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去超市买回来的菜会不会带有病毒?如果带有病毒会不会被传染上啊?

小刘在郑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病例:

在宁波市江北区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中有一位患者,该患者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也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江北区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但是却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 原来是该患者在双东坊菜场买菜时与一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2)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因此造成感染。

由此病例看来,去超市买菜是有可能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而且买回来的菜也有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

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途径来看,已经明确感染的途径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对于气溶胶传播以及粪口传播尚待确定。如果有无症状患者或者感染患者在菜市场,并且没有做好防护戴口罩,那么他们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病毒就会通过飞沫在周围环境中传播,病毒就可能飞落在蔬菜中。或者他们的双手带有病毒,通过接触蔬菜,就会使病毒通过接触进而传播到蔬菜上。那么在此时环境中买菜的健康人或者接触了感染病毒的蔬菜,就有机会感染上病毒。



因此,当我们外出买菜时,就有可能像上面的那个例子那样有机会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蔬菜有病毒会不会被感染上?

虽然蔬菜上面可能带有病毒从而有造成人们感染病毒的可能。但是我们却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不耐高温,我们在煮菜的时候,通过高温就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而且在煮菜之前我们都是要进行洗菜,这样洗过几遍的蔬菜后,即使带有病毒含量也极其少。再通过煮熟后,那样病毒都可以说是基本杀灭了,不用担心病毒通过蔬菜感染。



外出买菜时,如果有效避免被感染?只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就可有效避免感染:

1.戴口罩。不论是外出买菜还是外出干什么事情,最好预防感染病毒的方法就是佩戴口罩,它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而造成感染。就如开头提到的那个感染病例,就是因为双方都没有佩戴口罩所以造成了病毒感染。

2.勤洗手。当我们外出买菜回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通过洗手可以将手上的病毒清洗干净。它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通过接触传播进而造成感染。

3.蔬菜食物等彻底煮熟。因为病毒不耐高温,通过高温,将食物彻底煮熟,那样就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就不会造成感染。



总的来说,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要少点外出,呆在家里,保证室内通风,外出佩戴口罩,少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不到医院疫情,回家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


左撇子说医


第一,超市买回来的菜会不会带有新冠病毒?

明确告诉大家超市购买回家的菜是可能带有新冠病毒的,这可不是骇人听闻哦。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讲了,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经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而气溶胶和粪口传播(消化道传播)目前尚未明确。菜,不管是蔬菜还是猪肉、肌鸡肉、鸭肉等肉类本身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那为什么它可以带毒呢?那是因为病毒通过呼吸道离开人体,而后在菜品表面短暂停留。这个时候病毒是有活性的呢!但是具体有多大的活性,到底能不能感染人,那就得很难说了。比如,有新冠病毒带毒者在菜品前咳一下,然后菜叶子上留有病毒,而你在他走后恰巧碰了这个菜叶子,随后你眼睛发痒用手揉了揉!这个时候病毒很有可能就会进入你体内进行繁殖了!



但是,大家看到没有?这种传播是比较“曲折”的,并且是很容易防护的。

第二,怎么才不会被病毒传染上?

菜带毒指的是菜品表面可能停留有新型冠状病毒,那么从菜到人的传播就只能是接触传播。所以,你只要在接触菜后充分洗手,把菜洗干净(去掉表面的,然后用流动的水洗),不吃生菜,那病毒应该很难传染给你。


此外,必须提醒大家超市买回来菜即使带毒,其传染性应该也不大!大家需要警惕的是超市中可能存在的隐形带毒者,隐形感染者。谁是这些人?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戴好口罩,少去接触人,少去超市,这才是重点!


肿瘤探索者


我是小影大夫。曾经也有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去超市买菜,菜会不会带有病毒,会不会传染给人?菜的表面有可能会带有病毒,会不会传染上人,需要自己加以防护注意。

防控阶段,建议大家都不要出门。如果没有粮食了,建议派一个抵抗力强的人出去买菜。最好戴上手套。菜上会不会有病毒?如果刚好有个携带病毒的人刚好在菜旁边发了个喷嚏,喷在了菜上,菜的表面是可以带有病毒的。而你刚好经过去挑起那颗菜,你的手可能也脏上了病毒,这时候你又刚好拿起手机要付钱,病毒跑到你的手机上。你的手不时摸下鼻子和眼睛,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感染了。

当然,这个可能性会很小,但是即便是小,我们也要加以防控,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出门带口罩和带手套,挑菜的时候戴着手套挑。挑好了,付钱的时候,脱下手套拿手机。不要污染了手机。

第二,常备湿纸巾擦手或者免洗消毒液,或者及时洗手。

第三,回到家里,用医用酒精消毒钥匙和手机,可以在青菜表面喷洒一些酒精,很快挥发,对人体无害。换下来的衣服,放在通风地方凉晒。

第四,蔬菜和肉类要煮熟。

要从细节处,来防止病毒的感染。能不出来就不出门,出门要做好防护。因为你不知道现在哪个人是B,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病毒感染者,唯有做好自己的防护。


小影大夫


目前疫情还在不断发展,而且所有的小区及农村都被管控了,这样可以能够有效控制人员的流动,所以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相互交叉感染的途径,但是在家里隔离久了茶米油盐总有用完的一天呀,所以很多人也是不敢出去到菜市场买菜,这种公共场合人群杂乱,蔬菜带有病毒。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恐慌,虽然你们担心也是正常的,毕竟超市有各种人,所以有些蔬菜带有病毒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一些感染有症状的人群基本都被隔离了,所以超市也不会有这种感染人群的出现,但是个别极端的携带者恶习传播的也是有的。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近距离接触、空气中悬浮漂移来传播的,但是蔬菜上的带有的病毒并没有那么强的传染力,而且离开宿主后病毒都会失去活性,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但是出去买菜首先要做好自我保护意识,要戴口罩、带手套、买完菜及时回家避免闲逛,买完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服、口罩、手套进行清洗消毒(可以用84消毒液、酒精等),买回来的菜经过多次清洗,在56℃以上的水浸泡,再高温烫煮5分钟即可食用。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可以讲目前的疫情有任何消息,大众很快就能知道,如前几日的热点话题“宁波男子出门买菜未戴口罩,短暂接触仅15秒”,看到这个消息,相信不少人都是大吃一惊,今天我就来谈谈作为家庭主妇,这菜该怎么买,买回来该怎么烧!!!

买回来的菜会不会带有冠状病毒?

①这个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根据最新的指南来看,这个冠状病毒的传播有好几种途径,像超市、农贸市场人流量是非常多的,谁也不确定中间是否有疑似病人或者可以确诊但是没有治疗的人。

②根据菜市场、超市的结构来看,很多肉类、水产品、蔬菜为了方便顾客挑选,都是露天放置的,正是这样的情况,所以病毒有可能附着在这些食物食物上面,所以这里我需要着重提示一下大家,买菜戴个手套,挑菜、拎菜时就可以避免与菜直接接触。



既然菜有可能有携带冠状病毒那还能吃吗?

1、知识拓展

①其实很多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所以首先我要讲的就是不要“恐慌”,在正式讲“菜”之前我还是需要来科普一下这个病毒的毒力怎么样,如下:

②冠状病毒一般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56℃的热水中30分钟或者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乙醚、过氧乙酸都可以杀死病毒,所以我说它毒性不大,但是易传播。



2、应对

①从上述几种杀灭病毒的方式中,针对可能携带了冠状病毒的菜该怎么处理,不可能把食物都用酒精或者消毒液来消毒吧,更何况也不能食用,那就挑选最合适的杀灭方式“热消毒”,具体操作那就是把菜洗干净,最好用热水冲一下,烧的时候煮熟即可,大家不妨想一下,烧菜时油锅里温度是远远不止56℃的,所以这种杀灭病毒的方式安全又可靠,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菜的口味没那么好了,但相比于冠状病毒来讲,我觉得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接受了。

②餐具也要消毒,如果家里面有消毒柜是最好不过了,那如果没有怎么办,其实也不要太过担心,还是老办法,把玩、筷子、汤勺在热水中烫会即可,像具体食物方面千万不要吃野生动物,肉、蛋、禽类食物一定要烹调煮熟食用,这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安全饮食”。

内容拓展--疫情期间,普通大众在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①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还是在啰嗦一句,不要吃野生动物。

②每天都要有蔬菜货并适量饮水,不少于1500ml,不偏食,荤素搭配。

③保证充足的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不要节食、减肥等。

④厨房烧菜食物需要注意生、熟分开,像我上面讲的一样,荤菜一定要烧熟,煮透,最好是实行分餐制或者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感染。

⑤厨余垃圾勤倒,并勤更换垃圾袋,最好一次一个,处理完记得洗好手,即使是出门倒垃圾也要正确规范的戴好口罩。


张垒医生


如果处理不好是会的。

各种条件下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

  1. 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长为48小时,但在空气中2小时以后活性大大降低;
  2. 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温度20℃,湿度40%)可以存活5天;
  3. 可以存活于各种光滑金属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4. 除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要引起注意。因为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人体的黏膜完成感染,暴露在外的黏膜主要有口腔黏膜、眼睛、鼻孔。所以要勤洗手。
  5. 浓度75%的酒精下和高温的条件下可以杀死病毒。

如何消毒?

  • 物体表面:清洗、擦拭、喷雾等常见清洁方式都可以,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作用于物体表面至少30分钟即可杀死病毒;还有是75%的酒精也可以。
  • 餐具:高温煮沸消毒、紫外线至少30分钟以上即可消毒。
  • 衣服被褥:洗衣机里的加热消毒功能就可以。

去了超市以后要勤洗手,就算蔬菜上没有病毒但难免与各种光滑物体表面接触,而且蔬菜回来要煮熟,以高温消毒。

最后愿春回大地,山河无恙。


小杨说地球


虽然疫情当前,虽然尽量减少外出买菜卖肉,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是菜肉总有吃完的一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还得继续,外出买菜卖肉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人们又不得不想而且还担心要是菜和肉上是否附着有新型冠状病毒,而导致人们感染。



正所谓上帝在此处关闭了一扇门,必定会在另一处打开一扇窗,其实人们不必杞人忧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可以危及生命,那也只是少数,大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话又说回来,就像乘坐飞机和火车,均没有绝对的安全,飞机也有坠机的时候,火车也有脱轨的时候,所以菜市场买回来菜和肉是有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

但是从目前的疫情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传播,如咳嗽、喷嚏、唾液可以把病毒带人空气,并在空气悬浮漂移,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等传播,或者人们的手触摸到带有病毒的某些物体表面,病毒污染了手,不洗手不经意间手又触摸口鼻或者眼睛而感染。



其实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来看,离开寄生细胞的病毒比较脆弱,在56℃的环境中加热半个小时就可以导致病毒失去活性,而常见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漂白水、75%的酒精等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新型冠状病毒附着在菜和肉,然后被买菜卖肉的人带回家的可能性是不大,再说了病毒也不一定喜欢这种传播方式,而且这种传播方式也不一定有利于病毒繁衍下一代,还不如选择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更有利于病毒繁衍下一代。

即便买回来菜和肉上带有病毒,回家以后立刻更换衣服,并彻底清洗菜和肉,并配合适当的消毒,并把菜和肉烹调熟透了,烹调得当可以杀灭菜和肉携带的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生食熟食的烹调用具分开使用,并做好餐具厨具的消毒,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另外通过此次疫情,人们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保护自然,和野兔、蝙蝠、刺猬等诸多野生动物和平共处,才能相安无事。


佳园道


目前病毒可以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粪便传染。连门把手电梯按钮都有粉线,购买的蔬菜当然也有这个风险,只是相对风险较低。

反正我出门四件套。眼镜+口罩+皮质手套+防水手机套。出一趟门,手只直接接触自己的手机,其他的东西都是带着手套拿。回来四件套清洗晾干,衣服直接挂外面风干半小时以上,然后洗漱洗脸。

买食材尽量有包装的,然后是根茎类为主,少量叶菜和肉,买回来全部冲洗一遍放半天再吃。谁也不知道谁是携带者,那个飞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沾染上了,小心点总能降低些风险。



点缀凡尘


疫情当前,但生活还是要过,买菜怎么办,其实各大超市里菜量储备还是比较足的,虽然价格有的稍微有点高,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相对的平稳,很多朋友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去超市买的菜上可不可能带有病毒,如果带病毒会传给自己或家人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来探讨一下。

很多朋友看问题,会有一种绝对化的思路,其实在这样的疫情下,是很要不得的,也是很容易引起恐慌心理的,超市里面的菜会不会带有新型病毒,如果绝对的想,当然是有可能的,比如说一个冠状病毒感染者尚在潜伏期的人,去了这个超市,他又打了一个喷嚏,喷嚏喷出的占有病毒的飞沫正好溅到了你要买的菜上,病毒沾在蔬菜上,如果蔬菜上的环境比较适合病毒存活,沾着存活病毒的蔬菜正好被你买回了家,这就是一种可能把病毒带回家的情况吧。但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几率有多大,我们有没有可能有效的预防及时沾染了病毒的蔬菜,也不会传染给人,才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大吗?其实并不算太大,如果不是在疫病高发的地方,比如济南一个几百万人的城市,目前确诊病例还不足四是例,大多数的密切接触人员也已经隔离,这样的情况下,上面说到的那种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其实会非常低;而你买到的一把菜,正好上面沾着病毒的可能性,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因此,从这种事情的发生个概率上来说,其实本身出门买菜的,买到沾染病毒的菜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概率不高不等于没有可能性,一旦发生,可就是100%和一家人的健康安全,这种说法确实没错,但我们还要看,我们是不是能有效的减少这种感染的发生几率。再谈这个问题以前,再给大家谈一种可能性,出门去超市买菜,除了菜上,手上、衣服上,有没有可能沾染病毒呢?如果按照刚才那种极端的例子去想,当然同样有可能,既然手、衣服也可能会成为传染源,那么菜、肉我们等买回来的物品,同样也有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全面防护,尽量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如何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还是要强调老生常谈的那两点——戴口罩和勤洗手,如果做好了这两点,就不必担心病毒的传染。我们来就上面的例子继续往下说,看看这样的操作,还会不会有引起病毒感染的机会——

  • 假如我们碰到极端的情况,去超市买了一把带有新型病毒的菜回来,因为我们好好的佩戴了口罩,在超市期间,已经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飞沫传播;

  • 回到家后,我们先把菜入冰箱,把口罩拎着带子摘下来,放到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放入垃圾桶,去阳台上,把外衣脱下,打开紫外灯为外衣消毒(也可以用烘干的方式或挂烫机高温蒸汽消毒,这一步也可以晚点再做);


  • 然后回到屋里,去卫生间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清水,好好的洗手;

  • 洗完手以后,对手握过的门把手、手机等随身物品,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处理;

  • 需要做饭时,我们把菜从冰箱拿出来,对菜进行完整的冲洗,洗完菜后,再去清洗一遍手,然后切菜,炒菜,做饭,把菜彻底烧熟;

  • 对于冰箱里其他的菜,在做菜时也是同样的操作,吃饭前,再去洗一遍手,同时注意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接触口鼻,也不要接触其他家人。

如果能够这样操作,及时空气中有病毒、手上有病毒,衣服上有病毒,菜肉上有病毒,冰箱里沾了病毒,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戴口罩,正确消毒,勤洗手,把菜做熟这样的手段来有效的预防和杀灭呢?又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与其纠结菜上有没有病毒,也不必纠结病毒在菜上能够存活多久,倒不如好好的做好自己的防护,做到勤洗手,合理消毒,戴口罩,这些有效的防护手段来尽量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您说是不是呢?


李药师谈健康


疫情当前,去超市买回来的菜会不会带有病毒?如果带有病毒会不会被传染上啊?

由于疫情的原因,不不需要奋战在一线的人们都在家里宅着,很多家庭面临着需要出门买菜的需求,带好口罩做好防护,与人保持距离,不聚堆,不停留,但是买回来的水果、蔬菜和肉上面会不会携带病毒,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那么,去超市买回来的果蔬上面会不会携带病毒?这些病毒会不会传染?

答案是:有可能

超市里面的蔬菜和水果都是放在暴露的空间中,如果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或者是携带病毒的患者,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传染源,也在超市中买菜,由于打喷嚏或者咳嗽,或者是讲话的时候喷出来的飞沫,或者是他们的手已经污染了病毒,然后又接触了些蔬菜和水果。这个时候,这些果蔬中就会有一定量的病毒。当健康的人恰巧在病毒还没有死亡的时候,用手接触到了这些病毒,然后揉了一下眼睛,或者是碰触了鼻子和嘴巴等,那就有可能被染,还有可能将病毒携带走,成了新的病毒携带者。

污染了病毒的果蔬被买走后,病毒也就跟着一起回到了新家。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处理不当,但是这都有一定的概率,概率非常小,并不是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有病毒。

购买回来的果蔬如何处理消毒?

为了安全第一,购买回来的果蔬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毕竟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回家后先清洗双手,然后往果蔬袋子里面喷洒75%的医用酒精,系上袋子,闷5-10分钟,然后打开袋子,外面的包装袋子,从里往外翻,然后裹紧,扔掉。果蔬清洗干净在食用。尽量不要生吃,水果尽量去皮,尤其是肉类一定要炖熟了再吃。因为新冠病毒在56摄氏度30分钟就可以被杀死。

小小的病毒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会早日战胜病毒,恢复我大中华往日的神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