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肥力?

雾都山客


新菜地培养肥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我的经验而言,我如果选定某一块生地打算种菜的话,一般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先栽种其他作物。就我们本地而言,我习惯在生地里先栽种一些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也可以栽种葵花、烤烟或者瓜类作物。因为这些作物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同时采收后把这些作物茎杆砍细后翻挖入土,作物根和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是合理施用有机肥。如果家里有现成的猪粪、羊粪、牛粪或者人尿粪等动物粪便的话,可以采用先堆捂发酵后再施入生地里。在施肥前,最好对地块进行深挖,尽量把土垡翻起晒透再打碎,这样等农家肥埋入土壤后就会得到充分的吸收,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其次,如果有条件的话,直接购买现成的有机复合肥施入土壤。


三是巧借肥力。可以把一些干草、枯枝、树叶等集中在生地里进行烧地,既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杀虫,还可以增加肥力。同时,根据我们山区树林多,林下腐殖土资源丰富的实际,我喜欢从山林里撸一些腐质土来施入地块,效果非常不错。还可以挖一些肥力较足的河塘泥、老墙土等拌入生地的土壤里,可以有效增加肥力。


四是进行测土配方。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当地农业科技人员来指导进行土壤测试,科学进行施肥配方。也就是说,土壤需要什么肥,所栽种的作物需要什么肥就施用什么肥,差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还能改善蔬菜品种呢,你说是吗?

话三农,聊农事,关注花腰妹,带你走进多彩的三农世界!


花腰妹


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肥力?

没有种植过菜的新菜地,对于培养土地的肥力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两个方法去培养。

第一,用火烧土地。意思就是用各种干杂草,干树叶、或干油菜秸秆等的易燃物品。均匀的撤铺在新菜土地上,做好土地四周的防火工作,然后,点上火,让土地上面的物品全部燃烧完成。

因为,这是我们这里老前辈们遗留下来的培养新菜地经验。意思用火烧新菜地有消毒杀茵之功效,同时,又能烧掉新菜地里面的各种有害虫子,烧掉的物品灰更能增强新菜地的表层肥力。

第二,把烧掉过的新菜地深翻,再适当均匀的施撤上腐烂发酵过的农家肥,用锄头或其它能翻坭土的工具,再次把农家肥混合坭土同时均匀的深翻一次,然后,适当浇水或等待下雨过后就可以直接种植蔬菜了。


随缘69355


提主说的新菜地应该是指从未种植过蔬菜,刚挖出来的生辟地吧!如果是指这种,小丫就来为你解答一下,如何培养土壤肥力这一问题吧!


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样,除了要求有一定的阳光,温度,水分等条件外,还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才能健康生长。

而这些营养素多数来自于土壤和外界人为的给予,所以,蔬菜栽培是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对菜地的土壤不断的改良和培育肥力。特别是生辟地,之前没有种植过任何农作物的土壤。

那具体要求要求怎么做呢?

一,增施有机肥料和有机物质

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肥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透气性,保持疏松,提高肥力和保水能力,这是种植蔬菜,土壤改良和增加肥力的最基本要求。

二,适当深耕深松土壤

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同时,适当的对土壤进行深翻,每次倒茬时,加强深翻松土还能促进土壤的熟化及透气性,有利于蔬菜的根系发展。对土壤进行深翻多选择在秋季的时候进行。


三,对土质进行改造

若是沙质土壤,或是沙性较大的地,除了使用有机肥外,还要掺和一些粘性土在地中。反之,粘性较大的土壤,要逐年掺杂一些细沙入内,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

四,对土壤酸碱中和

若是土壤酸性较大,可以在土壤中施入石灰,一般一亩施用100斤左右。此外,尽量减少使用酸性化肥。

五,培土提高地垄

如果是低洼地,要做成高畦栽培,并挖好排水沟。这样才能防止在雨水多的季节造成涝害。

六,根据蔬菜的种类进行种植

蔬菜的种类很多,品种也很多,每一种蔬菜对土壤肥力和水的要求都不同,第一茬蔬菜种植是否能成功,选择上也很重要。


总而言之,菜要长得好,就要对菜地进行长期的人工培肥,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才能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要调节好土壤的酸碱度,才能满足蔬菜的发育要求,所以一定要精耕细作,用养结合。


泥糖小丫


三农小管家解答:新地菜地的土壤板结、或是前茬种植其它作物种类、连作重茬、田间积水,也都会造成肥力下降,是需要从新对土壤进行改良,才能确保蔬菜种植后取得产量和品质。土壤肥力下降的因素较多,但今天主要来讲如何对新菜地进行土壤改良为主题展开讨论。由于常年种植其它种类作物或长期丢光地,造成肥力下降,其次是在种植前茬使用化肥过多,使田地土壤老化、板结、土传病、重茬、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也会逐年增加,从而使种植户在生产上经济效益降低。

那么对于以上这些问题,使土壤肥力下降,该如何解决呢?以下进行详细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对于新菜地,意味着前茬种植过其它作物或长期丢荒的土地,其中不论是哪一种,也都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农家有机腐熟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能够使土壤耕作层水、肥、气、热、菌等土壤深浅耕层得到有效协调,不但可为蔬菜根系、茎叶生长创造温湿度适宜,利于种植蔬菜,且还能提供给土壤中的肥料充足,从而使土壤得到有效改良,以达到提高肥力的作用。

二、对土壤进行有效耕作,提高肥力

具体有效对土壤耕作,指的是在耕作时配合施用能有机肥,逐步适当加深耕层,使耕层达到有效深度,深度一般再25-35㎝为宜,同时并利用冬耕冻土,夏耕晒墒的技术,促进土壤加快熟化,保证田块耕作层疏松透气,使土壤肥沃,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以便后期播种蔬菜,使根系得到自由伸展和吸收养分及时。到后期使用该地后,要勤锄地、活化土层,使土层透性提高。一般可在蔬菜定植后,每隔4-7天进行划锄一次,锄深4㎝左右,就可提高土层透气性能,从而减少土壤板结概率,才能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轮作养地,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指的是边种边养地,因新地不可能一次就能有效提高肥力,而是要通过长期种植来提高土壤肥力。但要实行不同科属的蔬菜品种种植,并合理轮作,需要进行磷肥较多瓜果蔬菜和需要钾肥较多的茎果菜类有效进行轮作,应把深根性的茄、瓜、豆类同浅根性蔬菜等大蒜类进行轮作,通过多次有效轮作后,使土壤得到有效活跃。通过次这方式进行,不但可充分利用土壤中所含的各种养分,还能逐渐改良土壤肥力,减少地下病菌以及有害物质的积累。

四、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对土壤改良

施用微生物菌剂有效作用是,可提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因新菜地不是之前的丢荒地就是其它作物种植,长时间连作或丢荒后,土壤里的有害微生物积累过多。因此,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可减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使有益的微生物增加,从而才能起到改良土壤的有效作用。

五、蔬菜种植的整个过程中,要合理浇水

大量灌溉是对土壤破坏作用,滴灌可有效保护土壤的作用,在遇到干旱时,也要尽可能做到保持土壤湿度均匀,前期浇小水,到后期随着蔬菜生长旺盛期间,以土壤半干半湿为宜。但具体浇水量及方法得看所种植的蔬菜种类而定,主要是不可大量灌溉,防止大水带来对土壤表层冲刷,导致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遇到雨季则及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涝害。由于长期地里积水,也是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之一,土壤板结后,通气性能差,肥力也随之下降。

六、查看田间有无积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由于田间长期积水严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此需要进行随流水向作排水沟,一是防止土壤表层随水流失,二是长期地面积水后,会产生土壤板结,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应及时作排水沟,同时并用石块来围住畦沟边,避免每当下雨后,雨水冲刷走土层肥沃。

七、施用生石灰膏来改良土壤,注意弊端

用生生石灰来改良土壤pH和改良土壤结构,但并不能有效杀菌和杀病虫害。主要用于酸性的土壤进行改良,因此在使用之前要先对土壤实测后,有必时要再使用,避免造成不良的副作用产生,从而对蔬菜有影响。以防止生产作物引起的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为农作物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提示,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此技术需要通过实测土壤后,再决定是否能用。因此技术要求高,没有多年种植经验,不建议采用。以根据土壤酸性状况程度,有必要才能使用。

当然,在改良土壤这方面来讲,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边种植一边养土同时进行,才能起到作用。保持合理轮作进行、掌握好施肥用量、防止地里积水、勤锄划来提高土壤透气性能,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作用。


三农小管家


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肥力?

没有种植过蔬菜的新开垦的土地瘠薄,耕作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怎样才能快速培肥地力呢?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培肥地力。


第一种方法是从城镇联系环卫站,拉几车城市生活垃圾来撒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然后翻翻犁混合,但是要清除垃圾中的碎玻璃、塑料类等难以分解的物质。我邻居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很困难的,只要联系他们,适当给点费用就可以了,当年开垦的地种植马铃薯与熟地的产量相差不大。

第二种方法是连续种植几年的豆科作物,在南方地区在春季种植生长期短的云豆品种,如鸡油豆,每两个月种植一次,重复种植,豆角采摘上市销售,植株粉碎回土。在秋天种植紫云英,或者箭舌豌豆等绿肥,第二年春天将绿肥植物翻犁在土里面,或者聚垄栽培蔬菜。云豆、绿肥能够残留大量的根及植物培肥地力。如果土壤PH值低可以采用撒生石灰进行改良。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将土地肥力提高。


老周说三农


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异地搬迁政策的实施,一些困难户搬进了政府 修好的房子里住,远离了以前住的地方,更是远离了土地,为此会给每个搬迁户选一块2-3分的新地作为菜园地,供搬迁户种植蔬菜,解决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需要。但新菜园地一般都是肥力低、土壤粘性重、透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低等情况。为快速培养土地的肥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剥离土壤耕层

在新菜园地征地前,先将地块上的树木清除,及石块等杂质一并移走,杂草可以留着,但要割倒,然后用挖掘机将地耕层30厘米内的土壤全部剥离挖走,堆放在另外的空地上,待这边的地整好后,做好走道后再将挖走的耕层土壤填回,杂草在土壤堆放的过程中会腐烂成有机肥,种菜前施入一定量的化肥就可以播种了,此种方法是最快恢复土壤肥力的方法。

二、用池塘淤泥覆盖

池塘淤泥肥力都很高,新开的菜园地,耕作层浅,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厚,而连续种植蔬菜对土壤的耕层一般要求较深,一般要求在30-40厘米之间,所以用池塘淤泥来做耕层最好不过了,将池塘淤泥先挖出晒干压碎,再将压碎的池塘淤泥填在菜园地30厘米厚,可以快速地增加菜园地的耕层,这种方法比逐年慢慢深挖耕层要好和快,再适当地施入有机肥可以跟老菜园地一样的肥力。

三、深翻地块并施入有机肥

一般新分到的菜园地第一年不要种植蔬菜,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就要进行深翻菜地,如果是酸性土壤还要施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既可以中和土壤,又可以消灭地下病虫害。并施入每亩7000公斤的有机肥埋入地下,深翻的土壤要块大,在太阳下照射和雨水的冲刷下培养有益菌群,通过菌群的活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土壤肥力。

四、种植绿肥深埋

春季种植绿肥,在绿肥开花前通过深翻将绿肥埋入地下,等待1-2个月后,再种植一些绿肥在秋末将绿肥埋入地下,通过冬季的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大大提高,这一次要比前一次要浅5-10厘米,这样在翻耕时可以做到土壤上中下三层都有有机肥分布,在种植蔬菜前要将土壤翻一次后再种植蔬菜,可以持续为蔬菜提供养分,达到一个快速培养肥力的目的。

五、做畦或起垄栽培

做畦或起垄还是一个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做畦时将畦边沟中的土壤覆盖在畦面或垄上,也是一个加深耕层的过程,将沟中的土壤均匀地撒在畦面或垄上既加深耕层又使土壤没有一个熟化的过程,通过施有机肥和化肥,也能快速提高土壤肥力。以上就是新菜园地快速培养土壤肥力的方法。还有像一些沙滩地要培养土壤肥力要进行土壤改造提高其保水保肥的能力。你还要更好的方法吗?请留言讨论!


农业小手


第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第二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另一种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第三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扩展资料

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

1、土壤肥力指标包括土壤营养(化学)指标。土壤物理性状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等多种因子,并且全部因子都以数值表示,这样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时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个人凭直观从这些纷繁的数据中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很难,因此,必须借助数学方法,从多因素角度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

2、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因子加权综合法等。由于选取的指标不同,分析目标的差异,选择的评价方法也不同






李三谋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不知题主提出的“新菜地”是什么样的菜地,是由原来的农田改种蔬菜,还是旧庄基还田的土地?土质的基础不一样,培肥地力的方式应该会不同。再比如土壤是酸性的,还是盐碱性的土壤等,要经过调查研究以后,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行。

比如:如果是原来的农田的话,土壤的土质应该比较好,也就是比较好办一些;如果是旧庄基还田的土地,就比较麻烦。因为旧庄基还田的土地,基本上都是生土,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质,通透性差,不利于蔬菜生长。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培肥地力,才能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基础。



具体来说,培肥新菜地肥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深翻改土。对于由农田改种蔬菜的土地,应该采取深翻的方法打破犁下耕作层,增加活土层厚度;旧庄基还田的土地,更应该通过深翻熟化土壤。只有加深耕作层,才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通透性。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在夏季进行深翻,深翻后通过风吹、日晒、雨淋来熟化土壤。

二是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施腐熟的农家肥,或者商品有机肥。施用有机肥不但能满足蔬菜对氮、磷、钾养分的需要,而且能改进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数量,有利于培肥新菜地肥力。



三是秸秆还田和种绿肥。可以在土壤深翻,以及施肥的时候,同时埋入作物秸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通透性。也可以在采摘豆科蔬菜后,把秸秆枝叶还田,或者是有意种一些豆科作物,等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将嫩茎叶翻入土壤,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培肥地力。

四是轮作倒茬。种植蔬菜与种植其它农作物一样,要尽量避免连作种植。因为蔬菜连作种植的话,会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和土传病害增多的。所以要重视合理轮作倒茬,注意利用不同品种蔬菜对养分需求的差异,减缓某种养分的消耗,避免或减轻土传病害,提高新菜地的生产潜力。轮作方式方法比较多,在轮作时尽量注意安排一料豆科蔬菜比较好。



五是对症下药。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比如对于生土地,应该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主;对于酸化土壤,可以采取施用生石灰来调解土壤酸碱度;对于排水不畅的低洼菜地,设法开通排水沟,解决好排水问题。只有针对不同的问题区别对待,才能有利于培肥新菜地的肥力,为提高效益创造出良好的土壤基础。

综上所述,新菜地要培肥地力,首先要根据土壤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比如深翻土壤,多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倒茬,调解土壤酸碱度等。再就是培肥地力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和多方面努力才行。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新菜地,在我们桂北山区的农村,即理解为“当年将荒地开垦而来用于种菜的地块叫新菜地”。新菜地有个特点就是“土壤板结,肥力单一”。

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给新菜地培养肥力呢?首先我们得了解该新菜地它本身富含哪些能让农作物高产的元素;再根据其缺什么补什么、或者根据当时种植的农作对肥料的需求来改良培养土壤的肥力。下面,细妹就来谈谈我们山区农民是如何给新菜地培养肥力的:

一、炼山

(一)炼山的目的

炼山,它是山村农民用得最多的却又最古老的一种开垦方式,农民炼山的目的就是要将新开垦的菜地,经过炼山来改良土壤以达到培养肥力的目的。

(二)炼山对培养肥力的效果

【1】由于在炼山过程中,地面杂草枯枝树叶都被烧成了草木灰留在了这块菜地里,而草木灰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炼山,不仅能杀灭病虫害以及虫卵;还能起到杀灭杂草种子、疏松土壤的作用。

●注意:炼山,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在炼山前,一定要修防火隔离带,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以及灭火能力,炼山需谨慎。

二、深挖风化

(一)如何将已经炼山的新地进行深挖风化

【1】深挖:已经经过炼山的新地深挖比较容易,一般采用人工深挖或者机械深挖。挖的深度以预计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需求为宜,如果不是种植淮山等茎块类农作物的话,建议挖的深度为35~40㎝即可。因为挖得太深,反而将炼山时的草木灰深埋于超出农作物根系能吸收的深度,而不利于草木灰充分发挥其作用。

【2】风化:需风化的菜地,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开垦深耕风化。

(二)如何将未经过炼山的新地进行深挖风化

未经过炼山的新地深挖与已经炼过山的新地深挖相比,因为后者的新地内枯枝杂草未处理的缘故,后者深挖时相对困难一些。

【1】深挖:未经过炼山的新地在开垦深挖时需将杂草树叶深埋于地里,因此挖的深度应在45㎝以上。当然,如果地块泥层本身的深度低于45㎝,那就以能淹埋杂草深度为宜。

【2】风化:与已经炼过山的地块风化相同。

三、选用适宜改良当地土壤的肥料

【1】碱性土壤的改良:我国南北土质有所差异,就我们桂北山区的土壤来说,当年开垦的新菜地,一般富含碱、钾元素。因此第一年的新菜地应少施钾肥,适当的施用酸性或者中性肥料。

桂北地区的农民种辣椒喜欢选择种新菜地就是这个缘故,因为辣椒喜钾肥,而新地一般钾元素充足。

【2】酸性土壤的改良:富含酸性肥料的新菜地,宜施用含钾较高的草木灰,以及禽畜类的粪便经过充分堆怄的农家肥,从而做到中合土壤肥力,达到高产的效果。

四、勤松土,巧用除草剂

【1】要解决新菜地土壤偏于板结的问题,在无炼山条件地区,可以选择晴天适时松土,在松土的同时将杂草覆盖于土表,而不是将杂草弃之于菜地之外。这样既可以防治杂草再生,杂草经过太阳暴晒自然腐烂后,就可转化成天然有机肥。

【2】顽固性的板结贫瘠土壤,在除草时还可适时喷用相应的除草剂除草,除草剂在除草的同时也可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农作物对肥力的吸收,也相当于培养、增加了菜地的肥力。

●注意:如果在同一地块,短时间内多次施用除草剂,也会破坏土质。因此,在施用除草剂之前,一定要撑握除草剂的使用范围以及剂量。以免造成对农作物的危害。

总结:在生产过程中,因地制宜,针对新菜地的土壤性质而科学施肥,从而做到中合土壤性质来培养肥力。

我是山村细妹,一位土生土长的山村农人,愿与大家分享山村种植经验以及民间实用技巧,如果您对如何培养新菜地的肥力有好方法,欢迎评论区留与大家讨论。


山村细妹


新菜地提高肥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还是因地制宜。可以借鉴一下下列几种方式哪种是最适合自己。

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二、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另一种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种草肥田 

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产量。目前可种植的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来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