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怎么理解?

国苑芳华


第十八章 大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 释

1、 大道废,有仁义: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近同;简本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

2、 智慧出,有大伪: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近同;简本无词句。

3、 国家昏乱,有忠臣:帛书本作“邦家昏乱,案有贞臣”;简本“有忠臣”作“有正臣”。

4、 大道废,有仁义:是指人还没有真正揭示客观的、绝对性的“道之德”,人也就不会遵从“道之德”;那么人只会在人世间中遵从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义。

5、 智慧出,有大伪: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客观的道德理性时,人主观思想的智慧就会产生诈伪。

6、 六亲不和,有孝慈:是指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

7、 国家昏乱,有忠臣:是指国家昏乱,才产生忠臣。

语 译

人道中,当人还没有真正揭示大道中客观存在万物的行为原则之道德,人也就不会遵从“道之德”,那么,人只会习性地在人世间中遵从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义。人还没有认识、实践客观的道德理性(自然客观行为规律)时,人主观思想的智慧就会产生诈伪。

所以说,人在相对性的伦理道德的社会中,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才产生忠臣。

进而论之

“大道废,有仁义”,是指人类自身不知“道之德”是客观存在,以及实践“道之德”的实际意义,那么人类只会在实践中遵从相对习性的伦理之“仁义”、“孝慈”,或人内在的“自然德性”(仁性)实践的是外在的“伦理道德”,这反映的是人性的本善。正因为,人性的本善,人的初生及抚育自然地遵从相对习性的伦理道德,因此人的繁衍才能延续,否则人就不能繁衍存在。

相对性的“伦理道德”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不同的族群习俗、宗教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其伦理道德范畴就有所不同。绝对性的“道之德”就是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是人类伦理道德追逐的道德普遍原则,也是人类伦理道德之上的道德行为准则。人类的最高善,就是相对性的人类伦理道德随着历史及文明的发展,逐渐认识、实践绝对性的“道之德”之行。

针对人而言,古哲人称谓的“仁”有内、外之分的语意。那么,人外在的“仁”就是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人内在的“仁”就是人的自然德性之德。所以,古哲人老子、孔子都认为,人的自然德性或仁性,修养了“道之德”,并遵从“道之德”之行,就成为有“道德德性”的人,那么,他外在的行为就是一个仁者、诚者、圣人,或老子称谓的“善仁”。即,老子、孔子对人内、外的“仁义”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针对万物而言,孔子所称谓的“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宇宙的生命机制中,万物内在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存在,而“性”中之“仁”是专指万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或万物的自然德性之德。

《老子》第十八章中的“仁义”,是针对人世间相对性伦理的“仁与义”,即人之间相对的行为德性与德行。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古之善


本章讲清静无为的治世大道被废弃之后,社会仁義缺失,大伪肆虐,六亲不和,邦家昏乱,表达了对清净自然无为而治的大道之世的无限向往,和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满目乱象的深深遗憾。

清静无为 天下自正


【原文】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①?

智慧出,安有大伪②?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③?

邦家昏乱,安有正臣④?

小国寡民 各安其生


【注释】

①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因此,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大道被废弃之后,“仁”和“义”都将有所偏私,再也做不到“大仁不仁”这样的至高境界了。

本句,楚简本和帛书本作“大道廢,安有仁義”,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作“大道废,有仁義”,傅奕本作“大道废,焉有仁義”。“安”与“焉”通,因此楚简本、帛书本与傅奕本同,但与河上公本、王弼本相反。楚简本最古,且与帛书本同,与傅奕本近,故从楚简本。

“大道”,境界至高的治世之道,即上一章的“太上,下知有之”和“犹兮其贵言。成功遂事,百姓曰‘我自然也’”的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而治。“廢”,废弃,荒废,这里指不再被统治者所接收和采纳。“安”,通“焉”,疑问词,怎么,如何;“有”,存在,出现;“仁”,仁爱,这里指“大仁不仁”的大仁,仁爱而无所偏私;“义”,正义,公正而无所偏私。

② 智慧出,安有大伪:有参透天地和民心、具大智慧的圣王在位,隐藏极深的大伪之人,又怎敢施展伪诈呢?

本句,楚简本缺失,帛书本作“智慧出,安有大伪”,河上公本作“智慧出,有大僞”,王弼本作“慧智出,有大僞”,傅奕本作“智慧出,焉有大僞”。显然,帛书本此句与上句句式相同,且与傅奕本含义接近,因此,楚简本应同帛书本,故从帛书本。

“智慧”,指参透天地和民心、具大智慧的圣王;“出”,出现,在位。“安”,通“焉”,怎么,如何;“有”,存在,出现;“大”指隐藏极深;“伪”,诈伪,伪善;“大伪”,指隐藏极深的大伪之人。

③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如果连父母兄弟妻子这六大至亲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能做到“大孝”和“大慈”呢?所谓“大孝”,是指“老吾老以及人之劳”;“大慈”,是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本句,楚简本和帛书本作“六親不和,安有孝慈”,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作“六親不和,有孝慈”。后者含义不通,只能理解为“六亲不和,孝慈也就显得十分宝贵了。”楚简本和帛书本最古,从楚简本。

“亲”,指亲属、亲人;“六亲”,指六种至亲,即父、母、兄、弟、妻、子;“不和”,不相和睦。“安”,如何,怎么;“有”,存在,做到;“孝”,孝敬,这里指“大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慈”,慈爱子女,这里指“大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 邦家昏乱,安有正臣:如果君主和大夫政事不理,邦国和封邑就会陷入昏乱,又如何会出现贞正的大臣和家臣呢?

本句,楚简本作“邦家昏亂,安有正臣”,帛书本作“國家昏亂,安有貞臣”,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國家昏亂,有忠臣”,傅奕本作“國家昏亂,有貞臣。”“貞”与“正”通,与“忠”近,故楚简本与帛书本义同,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义近。考虑到楚简本与帛书本最古,从楚简本。

“邦”,即“国”,“大曰邦,小曰国”;“家”,指大夫的封邑,“大夫之邑曰家”。“昏”,指主政之人政事不理,是“因”;“亂”,指邦国或封邑治理混乱,是“果”。“安”,如何,怎能;“有”,存在,出现;“正”,通“贞”,贞正,忠正;“臣”,(君王的)大臣,(大夫的)家臣。

悠兮其贵言 多言其速穷


【译文】

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大道被废弃之后,“仁”和“义”都将有所偏私,再也做不到“大仁不仁”这样的至高境界了。

有参透天地和民心、具大智慧的圣王在位,隐藏极深的大伪之人,必然深自潜藏,又怎么会有施展伪诈的机会呢?

如果连父母兄弟妻子这六大至亲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能做到“大孝”和“大慈”呢?

如果君主和大夫政事不理,邦国和封邑就会陷入昏乱,又如何会出现贞正的大臣和家臣呢?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评述】

“大道废,安有仁义”,是说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大道被废弃之后,“仁”和“义”都将有所偏私,再也做不到“大仁不仁”这样的至高境界了。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大道,废弃之后,“仁”和“义”都将有所偏私,再也做不到“大仁不仁”了。境界稍逊一筹的以德治国,如西周和西汉,采用基于宗法制度的分封制,重用家族血亲,其次是功臣,这与把选贤任能作为根本遵循的圣王用人之道,已经相去甚远了。

“智慧出,安有大伪”:有参透天地和民心、具大智慧的圣王在位,隐藏极深的大伪之人,又怎敢施展伪诈呢?大伪之人,秦有赵高,汉有王莽。大有为之君秦始皇在位时,赵高是一位勤勉忠厚的能臣,而不谙世事的二世胡亥登基之后,赵高才露出了诈伪的本来面目。汉成帝和王凤当政之时,王莽生活简朴,热爱学习,尊师重道,克己复礼,名声极好,而哀帝、孺子在位之时,王莽有机可乘,便露出了诈伪的本来面目,篡了大位。因此,“大伪“是否出现,与主政之人自身的智慧是直接有关的,真正的圣王出现之时,便可“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如果连父母兄弟妻子这六大至亲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能做到“大孝”和“大慈”呢?《史记•五帝本纪》有云,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加上“妻贤”,可谓“六教”。舜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孝子,对父母和兄弟,都是十分包容的,同时选贤任能,布大德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真正的大孝。因此,古人对于六亲是十分重视的。如果一个人连最根本的“六亲”都不能和睦相处,斯人的品德,是根本不入流的,又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的“孝慈”呢?

“邦家昏乱,安有正臣”是说,如果君主和大夫政事不理,邦国和封邑就会陷入昏乱,又如何会出现贞正的大臣和家臣呢?国家治理得如何,主要责任在主政者。对于国家,主政者是君主及其大臣;对于城邑,主政者是受封的大夫及其家臣。《尚书•太甲》有云:“一人元良,万邦以贞”,诚哉斯言。

汉尚黄老 清静无为


国苑芳华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白话】

大道行于天地之间之时,就没有仁义存在或显现的必要了;大道沦陷,则人者仁也、义也,有人需要被仁爱、有正义需要被匡扶;智慧的出现,与虚伪的随之而来是同步的,也可以说,虚伪狡诈与明智聪慧是相辅相成的;六亲不和与父慈子孝,也是同样,家长里短是现实,修身齐家是理想,丰富多彩的现实围绕着理想的坚固骨架,才有人类社会的圆满和谐和进步发展。国家昏乱,则时势呼呼忠臣,忠臣良将,必有危难之际得以成全。

《道德经》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至高无上的时空组合,善恶与美丑上下翻飞,长短与前后相望相闻,天地与人世交相辉映……唯有,道,绝然存于宇宙万物之中,主导着世界之舞。


郭城3点14壹伍玖


《道德经》第十八章怎么理解?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意):

道被废除了,就会显示出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了,也就有了虚伪狡诈;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睦,孝慈也就分明了;国家混乱,忠臣就会挺身而出。

简单解读:

老子认为,“道”是顺应自然的“大道”。所谓“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出现,是“大道”被废除的结果。如果“大道”不废,仁义就会被掩盖,就用不着以仁义为名实施统治。如果“大道”不废,人的才智就不会变得虚伪、狡诈。如果“大道”不废,六亲自然和睦,用不着去分辩孝慈。如果“大道”不废,国家就不会出现混乱,也就无所谓忠臣不忠臣。在“大道”被废除的情况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并不是道德高尚,社会风气良好的标志,而是对“道”的背离和否定。大肆提倡仁义、智慧、孝慈、忠臣,正是社会失“道”失“德”的表现。所以老子竭力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遵从“道”的要求,无为而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