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廣東紡織服裝行業:庫存累積嚴重 員工復工遙遙無期

中國網財經2月8日訊(記者 胡靖聆)“往年我們初六就開工大吉了,現在恐怕過完元宵節也不一定可以復工。原材料及配件的採購、外發、物流、組織生產等等復工的基本要素都是未知,不過,可以預見,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幾百萬的流水已經沒有了。”深圳服裝品牌“後構想”相關負責人徐巧芸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坦言。

自新型冠狀病毒大面積擴散以來,廣東省成為除湖北以外,病毒疫情確診人數最多的省份。截至2月7日12時,廣東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034例。由於春節假期延長,停產停工,物流、銷售等受阻,多數行業的經營業績受影響,其中就包括紡織服裝行業。現在不僅一線醫護人員缺少口罩等必要防護設備,服裝企業管理者也苦於無法為復工員工準備口罩。此外,服裝企業也期待井然有序的管理制度來迎接復工。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稱:“春節期間,本應是全年線下消費的最大旺季,有利於增厚紡織服裝公司的利潤水平。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發,疫情對紡織服裝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接導致終端消費快速下滑,庫存累積嚴重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此次疫情將會對行業格局產生一定影響,技術和管理能力相對薄弱的企業面臨著退出市場的風險。

銷售處於半停滯狀態

中國網財經記者從金髮拉比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由於物流和返工受阻,疫情對公司遍佈全國的線下門店正常營業以及部分OEM工廠開工造成一定影響。預計疫情短期內會減少公司一季度實體門店營收和淨利潤。

徐巧芸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目前面料市場停業,物流公司大部分也停了,我們的銷售處於半停滯狀態。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全公司備戰春夏時裝週和搶佔新年線上第一波流量高峰的時候。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賣出去的產品又被顧客申請退貨,反反覆覆,原因大家都知道:無法發貨!可以預見,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幾百萬的流水已經沒有了。”

龐超然分析表示,從銷售端來看,春節期間是品牌服裝類零售商品的銷售旺季,疫情突然爆發導致主要購物中心人流不足,消費總量下降,嚴重影響服裝類公司的銷售收入。其中,門店直營類的公司受損更為嚴重,主要是要加上門店租金和銷售人員工資支出,依靠經銷商的公司需要與其分擔損失。網絡服裝產品零售受物流影響,假期收入下滑。出口方面,主要受部分國家(地區)對我國出口商品進行嚴格檢驗檢疫影響,出口業務受到衝擊。

此外,從生產端來看,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復工時間推遲,中間環節產品供應波動較大,部分原材料價格上升,工廠延遲開工過程中包括員工工資在內的固定支出需要疊加到成本里,導致服裝類公司遭遇生產和銷售兩頭擠壓。

員工復工難於無口罩等防護用品

據瞭解,廣東省的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對於復工安排,徐巧芸稱,目前我們所在的工業區已實施進出管控措施,基本不讓進。原則上10號可以復工,但是需要提前5天報備。我們打電話到街道辦,街道辦回覆需要找工業區的黨組報備,但是沒有聯繫方式。而目前工業園是封閉狀態,不知道應該找誰報備。

另外,按文件要求,企業需自行解決的口罩消毒等用品,徐巧芸表示,公司根本無法搶購到。即便如此,我們仍通知公司所有返鄉過年(即使是非湖北籍)的員工,暫時不要回深上班;因為一旦回深,他們就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我們不希望員工冒這個風險。等疫情有所好轉,未來員工即使回來了,我們也會要求在家隔離14天,無論是否來自疫情嚴重的地區。但是,坦白講公司也沒有能力扛得太久,只能祈禱疫情能儘快過去。

徐巧芸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希望可以有明確的復工安排、指引、協助和無差別的管理統籌。企業可以進行自我監督和管理,但希望能為我們提供防護物資的採購渠道,或者直接分發到企業。”

金髮拉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通知公司將在2月10日復工,優先安排部分涉及對疫情防控有幫助的嬰童消毒滅菌產品(如:嬰兒洗手泡泡、淨手泡泡等)研發、採購和生產的人員提前到崗。不過,疫情當前,公司急需為員工提供防護用品,聯繫各方資源,爭取解決員工口罩問題,不過,希望得到政府重點支持,確保開工後的疫情防控和員工健康安全。

“沒辦法減少損失,但不會通過裁員來應對”

“我們現在無法找到減少損失的方法,因為整個產業鏈都是停轉的局面。原材料及配件的採購、外發、物流、組織生產等等復工的基本要素都是未知,但可以肯定,我們不會通過裁員來應對損失。”徐巧芸對於如何減損苦不堪言,希望能夠得到寬鬆的政策及相應標準,給企業和員工共同面對疫情艱難時刻的選擇權。千萬不要一刀切,讓企業和勞動者自己去協調。

金髮拉比稱,無論疫情如何發展,公司不會因此而裁員,疫情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放員工工資。同時,建議政府對疫情期間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適當返還失業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為減輕企業負擔,建議政府適當減免企業稅費、延期繳納稅款;建議政府加大金融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務;建議協會收集會員需求,向政府反饋。

某投資機構總經理黃劍飛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稱,紡織服裝業今後的應對措施應該要爭取更多的現金流,包括向政府或向銀行渠道爭取更多的信貸的方面的一些支持。此外,在今後的生產過程中,儘量減少人工環節,而是以機器生產為主。就線下銷售和線上銷售的比例來說,可能今後要加強線上的營銷和銷售能力以抵禦一些突發事件。另外,紡織服裝企業將庫存的一些衣物捐獻給疫區需要的人員,既能夠提高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也為疫情做出貢獻。

對於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龐超然表示,從世界各國受疫情衝擊後的情況來看,包括服裝在內的消費類產品會迎來一個補償性消費期。疫情防控期間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疫情基本結束後集中釋放。若疫情儘早結束,部分廠家的春季服裝庫存還可以得到消化。但未來企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價值鏈地位,做好成本管理、品質提升和品牌塑造方面的工作,適應好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同時也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多元化市場策略分擔生產成本和各類突發性風險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