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坚持让9岁孩子学习《道德经》和古诗词吗?

喻家红


是的。对此我深有体会。

让古人的智慧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让诗词的馨香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灵,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天下致太平。


三星洞主


当然该坚持让9岁孩子学习《道德经》,古诗词可以跟着学校的安排进行。

《道德经》应注重反复诵读

《道德经》是除《圣经》外印刷最多的书籍,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书籍。这个书也是我们的古圣先贤智慧的根本所在,是需要我们深入去接触和感受的。但是,这个书不是需要我们挖空心思去理解和解释的。

《道德经》对于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是大家容易认同的,但其实也是成人难以理解的内容。既然大家都难以理解,还不如纯粹的用诵读方式去学习与感受。所以,我说这本书是需要深入接触与感受,而不说深入研究与理解。

《道德经》讲的学问是感受的学问,不是理解的学问,更不是研究成为专家的学问。这种感受的学问,是做人做事的学问,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的。怎么落实,靠的不是理解,而是我们的感觉。

所以,《道德经》的学习不必以意思翻译为主,而应该以诵读为主。

古诗词学习跟随学校教学内容而学

对于古诗词,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孩子学习太多容易乱了心性。如果要学习古诗词,还不如坚持读《诗经》。《诗经》是经过孔子删订的内容,情绪的触发都是恰如其分的,是值得孩子学习的。学习方法与《道德经》一样,不要急着弄懂其中意思,先慢慢培养感觉。

为了不过多的受到诗词中的不良情绪影响,最多建议孩子跟随学校的教学内容学习即可。

结束语

《道德经》与古诗词虽然都是我们的文化传承,但其中感受、体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需要我们稍微注意,用心去甄别。


童教雷鸣


就以人类文明与时俱进的演绎进程和现代文明的演化境界而言,今天的人,如果在现代文明中,不能找到相应的道德自信,企图回溯而求助于远古文明,以慰精神空虚的信仰,以祈求精神境界的充实。如此意愿,不能说不好。但就今天人类,对生存攸关的生活意愿的急剧变化而言,所谓古老朴实的虚无道德观,与恬淡悠闲的生活环境里诞生的所谓诗歌文化,委实已不再具有任何可谓改变现实的意义了。

更何况,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没有遗失断代过古文明道德观的代代传承。古老的文明,之所以会被后人所日见遗忘,既不是今天急功近利的人类,看似利欲熏心以致数典忘祖。也不是古老的的文化,不再具有诱惑力而引人陶醉。实在是,历史的演进,时代的演变,文明的进程,就像地球物种生灭循环到一定程度的相应灭绝,与物种随之发生更新替代的演变进化,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机制,早已在地球生命的演绎安排中,界定好了时间限制的届时兑现。

简单的说,人类世界之所以会于两千内,不断流传关于人类文明生灭更迭的各种传说神话。就是提示今天的人类,那早已注定了结局的演变到来。因此,值此行将演变之际,再说那关于古老文明的道德观,古老的诗赋文化的教育,无疑,已不是合不合时宜的问题。而是恍如近亡人的梦呓,纯属弥留之中,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绝对毫无任何意义!

人,都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义无反顾的向前看,绝无回溯的向前行!因为,造化早已为人类决定好了明天的剧情发展。因此,今天的人,只需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于当下,意志坚定的向前行,足矣!至于孩子,现实世界,自有孩子们的游戏,何须顾虑?!又何必以成年人的意愿强求呢?!君不闻“过分强求,事与愿违”的道理?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自然而然的成长,是更能体现亲融感情的呵护与爱!不是过于体现成年人,基于过往经验和迎合势利观意愿的所谓学习逼迫。

有道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做马牛!”更何况,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在警醒世人:大自然的演变,从来就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除非,人生来就喜欢自说自话!喜好睁眼瞎!专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我乃天空


《道德经》里面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了这些道理你的人生就会很平顺,你就得到了福报。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要复古,目的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使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古代智慧转化为现代智慧。为你的人生充电,使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我们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一、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智慧。

《道德经》是对人生的深刻反省,是生命认知的理性觉悟,它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智慧。一位国学大师说:不学《道德经》成不了大事。学习《道德经》即闻道,闻道之要在悟,悟一字得一字之功,悟一句得一句之果,有悟则明,有明则能认识自我,开启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二、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德养。

“德”就是“得”,“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学习《道德经》应知行合一。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高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就去实践;中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似懂非懂;下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就傻笑,认为学这个没用;如果没有人笑就不是道了,因为人与人总是有差距的。行道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行道,在修身中聚德,在聚德中内圣,以内圣达外王,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学习能力。

有学者说:“《道德经》是很难懂的,稍微一不小心就解释错了。”难懂一是难翻译。二是难解读,《道德经》的解读是最难的,因为它是古代的哲学著作,哲学是讲义理的,解读就是要把它变成现在人们听的懂的道理,这样才有实用价值。《道德经》看似易懂其实深奥,理解《道德经》不能望文生义,因为古今词义有差异。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每学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并且是你越学感到越想学,越学越明白的事理越多越深。我们还是用老子《道德经》来看看是否好学:“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知。”

我们简单地归纳为三个提升,《道德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受益,因为不同的人,生活经历不一样,人生的路不同,所以人生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这三个提升,只要人们学习之后是一定能收获的。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共同感受《道德经》给我们的受益。











PLC与触摸屏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婴幼儿0-2岁时,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强大,在这时,大脑的万亿根神经链接每天因为环境的刺激发生着变化。同样9岁的孩子也是可以很好的塑造,如果你发现她/他可能偏喜好数学类的,那么为了孩子将来全面的发展,完全可以由家长引导学习有关文科类的知识。只要坚持和方法得当,对于日后的成长必定受益匪浅。



Lily百合心


量力而行、量趣而行、应需而学

1、时间有限,要针对自身的天赋和兴趣爱好

学习本身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但盲目地消耗时间、精力,甚至智力,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和兴趣爱好,那么这就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不一定能取得什么成就。

2、9岁,我觉得谈规划还有小点早。这个阶段是挖掘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阶段,要真正去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天赋能助长成就,成就能养成兴趣,兴趣能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才有大成。

而任何领域,若能大成,都是人中龙凤,不说荣华富贵,至少孩子不枉此生了。

3、《道德经》绝对是烧脑的作品,需要名师指点。

这种哲学文化类的作品,学习太费脑力,而且对世界观的影响不可估量,牵涉太多。

世界观是人立命之本,慎之。

古诗词,倒无妨,但要做好耗费长期时间的准备。古诗词,学深入了,培养的不只是掌控文字的技能,还有人格与情怀。

4、文化类,特别是哲学类,最忌浅尝辄止。浪费时间不说,还有害。要学就学透了,但这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很漫长的阶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幽夜杂谈


何止《道德经》,先秦的经典能背过多少背过多少,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背过了一生受用。不要问孩子是不是懂,孩子闲着广告词不懂也照样背过;如果说懂,大人也没几个懂《道德经》的!至于古诗词闲着也可以背诵。不一定非要拿出很长时间,短时间坚持就好!


对影成三人61


可以。胎教就可以听了,然后开始读。先读四书、《易经》、《诗经》、《道德经》、《庄子》和佛经等。古诗词可不读或靠后或者少量精华。


子才


学习这件事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习惯怕是放都放不下,什么时候都不要说无所谓的话,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定是有道理的,今天努力多学一点东西,说不好哪一天为我所用,想想如果范闲不是在现代学习了那么多诗词既使穿越时空也未必会有那么大的作为,这也是那部剧吸引人的一面吧,总之,能力所及多学此东西还是很有用的,老子道德经我也很喜欢,我儿子四岁现在前四十章基本都记下了,理解这个有些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就会在不经意间豁然开朗。


如月


首先,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所在,是让人受益终身的经典。古诗词是我国古代写景叙事抒情的重要文学形式。如果能熟读,甚至背诵下来,当然很好,在各方面受益。但就古诗词来说,当下的大语文队古诗词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背有好处。

其次,只背诵不理解,效果打折。9岁的孩子对古诗词和道德经的理解还是很少的。古诗词还好,因为朗朗上口,孩子可能喜欢读和背,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场景,家长提醒下孩子就可能将诗词和场景联系起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对陶冶情操有好处。但道德经也不然,很深奥,真正理解其真意的人不多,更不用说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了。

最后,无论背诵什么,都不要灌输,否则逆反心理,无法持续。孩子爱读,水到渠成刚刚好。我家孩子两岁就读古诗词和声律启蒙,自己也喜欢没事背着玩。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