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硬核防疫克时艰 精准施策稳就业

株洲日报记者 马文章 通讯员/成沁洪 颜小波

2月6日,株洲市政府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复工企业用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株洲市人社局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立足部门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硬做优就业服务,牢牢守住了全市“稳就业”基本盘。


企业招工“不犯愁”

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株洲企业在添砖加瓦。

1月29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紧急来电:“现急需一批供电设备,请求你们支援!”

召集员工赶工成了当务之急。株洲麦格米特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志文一边逐个打电话,让住在城区附近的员工迅速赶回公司;一边联系石峰区人社局,请求给予招聘支持。

用工刻不容缓。该局通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微信端,高频次发布紧急招工信息,引导劳动者前往企业应聘。

“捷报”不断传来。紧急招工通知在多个微信群内一经发布,员工们纷纷响应。家住醴陵的廖冬梅,1月30日凌晨零点接到电话,二话没说,第二天清早就赶来复工。

人有了,安全就是重中之重。人社部门嘱咐企业负责人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所有挑选来的员工必须体检,必须询问清楚是否有疫区接触史,以确保安全上岗。同时,为了安定工人们及其亲属的心,人社部门承诺:社保待遇、用工合同等劳动关系问题,他们将全力协调。

在人社部门和生产企业的通力协作下,机器迅速转动起来,一件件应急设备及时输送到了武汉抗疫最前线……

疫情复杂严峻,防疫物资就是重要的“粮草”。为缓解防疫生产企业赶工生产面临的用工压力,市县人社部门主动对接,努力当好招聘服务“店小二”,已协助湖南海顺、株洲晶彩等公司紧急招工100余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难题。

近日,省工信厅、省人社厅为我省30余家防疫物资生产和重点物流企业,向社会发布“寻人”启事:急需衣车工、口罩操作工、包装工等近300余人。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同行业日均工资两倍以上的劳动报酬,达到日薪500元,仍然不能满足用工需求。

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市人社部门不遗余力、日夜奋战,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及时推送招聘信息。同时,发动各县市区农村劳务经纪人,鼓励老乡去企业应聘。短短3天时间,就为多家企业招聘了30多名劳动者,按要求加入到紧张生产中。


线上服务“不打烊”

“我想求职,但正值疫情防控期,现场招聘会都取消了,我去哪找招聘信息?”“我公司急需招聘员工,请问我可以在哪发布岗位需求?”……连日来,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经常接到这类电话。

疫情爆发以来,全省暂停了所有现场招聘会的举办,这给部分习惯了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企业和求职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帮助企业和劳动者顺利实现招聘求职,市人社局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将市本级17类、200余家企业、2.4万个岗位进行梳理汇总,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平台,每天定时通过株洲人社微信公众号(zhuzhourenshe)、株洲人才网(www.hnzzrc.com)联动发布,切实做到了“网络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打开株洲人社微信号,近万个优质岗位不间断推送过来,方便得很。”近日,正在为找工作苦恼的郑峰,通过线上招聘平台,与天元区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协议。

同时,市人社局主动联合我市经营性人资服务机构,借助多方线上平台力量,为广大求职者不间断推送优质岗位;做实基层公共就业“311”服务,及时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匹配、职业介绍、培训推荐等服务,让他们吃下就业“定心丸”。

目前,市人社局正在创新探索线上创业培训,将整合“百人百堂创业微课”资源,精选创业培训10期示范课程,通过“互联网+培训”的形式满足广大创业者培训需求;加速开发“株洲市就业创业地图”,把就业信息、扶持政策、招聘信息等与电子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求职者和创业者享受指尖上的就业服务。


跟踪调查“不断档”

当前疫情严峻,众多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临近,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做得如何?用工招工情况怎么样?在外务工人员安不安全?成了全市人社部门重点关心的大事。

“你们用工招聘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们一起想法子解决。”近日,在忙完了社区防控当日工作任务后,天元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联合区劳动监察大队,走访湖南津湘药业株洲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当前对疫情防控、企业用工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情况,就遇到的困难逐一给出解决“药方”。

2月4日,炎陵县鹿原镇金山村,设置在村委会大门口的外出务工人员劝返点,不少农村转移劳动力排队签名,承诺近段时期留在家乡,就近找工作。

农村劳务经纪人陈春华说,自接到该县人社局下发的暂停人员外出务工的通告后,他第一时间就通过入户走访和电话告知的方式,通知了回来过年的100余名老职工,待疫情解除后再统一前往浙江工厂上班。

6000余名在湖北务工的株洲籍农民工生活、就业情况怎么样?市县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开展摸排调查,积极了解他们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嘱咐他们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并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引导大家就地就近就业。

疫情断路不断情,就业服务不断档。目前,各级人社部门紧盯节后集中求职、集中用工的重点时段,密切跟踪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持续跟进企业招用工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研究储备好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做细做优各项就业服务。

此外,市人社局认真落实国家、省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防疫工作需要,选定麦格米特、西迪技术等2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以每周为节点,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企业用工情况问卷调查,摸清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为下阶段就业服务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落实政策“不走秀”

“得知有人在疫情防控中受伤后,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尽快为其办理了工伤认定。”2月6日下午,在天元区泰山路街道湘紫社区,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将我市城区首例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至申请人手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响应,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主动出击,打好政策“组合拳”,为奋战在阻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撑起劳动权益“保护伞”。

市人社局率先在全省印发《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实行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绿色通道的通知》,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人员,畅通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绿色通道”,即来即办,即时结算。

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切实落实好各项惠企稳岗的政策,努力帮助因防疫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渡过难关。指导做好劳动关系维稳工作,切实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对已发放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贷款银行申请展期还款,展期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财政部门继续给予贴息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

扶持入驻各类创业载体的企业,鼓励各类创业载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入驻企业减免租金。

线下经办单位暂停开放,线上服务来接力。全市人社经办窗口推行“不见面服务”,公布业务咨询电话,科学安排业务办理流程,充分利用“智慧人社”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办理业务,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