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明,就一定有陰影


有光明,就一定有陰影


最近,面對網路上撲面而來的各種有關紅十字會消息,部分同學在朋友圈對此消息表示心寒,甚至有的學生流露出對國家的失望,給我留言說:老師,看到一些社會不公的現象,我很難撫平心中的傷痛。

為了解答同學們的困惑,想了又想,提筆寫下此文。

作為大學生,應該嘗試利用哲學的視角看待生活中的問題。

馬克思認為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純精神生活,如對真、善、美的追求,也包括人的政治生活,如平等交往、主張人的權益等。作為哲學專業出身的我經常建議學生們讀一些哲學經典,通過對哲學經典的研讀,來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辨能力;在倫理經典中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

針對紅十字會的事情,我想00後的學生們還是太年輕了,他們沒有經歷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時也有很多信息不讓批露,也有很多很多人性的黑暗面的事情發生,但那時候不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所以很多事情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是的,汶川當時不僅有感人肺腑的母親用生命保護孩子,也有沒有底線的打砸搶燒,我我想也會有類似紅十字會、基金會貪墨的事情發生。只不過沒有現在藉助智能手機,信息傳播這麼速度,影響範圍這麼廣泛。比如前幾天發生的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事件,消息一出,一小時內淘寶庫存的雙黃連被搶光。

其實,很多很多事情都是雙面性的,小至我們每個人、每個家的事情,大至我們整個國家的事情。然而,只有我們歷經成長,歷經時間的積澱,我們才會慢慢懂得看待事情要點面結合,而不僅僅只是盯著一個點。這就是我們哲學上說的要用全面的、歷史、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的認識事物。

剛入大學那會,我也曾恨透了這個社會,對社會的一些不公極其憤慨,甚至想過,有一天我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我思想的轉變是在自己成長時,慢慢懂得了看事物要看整體,而不是隻看某一個點。大一下半學期,我母親突然變瘦很多,經檢查,醫生說患了糖尿病。在這之前她一直在北京幫我哥照看孩子,我當時可以說恨極了哥哥和嫂子,因為在我看來,是他們一家沒有照顧好母親,一定在母親在他們家太勞累。那時,我也痛恨自己,沒能力幫母親減輕負擔,還要向家裡索要完成學業的各項費用,而且哪怕我在大學期間做兼職,也無力支付高額d學費。那個時候的自己,痛恨爺爺奶奶要照看孫子的傳統,痛恨自己沒有能力為家裡分擔經濟負擔,甚至痛恨這個社會的財富分配,為何農村和城市經濟懸殊這麼大?

但痛恨又有什麼用呢?歸根結底,你得讓事物變好,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啊,讓父母的傳統觀念轉變;讓自己順利畢業,早日找到理想工作;讓農村的享有城市的發展機會。

單純的破壞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得提建設性意見,讓事情變好。

而破壞,有時候只會讓問題更糟糕.......。

這幾年,通過家人的齊心協力。小侄女考去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哥哥承包了單位的餐廳,畢業後的我選擇了高校工作,母親每日依靠藥物維持血糖平穩,這些年身體保養的還算不錯。8歲的小侄子在家讀書,這些年看到小侄子帶給父母的點滴快樂,我也漸漸明白:這也許就是父母前幾年付出的意義,孜孜追求的幸福生活!

12年過去了,國家各個方面其實都在在進步,難道不是嗎?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等一個個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得到深入貫徹,大多數普通農村人家的房子都得到的改變。我們老家充分藉助地理優勢,搞起了旅遊,建設成了文明村。城市裡沒有讀過書的普通人,也可以開滴滴、送外賣,一個月收入上萬不再遙不可及。城鄉醫保改革後,國家規定一些疾病都可以得到治療補助,醫保系統日趨完善,一切都越來越好。


有光明,就一定有陰影

老家的村文化建設1


有光明,就一定有陰影

老家的村文化建設2

這個世界有太陽,就一定有陰影。紅會事件,就是中國的陰影。

當然,我不是來為紅會找託辭的,做錯了就是做錯了,這個沒得狡辯。

這世界上有一些陰影,可能永遠解決不了的,紅會是這樣,高鶯鶯案也是這樣,山西黑煤礦,中國留守兒童,都是這樣。

但人生總得向前看,我們要看到整體在進步,整體在向前發展。

我們不能因為陰影而洩氣,我們要抨擊陰影,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國家的努力,放棄對國家的信仰。

難道一個美國人,會因為科比的飛機失事,就毅然決然的放棄對籃球夢的追求嗎?那可是籃球巨星啊。

難道一個美國人,會因為愛潑斯坦死得不明不白,就憤而放棄國籍嗎?

痛恨整個世界,是你看事物還不夠全面,你還只會看一個點,不會看一條線,一個面。

我相信世界一定會繼續往前走的,有些陰影可能永遠解決不了,但世界是往前走的。

我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熱愛這個國家和民族,我知道陰影的存在,但我仍然熱愛它們。

我想你也和我一樣,難道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