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你当众讲话能力?让口才变更好

一项针对美国人的调查。研究人员问他们,一生中,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问了成百上千美国人,排名第二的答案,是

死亡。我们都怕死,上榜毫无悬念,可问题在于,谁能打败死亡,位居“恐惧榜”第一?答案有些匪夷所思,是“演讲”

有一点,要演讲,毋宁死的味道。

站上台,众目睽睽之下,美国人觉得简直比死更让人难受。

而对更为内敛,羞于表达的国人,对演讲的恐惧,体会大概更为深切。

我们怕死了演讲。


如何塑造你当众讲话能力?让口才变更好

那我可以不要做演讲相关工作啊?当然可以,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工作,不会碰上演讲场合。但要命的是,我们不可能逃得过讲话。不管是一对一,还是当众。众目睽睽被审视,要你当众讲两句,怕不怕?敢不敢?能行吗?

内心大概些许忐忑。

有些场合你是逃不掉的。向客户汇报进展、陈述主张、讲述方案、说服消费者,作为活动负责人布置细节……你必须得上,没有辩驳的可能。

所以,我们虽无需演讲,但完全可以学习演讲的技巧,学会有理有据、自然流畅表达的核心技能,拥有好口才,准确表达心中所想。

这是现代社会,一项基础而重要的能力。而结构化、技巧性的表达能力,更是稀缺。

如何准备一场绝佳的讲话?

你需要“左脑”和“右脑”同时作业,需要有“概括力”“结构力”“论证力”三个核心技能。就能超越80%甚至90%的人,成为说话高手,具备高超表达能力。

如何塑造你当众讲话能力?让口才变更好

1、概括力

把你的观点旗帜鲜明亮出来。

概括力要求你首先要有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结论。并且,这个结论必须是观点。因为一个精彩的观点,能让人深受启发。

人会忘记你说过的话,但绝不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和启发。

TED创始人安德森说过:“好的演讲关键不在于演讲技巧,而是要传达一个言之有物、启发听众的观点。”

观点是什么?观点有别于事实,而是你基于事实的看法和感受。

首先我们要区分事实和观点。

“老张身高180cm”这句话是一个事实。

“老张是一个好人”这就是观点,是你个人的看法或感受,在别人那里,老张可不一定是好人,但180cm是肯定的。

事实是客观的真相。观点是主观的看法或感受。可以这样大致理解。

这个技巧适用于绝大多数讲话场合。

它要求你,快速、准确地将你要表达地全部内容,凝练成简短的一句话。把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先输出到对方大脑中,形成一个大概印象,哦,他原来是这个意思,要讲的是这个。

而如果没有观点,很可能产生的情况是,过于发散的发言,对方摸不着头脑,搞不清你到底要表达什么。也要求听众自行总结出观点,他们大概率会觉得好累啊,并不想总结,从而认为你讲话散乱不堪,不愿意听下去。

怎么样塑造一个观点呢?

当你开口前,首先自问,“我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比如TED《内向性格的力量》演讲者总结说“内向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这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表达了对内向的人的认同和赞许。

《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演讲者介绍了肢体语言如何影响我们,总结“假装自己可以,直到你真的可以。”一句话囊括了整个演讲核心,激励听众用行动武装自信心。

如果你观察分析TED演讲,会发现几乎每个演讲者,都会在最开始或最后,有一个鲜明而带有启发的观点。

在打磨你自己的结论时,问问你:我这次讲话的目的是什么?要传递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如何用一句话去概括?

写下四个问题的答案,你的结论,也就呼之欲出。

更进一步,如果你能用更少的词,来表达观点,被对方记住的概率将更大。

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成为经典传播全球,就是因为精准而简短,如果能用10个字,总结出来,越精辟,越具传播力。

如何塑造你当众讲话能力?让口才变更好

2、结构力

这里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对方听不下去你讲的话,走神了。

你会发现他双目呆滞,脚尖朝着门口方向,心不在焉,很少和你目光接触,很少作出反馈。身体语言全部在表达:别说了!好无聊!我想离开!的情绪。

怎么回事?

这时,你该意识到,自己的内容和观点或许杂乱无章,毫无逻辑。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甚至你自己都可以发现,说出的话没有逻辑,因为你的思绪,也凌乱不堪。你对它们不加束缚,信马由缰,想到什么说什么。对方听不懂、理不清,自然对谈话毫无兴趣。

因此,我们要将内容整理归置,条理清晰。

快速输出条理清晰的内容,一点不难。可以用常见的3种结构组织语言:

1、总-分-总

2、问题-解决办法

3、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它们都是框架,是你讲话内容的骨架。

(1)首先,总-分-总。总述你的观点或主题。比如第一部分概括力中,你提炼出的结论/观点,首先抛出。接着分三部分,证明你的观点,提供例子、数据证明它。最后再强调观点,发抒期望。如果没忘记学校语文课,这个结构已经非常熟稔,重要的在于,你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讲话前,先把内容梳理,按框架结构输出的习惯。

(2)问题-解决办法。适合于你明确知道,对方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客户期望增加粉丝数量,比如客户认为品牌形象老旧,要进行转型,比如老板认为你近期表现不佳。先确定问题,再提供解决办法。

(3)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伟大人物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思维方式。

普通人面对问题,思考顺序是做什么-怎么做,常常忽略为什么。工作不开心怎么办?辞职呗。做什么?辞职,怎么做?微信、当面告诉老板。这个为什么,不是我们需要费心力考究的事情,哪怕思考了,大多也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工作不开心本质原因是什么,辞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而伟大人物的思考逻辑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把为什么提到最前,这是最应该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思考能力强弱的标志。能把“为什么”彻底弄清楚的人,一定不是平庸碌碌的人,不是随波逐流的人,而是有强大思考体系的人。是评判优秀和平庸的差别。

对于公司,也是如此。

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清华做演讲时,最开始,他并没有向听众介绍他创立facebook的故事,而是先探讨了它为什么创立。

星巴克CEO和员工对外演讲,也并不过多讲自己咖啡有多棒,不强调咖啡如何与众不同,而是强调“为什么星巴克是一个家到办公室的第三空间”。

他们都在回答“为什么”。

为什么包含了你做这件事的原因,初衷,是价值感、愿景、信念的体现,也是最容易打动听众的部分。听众或许不会因为产品好坏购买星巴克,却会因为认同第三空间的概念,喜爱这种生活方式,而义无反顾地掏钱,最打动人的,是“感性”部分。讲“为什么”就是挖掘“感性”。

如何塑造你当众讲话能力?让口才变更好

3、论证力

对方正在质疑你。“你讲的是错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真糟糕。被当面质疑、反对的感觉非常不好。为什么,他要质疑我?

一旦你的观点缺乏必要的数据、实例,就很容易遭受质疑。你既然讲出来了观点,就同样需要你证明它。对方可不会仅仅因为观点的存在而认同。

如何证明最为有效呢?

(1)举例子。比如你我他都知道的名人的经历。不幸去世的科比,告诉过我们凌晨4点的洛杉矶模样,如果想成功,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科比的切身经历,极具说服力。

也可以说说你自己的经历,你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你最有发言权,而且讲起来最为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在情感上更具说服力。如果你讲述被鹅啄咬的害怕可怖,更容易让对方相信鹅是具有危险性的动物。

(2)列举数字。对付一个偏向左脑思维的人,没有比数字更好的办法。

为吸引国外中小企业主入驻天猫,马云是如何演讲中,用数字描述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

“中国有5亿人开始在网上购物,每年有1.3亿中国游客在全球旅游,这是一个移动的国家,现在我们有3亿中产阶级,未来将达到5亿。”

“你知道中国人每年吃掉多少只鸡吗?70亿只。这都相当于人类总量了。”

5亿、70亿,市场如此巨大,很难不让人蠢蠢欲动。

(3)最后,引用名人名言,权威机构调研结果。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论证力。

用乔布斯的话:“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比起你干巴巴讲,普通人能感受到强大的激励。

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遵从权威的习惯,给与了我们说服他人、证明自己时一件利器。这个人可是这方面专家,我们多半选择相信,这道题是老师讲的,正确性必然更高。

国际演讲协会手册上,有一章练习叫“调研你的演讲”,目的就是培养演讲者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比如新闻、书籍、科研机构的调研结果,你也该训练自己,从不同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想让自己言辞清晰、表达流畅,对方快速明白你所讲,运用“概括”“结构”“论证”三把利器武装你的内容,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每个人都有站上舞台侃侃而谈力量,这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可以通过时间习得的技能,而且不论何时,都不晚。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这是你在未来最年轻的时刻,也是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好时机。

抓紧时间,不负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