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馊主意”到金点子!村支书老周的最严令获赞

“宁被百姓骂,不让百姓哭!”面对记者的采访,曲阜市王庄镇前孟村党支部书记周宪国义正辞严。在接到防疫通知的第一天,他就带领村干部在村口设立了劝返点,加强对村民外出的监督检查。说起前几天劝阻群众时被骂的事,周宪国说:“赶上春节,谁不想阖家团圆,部分村民不理解,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骂就骂吧,但是我得为全村2000多口人的安全负责。”

从“馊主意”到金点子!村支书老周的最严令获赞

从“馊主意”到金点子!村支书老周的最严令获赞

我想到了村民的不理解 也想到了可能会挨骂

今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破了往常春节热闹的节日氛围。腊月二十九,市、镇两级对防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后,周宪国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疫情是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任何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回到村里,他立即对全村防疫工作进行安排,并当机立断采取措施:在村口设立卡口劝返点,对村民进出特别是外地返乡村民做好登记和劝阻。

然而,除夕将至,老百姓远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村里控制人员进出、登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要求,在村民看来是给他们人为制造的“不便”。卡口刚设下,就有对小两口被堵在村外,相隔不到两米的李大娘看着女儿女婿进不来,脸色一下子沉下来。

“三婶子,他两口子是从外地来的,现在特殊时期,您老还得多理解啊!”周宪国一番劝说后,李大娘只好让闺女和女婿先开车返程,等疫情过去再团聚。

“我想到了村民的不理解,也想到了可能会挨骂。”提起几日前的情形,周宪国苦笑道,刚开始大部分村民都不理解、不支持,抱怨卡口的设置影响出行,认为他对防疫工作小题大做、多管闲事。

带头住在劝返点 大喇叭每天都喊几十次


一边是在防控一线冲锋陷阵,一边是身后村民甚至自己亲婶子的不解和责难。村干部们都为周宪国鸣不平,周宪国却说:“没空解释这么多,咱们打掉牙往肚里咽。现在当务之急是让老百姓认识到疫情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

心酸之余,周宪国开始反思,百姓的这种怨气如何化解。百姓的怨艾源自对疫情的无知。自己在疫情宣传方面存在不到位之处。解铃,得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抓起。想通了这点,周宪国立即动员全村党员,成立了前孟村党员突击队,在卡口设置了党员示范岗,负责做好外来人员摸排、劝导、解释等工作,并带头住在了劝返点。

为了让大家都能做到居家隔离,保护自己,在严格卡口进出的同时,周宪国每天都要围着全村转上几圈,看到串门的、街上溜达的,苦口婆心地劝说回家。他用大喇叭耐心细致地给村民宣传疫情现状、形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每天都喊几十次。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居家隔离的住户,他每天都安排询问,及时给他们送去蔬菜、馒头、口罩、酒精等生活必需品。

为了进一步阻断病毒传播,周宪国把自己的农业机械“打药机”改造成“消毒车”,每天对全村进行全面消杀。每天重复着相似的工作,虽然繁琐,周宪国却没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慢慢的,村里街上乱走动的人少了,质疑声也渐渐消失了,大家都明白了老周的苦心,周宪国的“卡口劝返点”也从当初的“馊主意”变成了村民交口称赞的“金点子”。

本报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陈曙光 李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