼馬騰、韓遂造反,殺奔許昌,徐庶當即向曹操請命,領三千兵馬,以臧霸為先鋒,星夜離開赤壁,提前預知了曹操將大敗於赤壁。

[點擊查看圖片]

識破連環計

以上可見,徐庶的

軍事

才能無可挑剔,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流大才。但是其性格中的其他特點決定了其並不能輔助劉備成大事。首先來看看其對待母親的態度,可謂“愚孝”。程昱便是利用了其對母親的唯命是從和孝愛之心,將其母親抓至許昌,假借其母筆跡誘騙徐庶離開劉備,成為曹操帳下。在愚孝問題上,還顯示出了徐庶對母親性格的不瞭解,徐母性格剛烈,天下公知,唯其兒子不知。可見在涉及其目前問題上,徐庶便會方寸大亂。就連水鏡先生聽說徐庶去許昌後第一反應便是“徐庶中計也!”。

[點擊查看圖片]

徐庶救母

徐庶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太愛面子。後來曹軍在重新攻打新野之時,程昱讓徐庶去做說客勸降劉備,

程昱

還向曹操保證“徐庶這個人好面子,肯定會回來的”。果不其然,徐庶來到劉備新野之後,僅僅與劉備、諸葛亮寒暄幾句之後便要離開,即使劉備等人勸其留下,徐庶覺得既然是來做說客的,不能背信棄義,必須要回去,所以失去了再次輔佐劉備的機會。

[點擊查看圖片]

徐庶故里

鑑於以上優缺點,徐庶其人做軍師沒問題,但是其水平遠不及於諸葛亮、龐統,當年水鏡先生給劉備介紹軍師之時,也僅僅提到“得臥龍、鳳雛之一,便可平天下”,其中並未提到徐庶,課件要做好軍師既要有陽謀,也應該有陰謀,要輔佐劉備成就大事,徐庶還是少了一點壞心眼。如果

諸葛亮

也處處像

徐庶

這般好面子,那麼西川、

荊州

則均不可奪也,

劉備

也終究將一事無成。


檸檬不在檬


不知道樓主所說徐庶的水平是指小說小說《三國演義》裡的徐庶,還是指《三國志》中的徐庶,那麼我兩面都來分析一下。



《三國演義》中徐庶化名單福(本段只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分析,影視劇有改變,所以不按劇情來分析),本來想去投靠荊州劉表,但是見到劉表後覺得劉表善惡不分,於是留書一封與之辭別,前往司馬徽那裡傾訴,被司馬徽稱有王佐之才。

劉備躍馬檀溪回新野之後,徐庶在司馬徽的指引下,於市井上劉備的回城路上放聲長歌,表達自己想要擇明主而仕的意願。劉備聽到歌聲後前往接見徐庶,並拜徐庶為軍師。

曹操得知劉備於新野駐軍,派曹仁前來攻打,被徐庶用計大破八門金鎖陣並奪取樊城。在母親被俘後不得已離開劉備並立下誓言終生不為曹設一計,走之前又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才有了後來的三國鼎立。赤壁之戰看透火攻並設計遠離赤壁。

以上便是演義中徐庶的形象。

不難看出,首先,司馬徽是何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其次,水鏡先生推薦給劉備的臥龍鳳雛皆為安邦定國之才。連他也稱徐庶為王佐之才。可想而知徐庶的水平,即使不及臥龍鳳雛亦不遠矣。

再次,演義中,徐庶大破曹軍,又在赤壁之戰中看破火攻之計且能及時抽身而退,曹操兵敗後大哭:郭奉孝若在,何以至此。曹操謀士眾多,除徐庶外無人看出火攻之計,可見徐庶可比肩郭奉孝。

若從《三國志》中分析,則太過於繁雜,本人只截取 《三國志.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諸葛亮所說的一句話來表示徐庶的水平:

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趫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

以上回答純手打,希望能對樓主的困惑有所幫助!


廖小廖同學


第一次看三國的時候,覺得徐庶就是個引子,為了諸葛孔明出場而設定的,很多人都說他是無用之人,我覺得不夠客觀。漢後獨尊儒術,儒家文化第一就是孝,徐庶能之奈何?雖說母親一氣之下碰壁而亡,但君子豈能無信?怎麼能出爾反爾回到劉備身邊呢!再者,徐庶也知道劉備身邊有了諸葛先生,如魚得水,自己去未必能像之前一樣,所謂魏晉風骨,所以種種原因,導致徐庶一生不得施展才華


清清359


沒識破程煜騙降書導致其母上吊自殺。不過,在輔佐劉備那短暫時間裡倒顯得很乾練。總的說來,中上水平吧。



神諭之冠


作為一名謀臣,才華絕對很高,否則也不會讓劉備當時如此倚重,曹操又費那麼大心思挖過來,並且入曹之後一路升遷,這就說明了才學絕對是有的。走馬薦諸葛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人很好,對母親也是很孝順,這大概能推測,徐庶還是很好的


CompleteCosmos


徐庶屬於大器晚成型代表人物,年輕時是個混混(遊俠兒)後來發狠學習做了先是做了劉備軍師後備曹操挖走!


白澤老祖


職場最牛逼的的人,不獻一謀一策還能混的很好。


手機用戶59860270005


愧對一生才華,客串三國,屬無用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