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說起元宵節,我們一般想到的是,看花燈,猜燈謎,一家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可翻開紅樓夢我們發現,元宵的習俗不僅限於此,我們可能對純正的元宵習俗有誤解。

我們先來看一些至今仍然保留的習俗。

1、賞花燈

燈籠最早的時候並不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而只是用於夜晚照明,照亮前方的路。

到了漢朝初年,在宮廷裡,正月十五出現了點綴裝飾的燈籠,也就是精美的宮燈。後來這種正月十五掛燈籠的習俗流傳到了民間,成為一項元宵習俗。

可是元宵掛的燈籠和現在相比是不同的,我們看看賈府掛的燈籠。

兩邊大梁上掛著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每席前豎著倒垂荷葉一柄,柄上有彩燭插著。這荷葉乃是洋鏨琺琅活信,可以扭轉向外,將燈影逼住,照著看戲,分外真切。窗槅門戶,一齊摘下,全掛彩穗各種宮燈。廊沿內外,及兩邊遊廊罩棚,將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絹、或紙諸燈掛滿。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聯三聚五是三個一串、五個一串的大吊燈,這樣的大吊燈是宮燈的水準,十分貴重奢華。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而插著彩燭的荷葉燈,是當時西方的一種金屬燈,可以插蠟燭燭臺,荷葉可以旋轉,創造出光影變幻的舞臺效果。這樣一個元宵,東方的華麗精緻和西方的洋氣完美地搭配到一起,營造出一派輝煌的氣象。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而花燈的材料也是各有不同,“戳紗”、“料絲”都是用作燈罩的材料,很透空,照明效果特別好。“戳紗”是一種有豎紋的紗,“料絲”是以瑪瑙、紫石英等熔化後抽絲而成的一種透光材料。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一次元宵節,可以說是賞遍各色花燈。當時的花燈,做工精緻,不愧於“賞花燈”的“賞”字,而現在的元宵,各地也有花燈展,倒是傳承了花燈的繪畫藝術,可我們這些賞燈之人,卻只是走馬觀花,沒有來得及細細賞玩。

2、猜燈謎

猜燈謎的形式和現在基本上也差不多,但是當時賈府的燈謎是大家自己出的題。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賈元春常年呆在宮中,很難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便想了個法子,做了燈謎讓弟弟妹妹們猜,還說猜完了以後,每一個人也做一個燈謎讓她猜。通過猜燈謎這種遊戲,不但可以同兄弟姐妹聯絡感情,也可順便考考他們的才學。

而現在我們隨意網上一搜就製成燈謎,真正會做燈謎的人少之又少。

當時猜燈謎完全不能百度,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才能猜對。

3、吃元宵

在吃上,免不了的佳餚就是元宵。這和現代似乎沒有什麼大不同。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元宵習俗。

元宵節的一些陳設大有講究。

這邊賈母花廳之上共擺了十來席。每一席傍邊設一幾,几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的點著山石、佈滿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盄,裡面泡著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著大紅紗透繡花卉並草字詩詞的瓔珞。

這是書中描寫元宵節習俗的畫面,元宵節要焚香,插花,擺盆景,喝名茶,擺出各樣的古玩。

翻開紅樓夢才知道,賈府的元宵節太精彩,而我們的缺了點味道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講究,賈府還請了戲班子唱戲,有專門的人說書,祝雅興。明清時期,各省官宦幾乎家家都養戲班子,用來給自己解悶兒,而如此盛大的節日,更少不了戲班子唱戲。

現在的我們也有戲班子,不過他們的表演大多在電視上才能看到。中央臺有個戲曲頻道,但是貌似年輕人很少看這些戲曲節目了,其他現代化的娛樂節目似乎更符合我們的胃口,傳統戲曲似乎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而當時賈府的活動也有擊鼓傳梅(即擊鼓傳花,鼓住時,花落在誰手裡,就要認罰)等等。

反觀我們現在的元宵,雖然還保留著吃大餐,吃元宵,賞花燈等風俗,可是我們的活動多是形式上的,少了一分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

如果我們也會自制燈謎,欣賞不同花燈的魅力之處,陶醉於戲曲文化之中,這個元宵節會不會過得更有中國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