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之风?

用户乡村三哥


个人觉的不存在,个例的不说,大部分的,别只说彩礼也要说嫁妆才合理,至于白喜事,量力而行,几兄弟下来每人也就小几万的样子,不可能出现那种年收入才几万,办个喜事亏个几十万的那样子


盟巨无聊人士


我是湖南人,我也在农村长大的。

我们这边的红白喜事我倒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红喜事,我们这边就是在家办酒宴,一桌大概也将近1000元(包括烟酒),这还不算太好的,但是加上给参加喜宴的宾客红包(50元/位),那就至少1500元/桌以上;在酒店的话每桌至少在2000元以上,那还算差的,酒席用烟基本都是“和天下”。

白喜事,我记得我爷爷去世那时(2005年),在家哀悼7天,总花销十多万元,出殡的头天晚上用餐桌数差不多100桌,第二天早上都是60多桌,还有比这花销更大的,白喜事香烟的开销是很大的,听说香烟都用的是“芙蓉王”。

但近两年这种铺张浪费的消费理念有所扼制,因地方政府出面干预,也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所以说这种攀比之风其实就是有钱人之间的相互较劲,让这种不正之风逐渐升级,普通百姓也不得不跟风,比如白喜事,村里的族长们要先开会做预算,你得拿多少钱出来,没钱你哪怕去借也得筹足了,不然村里人不会过来帮忙,所以有时也确实很无奈,没钱的真的连死个人都死不起!不过现在好多了,因为大多数老百姓还是选择了理性消费!


ShiHua64102961


你如何看待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之风?

最近几年,自己因为在家乡创业所以一直待在农村,参加了不少的红白酒席,其中就不乏有攀比之风农村酒席。因为在农村人们办酒席都讲究一个黄道吉日,这样往往几家人整酒往往会在同一天,于是为了不让自家丢面子,自然而然会出现攀比之风。

去年腊月我参加了两次婚礼,这两位是邻居,都在同一天举办。这两家人本身就因为房子修建的事有些不对付,所以婚礼就成为了两家人攀比和比赛的场所。一家发现另一家酒桌上有五个火锅,自家的只准备四个,于是临时又去街上买肉、买菜,安排厨子把火锅加到六个。

更为奇葩的是,邻居看到别家装烟装的是二十五一包的香烟,赶紧把自家十八元一包的推掉,换成三十五一包的。可以说,这两家人攀比,最后的受益者就是宾客和我们街上专门做红白喜事的店铺。

  • 红白事酒席攀比的原因

首先还是部分农村农民思想的不开阔。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红事和白事都是人的一生中的大事,自然得引起重视。但是有些农民则认为红事是展现自家财力的时候,白事是表现自己孝顺的方法,于是他们在红白喜事上大操大办,只为了让自家在村民面前有一个好印象。

其次是当前农村的环境。和以前相比,如今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部分农村的环境却没改变。“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当前的农村依旧实用,不少农民专门挑别人红白事上的细节,然后传播出去。为了让自家的红白事不至于落人口,也是让闲言碎语止于人耳。

在农村总是会有那么两三个人,专门在鸡蛋里挑骨头,即使你做得再好,他也会找出他认为的缺陷,然后将这种缺陷放大后传播出去。

  • 攀比之风的坏处

不得不说,攀比之风在农村危害是远远大于好处的。

第一攀比之风会影响农村的人际关系。在农村谁家和谁家互相攀比,精明的农民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用不了多久全村人都会知道,自然两家人自己也会知道。有攀比思想的农民本身人品就不行,自然也就会在这件事上斤斤计较,影响两家人的关系。而在农村家族观念又比较严重,最后会影响到不少人之间的关系与人情。

其次攀比之风耗时耗财。既然是红白酒席上的攀比,那么肯定都希望自家能够把另外一家比下去,这自然而然就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和财力。更为重要的是,既然已经在红白酒席上开始攀比,那么在其他的方面肯定也会。当然肯定会有一方比不赢另外一方,心理不服气,下次就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当然这个攀比之风也会进行传播,一些人可能“邯郸学步”,觉得自家也不能落于人后而丢面子。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在如今的农村,攀比的毕竟是少数农村农民,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够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同时对我们农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而不是只顾着别人的言语和想法。


爱茶者九号


你如何看待农村红白喜事的攀比之风?

记得八九十年代的农村,都是清一色的大瓦房,吃的都是自家地里长出的粮食蔬菜。那时候出去打工的人都很少,农民都是在家里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农闲的时候男人就做些建房子的活,女的就在家里喂猪喂牛、带孩子、做家务等,每家每户的经济实力都不相上下,邻里之间也没有什么可攀比的,日子过得简单而踏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农村再也找不到以前热闹的景象,年轻人都在外拼搏挣钱。在外打工和家里种地不一样,种地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收入差距不大。而在外打工有很多可能,有脑子活泛的打工几年自己当了老板、有的掌握了一门技术,工资翻倍增长,有的老老实实下苦力干活……在外打工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农村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民的心理也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攀比心理也是越来越严重。他们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比彩礼、比办酒席的场面等,无一不比。


现在的农村的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就比如姑娘出嫁,看谁家要的彩礼多、看谁家的迎亲队伍大、谁家的车队又长又高档,办的好的就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自然是脸上色风光无限;如果办的不如别人,会被人瞧不起,自然心里十分沮丧。还有就是丧事,谁家老人去世了,也是吹吹打打,大摆宴席,十分热闹。除了红白喜事,现在农村办酒席的名目繁多,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要摆酒席、谁家老人过寿要摆酒席、谁家孩子过生日要摆酒席、谁家搬了新居也要摆酒席,这些以前没有的规矩,现在都有了,比来比去,农民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小平家里每年随礼钱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农村的红白喜事,有钱人大操大办也算说得过去,因为人家有这个经济实力,办完之后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没有经济实力的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因为充完了之后,痛苦还要自己买单。小平认为,日子是自己过的,做什么事尽力而为就行了,没有必要与人攀比。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自己怎么做与他人无关。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才是最幸福的。


豫南小平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关农村红白事攀比的说法确实存在。这个问题需多方面看待,我举例说明,在五,六十年代,婚嫁是非常的简单。大家想一下,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想浪费也浪费不了,只有从简,别无它法。

白事也是如此,非常的简单,老人去世后,所谓富一点的,还举行发丧仪式。礼钱是两毛钱,有个棺材板就下藏了。如果是大部份连个棺材板也没有就下藏。想招待帮忙的乡邻,也没有钱和食物,怎么办?干脆给大伙跪下瞌个头就算谢过了,就这么简单。

后来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农村里的农民对待红白事也有了很大变化。由原来不招待变为办席招待。

由于条件越来越好,农民对于红白事的态度也越来越提高。现在喜事都去饭店办席,确实有点浪费的情况。为啥呢?农民感觉如果办的差了,怕别人瞧不起。也有的人认为,结婚是人一生当中最大的事情,一生当中只有一次,所以认为浪费点也不为过。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也就产生了一家比一家办的好,产生了互相攀比的情况。

至于白事方面,自从有火藏后,在我们农村,还是用棺材,埋大坟头。没少占一点土地,并且造成更大的浪费。因为现在有钱了,招待乡邻的费用越来越大。即有认为招待不好对不起乡邻的感觉,也有怕人说,如果办的比别人差,就不孝顺的感觉。种种原因,也造成了相互攀心的现象。

我认为,红白事,招待应当办,但不必太铺张浪费,去掉虚荣心,移风易俗,一切从筒,这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不要采取强应手段制止。

我是幸福一生,希望大家关注幸福一生,共同探讨三农问题。也希重在评论区留言,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乡村情怀237524873


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不存在的,以四川三线小城市的农村为例。

X家沟里大部分居民是同姓,辈分高低就不说了。2018年夏季,一个老人家过世,直接冰棺停灵在家。村民一家随礼300块钱,没大办,家里亲属回来第三天早上拉到山上埋了,沿路撒点黄纸,请个白事队和风水先生完事。

人埋完后,丧家请随过礼的村民吃饭,注意,一家人五六口一共随礼300元,吃饭的时候是全家都去的……

重点是,这种礼金额度和回请,双方都觉得很正常,是常规规格。

所以,不理解题主说的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之风,具体指的哪个地区的农村,有那份心撒钱给外人用,精明的直接装自己兜里啊,说得跟随礼不还情一样……

另外,现在农村人之间的关系很淡漠了,不管是原来一个大队的,还是隔壁邻居。认钱的多,包括平时办事,钱才是硬通货。

头条号:讲故事的猫小姐,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哦,原创内容谢绝转载

讲故事的猫小姐


我为一个农村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攀比这个现象,在农村确实是有的,不仅在农村在全国各地都是有的。好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就体现了攀比的现象。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购买某个产品的经历。

太便宜的东西,我们买的很少。其中的原因,除了产品质量之外,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但是价格太高的东西,我们同样也不会买,这个很好理解了,就是差钱。中间价位的东西我们买的最多,这些商家推出的所谓性价比的东西,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攀比虚荣心,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销量也是最好的。

这和农村,红白喜事的情况是很相似的。

红白喜事中吃饭和烟酒是消费最大的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现在待客吃饭,一般都是去饭店或者有专门负责做菜的,而菜品的选择上基本也是三个档次,有价格高的,一桌600-800,中间档次300-500,低档次200-300。一般办事待客,吃饭上很少有人选择最低档次和高档次的,中间价位的选择最多。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主家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太便宜会被村子里的人说三道四,太贵自己又承受不起。

如果非要说这种情况,是攀比的话,那确实是一种攀比,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钱,是人家辛苦挣来的,至于怎么花,我们也无权过问。

凡是都有两面性,农村办事也应该量力而行,有钱人显摆一下那是人家的实力。如果条件达不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面子这东西,重要也不重要。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大家觉得农村的攀比现象严重吗?


一柯花草


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之风是隨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提高了,一此有钱之人為了爱阔擺富对婚丧事大搞排场,从而显示自己的能力和面子我们这里从我記事起附近死了人,去拜亡时只花两毛钱买一掛鞭炮给亡人买上半个神纸就行了。而孝家也只要擺上四种果子和酒客气一下就行了。后来一步步发展要送礼从最初送伍角钱起上升至一元,二元,伍元,十元,二十元,伍十元到如今起码一百元。而孝家也是从果子到几碗汤酒席到现在十碗酒席的山珍海味。人人不甘落后。苦就苦了没本事掙大钱之老实农民。婚礼就更加不同了。我六十年代结婚彩礼花四十元钱可如今我们这也开口十几万,几十万了。唉世界变了富人富的流油。有钱想方设法擺阔比富。可穷人就越过越难了!


用户6575103300老邁樵


农民红白事攀比之风在一些地方出现,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我们这里就看不到。首先,攀比是有条件的,要有经济基础,沒有钱你攀比什么?你总不能拉一屁股债和人家攀比吧?这些能攀比的地方,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地方的人是富了,钱袋子鼓起来了,这也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我们这里红白事差不多一个水平,高高不了多少,低也低不了多少,条件好的宴席档次稍高一点,条件差点的稍低一点,一般都是量力而行,无攀比之意。丧事条件好点的即寿材用柏木的,或待客用餐档次高点,其他方面大致一样,这全是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而行,亦不见什攀比现象。当然,一些地方的攀比现象决不可取,这不符合国家提倡红白事简办的精神,大操大办现象应当遏止。


奇疆6688


首先我们公平的说一下攀比之风,农村和城市都是一样的。说农村攀比,难道城市就没有吗?农村攀比大多是谁家富裕了、谁家盖房了,我儿子女儿怎么怎么样,这些攀比都很正常,所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攀比。要问怎么看待,只能是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常的心态。

对于愈演愈烈的农村攀比之风,很多人都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是就是阻止不了。流芳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农村人的问题,城市里的攀比之风也一点不少,哪一个人不想衣着光鲜的站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当然了农村的攀比心是很强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农村的生存状况和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的。农村人大多是城里打工回来的,一年到头有混的好混的不好的一来二去就有了比较。

说实话农村人很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人与人之间缺乏边界。最重要的是大家对优越感的需求特别大,如果没有这种优越感会显得特别空虚。

相对来说,农村人的攀比更加直白、更加露骨,而城市人的攀比更加隐晦、更加丰富。但是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这种盲目攀比之风的盛行反应了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金钱至上观点根深蒂固。

农村攀比之风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村环境发生了变化,乡风民俗和文化的缺失让农村人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很多农村出去的人回家乡办事,大多不按常规,自己搞一套,满以为树新风,其实大家都不买账,下次有事大家躲得远远的。

农村逐年上涨的高价彩礼,家门口一辆辆高价小车,越来越豪华的楼房等等,这些都是农民之间相互攀比的真实反映。攀比心理的人不分种类,只不过我们农村人大多普遍文化水平低,当然部分人也是受到了乡里乡亲的影响所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