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到超市什麼都要,不買就鬧怎麼辦?

木匠1841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要從大人的角度去分析和考慮問題,孩子是一張白紙,孩子的行為直接或間接反映大人的教育問題,如果說孩子的行為存在問題,那不如說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存在不足。

就拿我家寶來說,現在已經2歲了,在他1歲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他一起去超市購物,一方面是培養他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是讓他加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培養與引導。等孩子1歲半的時候也出現了鬧著要這個要那個的情況,我和孩子的媽媽沒有直接的制止或訓斥,而是給他拿了他想要的物品,並仔細的告訴他這個物品的形狀、用途等(前幾次覺得好傻,感覺孩子這麼小能明白嗎,不過後來事實證明孩子的理解能力超乎你的想象的聰明)。等逛到他可以吃的櫃檯時,我們會主動一道孩子自己去拿東西,並告訴他這樣物品的形狀及對他成長的益處等,並告訴他我們需要結賬後才可以打開(雖然剛開始孩子也會鬧著打開,但是經過幾次的解釋和強制,孩子也會明白。後來就不鬧著打開了)。再到後來,我們給孩子指需要的物品,再由他將物品拿至購物車,並給與微笑以及鼓勵他做到很好的話語。再到他可以吃的櫃檯前面,我們會告訴他“今天你可以選一樣你喜歡的吃的了,只有一樣呦”等類似的話語,此時,孩子的眼睛是放光的,他會挑選很多並都放到購物車裡面,此時,我或者孩子的母親也咩有直接制止,而是蹲下來平和的告訴他只能選一樣,並把其他的放回去(開始幾次雖然孩子會哭鬧,也會不高興),但是我和孩子的母親立場一致,態度堅決,孩子看到大人的態度後也會明白哭鬧沒有用,也就不再哭鬧了。最後到現在孩子可以理性的選自己喜歡的物品。

其實,孩子的哭鬧是一種溝通方式,他在與你溝通與談判,同時在哭鬧時會時不時的瞟你一眼,來確定你的態度並調整他哭鬧的方式,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堅定立場,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允許他哭鬧,待他苦累了將他抱至人員相對較少的地方平和的給他解釋,雖然會比較麻煩,但是經過幾次的努力,孩子也是會明白你的意思,並不再繼續哭鬧。

最後,關於育兒方面,我們每個家長都是不合格的,我們都需要不斷的學習育兒知識,使自己得到提升。我們不能總是抱著老思想、老經驗,這樣的觀念來教育孩子,時代在進步,任何事情都在改變,我們時刻要抱著學習的心態。

愛而不是溺愛!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孩子氣球


孩子會把鬧當成武器。我家大寶在兩歲多的時候也這樣,有一次直接躺在地上撒潑了,超市人很多,都在看我們,像是在觀賞一場精彩的演出,很多人想看我怎麼應對。於是買東西的人都停下來,駐足觀看。我恨不得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不過還好,我在此之前考慮過這個問題,也想到了怎麼應對。我並沒有訓斥他,更沒有打他,而是我根本就沒有反應。

他鬧就隨他鬧吧,他願意躺在地上那就躺在地上吧,我不看他,很自然地,我走了。我走的時候,他一邊躺地上哭,一邊偷偷看我,以為我會哄他。然而,並沒有。我一直走了很遠,小孩很聰明,他知道再繼續躺在地上沒有意義,因為我已經走了,根本看不到。

他麻溜的站起來,一邊哭一邊追我,追上我之後又躺地上了。我的天,真執著!於是我又走,他再次追上我之後就不敢再躺了,他知道威脅不到我了,於是乖乖地跟我走了。經過那次之後,我每次帶他去超市,也改變了方法,儘量避免他鬧。

1.去超市之前約法三章

在去超市之前就要和他講清楚,這次要不要買玩具,買的話買幾個,只能買什麼。如果他同意的話就帶他去,不同意的話就先不要去。這樣把事情和他說清楚之後,他去超市再要別的東西,也不會那麼鬧了。

2.要故意拒絕孩子

故意拒絕孩子一次或者兩次,讓孩子知道並不是他想要什麼東西就能買的。讓孩子有這個心理預期,他在被拒絕時才不會反應過於激烈。

3.不要在眾人面前批評他

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也需要有自尊。在超市人多的時候批評他,會讓他感覺很沒面子,久而久之,他會自卑。所以想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他的話,要三思而行。

4.孩子鬧得時候要軟處理

家長不要反應過激,你的反應越強烈,越會強化“鬧”在孩子心中的重要作用,他越感覺到這個武器很強大。

你不和他正面衝突,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力量無處使,拳頭撞在棉花上,他就沒辦法了。

銘花爸爸,廣泛閱讀30本育兒書籍,在兩個孩子身上探索育兒經驗,育兒知識的分享者。

關注銘花爸爸,成為育兒專家!


銘花爸爸


1、在情感上感到飢餓的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相對都比較弱。所以孩子用語言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只能用哭鬧錶達。

2、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哭鬧不止。從小到大孩子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當又一次家長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時,他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讓你妥協。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家長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孩子從很小就學會了觀察反應,當你反應很大、脾氣很暴躁時孩子是不是越哭的厲害呢?我記得我小時候我跟哥哥鬧矛盾,哥哥欺負我的時候,我就假哭,當媽媽抱起我開始數落哥哥時,我就準備嚎啕大哭,最後媽媽的脾氣就更暴躁了。

2、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當孩子喜歡,家長不滿足時,孩子難免不了有些小情緒的,所以我們要做到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這時給孩子一個擁抱,說“媽媽沒給你買玩具,你是不是很難過?媽媽能夠理解你的感受。”

3、當孩子平靜下來以後,可以跟孩子說為什麼不給他買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一個相同的了”“家裡有一個類似的”等等。實在不行,可以抱著孩子先出去超市,等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後,再跟孩子談道理。


華仔愛電影


我家孩子也是看到家裡沒有的就很想要,但是去超市前我會和她約定好,去超市可以但是今天不可以買玩具了,她答應後帶去超市看到玩具眼熱但是不會讓我給她買回家的,大家可以試一下,約定好商量好再開始行動,例如看電視玩手機,都不是無限制的,做飯時想讓她安靜些不要跑廚房,廚房還是比較危險的,我會和她約定好可以看電視,但是媽媽把飯端到桌子上自己把電視關掉。我弄好了喊她她會關掉電視,有時候還談價還價說看完這集我會說你剛才怎麼答應媽媽的,她就會自己關掉,不知道其他小朋友會不會這樣。


旅行88


小孩逛超市要東西很正常。但是要跟他講清楚,不能你要什麼就得給買什麼。我給我家小孩講得是,東西可以買,只能買一樣。選擇自己最喜歡東西。不能盲目的滿足小孩所以得慾望。如果是近期表現的不好,再怎麼鬧我都是不會買得。如果是近期表現好,聽話,考試考的不錯我會在逛超市時主動讓他選擇一件他喜歡的東西。不過價格也有限制。


MsChen陳靜


我想這個問題作為家長都不可避免的遇到過,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01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定是有原因的,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佔有慾,有自己的領域意識在,因此哭鬧是孩子的天性所為,有的孩子可能哭一下就過去了,有的孩子可能還會打滾撒潑,家長一動怒就會在眾人面前打孩子。那麼做為家長我們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是關鍵,這會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如果孩子一哭鬧就給他買了,那麼孩子嚐到甜頭,下次還會哭鬧;如果一哭鬧就在眾人面前打罵孩子,那麼孩子心理就會出現疾病,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我們大人該怎麼做呢?

02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家長千萬不要動怒,我們先嚐試著蹲下來與孩子面對面溝通,這樣孩子會有安全感,平等感和尊重感,孩子可能會願意進一步與你溝通。如果無效,那麼我們就等到孩子哭鬧夠了再和他溝通,不能讓他出現找老人求救之類的行為,我們要和他溝通這個東西他為什麼想要,瞭解原因,瞭解他心中所想;然後他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合理,我們可以給他買,但是要告訴他我們為什麼給你買,不是因為你哭鬧的行為而是因為你要買的理由夠充分。如果不合理,就一定不買,,不買的原因是什麼,一定給孩子講清楚,讓他明白哭鬧是沒有意義的行為。

03

我們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孩子這次行為當做孩子教育的一次機會,通過溝通既拉近了與孩子平等對話的關係,同時也糾正孩子不當的行為,給孩子立了規矩

04

關於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我們共同探索提高。在我個人看來,在孩子的教育中理性、耐心和溝通真的很重要。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關注共同探索提高。








鄰家老趙


總有父母說,自己都不敢帶娃去超市,一到超市娃就要買這買那,不買就發脾氣,自己每次都架不住孩子哭鬧,滿地打滾的攻勢,最終都敗下陣來,該怎麼辦?

有些父母因為太溺愛孩子,孩子稍微一哭鬧,想要什麼都會滿足他,但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種錯覺“所有的東西,只要我想要,就可以得到”,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事情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一旦不如意,便會大發雷霆。

而有一些父母則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在孩子有哭鬧傾向時,就厲聲呵斥,甚至對孩子動粗,但這種處理方式會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其實,孩子亂要東西、哭鬧不是毫無緣由的,一方面是孩子本身年紀小,在心智、表達方式等方面都比較簡單;另一方面,需要家長從心理、生理等層面深挖孩子要東西的原因,對症下藥。

一般來說,孩子亂要東西,是有以下幾種原因:

心理需求沒有滿足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想要擁有。但孩子往往不會像大人那樣因為喜歡和需要而購買。當孩子在超市裡將貨品一個個丟到購物車中時,可能只是被花花綠綠的包裝吸引,而家長的阻止,會讓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出現發脾氣、哭鬧、扔東西等現象。

父母立場不堅定

家長對於孩子傾注全部的愛,在孩子提出各種需求時,基本都會滿足孩子,而過度的溺愛會養成孩子任性的心理,想怎樣就怎樣,而父母一旦說“不”拒絕時,就會用哭鬧的形式達成目的。如果父母不能堅決拒絕,在孩子哭鬧時妥協,就會讓孩子產生“只要我大哭大鬧,爸爸媽媽就會給我買”的錯覺,這樣不僅在購物中,在日常的行為也會逐漸表現出來。

“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是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的問題,而答案也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所以在面對孩子不合理、任性的要求時,家長一定要堅定立場,不要因為心軟溺愛孩子而動搖。

通過要東西來尋求關注

因為工作,許多父母常常沒有充足的時間關注和陪伴孩子,直接有效的親子溝通被忽視了。雖然有零食、玩具、新衣服等被父母用來表達或補償“愛”,但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導致孩子通過要東西來確認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在瞭解了孩子亂要東西的原因之後,那面對孩子的這一行為,到底該怎麼應對呢?

給寶媽寶爸幾點建議,希望能夠以溫和且行之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01

不遷就孩子,做到言出必行

如果孩子哭鬧著非要某種東西,媽媽可以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對不對?”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得到理解,而平復心情,等孩子停止哭鬧時,媽媽可以說:“你想要什麼東西可以跟媽媽說,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如果你的要求時合理的,我們是可以商量的。”而家長在拒絕之後,一定要言出必行,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

這樣在經歷多次“不愉快”之後,孩子就會知道即使哭鬧也沒有用,就不會再用這種方法了,也就不會提出那麼多無理要求了。

02

拒絕孩子時,要以理說服

當拒絕孩子亂要東西等不合理要求時,我們也要用合理的理由使他明白。比如孩子想要買家裡已經有了的玩具,可以跟孩子說:“寶寶,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一個了,我們可以看看其他有沒有喜歡的…”,或者在孩子堅持要去動物園時,說:“寶寶,明天爸爸媽媽需要上班不能陪你去,我們等週末休息的時候帶你去,你明天可以想想去玩要帶什麼東西呢?”這樣有理由的拒絕,對於孩子來說更容易接受。

03

延遲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孩子提出合理要求的時候,我們可以不用第一時間滿足他,比如孩子喜歡某個玩具,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媽媽也想給你買,但這次媽媽沒有帶夠錢,我們下次來買,好麼?”延遲孩子的滿足,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等待,增強自控力,明白需求的滿足並非那麼容易,也會更加珍惜得到的。

在面對孩子不合理要求時,爸爸媽媽最終目標是讓寶寶學會面對內心願望,學會適當的自我滿足,學會自我控制。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中寶,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要有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在日常中也要多陪伴孩子,滿足孩子情感需要哦

寶寶的漢字學習可以看看貓小帥學漢字哦!


嘿呦喂哦


很多寶媽說我家孩子進了超市以後看見一個喜歡的東西,就是各種撒潑打滾,大人要死不買,就一直在那裡鬧,導致我現在都不去大超市了,太累。

首先家長要明白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無休止的哭鬧原因。

1、在情感上感到飢餓的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相對都比較弱。所以孩子用語言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只能用哭鬧錶達。

2、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哭鬧不止。從小到大孩子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當又一次家長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時,他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讓你妥協。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家長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孩子從很小就學會了觀察反應,當你反應很大、脾氣很暴躁時孩子是不是越哭的厲害呢?我記得我小時候我跟哥哥鬧矛盾,哥哥欺負我的時候,我就假哭,當媽媽抱起我開始數落哥哥時,我就準備嚎啕大哭,最後媽媽的脾氣就更暴躁了。

2、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當孩子喜歡,家長不滿足時,孩子難免不了有些小情緒的,所以我們要做到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這時給孩子一個擁抱,說“媽媽沒給你買玩具,你是不是很難過?媽媽能夠理解你的感受。”

3、當孩子平靜下來以後,可以跟孩子說為什麼不給他買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一個相同的了”“家裡有一個類似的”等等。實在不行,可以抱著孩子先出去超市,等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後,再跟孩子談道理。


我是建國


小孩什麼都想要,這是小孩子的天性,超市裡面東西那麼多,尤其是大型超市,裡面東西琳琅滿目,眼花潦亂,到處都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充滿著誘惑,恨不得都把它們搬回家裡,別說小孩子了,大人出去逛街看到許多東西都會想要,只不過大人多了一份理性。所以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從根本去解決問題。

一、把去超市作為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鍛鍊好習慣

假設你近期有想去超市的打算,但孩子也想跟著去,你可以和孩子說,看你表現如何,如果表現出色那就帶你出去,買你想要的東西,反之就不能出去,何為表現出色?

  1. 作業是否按時寫完,是否認真完成;
  2. 在學校裡是否認真聽課,積極發言,幫助同學和老師;
  3. 在家裡是否尊重長輩,有禮貌;
  4. 房屋是否收拾乾淨整潔,文具書本有沒有亂堆亂放;
  5. 玩具是否收拾整齊;
  6. 沒有一直看電視玩手機或者平板等等。

把去超市看作是獎勵,那麼上面幾點就當作獎勵的要求,能全部做到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全部那就一件一件來,鼓勵孩子做到。

二、給孩子立規矩、講誠信、守約定

如果孩子去了超市看見什麼都想買,你事先就要和孩子商量好,約法三章。

  1. 只能買兩件東西,玩具零食都可以,不可以超過三件;
  2. 金額控制在50元以內,如果一樣東西超過了五十,那就只能買一件;
  3. 不可以在超市哭鬧,如果不聽話哭鬧,那就一樣都不買。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告訴他不能去超市,如果孩子本來答應了好好的,結果到超市又反悔了,那下次堅決不能再帶去了,說到就要做到,要給孩子立規矩講誠信,告訴孩子這是約定,不能破壞,第一次就要做到,如果第一次做不到,那以後再想讓他做到就難了。

真實案例:我有個外甥女今年九歲,我每次逛超市她只要不上學就會跟著我去,我第一次帶著她去超市是她六歲的時候,孩子都是差不多的,在超市裡看到巧克力說想要,看到芭比娃娃、玩具熊,零食什麼的都想要,讓我買給她。後來我就是用了這種方法治好了她的壞毛病,現在和我去超市乖的很,不會亂要東西了。

作為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瞭解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好好溝通,態度要溫和,我想信孩子會很乖很聽話,不會再鬧脾氣。


串串鈴鐺


小孩子到超市不買就鬧這個問題,作為8歲女孩父親,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孩子年齡比較小,對新生事物比較好奇,特別是玩具類正常的孩子,見到都會吵著鬧著要買,如果不買,就會現場大哭大鬧,這種事比較常見,出現這類事後怎麼辦呢?


1、千萬不能直接對孩子大吼大叫,直接答覆不買,這樣孩子會更加的叛逆,要首先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現場一個對孩子有用的新事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孩子就不會接著無理取鬧,她的注意力會被這個新生事物給取代。
2、引導,找到新事物後,快速引導孩子對新事物產生興趣,這時父母需要對新事物進行充分的講解和引導,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新事物上面。
3、設定目標,是不是找到新事物後就一定要給孩子購買呢?也不一定,這時候可以給孩子適當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完成作業,等孩子達到目標後,就可以給孩子購買了。由此可見,對孩子的正確引導,使孩子成長中的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97000687266e18ca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