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新型冠狀肺炎將成為新疆農資行業的一次分水嶺,成與敗在此一舉

昨天鍾先生講“我們已經挺過第一個14天,明天開始第二個14天!”現在我們能做什麼?最應該做什麼?當然還是待在家裡,少外出、不聚集、少流動,等待拐點出現。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14+14=28,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對於工農業生產方方面面都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對於農業和農資行業也不例外。2月5日胡副總理從國家層面召開視頻會議,強調“春耕農時不等人,加強防疫同時要做好農業生產”。昨天一篇文章《新型冠狀肺炎對新疆農業春耕會有什麼影響?如何提前應對風險?》,從自己感受認知角度分析了這次疫情對新疆農業的影響,實際上這次疫情對於新疆農資行業也是一次試金石和分水嶺。如何應對,這對很多新疆本地農資企業意義重大;如何打贏這場防疫戰的同時能夠實現企業的整體提升意義重大。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第一、新疆農資行業的特徵是什麼

在去年11月份在我的專欄“梁博士談新疆農資市場及產品定位” 發過一篇“新疆肥料(農資)行業的典型問題解析”講到新疆農資行業的六個典型問題:變幻莫測、多樣疊加、雜亂無章、不知所以、產業疲軟、期待突破。這是整體的特徵,實際上對於農資企業及其服務對象的典型特徵就是兩句話:千企萬店,多樣經營,農資經營主體多;千畝、百畝、十幾畝,服務對象規模差異大,需求差異大。對於新疆農資經營主體的主要特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1、銷售貿易型企業為主,技術服務型較少。目前新疆的農資經營主體多數是停留在滴灌肥初加工,內地大品牌代理銷售、及多種產品多元銷售為主體;而且真正做差異化服務,依託農業技術服務生存和發展的企業較少,另外資源型和技術型企業分佈在少數行業和少數企業。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肥料銷售型企業


2、生存任然是新疆部分農資企業的第一要務。由於生存的壓力和各種瑣事,不管是農資企業的負責人、管理層,還是技術人員,都缺乏靜下來思考和學習,靜下來思考企業方向的時間少,靜下來提升自我能力時間少,但是這次疫情給大家這個時間了,怎麼做可能直接決定更好的生存了。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3、技術人員短缺,技術服務空白區域較多。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肥料企業開始講測土配方施肥,開始做一些技術服務,但是限於新疆地域性原因,整體上講農技人員嚴重不足;而且現在很多企業所謂的技術服務,能夠做到圍繞自己產品做好服務就很不容易了,針對作物做的服務更是少之又少。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4、種植主體開始自我更新,農資產品更換較快。自從兵團改革和新疆水資源改革相關事情的落實,農資企業服務主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首先,農民購買農資產品的自主性充分落實,產品的性價比越來越清晰,典型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為了省事開始用液體肥,或者為了降低成本開始用磷酸一銨、尿素、鉀肥等替代大量元素水溶肥。其次,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頭條號、公眾號還有其他農資信息平臺的農業技術信息越來越多,加上這些年政府、企業等多方面組織和推動的農民的培訓,種地的越來越懂農資產品和農業技術。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5、疆外越來越多的農資相關企業把目標盯在新疆。對於新疆本身來講,是千企萬店;但是對於新疆農資產品來講應有盡有。從市場上看,全只有的肥料產品在新疆基本上都有,而且國內的大型企業基本上在新疆都有技術或者經銷人員,甚至很多人在內地註冊一個工作室或者一個空殼公司,也開始想來新疆挖一桶金。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整體上講,新疆的農資企業的競爭較激烈,所得的利潤整體上較低,無瑕進行發展和長期發展的思考和戰略規劃,而且技術人員也是限制企業和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由於水肥一體化在新疆最大,現代農業在新疆最具規模的特徵,越來越多的疆外企業盯著新疆肥料市場這塊唐僧肉,因此新疆農資企業整體上不能說是樂觀,這次疫情希望給一些企業能夠做一些改變。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第二、為什麼說這次疫情可能是新疆農資行業的一次分水嶺

最近朋友圈很火就是做涼皮子,做完涼皮子這幾天有開始在自己家裡做饢了。說實在的,閒在家裡做點美食挺好,但是有人吃的時候卻有人在組織企業員工學習。因為工作原因,我個人的微信好友中農資經銷商、農資企業技術人員較多,昨天大概看了一下。既有經銷商再曬出了饢,也是在關注社會時事,但是有一些企業內部群裡分享語音培訓內容,有些農技人員在分享和轉發農業技術相關的文章。14+14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記得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上碩士基礎課程的時候有一個夏季學期,也是一個月的時間,學校邀請國內外的知名專家以專題報告的形式開展授課,聽了一個月報告後,自我感受是至少提升了一個小境界,至少讓我跨進了科學的大門。同樣,我們這14+14天的在家時間,對於新疆農資行業同樣是一個分水嶺和試金石。吃喝玩樂是一天,學習對接也是一天,不同的一天對於農資人是有區別的一天,一個月對於一個的知識是有影響的;同樣面對新疆大部分農民對今年棉花價格不明晰的情況下,農資企業的個體一天疊加,一個月的累計可能就直接影響今年全面的市場佔有率和後期農業技術服務的水平。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第三、挑戰也是機遇,現在有哪些機遇已經給了我們新疆的農資企業

由於地域限制的原因,我們網上買個東西都新疆不包郵,想參加一個會議學習一次,想系統的去參加一次培訓,甚至想到圖書館看一本書我們都很不方便。網絡資源以前雖然一直存在,但是中國的大量數據庫資源都是收費的,而且正是因為我們地域原因,我們一直因為許多原因較內地企業能夠使用到的少之又少,但是這次為了全國抗疫情,很多數據庫終於大方起來的,開始講免費一段時間;一些高校也開始分享網絡課程了。因此,這些機遇面前我們有些事情變得可行了。

1、走進網絡課堂,重溫經典。重新走進大學課堂,系統的學習一下植物營養學、土壤學、肥料學等課程,讓大學時候沒有學習好的,或者沒有學習過的課程在學一遍,提升基礎知識水平。前幾天“全國中微量元素行業群裡”華中農業大學的老師分享了“中國大學Mooc”的植物營養學的課程,剛剛看了一眼全國已經有505人報名學習。新疆的農資人可以在相關大學的主頁找一下,在相關的大學公開課裡找一下,把基礎知識在學一學,聽一聽。重溫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的營養機理,重溫土壤的基本特性,重新認識棉花的生理基礎,讓網絡課堂的知識,加強農資人自身水平。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2、用好數據庫,下載一點相關資料,學習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前幾天在光明網的頭條號中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清華大學開放7萬多冊電子圖書,2月16日可以免費下載,全國各地用戶無需登錄/註冊,即可閱讀學習”,所以大家試著看看一些學習的主頁,找一找那些地方可以下載植物營養、肥料等相關的書籍,也可以找一些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書籍,讓學習不再難。最近維普網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向讀者開放學術論文的下載權限;2020年2月1日-3月3日,開放部分免費項目,讓平時一篇文章幾塊錢,甚至一篇學術論文幾十塊的數據庫對於新疆農資企業可以用得起。這一段時間,圍繞產品,如何收集好相關研究的論文,讓企業的後期培訓、農戶會、田間服務更有理有據,增加自己產品的可以說服性。從而改變,我們新疆農資界開會只是放圖片,放誰家地用了你的產品產量多少這樣簡單粗暴的培訓,可以採用效果與理論結合,做一點提升。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3、用好農技人員的空閒時間,培訓與自我培訓提升整體實力。這一段時間,不能出門的不僅僅是一線的農技人員,一些農業技術的專家老師,還有一些田間實踐專家都也出不去,時間相對比較多。現在已經是足不出戶,早知天下事的時刻,網絡給我們提供了便利,我們的農資企業可以邀請一些老師在自己內部的微信群、QQ群或者其他工作群中,開展網絡培訓;也可以組織企業自己的農業技術老師給自己的員工做一次次培訓,講清楚自己的產品特性的知識,或者組織、員工進行一些大討論,針對某些問題共同深化學習,形成自己的產品方案;甚至可以用讀好一本書,聽好一堂課的模式,督促農資人的技能提升。學習提升,知識將在2020年夏季的企業服務中得以體現,也為很多銷售型農資企業逐步向技術服務型企業轉型提供技術依託和支撐。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4、不能現場跑銷售,不能拜訪客戶,但是微信電話也可以讓大家距離更近,同時也可以為農戶未來兩個月後的農資需求做一些指導和服務,做好了就是市場,就是雙贏;不落實,可能產品賣不出去和農戶買不到產品的雙輸。

疫情農資企業的試金石,28天影響全年新疆肥料市場的發展


為了疫情我們在家裡禁足不外行,但是千萬不要說企業也要同步禁足,等著疫情過去以後大家再發力;千企萬店,你在做涼皮子和饢餅子的時候,也許其他在學習,在充電,在落實疫情過去後的市場需求和上游產品對接。響應胡副總理號召,提早備戰春耕;看清楚新疆農資市場形勢,應戰市場轉型;把握好資源,儲備資料,組織學習;待在家裡,思考發展,應戰2020。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