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妊娠遇上炎症性腸病,如何才能平安度過?

當妊娠遇上炎症性腸病,如何才能平安度過?| 臨床必備

当妊娠遇上炎症性肠病,如何才能平安度过?| 临床必备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自身免疫紊亂導致的腸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多見於生育年齡的女性患者。

活動期IBD患者生育能力下降,可對妊娠結局產生影響,如先天畸形、早產及低體質量兒等,或妊娠加重IBD病情等。

本文將結合2019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制定的《炎症性腸病妊娠期管理的專家共識意見》,綜合相關資料,討論妊娠期IBD的診治,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營養支持

IBD患者營養不良的風險較高,尤其隨著妊娠進展,營養消耗可能會導致胎兒發生風險。所以,營養對妊娠期IBD患者尤為重要。

1.鐵、鈣、葉酸、維生素B12、磷缺乏情況需要特別評估,並根據“推薦膳食營養素供給量”進行代替補充。

2.對於活動性CD患者,口服高蛋白飲食優於全腸外營養。

3.對需要腸道休息者,儘早使用腸外營養。

4.過去需要和正在服用類固醇的患者,需同時給予鈣和維生素D補充劑,以防止骨丟失。

5.食用魚油補充劑,可減少妊娠期IBD早產及流產風險。

活動性IBD患者生育能力降低,若優化妊娠期管理,可改善不良妊娠結局;而期間若停止治療,可能引起患者發病,進一步損害胎兒。故在IBD患者妊娠期,藥物及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關注。

5-氨基水楊酸和柳氮磺吡啶

妊娠期UC患者在5-氨基水楊酸(5-ASA)維持治療期間,若出現輕中度疾病活動,可考慮口服5-ASA至足量,並聯合直腸局部5-ASA治療;如在足量5-ASA治療期間,出現重度疾病活動,可考慮糖皮質激素或抗腫瘤壞死因子α藥物治療。

備孕期IBD患者,如服用的是含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5-ASA,推薦更換為不含DBP的5-ASA

,男性患者還應避免使用柳氮磺吡啶(SASP)。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雖可通過胎盤代謝,但存留在胎兒體內少,特別是潑尼松等短效製劑,故在妊娠期應用相對安全。但孕晚期或高劑量使用,可能導致新生兒腎上腺皮質抑制,應注意避免。

此外,目前涉及使用布地奈德的患者的研究,並沒有報告其能導致出生缺陷/死胎率的增加,所以孕期使用布地奈德被認為是安全的。

硫嘌呤類

雖然FDA將硫嘌呤類分類為妊娠D類,但其與不良妊娠結局相關的可能是嚴重疾病,而非藥物實際效果所影響。故共識推薦,妊娠期可繼續口服硫嘌呤類維持緩解IBD,但不建議初次使用本類藥物。

甲氨蝶呤

在器官形成期服用甲氨蝶呤,可導致胎兒先天性肢體和顱面畸形;在妊娠晚期服用,可導致胎毒,胎兒發育遲緩;且其在體內存留時間很長。所以,計劃妊娠的IBD患者(包括男性),應在

妊娠前3~6個月停藥。

抗腫瘤壞死因子α單克隆抗體

抗TNFα單克隆抗體在第一和第二孕期已知是安全的。對於IBD復發風險較低的妊娠患者,建議24周停止抗TNFα治療。若停藥後不能維持緩解,必要時考慮在30~32週末次使用,並於產後重新使用。

需注意的是,妊娠期IBD使用抗TNFs和巰嘌呤治療是安全的,但與類固醇聯合長期應用時,可增加妊娠併發症和嬰兒第一年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在使用時應注意配伍。

此外,妊娠期及產後前6周的IBD患者,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增加,推薦因中重度疾病活動住院、計劃性剖宮產、高危妊娠IBD患者圍產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預防性抗凝。

檢查與手術

如果孕期必須行影像檢查,腸道超聲或無釓造影劑的MRI是首選;妊娠中晚期,由於胎兒影響腸道超聲觀察,可考慮行MRI檢查。

如果孕期進行內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是首選,必要時考慮全結腸鏡檢查,並儘可能在孕中期進行。

非緊急情況下,藥物治療是首選,如需要手術,也儘可能選擇孕中期進行,並以迴腸造口術代替結腸一期切除術。妊娠期和非妊娠期IBD患者的手術適應症相當:UC患者——急性、重度或難治性結腸炎;CD患者——急性穿孔、腹腔膿腫、大出血或腸梗阻

分娩方式

對於妊娠IBD患者,共識推薦:分娩方式基於產科考量,並由產科、消化內科和胃腸外科等團隊討論決定。一般輕中度疾病活動性IBD患者,首選陰道分娩;CD患者避免會陰側切。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表明,剖宮產增加女性IBD患者產後併發症及胎兒患IBD的風險,建議接受IPAA或迴腸-直腸吻合術患者,首選剖宮產。

參考文獻:

1. 管麗芳, 胡博文, 孫琳,等. 妊娠期炎症性腸病的治療策略與動態管理[J].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2016(28):3978-3984.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 炎症性腸病妊娠期管理的專家共識意見 [J] . 中華消化雜誌,2019,39( 9 ): 599-60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9.09.002.

3. Manage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Dig Dis Sci,2016 Apr 11;[Epub ahead of print].

4. From conception to delivery: Managing the pregnan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Apr 7.

5. Mode of Childbirth and Long-Term Outcomes in Women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Dig Dis Sci 2014 Sep 12.

6.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with a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World J Gastrointest Pharmacol Ther 2016 Nov 6;7(4):490-502 PMID:27867682.

7. 我國炎症性腸病外科治療決策《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17年第6卷第4期.

8. Sood A, Ahuja V, Kedia S, et al. Diet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 Asian Working Group guidelines. Indian J Gastroenterol. 2019; 38(3):220-2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